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淩在心中稍微算了一下,發現賣給趙家虧了,不過此時也沒有第2個買家,所以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件事上:“上官所言,這白糖如此昂貴,為何會拿來獎勵我等。”
“自然是因為我們是大漢天兵。”
王淩沒有接話,倒是他的同伴疑問:“某久居司隸,也曾聽聞昔日大漢的榮光,可是昔日靈帝、少帝在世,漢軍也不曾有此風貌,倒是聽老人說風貌不佳,軍紀鬆弛,時而欺壓勒索百姓——”
見監工的臉色越來越不好,他知趣的閉了嘴。於是監工咳嗽一聲:“那是他們,又不是我們先帝,我們先帝明顯是真有法力,可以顯靈的,不說別的,你們每日吃的糧食中就有不少是我們先帝派人賜下的,其中不少你們都是第一次吃吧?我們先帝愛民如子,昔日曹賊在荊州肆虐,先帝攜民渡江,可惜兵微將少,未能護住,不過自從先帝崩殂,反倒開始顯靈了。”
頓了頓,防止自己話語中有不當之處,監工又說,“先帝最是仁慈,即愛護百姓,又不殺俘虜,我們陛下和丞相自然也要聽從先帝的指示,將軍們自然又要遵循陛下和丞相的指示,這其中一條便是不虐待俘虜。”
從“不殺俘虜”跳到“不虐待俘虜”的步子似乎有點大,見兩人的目光中透露著迷茫,監工又說,“你們既然已經投降,又給大漢做工,也不算俘虜——不久前楊參軍已說,你們隻算魏國來的民夫,既然是民夫就算百姓,那自然要愛護的。”
“啊?”
“啊什麽啊?”監工瞪了一眼發出疑問聲的郡兵,“你們若是有些良心,便好好幹活,早日贖清罪責做個百姓,若是有什麽事情也可跟我說說,讓我聽聽司隸那邊是個什麽景象。”
說完這話,監工又一瘸一拐的離開。在王淩等人看不到的地方,監工把聽聞來的事情整理起來,報與自己的上級,這些信息經過層層傳遞,最後落到了楊儀的案上。
“多有魏軍民夫說長安曾經白光落地,致使魏軍大損?有趣。”看著幾處傳來的內容接近的情報,楊儀忍不住咂了咂嘴。
由於魏蜀吳三國為了防止對方的探子分別采取了各種手段(比如曹魏實行了“士家製”,將士兵及其家屬編入特定戶籍,限製其流動,以防止士兵逃亡和間諜活動,又設校事官負責監視官員和百姓,防止間諜活動),所以漢軍的探子們竭盡所能探查魏軍的動向都很不容易了,很難抽出人力再深入城區探查各種謠言(會增加暴露風險,何況謠言這玩意兒甄別起來難度太大),所以直到現在季漢這邊居然沒有人知道昔日長安發生了什麽事情。
而理論上應該知道長安發生了什麽事情的現代網友們則沒有太關心當初殲星艦的第1炮打到哪兒去了——蛋疼星人隻告訴他們第一炮沒打中季漢地界也沒打死什麽重要人物,後麵幾炮倒是把幾個小島的表麵掃平了,不過沒損到島嶼的“根部”,雖然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毀,不過既沒有激活其所在的火山,也沒有損毀太多的礦藏——於是兩個始作俑者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毫無負擔地跑去喝了頓慶祝。
到此刻才發現這個消息的楊儀想了想,最後還是指示潛伏在長安地區的探子們稍微收集一下相關的情報,同時告訴他們盡量遠離人口密集的區域,特別是魏軍有重兵囤積的區域,若是此事真的是老天動怒,那萬一來上第二次不小心把季漢的探子也卷進去了怎麽辦?
同時他也把這份情報整合到需要送去成都的書信中——盡管涼州有趙雲坐鎮,諸葛亮走前也囑咐丞相府留在此地的官吏們可以便宜從事,不過出於對丞相的尊重,很多事還是被楊儀整理起來報送成都。
比如魯夫子送來的蕎麥已經收割——這種糧食楊儀以前從未聽說過,在得知其可以在霜降前趕種一茬的消息的時候,這位實際上負責整個涼州區域民事的長官最高程度推廣了其種植,反正大部分糧食都已經被收割,天水的大戶們也樂於把田地借出來(同樣也有之前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的收獲的原因),由於事態緊急,楊儀簡單粗暴地定為五五分賬,並在幾乎所有的能夠借到的良田上都種上了蕎麥,至於另一種冬小麥則被種在漢軍自己掌握的田地上。
由於灌溉工程的推廣,外加堆肥場已經開始出產土化肥,楊儀認為這些瘦田遲早也能跟良田產出持平——收割的蕎麥產出由於田地情況不同,所以產出也不同,每畝產量約400-700斤不等(相當於現代的的100-180公斤,不過本來蕎麥產量就不高),經過之前各種高產作物的洗禮,這個產量稍微讓楊儀有點失望,但畢竟是預料之外的收成,要求自然也不能太高。
順帶一提堆肥場這玩意最早開始建造的時候楊儀認為隻不過是一個糞坑集中堆放處,但很快,隨著上一批新糧使用土化肥有了明顯效果後,大量軍營和農田產生的的廚餘垃圾、農作物秸稈、人畜糞便都被收集起來投入其中.
考慮到整個天水地區的耕田,這些產出甚是不太夠用,以至於楊儀不得不要求漢軍士兵和魏國民夫不得隨地大小便,而是要盡量去公共廁所,一部分操練任務少的漢軍士兵被要求一大早就出去拾糞(更重的體力活,比如耕田、做工和挖礦被交給了魏國民夫),不然根本追不上消耗——當然這件事兒太過粗俗,楊儀最後想了想還是沒寫在奏報裏。
比如天水這邊的水力工坊已經投入運用——水力鍛錘這個概念在當初聽薑維轉述的時候非常高大上,以至於楊儀懷疑能不能建成,但是等實際建好後楊儀到現場一看,就覺得原理非常簡單,隻是以前工匠們沒想出來——那是一個把水車轉輪的轉動通過一係列的齒輪傳遞到工坊,再用另一個齒輪帶動裝有錘頭的杠杆上下運動的裝置,借用這個水力鍛錘,鐵匠們可以節約打鐵的力氣,隻要調整鐵胚的位置方便成型,極大提高了工坊出品速度,當然為了成品效果,鐵匠們還是願意自己做最後的完善工作。
再比如煤礦和銅鐵礦都投入了運轉——根據先帝使者的教授,現在這些露天煤炭被挖出來後會根據需要分類,不少運來工坊的煤炭會被打碎然後跟泥土混合形成煤餅——在實踐當中,工匠們發現這種燃燒方法果然比直接燒煤效果更好。而且燃燒後形成的煤灰和爐渣按照那本《天工開物》的介紹,可以用於修築城牆和房屋的時候充當混合物,也可以敲成碎末後跟肥料混合用於肥田,甚至還可以充當最近投產的石灰窯的輔助材料,然後燒完石灰會有更多的爐渣,再拿去做別的——這就是良性循環啊!
“自然是因為我們是大漢天兵。”
王淩沒有接話,倒是他的同伴疑問:“某久居司隸,也曾聽聞昔日大漢的榮光,可是昔日靈帝、少帝在世,漢軍也不曾有此風貌,倒是聽老人說風貌不佳,軍紀鬆弛,時而欺壓勒索百姓——”
見監工的臉色越來越不好,他知趣的閉了嘴。於是監工咳嗽一聲:“那是他們,又不是我們先帝,我們先帝明顯是真有法力,可以顯靈的,不說別的,你們每日吃的糧食中就有不少是我們先帝派人賜下的,其中不少你們都是第一次吃吧?我們先帝愛民如子,昔日曹賊在荊州肆虐,先帝攜民渡江,可惜兵微將少,未能護住,不過自從先帝崩殂,反倒開始顯靈了。”
頓了頓,防止自己話語中有不當之處,監工又說,“先帝最是仁慈,即愛護百姓,又不殺俘虜,我們陛下和丞相自然也要聽從先帝的指示,將軍們自然又要遵循陛下和丞相的指示,這其中一條便是不虐待俘虜。”
從“不殺俘虜”跳到“不虐待俘虜”的步子似乎有點大,見兩人的目光中透露著迷茫,監工又說,“你們既然已經投降,又給大漢做工,也不算俘虜——不久前楊參軍已說,你們隻算魏國來的民夫,既然是民夫就算百姓,那自然要愛護的。”
“啊?”
“啊什麽啊?”監工瞪了一眼發出疑問聲的郡兵,“你們若是有些良心,便好好幹活,早日贖清罪責做個百姓,若是有什麽事情也可跟我說說,讓我聽聽司隸那邊是個什麽景象。”
說完這話,監工又一瘸一拐的離開。在王淩等人看不到的地方,監工把聽聞來的事情整理起來,報與自己的上級,這些信息經過層層傳遞,最後落到了楊儀的案上。
“多有魏軍民夫說長安曾經白光落地,致使魏軍大損?有趣。”看著幾處傳來的內容接近的情報,楊儀忍不住咂了咂嘴。
由於魏蜀吳三國為了防止對方的探子分別采取了各種手段(比如曹魏實行了“士家製”,將士兵及其家屬編入特定戶籍,限製其流動,以防止士兵逃亡和間諜活動,又設校事官負責監視官員和百姓,防止間諜活動),所以漢軍的探子們竭盡所能探查魏軍的動向都很不容易了,很難抽出人力再深入城區探查各種謠言(會增加暴露風險,何況謠言這玩意兒甄別起來難度太大),所以直到現在季漢這邊居然沒有人知道昔日長安發生了什麽事情。
而理論上應該知道長安發生了什麽事情的現代網友們則沒有太關心當初殲星艦的第1炮打到哪兒去了——蛋疼星人隻告訴他們第一炮沒打中季漢地界也沒打死什麽重要人物,後麵幾炮倒是把幾個小島的表麵掃平了,不過沒損到島嶼的“根部”,雖然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毀,不過既沒有激活其所在的火山,也沒有損毀太多的礦藏——於是兩個始作俑者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毫無負擔地跑去喝了頓慶祝。
到此刻才發現這個消息的楊儀想了想,最後還是指示潛伏在長安地區的探子們稍微收集一下相關的情報,同時告訴他們盡量遠離人口密集的區域,特別是魏軍有重兵囤積的區域,若是此事真的是老天動怒,那萬一來上第二次不小心把季漢的探子也卷進去了怎麽辦?
同時他也把這份情報整合到需要送去成都的書信中——盡管涼州有趙雲坐鎮,諸葛亮走前也囑咐丞相府留在此地的官吏們可以便宜從事,不過出於對丞相的尊重,很多事還是被楊儀整理起來報送成都。
比如魯夫子送來的蕎麥已經收割——這種糧食楊儀以前從未聽說過,在得知其可以在霜降前趕種一茬的消息的時候,這位實際上負責整個涼州區域民事的長官最高程度推廣了其種植,反正大部分糧食都已經被收割,天水的大戶們也樂於把田地借出來(同樣也有之前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的收獲的原因),由於事態緊急,楊儀簡單粗暴地定為五五分賬,並在幾乎所有的能夠借到的良田上都種上了蕎麥,至於另一種冬小麥則被種在漢軍自己掌握的田地上。
由於灌溉工程的推廣,外加堆肥場已經開始出產土化肥,楊儀認為這些瘦田遲早也能跟良田產出持平——收割的蕎麥產出由於田地情況不同,所以產出也不同,每畝產量約400-700斤不等(相當於現代的的100-180公斤,不過本來蕎麥產量就不高),經過之前各種高產作物的洗禮,這個產量稍微讓楊儀有點失望,但畢竟是預料之外的收成,要求自然也不能太高。
順帶一提堆肥場這玩意最早開始建造的時候楊儀認為隻不過是一個糞坑集中堆放處,但很快,隨著上一批新糧使用土化肥有了明顯效果後,大量軍營和農田產生的的廚餘垃圾、農作物秸稈、人畜糞便都被收集起來投入其中.
考慮到整個天水地區的耕田,這些產出甚是不太夠用,以至於楊儀不得不要求漢軍士兵和魏國民夫不得隨地大小便,而是要盡量去公共廁所,一部分操練任務少的漢軍士兵被要求一大早就出去拾糞(更重的體力活,比如耕田、做工和挖礦被交給了魏國民夫),不然根本追不上消耗——當然這件事兒太過粗俗,楊儀最後想了想還是沒寫在奏報裏。
比如天水這邊的水力工坊已經投入運用——水力鍛錘這個概念在當初聽薑維轉述的時候非常高大上,以至於楊儀懷疑能不能建成,但是等實際建好後楊儀到現場一看,就覺得原理非常簡單,隻是以前工匠們沒想出來——那是一個把水車轉輪的轉動通過一係列的齒輪傳遞到工坊,再用另一個齒輪帶動裝有錘頭的杠杆上下運動的裝置,借用這個水力鍛錘,鐵匠們可以節約打鐵的力氣,隻要調整鐵胚的位置方便成型,極大提高了工坊出品速度,當然為了成品效果,鐵匠們還是願意自己做最後的完善工作。
再比如煤礦和銅鐵礦都投入了運轉——根據先帝使者的教授,現在這些露天煤炭被挖出來後會根據需要分類,不少運來工坊的煤炭會被打碎然後跟泥土混合形成煤餅——在實踐當中,工匠們發現這種燃燒方法果然比直接燒煤效果更好。而且燃燒後形成的煤灰和爐渣按照那本《天工開物》的介紹,可以用於修築城牆和房屋的時候充當混合物,也可以敲成碎末後跟肥料混合用於肥田,甚至還可以充當最近投產的石灰窯的輔助材料,然後燒完石灰會有更多的爐渣,再拿去做別的——這就是良性循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