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休等人聽著諸葛喬的講解,倒也沒對這造紙之術產生太多興趣。張休更是皺眉說道:“伯鬆,你這工坊的規模不小,日後產出的紙張,想必能滿足不少需求。隻是你身為蜀漢丞相之子,不該學些治國理政之事麽?這些事情丟給工匠去做不就好了?”
諸葛喬聽了張休的話,卻也不以為意:“叔嗣,你這話便有些狹隘了。治國理政之道,並非隻是朝堂之上的權謀策略,這世間萬物,民生所用,皆與治國相關。這紙張雖小,卻也可節約錦帛,又便於攜帶,方便知識傳播。”
“你要治經?”顧譚的第一反應卻是這個,“諸葛丞相昔日到江東,曾說尋章摘句是世之腐儒的事情,沒想到伯鬆你卻想要注經傳典——”
諸葛喬想了想,最後還是沒再解釋,而是轉而詢問對方的來由:“諸位平日都在江東,不知為何今日來到成都?”
這個問題一出,幾人臉上都露出尷尬的神色,最後還是張休說道:“實不相瞞,前幾日我江陵守軍與孱陵漢軍發生摩擦,至尊得知後擔心影響議和之事,便派遣我等來解釋。”
這個迴答引起諸葛喬的歎息:“看來大伯的書信最終還是沒趕上,既然是諸位主動前來,想必此次衝突,乃是吳軍敗了。”
伯鬆你這長籲短歎的勝利者發言很欠打你知道麽?張休按捺住心中不快,繼續說道:“卻不知諸葛丞相知曉否,伯鬆在家可曾聽丞相提起過此事?”
“自然是知曉的,之前吳軍可能有異動之事還是父親讓我轉告大伯的。”
聞言張休、顧譚都是一愣,隻有魯淑年齡最小,嘴裏藏不住話:“伯鬆兄長,諸葛丞相真能猜到千裏之外的事情麽?”
“哪有這般道理,父親又不是能掐會算的齊太公(薑子牙)。”諸葛喬俯下身讓自己的目光與魯淑齊平,“父親隻是考慮較多,把大部分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測到,此次季漢出兵,無非是聽到東吳異動,至於江陵守軍先動手進攻,卻也不在我們預料之中。”
於是這話就更讓幾人尷尬了,江陵守軍搶先動手還被暴揍,傳言議和後偷襲又被暴揍,若是換張昭、顧雍等人在此,自然是可以臉皮厚得麵不改色,可惜幾個年輕人修煉都不到家,自然也沒法接話。最後還是諸葛喬主動引幾人出了工坊,這才繼續說道:
“幾位來尋我的原因我也猜到,定是想要打探江陵之變是否影響繼續議和之事。其實蜀吳兩國本為盟友,均不能獨自對抗魏國,此次衝突實乃不智之舉。但父親向來以大局為重,雖江陵之事讓局勢變得複雜,但我想隻要東吳有足夠的誠意,和談仍有希望。”諸葛喬看著眾人,神色認真地說道。
顧譚很想說明明是蜀軍先出川壓至江陵的,而且蜀漢不讓至尊稱帝似乎有些不厚道,不過張休看到他的神色後就猜到其所想,忙道:“伯鬆,我們此次前來,帶了不少禮物,便是為表誠意。隻是不知貴國丞相可有具體的條件?我們也好迴去稟報至尊。”
諸葛喬思索片刻後搖頭:“具體條件我並不確切知曉,但父親一直希望蜀吳邊境能夠安寧,避免無謂的爭端。無非是希望吳王不要稱帝,或許對於江陵等地的歸屬和防守問題,會有新的考量。而且,對於此次挑起事端者,東吳需有個妥善的交代,不能隻是敷衍了事。”
顧譚點頭道:“我們明白,隻是如之前所說,此次偷襲全是孫承嗣一人主張,不過他如今下落不明,若將責任全推於他一人,貴國怕是不會輕易相信。”
其實東征軍已經通過俘虜對屍體的辨認知曉孫胤的死訊,不過因為忙於善後,隻是找了口棺材收斂遺體,也沒有專門送信來成都(孫胤的級別也不值得專門通報,隻考慮地位的話,周循和孫紹的身份都比他重要些),所以諸葛喬同樣不知道孫胤已死。他隻是點頭:“確實如此。當下最要緊的是先讓雙方的和談氛圍緩和下來。大伯與父親這幾日會好好溝通,我便帶諸位在這成都城中遊玩一下吧。”
盡管張休、顧譚、魯淑都知道自己不是來旅遊的,不過盛情難卻,加上與諸葛亮的談判中這些小輩確實插不上嘴,所以他們就心安理得的跟著諸葛喬在成都城中遊覽起來。成都的繁華熱鬧與江東不同,雖然沒有船來船往和各種豐富獵奇的商品,但是比起江東,成都的居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樂觀和信心。
然後幾人反應過來,那是因為連續的勝利而對未來的憧憬,就如同季漢平日裏“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一樣,不同於東吳將這種口號當成蜀漢的政治正確,季漢的成都居民是真的相信他們會取得最終勝利的。
而諸葛喬還在講解:“本來去年北伐,我漢軍北伐者十之六七,不過如今涼州已經穩定,不需要再靠益州輸送糧草,而且涼州軍士還可輪換迴益州探親,所以成都居民生活還不錯。在朝廷組織下,不少居民還開始開荒和養殖雞鴨。”
顧譚等人也粗通農事,他指著路邊的保溫棚問道:“那是什麽?”
之前張溫來的時候也問過這個問題,季漢這邊對此並沒有過多保密,所以諸葛喬看了一眼後便隨口迴答:“那是大棚,可以冬日種菜。”
“啊?”這個迴答讓張休、顧譚失去了風度,於是諸葛喬隻好耐著性子多解釋幾句:“就是用薄膜把一塊地圍起來,然後讓光投進來,但是風吹不進來,於是裏麵的作物便能在冬日生長,一年兩季供應蔬菜。”
最了解民事的張溫忍不住追問:“這薄膜又是何物?難道是把布匹織得很薄麽?”
“不,是我家先帝顯靈送來的。”諸葛喬也從諸葛亮那邊聽過後世網友的身份,不過他思慮了一下還是選擇了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反正這種說法目前隨著新糧的推廣已經流傳到益州各地,用不了多久就能傳到東吳,因此也沒必要藏著掖著。
然後他就看到其他幾人愣在原地,一臉“你在逗我”的表情。
諸葛喬聽了張休的話,卻也不以為意:“叔嗣,你這話便有些狹隘了。治國理政之道,並非隻是朝堂之上的權謀策略,這世間萬物,民生所用,皆與治國相關。這紙張雖小,卻也可節約錦帛,又便於攜帶,方便知識傳播。”
“你要治經?”顧譚的第一反應卻是這個,“諸葛丞相昔日到江東,曾說尋章摘句是世之腐儒的事情,沒想到伯鬆你卻想要注經傳典——”
諸葛喬想了想,最後還是沒再解釋,而是轉而詢問對方的來由:“諸位平日都在江東,不知為何今日來到成都?”
這個問題一出,幾人臉上都露出尷尬的神色,最後還是張休說道:“實不相瞞,前幾日我江陵守軍與孱陵漢軍發生摩擦,至尊得知後擔心影響議和之事,便派遣我等來解釋。”
這個迴答引起諸葛喬的歎息:“看來大伯的書信最終還是沒趕上,既然是諸位主動前來,想必此次衝突,乃是吳軍敗了。”
伯鬆你這長籲短歎的勝利者發言很欠打你知道麽?張休按捺住心中不快,繼續說道:“卻不知諸葛丞相知曉否,伯鬆在家可曾聽丞相提起過此事?”
“自然是知曉的,之前吳軍可能有異動之事還是父親讓我轉告大伯的。”
聞言張休、顧譚都是一愣,隻有魯淑年齡最小,嘴裏藏不住話:“伯鬆兄長,諸葛丞相真能猜到千裏之外的事情麽?”
“哪有這般道理,父親又不是能掐會算的齊太公(薑子牙)。”諸葛喬俯下身讓自己的目光與魯淑齊平,“父親隻是考慮較多,把大部分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測到,此次季漢出兵,無非是聽到東吳異動,至於江陵守軍先動手進攻,卻也不在我們預料之中。”
於是這話就更讓幾人尷尬了,江陵守軍搶先動手還被暴揍,傳言議和後偷襲又被暴揍,若是換張昭、顧雍等人在此,自然是可以臉皮厚得麵不改色,可惜幾個年輕人修煉都不到家,自然也沒法接話。最後還是諸葛喬主動引幾人出了工坊,這才繼續說道:
“幾位來尋我的原因我也猜到,定是想要打探江陵之變是否影響繼續議和之事。其實蜀吳兩國本為盟友,均不能獨自對抗魏國,此次衝突實乃不智之舉。但父親向來以大局為重,雖江陵之事讓局勢變得複雜,但我想隻要東吳有足夠的誠意,和談仍有希望。”諸葛喬看著眾人,神色認真地說道。
顧譚很想說明明是蜀軍先出川壓至江陵的,而且蜀漢不讓至尊稱帝似乎有些不厚道,不過張休看到他的神色後就猜到其所想,忙道:“伯鬆,我們此次前來,帶了不少禮物,便是為表誠意。隻是不知貴國丞相可有具體的條件?我們也好迴去稟報至尊。”
諸葛喬思索片刻後搖頭:“具體條件我並不確切知曉,但父親一直希望蜀吳邊境能夠安寧,避免無謂的爭端。無非是希望吳王不要稱帝,或許對於江陵等地的歸屬和防守問題,會有新的考量。而且,對於此次挑起事端者,東吳需有個妥善的交代,不能隻是敷衍了事。”
顧譚點頭道:“我們明白,隻是如之前所說,此次偷襲全是孫承嗣一人主張,不過他如今下落不明,若將責任全推於他一人,貴國怕是不會輕易相信。”
其實東征軍已經通過俘虜對屍體的辨認知曉孫胤的死訊,不過因為忙於善後,隻是找了口棺材收斂遺體,也沒有專門送信來成都(孫胤的級別也不值得專門通報,隻考慮地位的話,周循和孫紹的身份都比他重要些),所以諸葛喬同樣不知道孫胤已死。他隻是點頭:“確實如此。當下最要緊的是先讓雙方的和談氛圍緩和下來。大伯與父親這幾日會好好溝通,我便帶諸位在這成都城中遊玩一下吧。”
盡管張休、顧譚、魯淑都知道自己不是來旅遊的,不過盛情難卻,加上與諸葛亮的談判中這些小輩確實插不上嘴,所以他們就心安理得的跟著諸葛喬在成都城中遊覽起來。成都的繁華熱鬧與江東不同,雖然沒有船來船往和各種豐富獵奇的商品,但是比起江東,成都的居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樂觀和信心。
然後幾人反應過來,那是因為連續的勝利而對未來的憧憬,就如同季漢平日裏“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口號一樣,不同於東吳將這種口號當成蜀漢的政治正確,季漢的成都居民是真的相信他們會取得最終勝利的。
而諸葛喬還在講解:“本來去年北伐,我漢軍北伐者十之六七,不過如今涼州已經穩定,不需要再靠益州輸送糧草,而且涼州軍士還可輪換迴益州探親,所以成都居民生活還不錯。在朝廷組織下,不少居民還開始開荒和養殖雞鴨。”
顧譚等人也粗通農事,他指著路邊的保溫棚問道:“那是什麽?”
之前張溫來的時候也問過這個問題,季漢這邊對此並沒有過多保密,所以諸葛喬看了一眼後便隨口迴答:“那是大棚,可以冬日種菜。”
“啊?”這個迴答讓張休、顧譚失去了風度,於是諸葛喬隻好耐著性子多解釋幾句:“就是用薄膜把一塊地圍起來,然後讓光投進來,但是風吹不進來,於是裏麵的作物便能在冬日生長,一年兩季供應蔬菜。”
最了解民事的張溫忍不住追問:“這薄膜又是何物?難道是把布匹織得很薄麽?”
“不,是我家先帝顯靈送來的。”諸葛喬也從諸葛亮那邊聽過後世網友的身份,不過他思慮了一下還是選擇了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反正這種說法目前隨著新糧的推廣已經流傳到益州各地,用不了多久就能傳到東吳,因此也沒必要藏著掖著。
然後他就看到其他幾人愣在原地,一臉“你在逗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