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
斷金亭。
“三位,這邊請!”
吳用、朱武、林衝帶著鄧元覺三人,悠悠對著梁山西側的斷金亭而來。
“晁天王,諸位好漢!”
鄧元覺三位到了近前,隻見得這斷金亭上的石桌旁,晁蓋、許貫忠、魯智深、花榮悉數在座,甚至便是那晁蓋的夫人花蔓,也赫然在座,隨即拱手致意。
鄧元覺一邊說著,一遍卻駐足打量起了這座斷金亭。隻見這斷金亭卻是立於懸崖之畔,三麵皆環臨深穀絕澗。十二根石柱,撐起一個個歇山卷棚式的屋頂,四簷上翹,脊獸栩栩如生,大有淩空欲飛之勢。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好一個斷金亭!”
鄧元覺看著眼前斷金亭前那塊牌匾之上三個青色的大字遒勁有力,非但書法筆走龍蛇,超凡脫俗,而且便是雕工也是極為精湛,絲毫沒有一絲一毫的拙劣之感,不由一臉慨歎之色:“非但是寓意深遠,便是這外觀,卻也是大家之手筆啊!”
“嗬嗬”,吳用一笑:“鄧大師好眼力,這斷金亭乃是我山寨聖手書生蕭讓與玉臂匠金大堅兩位兄弟的心血。他二人專供此道,怕是在天下,那難尋第二人了!”
“三位請!”
晁蓋朝著鄧元覺三人微笑說道:“不知三位在我山寨住的可曾習慣?”
鄧元覺一臉讚歎之色:“梁山泊不愧是得天獨厚之處,我等久在江南,此番到了梁山,方知北國氣候與風光,卻是與江南迥異!”
聞言,一旁的花蔓一邊給眾人添上茶,一邊開口說道:“你等遠來是客,本不能失了禮數。隻是這北方的氣候與南方卻是極為不同,若是有招待不周之處,還望多多擔待才是!若是有什麽不習慣的,盡管吩咐便是!”
”雖是有些新奇“,那一旁的龐秋霞也開口說道:”但是這北方的物候,倒是也別有一番風味。承蒙晁天王、諸位夫人及諸位好漢的悉心安排,我等三人甚是滿意,多謝諸位款待!“
”此處倒確實是一塊寶地,麵山臨崖,更有著習習清風吹過,倒是教人心曠神怡,便是一身的疲憊,也一掃而光了!”,鄧元覺一遍品著杯中的茗茶,一遍感受著習習山風,不由嘖嘖稱讚說道。
“隻要大師喜歡,不妨在此多住上一些時日”,吳用聞言,不由輕笑一聲。
聞言,那龐萬春微微一皺眉,繼而看著晁蓋,正色說道:“不知我家聖公之邀,晁天王意下如何?”
“此事……”
聞言,許貫忠不由看了晁蓋一眼,繼而故意有些含糊其辭起來。
“晁天王,此乃我家聖公誠心之邀,還望勿要推辭”,那龐萬春見得許貫忠含糊其辭,頓時再度說道。
“怎麽?”
許貫忠見狀,不由故意板著臉冷冷問道:“難不成你家主人請了,我家哥哥便一定要前去赴約?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了?”
聞言,鄧元覺頓時急忙出來打圓場,看著晁蓋與許貫忠笑道:“晁天王,許軍師莫要誤會。龐將軍的意思,此乃我家聖公誠心之邀,還望勿要推辭。畢竟乃是我等江湖之人的盛會,若是少了梁山泊參加,委實有些太過遺憾!”
“是啊,這一次可是江湖群雄匯聚,龍虎盛會,自然熱鬧非凡。若非是誠意相邀,我等三人又豈會親自前來?”,那龐秋霞也急忙說道。
許貫忠見得鄧元覺與龐秋霞如此說,方才再度說道:“倒也無他,隻是天王哥哥此去杭州,路途遙遠,我等做兄弟的,實在是擔心哥哥安危!”
“不瞞鄧大師,先前我等便商議。既然是武林大會,各路豪傑都到了,我梁山泊自然也不能缺席,更何況,也不能騷了方臘首領的一片誠意!”
吳用笑著解釋說道:“隻是我等有些擔心天王哥哥的安危,故而遲遲難以定下來。若是實在沒辦法,我等隻得找一位兄弟,代替天王哥哥前去赴約了”。
”至於晁天王的安危,諸位盡管放心!“
聞言,那鄧元覺頓時拍著胸脯保證:“若是晁天王在江南出了任何事,到時候,不管梁山泊哪個兄弟,到時候隻管前來問貧僧要人便是!”
“鄧大師,此話可不是兒戲啊,當真?”,吳用繼而看著鄧元覺,一臉正色地說道:”你也知道,天王哥哥對於我梁山的重要性,要是他出了一絲一毫的意外,到時候我等梁山兄弟,可非是要前去江南找你要人了!“
“當真!出家人不打誑語!”,鄧元覺頓時一本正經地點點頭:“隻要諸位信得過貧僧,到時候貧僧親自護送晁天王迴山便是!”
鄧元覺此話一出,那龐萬春頓時看了一眼鄧元覺,想來是覺得這寶光如來鄧元覺有些太過武斷了。但是事已至此,龐萬春也沒再說什麽。
“既然鄧大師快人快語,那我等便再沒什麽問題了!”,許貫忠聞言,頓時一笑。
“如此說來,晁天王是答應赴約了?”,鄧元覺頓時看著晁蓋問道。
晁蓋一笑:“鄧大師放心,既然這各方英雄都到了,那我梁山泊自然也不能落後了,免得被江湖同輩恥笑。重陽之日,晁某必到!”
“若是如此說來,倒還是方首領的麵子最大”,神機軍師朱武盈盈一笑:“這一番武林大會,想來必定是一場江湖盛事了!”
“不錯“,晁蓋笑著點點頭:“這武林大會倒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契機,我等梁山乃是後起之輩,江南方頭領,淮西王首領,河北田首領,晁蓋正好前去結實一番,結個善緣,豈不是好!“
見得晁蓋等人這般說,那龐萬春頓時有種上當的感覺。敢情這晁蓋從一開始,就準備答應赴約的。隻是那許貫忠與吳用等幾個軍師刁難,故意給他們設下套,教鄧元覺往裏麵鑽。
但是,龐萬春又不能說什麽。畢竟,晁蓋無疑是梁山之主,梁山之人便是再怎麽小心,也並不過分。更何況,晁蓋這是要前去先前絲毫沒有交情的方臘的地盤,便是換了他們,肯定也會如此吧。
當然,龐萬春感覺得出來,鄧元覺自然也明白。隻是,鄧元覺比龐萬春看得更加通透一些而已。
啾……
啾……
便在此時,卻是正好有著一堆大雁排成人字,從斷金亭一側的懸崖邊朝南飛過。
龐萬春見狀,靈機一動,繼而看著晁蓋以及一旁佇立不語但卻一身俊逸之氣的小李廣花榮說道:“既然大事已定,左右無事,久聞小李廣花榮箭術無雙,龐某不才,雖是學藝不精,但是此番鬥膽向花榮將軍討教一番“。
說著,那龐萬春頓時看向了花榮,眼神之中,滿是挑戰之色:“不妨便由花榮將軍與龐某比試一番,也算是大家助興!”
”這……“
花榮一愣,他倒是沒什麽興趣,隻是不知道這龐萬春發了什麽神經,居然要提出與自己比試。
花榮剛要拒絕,但是想到這龐萬春此時提出來,若是自己不答應,恐怕會墮了梁山泊的威風,不由微微一笑:“既然龐將軍有此雅興,花榮奉陪便是!”
“早便聽說江南小養由基的大名,今日正好領教一番!”
說著,花榮頓時對著一旁的小校吩咐:“拿兩對弓箭過來!”
見狀,晁蓋等人不由一笑,一臉好奇之色。鄧元覺雖是微微皺眉,但是卻也沒有發聲。鄧元覺知道,這是龐萬春有些感覺找了梁山泊的道,此時故意為之,想要找些場子。
鄧元覺覺得,龐萬春此舉雖然是有些意氣用事,但是對於那龐萬春的箭法,鄧元覺卻是極有信心。在江南,他還沒見過誰能夠在箭術之上與龐萬春匹敵。
“小養由基對上小李廣,當真是棋逢對手”,晁蓋一笑,繼而看著那鄧元覺說道:“不知鄧大師認為,這一場誰能獲勝?”
聞言,鄧元覺不由一笑,繼而若有其意地盯著花榮看了看,方才笑著說道:”晁天王所言極是,他二人都是當世翹楚,二人競技,確實難得一見。不過,若是說道勝數,倒不是貧僧故意向著龐將軍,隻是花榮將軍畢竟年輕一些!“
“哦?”
晁蓋聞言,頓時不置可否地一笑:“鄧大師倒是對龐將軍信心十足,不過晁某倒是認為,花榮將軍雖是年輕,但未必可就會輸了!”
“看來晁天王對於花將軍也是信心百倍啊”,鄧元覺聞言,不由一笑。繼而若有其意地看著晁蓋說道:“既然晁天王與貧僧各執一辭,不妨我二人也添點彩頭,便以他二人做一場賭,如何?”
“既然大師有此雅興”,晁蓋微微詫異,繼而笑道:“晁蓋自當奉陪。隻是不知大師要如何做賭?”
“這……”
聞言,那鄧元覺頓時一愣,隨即沉吟一番說道:“貧僧倒是一時間也難有什麽好主意。不妨便算是貧僧與晁天王私人之間做一個約定便好!隻是不得涉及兩方勢力,不得違背俠義之道便好!“
斷金亭。
“三位,這邊請!”
吳用、朱武、林衝帶著鄧元覺三人,悠悠對著梁山西側的斷金亭而來。
“晁天王,諸位好漢!”
鄧元覺三位到了近前,隻見得這斷金亭上的石桌旁,晁蓋、許貫忠、魯智深、花榮悉數在座,甚至便是那晁蓋的夫人花蔓,也赫然在座,隨即拱手致意。
鄧元覺一邊說著,一遍卻駐足打量起了這座斷金亭。隻見這斷金亭卻是立於懸崖之畔,三麵皆環臨深穀絕澗。十二根石柱,撐起一個個歇山卷棚式的屋頂,四簷上翹,脊獸栩栩如生,大有淩空欲飛之勢。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好一個斷金亭!”
鄧元覺看著眼前斷金亭前那塊牌匾之上三個青色的大字遒勁有力,非但書法筆走龍蛇,超凡脫俗,而且便是雕工也是極為精湛,絲毫沒有一絲一毫的拙劣之感,不由一臉慨歎之色:“非但是寓意深遠,便是這外觀,卻也是大家之手筆啊!”
“嗬嗬”,吳用一笑:“鄧大師好眼力,這斷金亭乃是我山寨聖手書生蕭讓與玉臂匠金大堅兩位兄弟的心血。他二人專供此道,怕是在天下,那難尋第二人了!”
“三位請!”
晁蓋朝著鄧元覺三人微笑說道:“不知三位在我山寨住的可曾習慣?”
鄧元覺一臉讚歎之色:“梁山泊不愧是得天獨厚之處,我等久在江南,此番到了梁山,方知北國氣候與風光,卻是與江南迥異!”
聞言,一旁的花蔓一邊給眾人添上茶,一邊開口說道:“你等遠來是客,本不能失了禮數。隻是這北方的氣候與南方卻是極為不同,若是有招待不周之處,還望多多擔待才是!若是有什麽不習慣的,盡管吩咐便是!”
”雖是有些新奇“,那一旁的龐秋霞也開口說道:”但是這北方的物候,倒是也別有一番風味。承蒙晁天王、諸位夫人及諸位好漢的悉心安排,我等三人甚是滿意,多謝諸位款待!“
”此處倒確實是一塊寶地,麵山臨崖,更有著習習清風吹過,倒是教人心曠神怡,便是一身的疲憊,也一掃而光了!”,鄧元覺一遍品著杯中的茗茶,一遍感受著習習山風,不由嘖嘖稱讚說道。
“隻要大師喜歡,不妨在此多住上一些時日”,吳用聞言,不由輕笑一聲。
聞言,那龐萬春微微一皺眉,繼而看著晁蓋,正色說道:“不知我家聖公之邀,晁天王意下如何?”
“此事……”
聞言,許貫忠不由看了晁蓋一眼,繼而故意有些含糊其辭起來。
“晁天王,此乃我家聖公誠心之邀,還望勿要推辭”,那龐萬春見得許貫忠含糊其辭,頓時再度說道。
“怎麽?”
許貫忠見狀,不由故意板著臉冷冷問道:“難不成你家主人請了,我家哥哥便一定要前去赴約?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了?”
聞言,鄧元覺頓時急忙出來打圓場,看著晁蓋與許貫忠笑道:“晁天王,許軍師莫要誤會。龐將軍的意思,此乃我家聖公誠心之邀,還望勿要推辭。畢竟乃是我等江湖之人的盛會,若是少了梁山泊參加,委實有些太過遺憾!”
“是啊,這一次可是江湖群雄匯聚,龍虎盛會,自然熱鬧非凡。若非是誠意相邀,我等三人又豈會親自前來?”,那龐秋霞也急忙說道。
許貫忠見得鄧元覺與龐秋霞如此說,方才再度說道:“倒也無他,隻是天王哥哥此去杭州,路途遙遠,我等做兄弟的,實在是擔心哥哥安危!”
“不瞞鄧大師,先前我等便商議。既然是武林大會,各路豪傑都到了,我梁山泊自然也不能缺席,更何況,也不能騷了方臘首領的一片誠意!”
吳用笑著解釋說道:“隻是我等有些擔心天王哥哥的安危,故而遲遲難以定下來。若是實在沒辦法,我等隻得找一位兄弟,代替天王哥哥前去赴約了”。
”至於晁天王的安危,諸位盡管放心!“
聞言,那鄧元覺頓時拍著胸脯保證:“若是晁天王在江南出了任何事,到時候,不管梁山泊哪個兄弟,到時候隻管前來問貧僧要人便是!”
“鄧大師,此話可不是兒戲啊,當真?”,吳用繼而看著鄧元覺,一臉正色地說道:”你也知道,天王哥哥對於我梁山的重要性,要是他出了一絲一毫的意外,到時候我等梁山兄弟,可非是要前去江南找你要人了!“
“當真!出家人不打誑語!”,鄧元覺頓時一本正經地點點頭:“隻要諸位信得過貧僧,到時候貧僧親自護送晁天王迴山便是!”
鄧元覺此話一出,那龐萬春頓時看了一眼鄧元覺,想來是覺得這寶光如來鄧元覺有些太過武斷了。但是事已至此,龐萬春也沒再說什麽。
“既然鄧大師快人快語,那我等便再沒什麽問題了!”,許貫忠聞言,頓時一笑。
“如此說來,晁天王是答應赴約了?”,鄧元覺頓時看著晁蓋問道。
晁蓋一笑:“鄧大師放心,既然這各方英雄都到了,那我梁山泊自然也不能落後了,免得被江湖同輩恥笑。重陽之日,晁某必到!”
“若是如此說來,倒還是方首領的麵子最大”,神機軍師朱武盈盈一笑:“這一番武林大會,想來必定是一場江湖盛事了!”
“不錯“,晁蓋笑著點點頭:“這武林大會倒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契機,我等梁山乃是後起之輩,江南方頭領,淮西王首領,河北田首領,晁蓋正好前去結實一番,結個善緣,豈不是好!“
見得晁蓋等人這般說,那龐萬春頓時有種上當的感覺。敢情這晁蓋從一開始,就準備答應赴約的。隻是那許貫忠與吳用等幾個軍師刁難,故意給他們設下套,教鄧元覺往裏麵鑽。
但是,龐萬春又不能說什麽。畢竟,晁蓋無疑是梁山之主,梁山之人便是再怎麽小心,也並不過分。更何況,晁蓋這是要前去先前絲毫沒有交情的方臘的地盤,便是換了他們,肯定也會如此吧。
當然,龐萬春感覺得出來,鄧元覺自然也明白。隻是,鄧元覺比龐萬春看得更加通透一些而已。
啾……
啾……
便在此時,卻是正好有著一堆大雁排成人字,從斷金亭一側的懸崖邊朝南飛過。
龐萬春見狀,靈機一動,繼而看著晁蓋以及一旁佇立不語但卻一身俊逸之氣的小李廣花榮說道:“既然大事已定,左右無事,久聞小李廣花榮箭術無雙,龐某不才,雖是學藝不精,但是此番鬥膽向花榮將軍討教一番“。
說著,那龐萬春頓時看向了花榮,眼神之中,滿是挑戰之色:“不妨便由花榮將軍與龐某比試一番,也算是大家助興!”
”這……“
花榮一愣,他倒是沒什麽興趣,隻是不知道這龐萬春發了什麽神經,居然要提出與自己比試。
花榮剛要拒絕,但是想到這龐萬春此時提出來,若是自己不答應,恐怕會墮了梁山泊的威風,不由微微一笑:“既然龐將軍有此雅興,花榮奉陪便是!”
“早便聽說江南小養由基的大名,今日正好領教一番!”
說著,花榮頓時對著一旁的小校吩咐:“拿兩對弓箭過來!”
見狀,晁蓋等人不由一笑,一臉好奇之色。鄧元覺雖是微微皺眉,但是卻也沒有發聲。鄧元覺知道,這是龐萬春有些感覺找了梁山泊的道,此時故意為之,想要找些場子。
鄧元覺覺得,龐萬春此舉雖然是有些意氣用事,但是對於那龐萬春的箭法,鄧元覺卻是極有信心。在江南,他還沒見過誰能夠在箭術之上與龐萬春匹敵。
“小養由基對上小李廣,當真是棋逢對手”,晁蓋一笑,繼而看著那鄧元覺說道:“不知鄧大師認為,這一場誰能獲勝?”
聞言,鄧元覺不由一笑,繼而若有其意地盯著花榮看了看,方才笑著說道:”晁天王所言極是,他二人都是當世翹楚,二人競技,確實難得一見。不過,若是說道勝數,倒不是貧僧故意向著龐將軍,隻是花榮將軍畢竟年輕一些!“
“哦?”
晁蓋聞言,頓時不置可否地一笑:“鄧大師倒是對龐將軍信心十足,不過晁某倒是認為,花榮將軍雖是年輕,但未必可就會輸了!”
“看來晁天王對於花將軍也是信心百倍啊”,鄧元覺聞言,不由一笑。繼而若有其意地看著晁蓋說道:“既然晁天王與貧僧各執一辭,不妨我二人也添點彩頭,便以他二人做一場賭,如何?”
“既然大師有此雅興”,晁蓋微微詫異,繼而笑道:“晁蓋自當奉陪。隻是不知大師要如何做賭?”
“這……”
聞言,那鄧元覺頓時一愣,隨即沉吟一番說道:“貧僧倒是一時間也難有什麽好主意。不妨便算是貧僧與晁天王私人之間做一個約定便好!隻是不得涉及兩方勢力,不得違背俠義之道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