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吳懿則冷眼旁觀著上邽城牆上的混亂。他徹底認可了這種新型的拋石機的威力,但石彈畢竟有限,且裝填緩慢,不可能無休止地攻擊,他需要的是讓魏軍感到恐懼、絕望,從而摧毀他們的抵抗意誌。
在之前的攻擊中有一些石彈因為過重沒有飛到城牆就落在地上,高翔已經下令把這種過大的石彈留下來,如果一會兒情況允許,他會想辦法把其中兩台拋石機再拉的離城牆更近一些。而陳式則打算帶領他的部曲充當攻城的第一批次人員。
“繼續發射,不要停!”吳懿下令。他要讓魏軍明白,他們的城牆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漢軍的攻城能力遠超他們的想象。
郭淮就這樣在城樓下聽城牆上的士兵報信——其中一人是跟隨了他多年的親兵,聽著親兵躲閃石彈間隙發出的迴應,郭淮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他知道,如果不能盡快想辦法,上邽城遲早會被蜀軍攻破。他必須想出一個對策,一個能夠對抗蜀軍拋石機的辦法。
真後悔沒聽之前副將的建議出門打一仗挫一挫蜀軍的銳氣啊,就算拖延對方的投石車打造速度也是好的。
然後他終於聽到了親兵的好消息:“將軍!賊人的一台投石車壞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郭淮大喜過望,他甚至冒著危險重新上牆——由於漢軍的攻擊都是石彈,所以他甚至脫掉了妨礙行動的鎧甲,事實上此時停留在城牆上的士兵都沒有穿甲,他們在城牆上不停移動,以免被石彈命中。
然後他就看到了親兵所說的那台壞掉的投石車。
大約是拋射頻繁,那台投石車的杠杆(其實應該叫拋竿,這裏是郭淮的認知)已經折斷,原本拋到一半的石彈也掉落下來,引發了蜀軍的一陣混亂,雖然知道概率不大,郭淮還是祈禱這場混亂能砸死幾個蜀軍的將領就更好了。
而親兵也在一旁大唿小叫:“將軍,賊人的投石車用了這麽長時間,它的木杆能承受多大力量?肯定其他投石車也會壞掉的!”
“正是如此!蜀軍的投石車支撐不了多久了,他們最後還是要蟻附攻城——”郭淮的話更像是為自己打氣,但沒等他說完,就看到漢軍中讓出一條縫隙,一群漢軍士兵抬著什麽東西走得比之前的投石車位置更靠前,並開始把它們組裝起來,盡管看不到全貌,還是可以依稀看到那是另一台投石車的輪廓。
高翔有點心有餘悸——剛才那台壞掉的拋石機差點砸到人,由於第一次使用這種武器,漢軍沒有任何人有相關經驗,拋射多少次後就要更換拋竿之類的問題完全沒人知道,全靠使用中摸索,在看到故障後他已經命令工匠去檢查其它拋石機,並幹脆在更靠前一些的地方重新組建一台拋石機,專門用來投擲那些大號石彈。
而陳式已經有點等不及了——他看到城牆已經被砸出不少缺口,上麵也沒有多少士兵了,他覺得隻要把衝車推上去,砸爛城門,就能把這群膽寒的魏軍拿下,於是他跑到吳懿麵前請戰。
而吳懿則搖了搖頭:“這是我們第1次使用拋石機實戰,正好多看看效果,而且可以用石塊砸的事情,就不要讓兒郎們去搏命了。”
沒能得令出擊的陳式迴到自己部曲之中,而另一邊的郭淮就沒那麽愜意了——城中的木板、棉被和草席都被搬上城牆。守軍士兵們將這些物品用繩子吊在城牆前,希望能夠抵禦漢軍的石彈。
然而,這種臨時的防護措施效果有限,石彈依然不斷落下,城牆上的守軍依然處於危險之中。郭淮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事實上他已經收集了全城的馬匹,打算等天色再晚一些,漢軍疲憊了就出城突襲一波,至少要摧毀那些投石車——隻要能毀掉這些器械,上邽城便能多守住幾日。
但沒等他出擊,更加巨大的震動聲就響了起來——那是大號石彈砸在城牆上的聲音,顯然漢軍的新投石車也打造好了。
相比在上邽圍攻郭淮的吳懿等人,魏延無疑是最鬱悶的——他作為先鋒前後攻打兩座城池,結果每次還沒動手對方就投降了,就在他打算繼續向西的時候,丞相的信使就抵達了,並安排他參加軍前會議。
這場會議迅速定下了漢軍各部分工,魏延則被分配前往安定郡,那裏離天水路途遙遠且靠近關中三輔,盡管安定郡傳來消息說有當地民眾響應漢軍,卻依然有麵對曹魏大軍的可能,除去魏延外再沒有人適合。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非魏延不可但是又大概率沒仗打的任務,如果有仗可打,那八成是麵對魏軍主力。
而原計劃向西的任務則被交給了吳班——南安方向已經派來信使,當地官民已經響應季漢並自發驅逐了曹魏的郡守並做好了迎接漢軍的準備,他們甚至準備派遣向導協助漢軍攻打隴西郡。
張苞被派遣帶領一支偏師切斷渭水道,並為大軍提供預警,如果曹魏主力從渭水道強行支援上邽,那麽他還要承擔第一時間的狙擊任務。
關興則跟在丞相旁邊協助統帥中虎步兵營,並隨時準備充當救火隊長。
盡管此次北伐季漢主力盡出,但是在分配到這麽大的戰場上時還是有些捉襟見肘,諸葛亮就這麽把目光放在了最後一個地方:
街亭。
如今他手裏能用的人已經不多了,陽群為人忠義又通曉軍事,本來合適去鎮守此地,但是他這兩日行軍時候不知為何突發了疾病,丞相實在不忍心讓他帶病出征;王平為人穩重,且是無當飛軍的首任統帥,但他乃是降將出身,又不識文字,軍中亦無威望,讓他領軍隻怕難以服眾。
原本丞相出征前想過讓馬謖鎮守此地——幼常以才氣和器量超群、喜好議論軍事謀略而著稱,之前在平定南中的時候所獻計謀均有良好效果,若再有獨領一軍的經驗,將來必然能成為大漢棟梁,自己百年之後也許就要靠馬謖接班。
直到朱郎君抽馬謖兩個耳光之前。
在之前的攻擊中有一些石彈因為過重沒有飛到城牆就落在地上,高翔已經下令把這種過大的石彈留下來,如果一會兒情況允許,他會想辦法把其中兩台拋石機再拉的離城牆更近一些。而陳式則打算帶領他的部曲充當攻城的第一批次人員。
“繼續發射,不要停!”吳懿下令。他要讓魏軍明白,他們的城牆並不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漢軍的攻城能力遠超他們的想象。
郭淮就這樣在城樓下聽城牆上的士兵報信——其中一人是跟隨了他多年的親兵,聽著親兵躲閃石彈間隙發出的迴應,郭淮心中湧起一股無力感。他知道,如果不能盡快想辦法,上邽城遲早會被蜀軍攻破。他必須想出一個對策,一個能夠對抗蜀軍拋石機的辦法。
真後悔沒聽之前副將的建議出門打一仗挫一挫蜀軍的銳氣啊,就算拖延對方的投石車打造速度也是好的。
然後他終於聽到了親兵的好消息:“將軍!賊人的一台投石車壞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郭淮大喜過望,他甚至冒著危險重新上牆——由於漢軍的攻擊都是石彈,所以他甚至脫掉了妨礙行動的鎧甲,事實上此時停留在城牆上的士兵都沒有穿甲,他們在城牆上不停移動,以免被石彈命中。
然後他就看到了親兵所說的那台壞掉的投石車。
大約是拋射頻繁,那台投石車的杠杆(其實應該叫拋竿,這裏是郭淮的認知)已經折斷,原本拋到一半的石彈也掉落下來,引發了蜀軍的一陣混亂,雖然知道概率不大,郭淮還是祈禱這場混亂能砸死幾個蜀軍的將領就更好了。
而親兵也在一旁大唿小叫:“將軍,賊人的投石車用了這麽長時間,它的木杆能承受多大力量?肯定其他投石車也會壞掉的!”
“正是如此!蜀軍的投石車支撐不了多久了,他們最後還是要蟻附攻城——”郭淮的話更像是為自己打氣,但沒等他說完,就看到漢軍中讓出一條縫隙,一群漢軍士兵抬著什麽東西走得比之前的投石車位置更靠前,並開始把它們組裝起來,盡管看不到全貌,還是可以依稀看到那是另一台投石車的輪廓。
高翔有點心有餘悸——剛才那台壞掉的拋石機差點砸到人,由於第一次使用這種武器,漢軍沒有任何人有相關經驗,拋射多少次後就要更換拋竿之類的問題完全沒人知道,全靠使用中摸索,在看到故障後他已經命令工匠去檢查其它拋石機,並幹脆在更靠前一些的地方重新組建一台拋石機,專門用來投擲那些大號石彈。
而陳式已經有點等不及了——他看到城牆已經被砸出不少缺口,上麵也沒有多少士兵了,他覺得隻要把衝車推上去,砸爛城門,就能把這群膽寒的魏軍拿下,於是他跑到吳懿麵前請戰。
而吳懿則搖了搖頭:“這是我們第1次使用拋石機實戰,正好多看看效果,而且可以用石塊砸的事情,就不要讓兒郎們去搏命了。”
沒能得令出擊的陳式迴到自己部曲之中,而另一邊的郭淮就沒那麽愜意了——城中的木板、棉被和草席都被搬上城牆。守軍士兵們將這些物品用繩子吊在城牆前,希望能夠抵禦漢軍的石彈。
然而,這種臨時的防護措施效果有限,石彈依然不斷落下,城牆上的守軍依然處於危險之中。郭淮知道,這隻是權宜之計,事實上他已經收集了全城的馬匹,打算等天色再晚一些,漢軍疲憊了就出城突襲一波,至少要摧毀那些投石車——隻要能毀掉這些器械,上邽城便能多守住幾日。
但沒等他出擊,更加巨大的震動聲就響了起來——那是大號石彈砸在城牆上的聲音,顯然漢軍的新投石車也打造好了。
相比在上邽圍攻郭淮的吳懿等人,魏延無疑是最鬱悶的——他作為先鋒前後攻打兩座城池,結果每次還沒動手對方就投降了,就在他打算繼續向西的時候,丞相的信使就抵達了,並安排他參加軍前會議。
這場會議迅速定下了漢軍各部分工,魏延則被分配前往安定郡,那裏離天水路途遙遠且靠近關中三輔,盡管安定郡傳來消息說有當地民眾響應漢軍,卻依然有麵對曹魏大軍的可能,除去魏延外再沒有人適合。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非魏延不可但是又大概率沒仗打的任務,如果有仗可打,那八成是麵對魏軍主力。
而原計劃向西的任務則被交給了吳班——南安方向已經派來信使,當地官民已經響應季漢並自發驅逐了曹魏的郡守並做好了迎接漢軍的準備,他們甚至準備派遣向導協助漢軍攻打隴西郡。
張苞被派遣帶領一支偏師切斷渭水道,並為大軍提供預警,如果曹魏主力從渭水道強行支援上邽,那麽他還要承擔第一時間的狙擊任務。
關興則跟在丞相旁邊協助統帥中虎步兵營,並隨時準備充當救火隊長。
盡管此次北伐季漢主力盡出,但是在分配到這麽大的戰場上時還是有些捉襟見肘,諸葛亮就這麽把目光放在了最後一個地方:
街亭。
如今他手裏能用的人已經不多了,陽群為人忠義又通曉軍事,本來合適去鎮守此地,但是他這兩日行軍時候不知為何突發了疾病,丞相實在不忍心讓他帶病出征;王平為人穩重,且是無當飛軍的首任統帥,但他乃是降將出身,又不識文字,軍中亦無威望,讓他領軍隻怕難以服眾。
原本丞相出征前想過讓馬謖鎮守此地——幼常以才氣和器量超群、喜好議論軍事謀略而著稱,之前在平定南中的時候所獻計謀均有良好效果,若再有獨領一軍的經驗,將來必然能成為大漢棟梁,自己百年之後也許就要靠馬謖接班。
直到朱郎君抽馬謖兩個耳光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