黎伶無喜無悲,對他們的反應置若罔聞,到桌前坐下,緩緩開口:“今日我家皇後有事耽擱,來晚些許,這些時日山中可還有其他狀況?”
語氣和表情皆泰然自若,反而襯得田安信濯大驚小怪。
霜盞月聽她把黑鍋推到自己頭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卻沒反駁,在黎伶身邊坐下。
田安和信濯彼此看看座上兩人,又彼此互看一眼,許久才艱難地平復心情。
敏銳察覺殿下在盡力掩蓋狐帽,便順遂心意,將一切驚疑藏在心底。
田安拿出一張提前繪製好的地圖,開始將近來的狀況逐一匯報。信濯在一邊旁聽,時不時插上一嘴補充遺漏。
在兩人的配合下,黎伶很快就摸清狀況,推一推身邊的人,“看來你的猜測果然不錯,山中靈氣衰敗,靈植枯萎,必然是寒骨劍在吸收力量。再結合掠走淩華屍骨一事,還真是讓人充滿不安。”
霜盞月安慰道:“不過狀況還沒有那麽糟,據將軍所言,寒骨劍暫時隻在山腰山腳附近活動,還並未涉足位於山巔的通天之路。”
另一邊旁聽的兩人聞言,大受震撼,“山巔……神劍去那裏作甚?”
霜盞月困惑擰眉:“其實我也難以捉摸,但大概是要復活淩華。”
“什麽?!”田安驚駭,若非這話從皇後口中說出,多半不會相信,“淩華已死,隻剩一具屍骨而已,怎會復活?”
霜盞月心底當然有想法,但不想同這人透漏太多,並非不信任,而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隻是猜測,畢竟那位力量強大,誰又知道會不會留有後招。”
迴答有些避重就輕,但的確不無道理。
田安反駁不了,隻能接受。
“神劍危險,詳細的探查由我們來進行。你們繼續鎮守結界,切莫讓外人發現異樣。”黎伶見時間差不多,不再過多耽擱,率先起身,朝著山脈深處前進。
離開軍營,四處無人,唯有霜寒的冰雪從天而降,暗中藏匿些許幽冥鬼力,因而顯得格外寒涼。
“寒骨神劍……分明是謫仙佩劍的一部分,力量卻如此瘮人。”黎伶麵露厭惡,並不討厭冰涼,但唯獨對寒骨的詭厄充滿不適。
人死不能復生,它卻能逆轉輪迴,召喚亡魂,為己所控。
褻瀆生命,不寒而慄。
“你方才說復活淩華,可有什麽猜測?”
霜盞月沒想到殿下仍然念念不忘,也沒打算隱瞞,將自己的見解說出:“謫仙之力一分為三,分別是神魂、神血、神骨。此三者是生靈存活的根本,然淩華失去後卻並未身死,我猜測她或許跟我們常規認知上的生命不同。她應當有兩麵,分別是神格與人格。先前我一直疑惑寒骨劍為何單單拿走屍體,而今看來卻別有意義。”
“我不知三百年前淩華為何身處萬仞山顛,但猜測她的人格就在那裏。寒骨劍帶走神軀,吸納力量,通過某種方式蘊養傷勢,隨後就能返迴山巔將人格置入其中,復活淩華。”
這些猜測全建立在淩華已死的基礎上,若有萬分之一的概率並未死亡……
這一切的目的便更讓人毛骨悚然。
淩華故意假死掩人耳目,泄露神劍行蹤,讓她們誤以為神劍在復活“謫仙”,樁樁件件竟在不斷將她們引到萬仞山顛。
為何偏是通天之路?
直覺告訴她必有特殊的緣由。
霜盞月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娘親就是未死的淩華,這是私心,是對母愛的眷戀,是她天性不可避免的缺點。但卻並不會因此丟掉所有理智,她心底一直有一桿懷疑的秤。
“神格與人格嗎,的確,隻有這樣考慮才真正合理。”黎伶深看一眼遠處,稍顯迷茫。
她並不否認神格與人格的存在,隻有些無法接受。
相比復活淩華,她更願意相信那人本就未死。
堂堂謫仙,聰明絕頂,能遊刃有餘地將天下玩弄,又怎麽會在奪迴力量之前觸怒天地。
愚不可及,除非一切都是偽裝。
自霜華來到靈霄宮已經一年有餘,至今不曾露出馬腳。
實話說,黎伶認為她是淩華的概率已經相當微小,可誰讓這是唯一的懷疑對象,旁人都不可能。若讓自己來,多半也會採取同樣的舉措。
知曉一時半會兒找不出證據,索性不再瞎想,“按照匯報,最先出現異常的應該是西麵。不論如何,先去探查一番,說不準能找到些許痕跡。”
萬仞山連綿起伏,由多個山巒交錯構成,遼闊無垠。田安給出的區域過於空泛,黎伶原本以為今日都難發現異樣,沒想到中午剛過就有所發現。
“這裏……似乎有些熟悉。”霜盞月來到一處狹長的山穀前,看到右麵的虛無荒地,駐足探查,很快就發現眼熟的緣由,“此地有樹木的痕跡,原先應該是一處茂密的森林。”
一瞬恍然,“榕樹妖和冰鳥!這峽穀正是先前冰鳥的藏身處!”
黎伶瞭然:“原來如此,樹妖身死,這片傀儡鬼槐也一同磨滅。鬼霧消散,已變成最初的模樣。如何,可要進去看看,我記得你先前從未進過峽穀。”
“不是還要調查?太過閑散會不會不好?”霜盞月的確好奇,但想起任務,有些猶豫。
語氣和表情皆泰然自若,反而襯得田安信濯大驚小怪。
霜盞月聽她把黑鍋推到自己頭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卻沒反駁,在黎伶身邊坐下。
田安和信濯彼此看看座上兩人,又彼此互看一眼,許久才艱難地平復心情。
敏銳察覺殿下在盡力掩蓋狐帽,便順遂心意,將一切驚疑藏在心底。
田安拿出一張提前繪製好的地圖,開始將近來的狀況逐一匯報。信濯在一邊旁聽,時不時插上一嘴補充遺漏。
在兩人的配合下,黎伶很快就摸清狀況,推一推身邊的人,“看來你的猜測果然不錯,山中靈氣衰敗,靈植枯萎,必然是寒骨劍在吸收力量。再結合掠走淩華屍骨一事,還真是讓人充滿不安。”
霜盞月安慰道:“不過狀況還沒有那麽糟,據將軍所言,寒骨劍暫時隻在山腰山腳附近活動,還並未涉足位於山巔的通天之路。”
另一邊旁聽的兩人聞言,大受震撼,“山巔……神劍去那裏作甚?”
霜盞月困惑擰眉:“其實我也難以捉摸,但大概是要復活淩華。”
“什麽?!”田安驚駭,若非這話從皇後口中說出,多半不會相信,“淩華已死,隻剩一具屍骨而已,怎會復活?”
霜盞月心底當然有想法,但不想同這人透漏太多,並非不信任,而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隻是猜測,畢竟那位力量強大,誰又知道會不會留有後招。”
迴答有些避重就輕,但的確不無道理。
田安反駁不了,隻能接受。
“神劍危險,詳細的探查由我們來進行。你們繼續鎮守結界,切莫讓外人發現異樣。”黎伶見時間差不多,不再過多耽擱,率先起身,朝著山脈深處前進。
離開軍營,四處無人,唯有霜寒的冰雪從天而降,暗中藏匿些許幽冥鬼力,因而顯得格外寒涼。
“寒骨神劍……分明是謫仙佩劍的一部分,力量卻如此瘮人。”黎伶麵露厭惡,並不討厭冰涼,但唯獨對寒骨的詭厄充滿不適。
人死不能復生,它卻能逆轉輪迴,召喚亡魂,為己所控。
褻瀆生命,不寒而慄。
“你方才說復活淩華,可有什麽猜測?”
霜盞月沒想到殿下仍然念念不忘,也沒打算隱瞞,將自己的見解說出:“謫仙之力一分為三,分別是神魂、神血、神骨。此三者是生靈存活的根本,然淩華失去後卻並未身死,我猜測她或許跟我們常規認知上的生命不同。她應當有兩麵,分別是神格與人格。先前我一直疑惑寒骨劍為何單單拿走屍體,而今看來卻別有意義。”
“我不知三百年前淩華為何身處萬仞山顛,但猜測她的人格就在那裏。寒骨劍帶走神軀,吸納力量,通過某種方式蘊養傷勢,隨後就能返迴山巔將人格置入其中,復活淩華。”
這些猜測全建立在淩華已死的基礎上,若有萬分之一的概率並未死亡……
這一切的目的便更讓人毛骨悚然。
淩華故意假死掩人耳目,泄露神劍行蹤,讓她們誤以為神劍在復活“謫仙”,樁樁件件竟在不斷將她們引到萬仞山顛。
為何偏是通天之路?
直覺告訴她必有特殊的緣由。
霜盞月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娘親就是未死的淩華,這是私心,是對母愛的眷戀,是她天性不可避免的缺點。但卻並不會因此丟掉所有理智,她心底一直有一桿懷疑的秤。
“神格與人格嗎,的確,隻有這樣考慮才真正合理。”黎伶深看一眼遠處,稍顯迷茫。
她並不否認神格與人格的存在,隻有些無法接受。
相比復活淩華,她更願意相信那人本就未死。
堂堂謫仙,聰明絕頂,能遊刃有餘地將天下玩弄,又怎麽會在奪迴力量之前觸怒天地。
愚不可及,除非一切都是偽裝。
自霜華來到靈霄宮已經一年有餘,至今不曾露出馬腳。
實話說,黎伶認為她是淩華的概率已經相當微小,可誰讓這是唯一的懷疑對象,旁人都不可能。若讓自己來,多半也會採取同樣的舉措。
知曉一時半會兒找不出證據,索性不再瞎想,“按照匯報,最先出現異常的應該是西麵。不論如何,先去探查一番,說不準能找到些許痕跡。”
萬仞山連綿起伏,由多個山巒交錯構成,遼闊無垠。田安給出的區域過於空泛,黎伶原本以為今日都難發現異樣,沒想到中午剛過就有所發現。
“這裏……似乎有些熟悉。”霜盞月來到一處狹長的山穀前,看到右麵的虛無荒地,駐足探查,很快就發現眼熟的緣由,“此地有樹木的痕跡,原先應該是一處茂密的森林。”
一瞬恍然,“榕樹妖和冰鳥!這峽穀正是先前冰鳥的藏身處!”
黎伶瞭然:“原來如此,樹妖身死,這片傀儡鬼槐也一同磨滅。鬼霧消散,已變成最初的模樣。如何,可要進去看看,我記得你先前從未進過峽穀。”
“不是還要調查?太過閑散會不會不好?”霜盞月的確好奇,但想起任務,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