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並不知道朱小靚又給自己安排了新工作——由於曹魏並沒有被吸引來攻打涼州,所以北伐軍此時依然在忙於生產工作,駐守在街亭的王平專門建立了烽火台,用於向天水傳信,上邽的渭水道因為失去了張苞的無人機巡邏,所以也轉換成了人力巡邏,在確信魏軍無法偷襲之後,大批的魏軍民夫和當地豪強的佃戶們開始了春耕工作。
一部分土地上的冬小麥還沒有收獲,所以這些土地是不能種植新作物的,還有一些土地因為去年種植了土豆,今年要換成豆類、玉米,而種過玉米的土地則被更換成了小麥——這些都是之前朱小靚告訴薑維的,由於對後世網友的信任,薑維把這些內容原封不動轉告給了廖立,自己則忙起了另一件事兒:
他正在忙著籌備水泥廠的建設工作。
隨著石灰窯的順利投產,薑維終於有條件嚐試製作傳說中的水泥了,這玩意據說無論築城、蓋房還是修路都非常好用,網友們還把在江州拿水泥造船的事情給薑維吹了一通,不過薑維不需要造船,他隻想把上邽到冀縣的路先修好,這樣往返巡邏的士兵們走路會輕鬆些,調動士兵也會方便些。
大量石灰石、煉鐵的鐵渣和粘土被運到了水泥廠,連同新造出來的水車帶動的自動吸風窯一起,形成了天水第一座水泥土法窯。
第一批出產的水泥被用來嚐試修路(因為害怕如果出現質量問題,修房子或者城牆引起的後果會更嚴重),事實證明這些水泥的質量遠超之前煤渣和泥土做出來的道路,看到築路效果的馬謖當機立斷要求後續水泥優先供給街亭城的加固和上邽城的城牆再修複工作,所以薑維最近忙的不可開交,吃住都在水泥廠。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薑家最近在幫他張羅親事,薑維對此有些無奈。他心中掛念著丞相的北伐大業,對於親事雖不抵觸,但也不想因此分散太多精力。
尤其是楊儀私底下跟自己說丞相有個女兒,若是薑維有意向的話他願意當個媒人。
如今天水哪裏都缺人,明明丞相走前留下了大部分北伐軍成員,不過上至官員下至民夫,到處都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兩半用,據說倉慈在敦煌那邊也忙的風生水起,這位新投奔大漢的官員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最近徐邈都懶得越獄了,據張合轉述,徐邈是這麽說的:
“我都越獄七次了,沒能成功不是我的錯,也算對得起陛下和先帝的恩德了。”
不過他和張合目前依然在功德林裏當米蟲,完全沒有出來做事的意思,以至於廖立都經常抱怨他們兩個隻會把涼州的米吃貴。
還是需要多挖掘些人才啊,不知道成都那邊能不能派些人過來。
薑維如此感慨。
——分割線——(有讀者說弄分割線好一些,我試試這種轉場方法看看哪種閱讀體驗好)
“就依據這本書去征召各地人才吧。”
劉禪鄭重地把一塊長絹交到費禕的手中。
那塊絹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顯然劉禪為了寫這東西花了不少時間,不過費禕的第一反應是板起臉來:
“陛下,是哪個黃門擅進讒言,當誅之!”
劉禪一聽,頓時急了,忙道:“費愛卿,絕無此事,此乃朕親自所製,並無黃門進讒,你看上麵不止有咱們大漢的人才,魏吳兩地的人才也登記造冊,誰家黃門會幫魏吳兩地進言的?”
聞言費禕眉頭緊皺,滿臉狐疑:“陛下,恕臣直言,既然如此,這名冊從何而來,名冊上記載之人,臣多有不知,且既不符合察舉製,也不符合蜀律,非要說的是征辟製,雖然陛下有此權力,但是陛下平日委任官員全憑丞相定奪,若無人蠱惑,怎會突然拿出此物?”
劉禪頓時拉長了臉:“你不是費愛卿,你是不是董愛卿化妝來的?”
費禕隨即拉了拉自己的臉皮:“陛下,臣乃文偉,如假包換,隻是人才選拔關乎大漢國運,不可兒戲。在陛下說出此名冊來曆之前,臣是不敢奉詔的,以免生了變數,有損陛下英明。”
“好吧。”劉禪說道:“其實這是朕按照這些日子裏玩的遊戲裏的數據列出來的人員名單。排在前麵的都是某些數值高的。”
費禕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劉禪會給出這樣一個理由——事實上他甚至花了幾秒鍾來梳理思路,才去確信自己沒有聽錯:
“陛下是說,那台電腦上的遊戲?就是操縱先帝和——”
後麵的話他沒說完,因為劉禪看了看周圍,做了個收聲的手勢,見費禕果然住嘴,便小聲說道:
“正是如此,那雖然是遊戲,但也是陳郎君他們從後世帶來的,其中既有各人生平列傳,也有後世子孫給他們標記的數值,用來表現他們個人的能力,榜上有名之人定然不是什麽庸才。這批絹上我按照軍略、謀略、政務分批列下人員姓名及所在區域,丞相日常操勞,諸位愛卿也夙興夜寐,全是因為人手不足之故,如今府庫還算充盈,正好可以多安排些人手,既可為諸君分擔壓力,也可為大漢培養人才。”
這個迴答讓費禕愣了一下,最後居然覺得劉禪說的很有道理,陳郎君他們雖然有時候做事比較毛糙,但是確實多是為了大漢好,他們帶來的東西也基本可靠,於是他不好再反駁,隻是歎了口氣,說道:“陛下,既然如此,臣自當遵命。但臣會在征召過程中仔細考察,若發現有不妥之人,還望陛下莫要阻攔臣行事。”
劉禪連連點頭:“愛卿放心,朕也希望招來的都是真正能為大漢效力之人。”
費禕雙手捧著那本名冊,緩緩地退出宮去。待他完全退出宮殿之後,劉禪打量了一下周圍。此刻的大殿內,除了那幾個恭立在一旁的內侍之外,便再也沒有旁人在場。於是他將手伸進了衣袖之中摸索片刻之後,終於從中掏出了另一卷被精心卷起的絹布。:
“也不知道這記載著幹過各種缺德事之人的名單若是流落出去,又會鬧出什麽事兒來。”
一部分土地上的冬小麥還沒有收獲,所以這些土地是不能種植新作物的,還有一些土地因為去年種植了土豆,今年要換成豆類、玉米,而種過玉米的土地則被更換成了小麥——這些都是之前朱小靚告訴薑維的,由於對後世網友的信任,薑維把這些內容原封不動轉告給了廖立,自己則忙起了另一件事兒:
他正在忙著籌備水泥廠的建設工作。
隨著石灰窯的順利投產,薑維終於有條件嚐試製作傳說中的水泥了,這玩意據說無論築城、蓋房還是修路都非常好用,網友們還把在江州拿水泥造船的事情給薑維吹了一通,不過薑維不需要造船,他隻想把上邽到冀縣的路先修好,這樣往返巡邏的士兵們走路會輕鬆些,調動士兵也會方便些。
大量石灰石、煉鐵的鐵渣和粘土被運到了水泥廠,連同新造出來的水車帶動的自動吸風窯一起,形成了天水第一座水泥土法窯。
第一批出產的水泥被用來嚐試修路(因為害怕如果出現質量問題,修房子或者城牆引起的後果會更嚴重),事實證明這些水泥的質量遠超之前煤渣和泥土做出來的道路,看到築路效果的馬謖當機立斷要求後續水泥優先供給街亭城的加固和上邽城的城牆再修複工作,所以薑維最近忙的不可開交,吃住都在水泥廠。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薑家最近在幫他張羅親事,薑維對此有些無奈。他心中掛念著丞相的北伐大業,對於親事雖不抵觸,但也不想因此分散太多精力。
尤其是楊儀私底下跟自己說丞相有個女兒,若是薑維有意向的話他願意當個媒人。
如今天水哪裏都缺人,明明丞相走前留下了大部分北伐軍成員,不過上至官員下至民夫,到處都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兩半用,據說倉慈在敦煌那邊也忙的風生水起,這位新投奔大漢的官員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最近徐邈都懶得越獄了,據張合轉述,徐邈是這麽說的:
“我都越獄七次了,沒能成功不是我的錯,也算對得起陛下和先帝的恩德了。”
不過他和張合目前依然在功德林裏當米蟲,完全沒有出來做事的意思,以至於廖立都經常抱怨他們兩個隻會把涼州的米吃貴。
還是需要多挖掘些人才啊,不知道成都那邊能不能派些人過來。
薑維如此感慨。
——分割線——(有讀者說弄分割線好一些,我試試這種轉場方法看看哪種閱讀體驗好)
“就依據這本書去征召各地人才吧。”
劉禪鄭重地把一塊長絹交到費禕的手中。
那塊絹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顯然劉禪為了寫這東西花了不少時間,不過費禕的第一反應是板起臉來:
“陛下,是哪個黃門擅進讒言,當誅之!”
劉禪一聽,頓時急了,忙道:“費愛卿,絕無此事,此乃朕親自所製,並無黃門進讒,你看上麵不止有咱們大漢的人才,魏吳兩地的人才也登記造冊,誰家黃門會幫魏吳兩地進言的?”
聞言費禕眉頭緊皺,滿臉狐疑:“陛下,恕臣直言,既然如此,這名冊從何而來,名冊上記載之人,臣多有不知,且既不符合察舉製,也不符合蜀律,非要說的是征辟製,雖然陛下有此權力,但是陛下平日委任官員全憑丞相定奪,若無人蠱惑,怎會突然拿出此物?”
劉禪頓時拉長了臉:“你不是費愛卿,你是不是董愛卿化妝來的?”
費禕隨即拉了拉自己的臉皮:“陛下,臣乃文偉,如假包換,隻是人才選拔關乎大漢國運,不可兒戲。在陛下說出此名冊來曆之前,臣是不敢奉詔的,以免生了變數,有損陛下英明。”
“好吧。”劉禪說道:“其實這是朕按照這些日子裏玩的遊戲裏的數據列出來的人員名單。排在前麵的都是某些數值高的。”
費禕瞪大了眼睛,他沒想到劉禪會給出這樣一個理由——事實上他甚至花了幾秒鍾來梳理思路,才去確信自己沒有聽錯:
“陛下是說,那台電腦上的遊戲?就是操縱先帝和——”
後麵的話他沒說完,因為劉禪看了看周圍,做了個收聲的手勢,見費禕果然住嘴,便小聲說道:
“正是如此,那雖然是遊戲,但也是陳郎君他們從後世帶來的,其中既有各人生平列傳,也有後世子孫給他們標記的數值,用來表現他們個人的能力,榜上有名之人定然不是什麽庸才。這批絹上我按照軍略、謀略、政務分批列下人員姓名及所在區域,丞相日常操勞,諸位愛卿也夙興夜寐,全是因為人手不足之故,如今府庫還算充盈,正好可以多安排些人手,既可為諸君分擔壓力,也可為大漢培養人才。”
這個迴答讓費禕愣了一下,最後居然覺得劉禪說的很有道理,陳郎君他們雖然有時候做事比較毛糙,但是確實多是為了大漢好,他們帶來的東西也基本可靠,於是他不好再反駁,隻是歎了口氣,說道:“陛下,既然如此,臣自當遵命。但臣會在征召過程中仔細考察,若發現有不妥之人,還望陛下莫要阻攔臣行事。”
劉禪連連點頭:“愛卿放心,朕也希望招來的都是真正能為大漢效力之人。”
費禕雙手捧著那本名冊,緩緩地退出宮去。待他完全退出宮殿之後,劉禪打量了一下周圍。此刻的大殿內,除了那幾個恭立在一旁的內侍之外,便再也沒有旁人在場。於是他將手伸進了衣袖之中摸索片刻之後,終於從中掏出了另一卷被精心卷起的絹布。:
“也不知道這記載著幹過各種缺德事之人的名單若是流落出去,又會鬧出什麽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