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蔣滇想要去此前住宿的客棧過夜,不過大部分公子哥都表示如此往返太過麻煩,便在此地過夜即可。於是這支商隊又在隔壁街上的客棧過夜,大約是新建的緣故,客棧中不少陳設與本身建築並不搭配,又被世家子弟們嘲笑了一番“涼州人果然見識少連擺放都不講究”之類的話。而隨著他們的安頓下來,那條商業街上的其他客人也開始各迴各家。
“比預想的要順利許多。”馬謖看了看幾名機靈士卒的迴報,對楊儀說道,“我原以為他們會各自散開,四處走動,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就在商業街停留,明日可讓趙、閻兩家的管事上門收購其貨物,減少其活動範圍,再讓人加以引導。這邊可再看看有什麽華而不實的商品讓他們販賣迴去長安,我看他們對那彩色珍珠很有興趣,隻是今日天色已晚,他們不曾討價還價,隻是買走幾顆。”
“不知幼常想要對方傳遞些什麽信息迴去?”
“便是上次所說糧食之事。”馬謖又看了看屋外,見薑維還沒有來,便繼續說道,“如今成都傳迴消息,李都護在荊州大展拳腳,重奪南郡、武陵,隻是丞相不願意雙線作戰,已經與東吳議和。既然如此,下麵的戰場便主要還是這雍涼之地。上次我等傳遞消息說涼州缺糧,魏軍不為所動,我們這次便依照後來商議的策略,讓魏軍覺得我軍糧食充足,預備秋收之後即將發動攻勢。如此以來,魏軍若是不想我軍秋收獲糧,便需搶先出擊,把戰場擴展到涼州,燒毀我軍農田。不然若是我軍搶先一步前往關中,那三輔一帶的農田便保不住了。”
馬謖這個計策是基於當前軍事後勤的一個常識——為了囤積軍隊出征的糧草,漢軍一般需要提前一到兩年準備,而魏軍因為地盤更大,占據的精華之地更多,一般提前準備一年即可(當然也有對民眾壓榨程度不同的原因),所以一旦漢軍的糧草問題得到解決,那麽進攻的主動性就會更強。這是雙方都清楚的事情,以往漢軍呆在益州,魏軍因為地勢原因不會主動進攻,不過漢軍占據涼州後,長安地區都在漢軍兵鋒之下,魏軍唯一敢於靜坐的原因就是因為漢軍缺糧無法主動進攻,而對方一旦得知漢軍不缺糧的消息,那麽就會坐立不安。
畢竟長安以西真的沒什麽適合防守的地形,渭水道和隴山道都在漢軍的控製下,散關主要防護漢中方向,而一旦越過這幾處就是廣闊的平原,這意味著漢軍可以直達長安城下,那是魏軍所不能接受的。
楊儀雖然也通軍略,不過畢竟不像馬謖那樣熟讀兵書,但是他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
“幼常,若是魏軍真的來襲,燒毀了我軍糧田又當如何?”
“我們可以把戰場控製在天水以西。“馬謖自信地拍了拍輿圖,“渭水道不利大軍行進,魏軍若來,定然是從隴山道前來,此地有王平將軍駐守,又有送去的水泥加固,乃是堅城,定能阻擋魏軍行進,再有陳式將軍守衛隴縣,魏軍定然無法突入涼州,到時候我軍糧道短而魏軍糧道長,此消彼長,待魏軍糧盡,我等便可揮軍掩殺,定能大獲全勝!”
提到這些話的時候馬謖的臉上忍不住放光,不過楊儀最終還是沒有跟著他的節奏走,而是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幼常,你這計策是極好的。不過我覺得還是應該先稟報左將軍,再送信去成都報知丞相為妙。”
“那是自然。”馬謖點點頭,“此戰若起,便是一場大戰,若無丞相坐鎮,怕是大家心裏都不踏實。”
蔣滇自然不知曉馬謖和楊儀的密謀,他隻知道等他再次接觸閻家子弟的時候,對方給自己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涼州現在居然不缺糧食!
當然,他千辛萬苦販來的糧食前幾日是順利脫手的,不過這跟缺糧無關,如今涼州的糧食多得可以拿來釀酒,而且不是米酒,而是一種被稱為白酒的烈酒。他品嚐了一下,隻覺得那酒液剛一入口便仿若一團熾熱的火焰,刹那間貫穿整個口腔。初嚐之時,辛辣之感洶湧澎湃,味蕾幾近麻痹。然而,在這霸道的辛辣過後,卻又漸漸泛起一絲醇厚的甘甜,還摻雜著一絲穀物的香味。
初嚐之時蔣滇隻是暗自驚歎這白酒與他以往所飲之酒截然不同,但是當聽到這種白酒損耗數倍於黃酒後,他還是有點坐不住了。
須知連年戰亂,又有民眾不堪壓迫或逃或反,魏地同樣損失嚴重,所以雖然魏國並不禁酒,民間卻也不會大規模釀造酒水,一方麵是為了節約糧食,另一方麵是底層民眾並沒有能力買酒。
目前的魏國生活方式兩極分化,底層民眾雖然苦不堪言,但是高層生活卻有聲有色,文帝時候雖然有所放寬,但是當今天子登基之後不少宗室成員侵占土地,生活奢靡,以至於曹植吃駝蹄羹的時候因為沒有浪費都顯得比較節約了。
如果說這種白酒是用來專供蜀國高層使用,蔣滇自然不會驚歎,但是對方告訴他這種酒雖然昂貴但是卻非貴人專用,家境殷實的小戶人家也會買一點迴去,有的是用來有喜事的時候喝一點,但也有人是拿去擦拭傷口——不久前有黔首在與漢軍幫工的時候受了傷,漢軍便拿這種酒幫他擦拭傷口,擦拭過後的傷口不會發炎,這個偏門知識傳開後甚至有醫館跑來買酒迴去給病人傷口消毒。
換句話說,當前涼州雖然依舊處於半軍管狀態,但是蜀軍顯然不像他們預想的那麽缺糧食,甚至允許民間用損耗更甚於黃酒和米酒的方法釀酒,那也意味著之前他收集的情報有誤。
如果蜀軍缺糧的情報有誤,那麽其他情報是否也有誤呢?
這個念頭在他的心中揮之不去,以至於從涼州倒騰稀罕商品迴長安牟利的心思都少了不少,不過為了避免表現得太過明顯,蔣滇還是按下心中急躁轉而側麵打聽蜀軍的情況:
“既然涼州不缺糧食,為何某自長安販來的糧食還被照單全收?”
“哦,那也不奇怪,這涼州糧食消耗大,據說許多地方漢軍已經一日三餐了。”
“?”
因為這個消息太過反直覺,以至於蔣滇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在原地呆了幾秒才跳起來:
“哪有一日三餐的道理!他們是豬麽?”
“比預想的要順利許多。”馬謖看了看幾名機靈士卒的迴報,對楊儀說道,“我原以為他們會各自散開,四處走動,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就在商業街停留,明日可讓趙、閻兩家的管事上門收購其貨物,減少其活動範圍,再讓人加以引導。這邊可再看看有什麽華而不實的商品讓他們販賣迴去長安,我看他們對那彩色珍珠很有興趣,隻是今日天色已晚,他們不曾討價還價,隻是買走幾顆。”
“不知幼常想要對方傳遞些什麽信息迴去?”
“便是上次所說糧食之事。”馬謖又看了看屋外,見薑維還沒有來,便繼續說道,“如今成都傳迴消息,李都護在荊州大展拳腳,重奪南郡、武陵,隻是丞相不願意雙線作戰,已經與東吳議和。既然如此,下麵的戰場便主要還是這雍涼之地。上次我等傳遞消息說涼州缺糧,魏軍不為所動,我們這次便依照後來商議的策略,讓魏軍覺得我軍糧食充足,預備秋收之後即將發動攻勢。如此以來,魏軍若是不想我軍秋收獲糧,便需搶先出擊,把戰場擴展到涼州,燒毀我軍農田。不然若是我軍搶先一步前往關中,那三輔一帶的農田便保不住了。”
馬謖這個計策是基於當前軍事後勤的一個常識——為了囤積軍隊出征的糧草,漢軍一般需要提前一到兩年準備,而魏軍因為地盤更大,占據的精華之地更多,一般提前準備一年即可(當然也有對民眾壓榨程度不同的原因),所以一旦漢軍的糧草問題得到解決,那麽進攻的主動性就會更強。這是雙方都清楚的事情,以往漢軍呆在益州,魏軍因為地勢原因不會主動進攻,不過漢軍占據涼州後,長安地區都在漢軍兵鋒之下,魏軍唯一敢於靜坐的原因就是因為漢軍缺糧無法主動進攻,而對方一旦得知漢軍不缺糧的消息,那麽就會坐立不安。
畢竟長安以西真的沒什麽適合防守的地形,渭水道和隴山道都在漢軍的控製下,散關主要防護漢中方向,而一旦越過這幾處就是廣闊的平原,這意味著漢軍可以直達長安城下,那是魏軍所不能接受的。
楊儀雖然也通軍略,不過畢竟不像馬謖那樣熟讀兵書,但是他還是敏銳的察覺到了一個可能存在的問題:
“幼常,若是魏軍真的來襲,燒毀了我軍糧田又當如何?”
“我們可以把戰場控製在天水以西。“馬謖自信地拍了拍輿圖,“渭水道不利大軍行進,魏軍若來,定然是從隴山道前來,此地有王平將軍駐守,又有送去的水泥加固,乃是堅城,定能阻擋魏軍行進,再有陳式將軍守衛隴縣,魏軍定然無法突入涼州,到時候我軍糧道短而魏軍糧道長,此消彼長,待魏軍糧盡,我等便可揮軍掩殺,定能大獲全勝!”
提到這些話的時候馬謖的臉上忍不住放光,不過楊儀最終還是沒有跟著他的節奏走,而是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幼常,你這計策是極好的。不過我覺得還是應該先稟報左將軍,再送信去成都報知丞相為妙。”
“那是自然。”馬謖點點頭,“此戰若起,便是一場大戰,若無丞相坐鎮,怕是大家心裏都不踏實。”
蔣滇自然不知曉馬謖和楊儀的密謀,他隻知道等他再次接觸閻家子弟的時候,對方給自己透露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涼州現在居然不缺糧食!
當然,他千辛萬苦販來的糧食前幾日是順利脫手的,不過這跟缺糧無關,如今涼州的糧食多得可以拿來釀酒,而且不是米酒,而是一種被稱為白酒的烈酒。他品嚐了一下,隻覺得那酒液剛一入口便仿若一團熾熱的火焰,刹那間貫穿整個口腔。初嚐之時,辛辣之感洶湧澎湃,味蕾幾近麻痹。然而,在這霸道的辛辣過後,卻又漸漸泛起一絲醇厚的甘甜,還摻雜著一絲穀物的香味。
初嚐之時蔣滇隻是暗自驚歎這白酒與他以往所飲之酒截然不同,但是當聽到這種白酒損耗數倍於黃酒後,他還是有點坐不住了。
須知連年戰亂,又有民眾不堪壓迫或逃或反,魏地同樣損失嚴重,所以雖然魏國並不禁酒,民間卻也不會大規模釀造酒水,一方麵是為了節約糧食,另一方麵是底層民眾並沒有能力買酒。
目前的魏國生活方式兩極分化,底層民眾雖然苦不堪言,但是高層生活卻有聲有色,文帝時候雖然有所放寬,但是當今天子登基之後不少宗室成員侵占土地,生活奢靡,以至於曹植吃駝蹄羹的時候因為沒有浪費都顯得比較節約了。
如果說這種白酒是用來專供蜀國高層使用,蔣滇自然不會驚歎,但是對方告訴他這種酒雖然昂貴但是卻非貴人專用,家境殷實的小戶人家也會買一點迴去,有的是用來有喜事的時候喝一點,但也有人是拿去擦拭傷口——不久前有黔首在與漢軍幫工的時候受了傷,漢軍便拿這種酒幫他擦拭傷口,擦拭過後的傷口不會發炎,這個偏門知識傳開後甚至有醫館跑來買酒迴去給病人傷口消毒。
換句話說,當前涼州雖然依舊處於半軍管狀態,但是蜀軍顯然不像他們預想的那麽缺糧食,甚至允許民間用損耗更甚於黃酒和米酒的方法釀酒,那也意味著之前他收集的情報有誤。
如果蜀軍缺糧的情報有誤,那麽其他情報是否也有誤呢?
這個念頭在他的心中揮之不去,以至於從涼州倒騰稀罕商品迴長安牟利的心思都少了不少,不過為了避免表現得太過明顯,蔣滇還是按下心中急躁轉而側麵打聽蜀軍的情況:
“既然涼州不缺糧食,為何某自長安販來的糧食還被照單全收?”
“哦,那也不奇怪,這涼州糧食消耗大,據說許多地方漢軍已經一日三餐了。”
“?”
因為這個消息太過反直覺,以至於蔣滇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在原地呆了幾秒才跳起來:
“哪有一日三餐的道理!他們是豬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