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胤見狀,心中大急,他深知一旦吳軍士卒們大規模投降,那這場夜襲就徹底成了一場笑話,自己迴去後更是萬劫不複。但他也不敢停下來斥責其他士兵,隻是要求自己船上的水手加速:
“快劃!快劃!”
不遠處,一艘小船上的幾名吳軍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將手中的刀劍扔到了船板上,高高舉起了雙手,朝著漢軍的方向喊道:“我們投降,莫要放箭了!”
見有人帶頭,其他船上的吳軍也陸陸續續有了同樣的舉動,一艘又一艘的船隻停止了逃竄,船上的士卒們都乖乖地放下武器,等待著漢軍前來接收。
孫胤看著越來越多的士卒投降,又氣又急,可他此時也無力迴天,身邊隻剩下寥寥幾個忠心耿耿的親隨還在堅守。
“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徒,枉我平日裏待你們不薄!”孫胤怒罵著,不過混亂的戰場上,大部分人都注意不到他的喝罵。
反倒是“合肥號”上的漢軍借著火光看到那艘沒有停下的快船,船頭的弩炮手調整了一下角度,隨後又射出一根弩矢。
遠方,孫胤身邊剩下的親兵們已經因為激烈的劃槳而揮汗如雨,一名親兵顫抖著說道:“將軍,我們……我們恐怕是逃不掉了,不如……”
話還沒說完,就被孫胤狠狠瞪了一眼。後者咬著牙,握緊了手中的佩劍:
“閉嘴!我孫胤就算是死,也絕不做降將——啊!”
由於被弩矢自身後貫穿,孫胤整個人動作一頓,緊接著就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自胸前透出的弩矢,弩矢的箭頭在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上麵還沾染著他自己的鮮血,就這麽一滴一滴地順著箭杆滑落,滴在甲板之上。孫胤想要再說些什麽,可喉嚨裏卻隻能發出“咯咯”的聲音,隨後身子一軟,就這麽跌落在甲板上。
“合肥號”上的漢軍並不知道自己剛剛射死夜襲吳軍的主將,於是一邊繼續大聲喊著“投降免死”,一邊朝著前方駛來,以防剩下的吳軍再有什麽異動。那幾名親兵看著主將已死,心中最後的一絲鬥誌也徹底消散,麵麵相覷之後,紛紛丟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兩人用刀抹斷了自己的喉嚨,但也有幾次人沒那個勇氣,而是朝著漢軍的方向大聲喊道:“我們投降,莫要殺我們啊!”
一艘漢軍走舸很快靠了過來,士兵們跳上孫胤所在的船隻,先是查看了一番孫胤的情況,確定他已沒了氣息後,便將那幾名投降的親隨綁了起來。隨後,其他漢軍戰船開始在江麵上收攏那些投降的吳軍士卒,收繳了他們身上所有的武器,以防有詐。
一場夜襲就這麽結束,潘濬的後援部隊在察覺到孫胤的行動暴露的第一時間就撤了迴去,那些潰兵也有一些奮力逃迴北岸,當然也有一些倒黴蛋半夜翻船或者跑錯了方向順著長江前往下遊,等到天命清點的時候,朱然才確信孫胤帶去夜襲的五百水軍和二十條快船隻逃迴來兩條,孫胤本人更是下落不明。
江陵太守就這麽氣得直跺腳:
“我就說要老實議和,不要多生事端!你們看看這如何收場!”
步騭沒說什麽,最後看向潘濬,後者皺了皺眉頭:“承嗣將軍行事謹慎,但是我看蜀軍似乎早有防備,莫不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潘承明!”朱然忍不住發怒吼:“鬧著不能議和的是你!慫恿承嗣將軍夜襲的也是你!如今說風涼話的還是你!夜襲的事情是昨日才商議的,你想說誰走漏了消息!”
潘濬被朱然這一通怒斥,臉色頓時變得一陣青一陣白,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話語,半晌才梗著脖子說道:“我也是為了東吳的局勢著想,那蜀軍的戰船日益威脅我軍,若不設法破之,往後我們在這長江之上更是處處被動,況且當時商議之時,大家不也都默認了此計可行嗎?誰能料到蜀軍竟早有準備!”
步騭在一旁長歎一聲,說道:“此刻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要趕快提防蜀軍趁機報複,上次承嗣射他們一箭他們就大打出手,這次承嗣夜襲,難道蜀軍會當做沒這迴事兒麽?”
這個問題頓時讓潘濬額頭上冒出了冷汗,他撐著說道:“戰場之上,本就勝負難料,既然蜀軍有來襲可能,我們當盡快想辦法應對才是,而非在此互相指責。”
朱然怒極反笑,指著潘濬道:“好一個勝負難料!好一個應對之策!昔日關雲長把荊州托付給你,你卻與他多有矛盾,我原本以為是關雲長傲慢難當,如今看來倒也未必如此!如今孫承嗣生死未卜,那蜀軍經此一役,士氣必然大振,我們卻損兵折將,士氣低落,往後這仗還怎麽打?你倒是說說,你的應對之策在哪兒呢?”
就在眾人爭執不下之時,突然有軍士來報,說成都方向有諸葛瑾使團來人,還送來一封信,眾人聽了先暫停爭吵,讓人把信送來,朱然先翻看了信件,隨後黑著臉遞給步騭傳閱。步騭接到後看了兩眼也是一愣,於是潘濬討要過來,隻見上麵寫著提醒江陵駐軍按捺兵戈,整肅軍紀,加強自身防備,以待時局變化,切莫意氣用事,輕啟戰端。最後又提到蜀軍自北伐後軍紀嚴整,不是可以偷襲得手的軍隊。
“這信若是早到一日——”朱然吸了口氣,最後卻不知道該如何往下說。
然後他就聽到潘濬大聲說道:“原來如此,我懂了,昨夜的一切都是蜀軍的陰謀!”
你他媽又懂什麽了!朱然心裏一跳,心想對方昨天出了個餿主意,當時自己鬼迷心竅沒有製止,今天無論對方說什麽,都要喝止對方。
然後他看到潘濬拿著那封信:“蜀軍定然是早就等著我們去偷襲,那諸葛亮遠在成都,怎麽可能猜到我們想幹什麽?就算能猜到,他們又怎麽跨越千裏之遠傳遞消息!左將軍得到此消息便星夜派人前來告知我等都趕不及,蜀軍自己難道還能插翅飛迴去通報前線戰況麽?”
“快劃!快劃!”
不遠處,一艘小船上的幾名吳軍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將手中的刀劍扔到了船板上,高高舉起了雙手,朝著漢軍的方向喊道:“我們投降,莫要放箭了!”
見有人帶頭,其他船上的吳軍也陸陸續續有了同樣的舉動,一艘又一艘的船隻停止了逃竄,船上的士卒們都乖乖地放下武器,等待著漢軍前來接收。
孫胤看著越來越多的士卒投降,又氣又急,可他此時也無力迴天,身邊隻剩下寥寥幾個忠心耿耿的親隨還在堅守。
“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徒,枉我平日裏待你們不薄!”孫胤怒罵著,不過混亂的戰場上,大部分人都注意不到他的喝罵。
反倒是“合肥號”上的漢軍借著火光看到那艘沒有停下的快船,船頭的弩炮手調整了一下角度,隨後又射出一根弩矢。
遠方,孫胤身邊剩下的親兵們已經因為激烈的劃槳而揮汗如雨,一名親兵顫抖著說道:“將軍,我們……我們恐怕是逃不掉了,不如……”
話還沒說完,就被孫胤狠狠瞪了一眼。後者咬著牙,握緊了手中的佩劍:
“閉嘴!我孫胤就算是死,也絕不做降將——啊!”
由於被弩矢自身後貫穿,孫胤整個人動作一頓,緊接著就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自胸前透出的弩矢,弩矢的箭頭在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寒光,上麵還沾染著他自己的鮮血,就這麽一滴一滴地順著箭杆滑落,滴在甲板之上。孫胤想要再說些什麽,可喉嚨裏卻隻能發出“咯咯”的聲音,隨後身子一軟,就這麽跌落在甲板上。
“合肥號”上的漢軍並不知道自己剛剛射死夜襲吳軍的主將,於是一邊繼續大聲喊著“投降免死”,一邊朝著前方駛來,以防剩下的吳軍再有什麽異動。那幾名親兵看著主將已死,心中最後的一絲鬥誌也徹底消散,麵麵相覷之後,紛紛丟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兩人用刀抹斷了自己的喉嚨,但也有幾次人沒那個勇氣,而是朝著漢軍的方向大聲喊道:“我們投降,莫要殺我們啊!”
一艘漢軍走舸很快靠了過來,士兵們跳上孫胤所在的船隻,先是查看了一番孫胤的情況,確定他已沒了氣息後,便將那幾名投降的親隨綁了起來。隨後,其他漢軍戰船開始在江麵上收攏那些投降的吳軍士卒,收繳了他們身上所有的武器,以防有詐。
一場夜襲就這麽結束,潘濬的後援部隊在察覺到孫胤的行動暴露的第一時間就撤了迴去,那些潰兵也有一些奮力逃迴北岸,當然也有一些倒黴蛋半夜翻船或者跑錯了方向順著長江前往下遊,等到天命清點的時候,朱然才確信孫胤帶去夜襲的五百水軍和二十條快船隻逃迴來兩條,孫胤本人更是下落不明。
江陵太守就這麽氣得直跺腳:
“我就說要老實議和,不要多生事端!你們看看這如何收場!”
步騭沒說什麽,最後看向潘濬,後者皺了皺眉頭:“承嗣將軍行事謹慎,但是我看蜀軍似乎早有防備,莫不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潘承明!”朱然忍不住發怒吼:“鬧著不能議和的是你!慫恿承嗣將軍夜襲的也是你!如今說風涼話的還是你!夜襲的事情是昨日才商議的,你想說誰走漏了消息!”
潘濬被朱然這一通怒斥,臉色頓時變得一陣青一陣白,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話語,半晌才梗著脖子說道:“我也是為了東吳的局勢著想,那蜀軍的戰船日益威脅我軍,若不設法破之,往後我們在這長江之上更是處處被動,況且當時商議之時,大家不也都默認了此計可行嗎?誰能料到蜀軍竟早有準備!”
步騭在一旁長歎一聲,說道:“此刻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要趕快提防蜀軍趁機報複,上次承嗣射他們一箭他們就大打出手,這次承嗣夜襲,難道蜀軍會當做沒這迴事兒麽?”
這個問題頓時讓潘濬額頭上冒出了冷汗,他撐著說道:“戰場之上,本就勝負難料,既然蜀軍有來襲可能,我們當盡快想辦法應對才是,而非在此互相指責。”
朱然怒極反笑,指著潘濬道:“好一個勝負難料!好一個應對之策!昔日關雲長把荊州托付給你,你卻與他多有矛盾,我原本以為是關雲長傲慢難當,如今看來倒也未必如此!如今孫承嗣生死未卜,那蜀軍經此一役,士氣必然大振,我們卻損兵折將,士氣低落,往後這仗還怎麽打?你倒是說說,你的應對之策在哪兒呢?”
就在眾人爭執不下之時,突然有軍士來報,說成都方向有諸葛瑾使團來人,還送來一封信,眾人聽了先暫停爭吵,讓人把信送來,朱然先翻看了信件,隨後黑著臉遞給步騭傳閱。步騭接到後看了兩眼也是一愣,於是潘濬討要過來,隻見上麵寫著提醒江陵駐軍按捺兵戈,整肅軍紀,加強自身防備,以待時局變化,切莫意氣用事,輕啟戰端。最後又提到蜀軍自北伐後軍紀嚴整,不是可以偷襲得手的軍隊。
“這信若是早到一日——”朱然吸了口氣,最後卻不知道該如何往下說。
然後他就聽到潘濬大聲說道:“原來如此,我懂了,昨夜的一切都是蜀軍的陰謀!”
你他媽又懂什麽了!朱然心裏一跳,心想對方昨天出了個餿主意,當時自己鬼迷心竅沒有製止,今天無論對方說什麽,都要喝止對方。
然後他看到潘濬拿著那封信:“蜀軍定然是早就等著我們去偷襲,那諸葛亮遠在成都,怎麽可能猜到我們想幹什麽?就算能猜到,他們又怎麽跨越千裏之遠傳遞消息!左將軍得到此消息便星夜派人前來告知我等都趕不及,蜀軍自己難道還能插翅飛迴去通報前線戰況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