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魏軍一計不成,再生一計,開始對街亭城實施長期圍困策略,意圖困死城中漢軍。不過這次反而是最好應對的——街亭本來就準備了不少糧食和守城器械,所以王平也樂於對方做無用功。
圍城又過一月後,魏軍愈發焦躁不安,費曜絞盡腦汁,又琢磨出一條計策。他暗中派遣細作打扮成漢軍信使,隻說援兵已至,正在外圍與魏軍僵持,需要街亭裏應外合共破魏軍。
為了逼真,為了逼真,費曜趁夜色點燃自己的營地,又讓於圭帶人假裝漢軍與自己廝殺。城中將士聽聞“援兵已至”的消息,不禁麵露喜色,奔走相告。
然而王平畢竟久經沙場,心中立刻警覺起來。他深知此時局勢微妙,援軍若至,定然不能置之不理,但若是敵人耍詐,自己貿然出城便是把街亭和將士們置於危險之中。
最後他想到了那塊牌位,並學著黃襲說的昔日馬參軍的法子拜了拜。
然後被拜了的朱小靚就送來了一套夜視設備。
其實網友們得知是王平求助的時候還是打算給不少東西的,不過其他列入支援範疇的東西——無論是電台還是無人機還是別的什麽匆忙間都來不及教,所以最後還是隻用這套夜視儀幫王平解決了分不清敵人的問題。
當然為了多送點東西,朱小靚還是以“望遠鏡和夜視儀都是偵察設備怎麽不算同一類物資”的理由多送來一批望遠鏡,反正這玩意兒使用方法簡單,倒是不用教。
由於沒有多少蜀軍的衣服,魏軍都是穿著自己的軍裝演戲的,知曉這點後王平安撫了城中將士,就這麽聽了一晚上魏軍唱的大戲。
等第二天天明,魏軍察覺廢了力氣,便收兵迴營。王平這才悄悄派出一隊人馬,跑去魏軍營前放了一陣箭雨,這些箭矢雖然沒造成什麽傷亡,不過覆蓋了魏軍夥頭軍所在的區域,夥頭軍驚慌躲閃的時候打翻了不少做飯的鍋,等他們迴來發現後的鍋裏還有漢軍的箭矢,而且還有一股腥臭味,顯然箭頭上粘過金汁。
等魏軍反應過來,怒氣衝衝地追擊的時候,這支一百人的騎兵已經在黃襲的帶領下撤迴城中,追擊不及的魏軍隻好罵罵咧咧迴營,重新做飯。
雙方就這麽鬥智鬥勇了兩個月,直到前幾天,魏軍大軍重新撤迴此處,有那麽一瞬間王平以為自己做的太過火以至於魏軍決定不顧前線,先把自己幹掉了。但魏軍大軍卻不曾在此停留,而是繼續向東撤退。
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不過王平還是猜測魏軍定然是在涼州遭遇了什麽變故,所以才不顧一切的撤退——這些魏軍甚至等不及像來的時候那樣從側麵比較平坦的山上過去,而是選擇了兩側的平地,好在他們還記得讓士兵們舉起盾牌遮擋城牆上飛來的箭矢。
在指揮士兵們放了幾輪箭之後,王平意識到這種做法殺傷性質不大,所以讓士兵們暫緩射擊,而是留著襲擊魏軍的後隊(理論上魏軍的後隊會被丞相追擊,軍隊肯定會更加混亂,應對突襲的能力也會更差)。
結果等魏軍的後隊到來的時候,王平驚訝地發現對方比前軍更加嚴整,受到的損失也更小,這支打著“戴”字旗的後軍與留守的魏軍匯合後才同步撤退,整個過程嚴禁有序。甚至還有一小隊騎兵拿著一個包裹跑到弓箭射程之外,說是他們將軍非常佩服街亭守將,給其留下的禮物。
王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求穩,不要貿然出擊。如今顯然漢軍在涼州取得了勝利,自己的任務是守好街亭,幹擾對方的糧道,而且城中軍士奮戰數月多已疲憊,這種情況下追擊敵人若是翻車了,沒準會把街亭丟掉,那就不能全勝了。
當然他還是慎重地派一名士兵坐著吊籃出城,將那包裹取迴來,發現是一壇酒和一小包青黴素。
由於漢軍內部已經科普過打完青黴素喝酒會降低療效甚至還有副作用的概念(注意這不是頭孢),王平倒是沒覺得對方是想毒死自己,隻是懷疑對方可能在涼州的時候襲擊了漢軍的運輸隊,才會有這些繳獲。
所以等吳班告訴馬岱對方是戴陵且又一次跟漢軍“議和”後,王平反倒鬆了一口氣——上次“議和”的時候他也在場,事後也聽丞相解釋過為何明明己方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要信守承諾,這不是春秋義戰一樣的迂腐,而是為了減少敵軍拚死反抗的決心,增加對方的僥幸心理,更多的內容王平沒記住,不過他好歹記住了丞相的結論。
在收攏了士兵,清理了附近魏軍留下的戰爭遺跡後,丞相的大軍也終於趕到,諸葛亮實地查探了魏軍留下的痕跡並聽取這數月的戰鬥經過後,不得不感慨王平當真有大將之略。
至此,涼州保衛戰算是落下了帷幕。如果不是在數日之後,先後從望垣縣傳來“魏軍騎兵突然襲擊我方重要的培育重地”以及渭水道的句扶那裏傳來“一小隊魏軍騎兵強行渡過渭水道,盡管句扶在第一時間便帶領人馬前去攔截,但最終仍讓對方逃走了一半”這樣兩條消息的話,那麽這場保衛戰無疑將會成為一場近乎完美的勝利之戰。
得到消息的薑維第一時間向諸葛亮告假並趕赴望垣縣,並親眼目睹了被魏軍糟蹋過的育種基地,原本肥沃的土地如今一片狼藉,精心培育的作物已經被粗暴摘走,灌溉的溝渠也被毀壞大半,由於之前這裏值守的士兵大都被抽去支援前線作戰,所以直到戰鬥結束後這些返迴的士兵才發現有人掠奪了培育基地,而幾名留守的士兵已經遇害。
罵罵咧咧的漢軍士兵搜索了附近的痕跡,這才驚訝發現來者並非是普通的潰兵而是魏軍的一支騎兵,於是他們連忙上報到薑維那邊,後者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句扶的請罪報告也送到了大營。
這筆損失被漢軍視為本次作戰的最大損失(甚至超過了將士們的傷亡和火藥的消耗),薑維思考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向姬太武告罪,諸葛亮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陪著他一起。
圍城又過一月後,魏軍愈發焦躁不安,費曜絞盡腦汁,又琢磨出一條計策。他暗中派遣細作打扮成漢軍信使,隻說援兵已至,正在外圍與魏軍僵持,需要街亭裏應外合共破魏軍。
為了逼真,為了逼真,費曜趁夜色點燃自己的營地,又讓於圭帶人假裝漢軍與自己廝殺。城中將士聽聞“援兵已至”的消息,不禁麵露喜色,奔走相告。
然而王平畢竟久經沙場,心中立刻警覺起來。他深知此時局勢微妙,援軍若至,定然不能置之不理,但若是敵人耍詐,自己貿然出城便是把街亭和將士們置於危險之中。
最後他想到了那塊牌位,並學著黃襲說的昔日馬參軍的法子拜了拜。
然後被拜了的朱小靚就送來了一套夜視設備。
其實網友們得知是王平求助的時候還是打算給不少東西的,不過其他列入支援範疇的東西——無論是電台還是無人機還是別的什麽匆忙間都來不及教,所以最後還是隻用這套夜視儀幫王平解決了分不清敵人的問題。
當然為了多送點東西,朱小靚還是以“望遠鏡和夜視儀都是偵察設備怎麽不算同一類物資”的理由多送來一批望遠鏡,反正這玩意兒使用方法簡單,倒是不用教。
由於沒有多少蜀軍的衣服,魏軍都是穿著自己的軍裝演戲的,知曉這點後王平安撫了城中將士,就這麽聽了一晚上魏軍唱的大戲。
等第二天天明,魏軍察覺廢了力氣,便收兵迴營。王平這才悄悄派出一隊人馬,跑去魏軍營前放了一陣箭雨,這些箭矢雖然沒造成什麽傷亡,不過覆蓋了魏軍夥頭軍所在的區域,夥頭軍驚慌躲閃的時候打翻了不少做飯的鍋,等他們迴來發現後的鍋裏還有漢軍的箭矢,而且還有一股腥臭味,顯然箭頭上粘過金汁。
等魏軍反應過來,怒氣衝衝地追擊的時候,這支一百人的騎兵已經在黃襲的帶領下撤迴城中,追擊不及的魏軍隻好罵罵咧咧迴營,重新做飯。
雙方就這麽鬥智鬥勇了兩個月,直到前幾天,魏軍大軍重新撤迴此處,有那麽一瞬間王平以為自己做的太過火以至於魏軍決定不顧前線,先把自己幹掉了。但魏軍大軍卻不曾在此停留,而是繼續向東撤退。
雖然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情,不過王平還是猜測魏軍定然是在涼州遭遇了什麽變故,所以才不顧一切的撤退——這些魏軍甚至等不及像來的時候那樣從側麵比較平坦的山上過去,而是選擇了兩側的平地,好在他們還記得讓士兵們舉起盾牌遮擋城牆上飛來的箭矢。
在指揮士兵們放了幾輪箭之後,王平意識到這種做法殺傷性質不大,所以讓士兵們暫緩射擊,而是留著襲擊魏軍的後隊(理論上魏軍的後隊會被丞相追擊,軍隊肯定會更加混亂,應對突襲的能力也會更差)。
結果等魏軍的後隊到來的時候,王平驚訝地發現對方比前軍更加嚴整,受到的損失也更小,這支打著“戴”字旗的後軍與留守的魏軍匯合後才同步撤退,整個過程嚴禁有序。甚至還有一小隊騎兵拿著一個包裹跑到弓箭射程之外,說是他們將軍非常佩服街亭守將,給其留下的禮物。
王平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求穩,不要貿然出擊。如今顯然漢軍在涼州取得了勝利,自己的任務是守好街亭,幹擾對方的糧道,而且城中軍士奮戰數月多已疲憊,這種情況下追擊敵人若是翻車了,沒準會把街亭丟掉,那就不能全勝了。
當然他還是慎重地派一名士兵坐著吊籃出城,將那包裹取迴來,發現是一壇酒和一小包青黴素。
由於漢軍內部已經科普過打完青黴素喝酒會降低療效甚至還有副作用的概念(注意這不是頭孢),王平倒是沒覺得對方是想毒死自己,隻是懷疑對方可能在涼州的時候襲擊了漢軍的運輸隊,才會有這些繳獲。
所以等吳班告訴馬岱對方是戴陵且又一次跟漢軍“議和”後,王平反倒鬆了一口氣——上次“議和”的時候他也在場,事後也聽丞相解釋過為何明明己方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要信守承諾,這不是春秋義戰一樣的迂腐,而是為了減少敵軍拚死反抗的決心,增加對方的僥幸心理,更多的內容王平沒記住,不過他好歹記住了丞相的結論。
在收攏了士兵,清理了附近魏軍留下的戰爭遺跡後,丞相的大軍也終於趕到,諸葛亮實地查探了魏軍留下的痕跡並聽取這數月的戰鬥經過後,不得不感慨王平當真有大將之略。
至此,涼州保衛戰算是落下了帷幕。如果不是在數日之後,先後從望垣縣傳來“魏軍騎兵突然襲擊我方重要的培育重地”以及渭水道的句扶那裏傳來“一小隊魏軍騎兵強行渡過渭水道,盡管句扶在第一時間便帶領人馬前去攔截,但最終仍讓對方逃走了一半”這樣兩條消息的話,那麽這場保衛戰無疑將會成為一場近乎完美的勝利之戰。
得到消息的薑維第一時間向諸葛亮告假並趕赴望垣縣,並親眼目睹了被魏軍糟蹋過的育種基地,原本肥沃的土地如今一片狼藉,精心培育的作物已經被粗暴摘走,灌溉的溝渠也被毀壞大半,由於之前這裏值守的士兵大都被抽去支援前線作戰,所以直到戰鬥結束後這些返迴的士兵才發現有人掠奪了培育基地,而幾名留守的士兵已經遇害。
罵罵咧咧的漢軍士兵搜索了附近的痕跡,這才驚訝發現來者並非是普通的潰兵而是魏軍的一支騎兵,於是他們連忙上報到薑維那邊,後者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句扶的請罪報告也送到了大營。
這筆損失被漢軍視為本次作戰的最大損失(甚至超過了將士們的傷亡和火藥的消耗),薑維思考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向姬太武告罪,諸葛亮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陪著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