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可羨聽了,先是一愣,而後負手走了兩圈,謹慎地把這八個字拆開來,翻來覆去地念道:「借酒澆愁,徹夜難眠……我不要信!他們皆會騙人的。」
「就是,扯謊也不扯個好的,」尤副將也納悶兒,「誰喝了酒徹夜難眠啊,不正好酣睡嗎?少君,要我說那新來的小子就是沒安好心,等著讓您生氣打上門去,這不就是羊入虎口了嘛。好生奸詐!」
龍可羨聽得一愣一愣,沒想到裏邊還有這麽多門道,跟著嚴肅道:「好生奸詐!」
「您寫什麽了,若是要緊事,我再去傳個口信兒。」
「口信,不好聽的。」
「傳個信還有什麽好聽不好聽,不好聽我給哥舒公子用唱的。」尤副將說著探頭往桌上看,一下就看見桌上擱著本書。
那不是市井之間的話本子嗎,裏邊言辭粗鄙,盡是些不正經的糙話。
他摸不著頭腦,少君抄這做什麽?
龍可羨義正言辭:「我舌頭不靈,每每吵完嘴,都要懊惱半日,」她得意地略抿了抿唇,指指話本,再指指自己的紙,「故而想了個好辦法,我不會講,自然有得是人會講,我把它們悉數寫下來不也可以嗎。」
待看清那厚厚一摞信,尤副將眼前立刻昏黑一片。
幸好門前拴了隻狗,這若是讓哥舒公子看了,明日海寇戰船就要直登坎西港了。
龍可羨沒察覺,開始翻動話本:「你等等,我先查一查,你此時要傳哪句才好。」
尤副將花了半個時辰,打消龍可羨傳口信的念頭,並且搜繳了一遍書房,把那些不入流的話本子悉數收走。
龍可羨不免傷懷,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在口舌上有所進益了。
她悶悶不樂地坐在階下戳冰棱,海鷂子振翅而過,空氣震盪著,一匹快馬踏著雪泥進到了營地裏。
***
隨著航道復啟,坎西城即將成為南北相銜的重要關口,起到由海到陸過渡的關鍵作用,這裏進駐的人越多,越容易失控。普羅百姓倒不要緊,要緊的是各方私兵,於是朝廷對坎西城裏各家調兵數作了嚴格限製。
萬壑鬆暫攝萬琛之職,今日便聚了幾位持兵數多的掌事人商議此事,龍可羨是其中持兵最多的,也是第一個接到消息的。
地方定在西九樓。
龍可羨到得遲,進屋時席上已經要坐滿了,侍女引著她落座,各方寒暄起來都挺冷淡,整個席麵都透著一種違和感。
恰逢樂姬起調,一串鏗鏘激昂的音調盪開來,對座李掌櫃先按捺不住了,冷笑一聲:「六爺這是給下馬威呢。」
萬壑鬆倒很和氣:「不敢,都是為朝廷辦事。」
李掌櫃是生意人,押送糧食是件力氣活,需要的夥計和私兵數量也多,這調兵的限製令一下,在座當中除了龍可羨,就數李家最吃虧,因此講起話來半點不客氣:「為朝廷辦事,先把自家人削一遍。萬六,我看你們祖上也沒有吃裏扒外的東西啊,怎麽近年盡幫著王廷惹事呢?」
這話難聽了,連萬壑鬆後邊的書童都忍不住怒目而視。
席上的明槍暗箭還在流竄,政令還沒出爐,誰也不想安分就範。
紅臉唱罷白臉登場,王家大姑娘笑著打圓場:「李世伯是性子急,也正是咱們幾家自來交好的關係,換個人未必敢吐露心裏話。六爺在這位置上有許多事情不得已,我們多年共事,看得比誰都明白,然而這次限令實在是……過了,試問六爺,限令一出,萬家就甘心夾著尾巴走動嗎?」
萬壑鬆招架得宜:「諸位都是掌事多年的前輩了,講資歷,論輩分,今日我坐在主位都不夠格兒,」
把調子拔高之後,萬壑鬆舉杯環了一圈,一飲而盡,才接著說,「因此這件事情,各位才當看得最明白。限令限的不是持兵數,隻是調兵數。」
持兵是各家駐在坎西城裏的私兵總量,調兵數是在某個時間段內能行走鬧市街巷的數量,兩者有天壤之別。
「這兩年來,王家兵禍爭端共二十八起,死傷一百二十人,李家爭端四十起,死傷二百餘。持兵我不幹涉,調兵若是不加以管束,依照如今城裏的風氣,等南邊海商和屬國豪族北上,要他們與各位在坎西港搭個擂台先打個你死我活嗎?」 先前叫嚷得最兇的那幾位此刻都啞了。
萬壑鬆緩下語氣:「諸位要排場,要辦事便利,二十人也足夠了,若有急況,隨時上衙門領條子,要增擴人手都能商量,此事從長遠看利大於弊,諸位說呢。」 李掌櫃憋了半日,見萬壑鬆條條道道堵得他們沒話講,眼珠子一轉,把風向拉到了龍可羨身上:「 我們小門小戶的,自然是你說什麽便是什麽,還能有反對的份兒嗎?隻是,講句公道話,你要北境王如何行事?偌大的軍營就擺在那裏,二十的調兵數不是九牛拔一毫嗎,能頂個什麽用?」
龍可羨在這場合裏一貫聽得多說得少,此時猛不丁被點了名,先看向萬壑鬆,再略顯迷茫地說了句:「可三山軍一個頂二十啊,不要緊的。」
「……」這他娘的,不是驍勇悍將嗎?怎的也半聲不吭站著挨打呢?
李王幾人沒料到,原本該是同條陣線的北境王,竟晃個身站到了萬六那邊,這會兒他們反倒不好駁了,無聲地對過眼神,把話壓了迴去。
席散得早,萬壑鬆擺明了要治他們,誰也不是好說話的,這會兒各迴各家,都憋著招兒準備反製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就是,扯謊也不扯個好的,」尤副將也納悶兒,「誰喝了酒徹夜難眠啊,不正好酣睡嗎?少君,要我說那新來的小子就是沒安好心,等著讓您生氣打上門去,這不就是羊入虎口了嘛。好生奸詐!」
龍可羨聽得一愣一愣,沒想到裏邊還有這麽多門道,跟著嚴肅道:「好生奸詐!」
「您寫什麽了,若是要緊事,我再去傳個口信兒。」
「口信,不好聽的。」
「傳個信還有什麽好聽不好聽,不好聽我給哥舒公子用唱的。」尤副將說著探頭往桌上看,一下就看見桌上擱著本書。
那不是市井之間的話本子嗎,裏邊言辭粗鄙,盡是些不正經的糙話。
他摸不著頭腦,少君抄這做什麽?
龍可羨義正言辭:「我舌頭不靈,每每吵完嘴,都要懊惱半日,」她得意地略抿了抿唇,指指話本,再指指自己的紙,「故而想了個好辦法,我不會講,自然有得是人會講,我把它們悉數寫下來不也可以嗎。」
待看清那厚厚一摞信,尤副將眼前立刻昏黑一片。
幸好門前拴了隻狗,這若是讓哥舒公子看了,明日海寇戰船就要直登坎西港了。
龍可羨沒察覺,開始翻動話本:「你等等,我先查一查,你此時要傳哪句才好。」
尤副將花了半個時辰,打消龍可羨傳口信的念頭,並且搜繳了一遍書房,把那些不入流的話本子悉數收走。
龍可羨不免傷懷,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會在口舌上有所進益了。
她悶悶不樂地坐在階下戳冰棱,海鷂子振翅而過,空氣震盪著,一匹快馬踏著雪泥進到了營地裏。
***
隨著航道復啟,坎西城即將成為南北相銜的重要關口,起到由海到陸過渡的關鍵作用,這裏進駐的人越多,越容易失控。普羅百姓倒不要緊,要緊的是各方私兵,於是朝廷對坎西城裏各家調兵數作了嚴格限製。
萬壑鬆暫攝萬琛之職,今日便聚了幾位持兵數多的掌事人商議此事,龍可羨是其中持兵最多的,也是第一個接到消息的。
地方定在西九樓。
龍可羨到得遲,進屋時席上已經要坐滿了,侍女引著她落座,各方寒暄起來都挺冷淡,整個席麵都透著一種違和感。
恰逢樂姬起調,一串鏗鏘激昂的音調盪開來,對座李掌櫃先按捺不住了,冷笑一聲:「六爺這是給下馬威呢。」
萬壑鬆倒很和氣:「不敢,都是為朝廷辦事。」
李掌櫃是生意人,押送糧食是件力氣活,需要的夥計和私兵數量也多,這調兵的限製令一下,在座當中除了龍可羨,就數李家最吃虧,因此講起話來半點不客氣:「為朝廷辦事,先把自家人削一遍。萬六,我看你們祖上也沒有吃裏扒外的東西啊,怎麽近年盡幫著王廷惹事呢?」
這話難聽了,連萬壑鬆後邊的書童都忍不住怒目而視。
席上的明槍暗箭還在流竄,政令還沒出爐,誰也不想安分就範。
紅臉唱罷白臉登場,王家大姑娘笑著打圓場:「李世伯是性子急,也正是咱們幾家自來交好的關係,換個人未必敢吐露心裏話。六爺在這位置上有許多事情不得已,我們多年共事,看得比誰都明白,然而這次限令實在是……過了,試問六爺,限令一出,萬家就甘心夾著尾巴走動嗎?」
萬壑鬆招架得宜:「諸位都是掌事多年的前輩了,講資歷,論輩分,今日我坐在主位都不夠格兒,」
把調子拔高之後,萬壑鬆舉杯環了一圈,一飲而盡,才接著說,「因此這件事情,各位才當看得最明白。限令限的不是持兵數,隻是調兵數。」
持兵是各家駐在坎西城裏的私兵總量,調兵數是在某個時間段內能行走鬧市街巷的數量,兩者有天壤之別。
「這兩年來,王家兵禍爭端共二十八起,死傷一百二十人,李家爭端四十起,死傷二百餘。持兵我不幹涉,調兵若是不加以管束,依照如今城裏的風氣,等南邊海商和屬國豪族北上,要他們與各位在坎西港搭個擂台先打個你死我活嗎?」 先前叫嚷得最兇的那幾位此刻都啞了。
萬壑鬆緩下語氣:「諸位要排場,要辦事便利,二十人也足夠了,若有急況,隨時上衙門領條子,要增擴人手都能商量,此事從長遠看利大於弊,諸位說呢。」 李掌櫃憋了半日,見萬壑鬆條條道道堵得他們沒話講,眼珠子一轉,把風向拉到了龍可羨身上:「 我們小門小戶的,自然是你說什麽便是什麽,還能有反對的份兒嗎?隻是,講句公道話,你要北境王如何行事?偌大的軍營就擺在那裏,二十的調兵數不是九牛拔一毫嗎,能頂個什麽用?」
龍可羨在這場合裏一貫聽得多說得少,此時猛不丁被點了名,先看向萬壑鬆,再略顯迷茫地說了句:「可三山軍一個頂二十啊,不要緊的。」
「……」這他娘的,不是驍勇悍將嗎?怎的也半聲不吭站著挨打呢?
李王幾人沒料到,原本該是同條陣線的北境王,竟晃個身站到了萬六那邊,這會兒他們反倒不好駁了,無聲地對過眼神,把話壓了迴去。
席散得早,萬壑鬆擺明了要治他們,誰也不是好說話的,這會兒各迴各家,都憋著招兒準備反製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