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巽離皺眉,看著病榻上的她,沉默半晌,末了嘆了口氣,「好,都依你。」
如此這般,他便命人將她送迴了千秋樓,不但著人送來了人參、肉桂、鹿茸等許多名貴藥材,更是撥了一隊護衛站在千秋樓外,守護她的安危,還從王府中調來了十來個得力穩重的丫頭婆子貼身照看,明言決不能有一絲馬虎。
上官太後聽聞沈紅蕖病倒後,讓宮裏的老嬤嬤,楊嬤嬤出宮照看,也日日打發人問候病情,送來大內稀奇珍貴的藥材。
如此一來,這千秋樓是熱鬧非凡,見了那許多的珍貴藥材,千秋樓的李媽媽是喜不自勝,隻把沈紅蕖當成銀人兒一般小心伺候著。
常言道,兵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沈紅蕖這一病,便是五六日的光景。前幾日,她燒得厲害,吃不下飯,隻能用些湯水,從早到晚在病榻上昏睡過去。
期間,顏巽離來了很多次,可她都在昏睡,二人並未說上一句話。
有時候她額頭滾燙的時候,會感受到有一隻大手撫摸她的額頭,那隻手很幹燥,手掌帶著繭子,有些粗糙,摸著卻很舒服。
到了第四日半夜,她又燒了起來,神智模糊,又被夢魘住了,說著胡話,喘不過氣來,發出的虛汗,幾乎將這個床褥都打濕了。恍惚之間,好像有人扶著她起來,一小勺一小勺地餵了藥,她又握住那個人的手,一直不撒手,這才安心地睡去。
到了第五日,她終於好些了,睜開眼,床榻側旁並無別人。
小橘打著一盆水進來,見她醒了,驚喜道:「姑娘昏睡了好幾天,終於醒了。」
王府裏來的丫鬟碧桐捂嘴笑道:「若是姑娘再不醒,可是要把顏大人急壞了。昨夜,姑娘一直拉著顏大人的手,不叫他走,顏大人直直守了姑娘一夜,天微亮時,見姑娘睡熟了,顏大人這才走了。」
王府裏來的丫鬟雲痕也打趣道:「可不是呢,我早上送茶水時見顏大人眼下有些烏青,想來是一宿未睡。」
「沈姑娘好福氣,我跟了顏大人這麽多年,從未見過大人對哪位女子這麽上心過。」王府裏來的丫鬟水月也搶著說道。
王府來的幾個丫鬟,見攝政王對沈姑娘如此上心,隻把她當成準姨娘來伺候,才這般說。
沈紅蕖隻是聽著,並不言語。
「姑娘既然醒了,你們休要饒舌,快服侍姑娘梳洗穿衣,碧桐,你去讓小廚房,去給姑娘用太後娘娘賜的竹溪貢米熬了白粥,再配幾樣清淡小菜來。雲痕,你端來的水已經涼了,再燒一壺去。水月,你來給姑娘梳頭。」楊嬤嬤說道。她在宮中的老嬤嬤了,很會揣測主子的心意,她見沈紅蕖不言語,並知其意,岔開了話頭。
她出宮前,太後娘娘特別囑咐,定要好好照顧沈姑娘。她是個一心一意的人,如今既跟了沈姑娘,自是滿心滿眼都為姑娘著想。
屋中就數這位楊嬤嬤最為年長,且是宮中出來的老嬤嬤,這些丫鬟也都聽楊嬤嬤的差遣,見她發話了,不敢再多言,低頭幹活去了。
唯有一個小橘,憨憨傻傻地立在那裏道:「嬤嬤,我幹什麽?」
無論是宮裏出來的楊嬤嬤,還是王府來的丫鬟婆子,無一都是精明強幹,唯有這個一直跟在沈紅蕖身邊的小橘,卻是個笨拙憨傻的,每每派遣差事,楊嬤嬤就自行將她忽略了。
「你,就來給我逗樂吧。我瞧著你的小臉又圓了些,想來是你這個小饞貓,趁著我昏睡這幾日,又從廚房裏偷吃些什麽好吃的了。」坐在菱花鏡前的沈紅蕖微微一笑,對著小橘說道。
她的聲音雖然還有些沙啞,卻透著說不出的俏皮,將屋裏的丫鬟都逗笑了。
楊嬤嬤也笑了,她望著坐在菱花鏡前的沈紅蕖,皺紋縱橫的眼角有些濕潤。
她原是上官太後生母吳夫人的陪嫁丫鬟,後來吳夫人死的早,隻留下兩個孤女,她便和柳姑姑一人照看一個。當年,太後娘娘剛進宮後,她也跟著去了。柳姑姑跟著上官三娘子去了燕州。
出宮前,太後娘娘特別囑咐她,要好好照顧沈紅蕖,不僅要把她當成主子照看,更是要把她當成外甥女照看。
當時,她不解其意,待她見到坐在菱花鏡前梳妝的沈紅蕖,一切都明白了。
沈姑娘的模樣,不僅像極了當初那個天真爛漫的上官三小姐,側臉也有幾分像吳夫人。
無人之際,她偷偷摸了一下眼淚,暗自感嘆,夫人,你瞧,你的外孫女,生得這般好。你在天有靈,也盡可放心了。
……
梳洗畢,小橘便服侍她更衣了,眼下雖已陽春三月,天氣迴暖,卻因沈紅蕖大病初癒,怕又受了風寒,因而穿得多些,捂得嚴嚴實實的。
隻是她病了這幾天,消瘦了許多,巴掌大的臉變得更小了,下巴尖尖的,兩靨緋紅,一雙水汪汪的秀目雖透著一抹倦意,卻多了幾分西子捧心之美,更惹憐惜。
身上也瘦了許多,如今再套上原先的衣裳,隻覺空落落,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她吹走似的。
沈紅蕖站在穿衣鏡前,打量著鏡中的美人,卻有幾分陌生,不過幾日,她變得不像自己了,一時之間,她的眼神有些黯淡。
小橘歪著頭打量道:「姑娘瘦了些,不過隻要每日多吃幾碗飯,很快就能養迴來了。」
她微微一笑:「既如此,你快些將你私藏的零嘴都來孝敬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如此這般,他便命人將她送迴了千秋樓,不但著人送來了人參、肉桂、鹿茸等許多名貴藥材,更是撥了一隊護衛站在千秋樓外,守護她的安危,還從王府中調來了十來個得力穩重的丫頭婆子貼身照看,明言決不能有一絲馬虎。
上官太後聽聞沈紅蕖病倒後,讓宮裏的老嬤嬤,楊嬤嬤出宮照看,也日日打發人問候病情,送來大內稀奇珍貴的藥材。
如此一來,這千秋樓是熱鬧非凡,見了那許多的珍貴藥材,千秋樓的李媽媽是喜不自勝,隻把沈紅蕖當成銀人兒一般小心伺候著。
常言道,兵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沈紅蕖這一病,便是五六日的光景。前幾日,她燒得厲害,吃不下飯,隻能用些湯水,從早到晚在病榻上昏睡過去。
期間,顏巽離來了很多次,可她都在昏睡,二人並未說上一句話。
有時候她額頭滾燙的時候,會感受到有一隻大手撫摸她的額頭,那隻手很幹燥,手掌帶著繭子,有些粗糙,摸著卻很舒服。
到了第四日半夜,她又燒了起來,神智模糊,又被夢魘住了,說著胡話,喘不過氣來,發出的虛汗,幾乎將這個床褥都打濕了。恍惚之間,好像有人扶著她起來,一小勺一小勺地餵了藥,她又握住那個人的手,一直不撒手,這才安心地睡去。
到了第五日,她終於好些了,睜開眼,床榻側旁並無別人。
小橘打著一盆水進來,見她醒了,驚喜道:「姑娘昏睡了好幾天,終於醒了。」
王府裏來的丫鬟碧桐捂嘴笑道:「若是姑娘再不醒,可是要把顏大人急壞了。昨夜,姑娘一直拉著顏大人的手,不叫他走,顏大人直直守了姑娘一夜,天微亮時,見姑娘睡熟了,顏大人這才走了。」
王府裏來的丫鬟雲痕也打趣道:「可不是呢,我早上送茶水時見顏大人眼下有些烏青,想來是一宿未睡。」
「沈姑娘好福氣,我跟了顏大人這麽多年,從未見過大人對哪位女子這麽上心過。」王府裏來的丫鬟水月也搶著說道。
王府來的幾個丫鬟,見攝政王對沈姑娘如此上心,隻把她當成準姨娘來伺候,才這般說。
沈紅蕖隻是聽著,並不言語。
「姑娘既然醒了,你們休要饒舌,快服侍姑娘梳洗穿衣,碧桐,你去讓小廚房,去給姑娘用太後娘娘賜的竹溪貢米熬了白粥,再配幾樣清淡小菜來。雲痕,你端來的水已經涼了,再燒一壺去。水月,你來給姑娘梳頭。」楊嬤嬤說道。她在宮中的老嬤嬤了,很會揣測主子的心意,她見沈紅蕖不言語,並知其意,岔開了話頭。
她出宮前,太後娘娘特別囑咐,定要好好照顧沈姑娘。她是個一心一意的人,如今既跟了沈姑娘,自是滿心滿眼都為姑娘著想。
屋中就數這位楊嬤嬤最為年長,且是宮中出來的老嬤嬤,這些丫鬟也都聽楊嬤嬤的差遣,見她發話了,不敢再多言,低頭幹活去了。
唯有一個小橘,憨憨傻傻地立在那裏道:「嬤嬤,我幹什麽?」
無論是宮裏出來的楊嬤嬤,還是王府來的丫鬟婆子,無一都是精明強幹,唯有這個一直跟在沈紅蕖身邊的小橘,卻是個笨拙憨傻的,每每派遣差事,楊嬤嬤就自行將她忽略了。
「你,就來給我逗樂吧。我瞧著你的小臉又圓了些,想來是你這個小饞貓,趁著我昏睡這幾日,又從廚房裏偷吃些什麽好吃的了。」坐在菱花鏡前的沈紅蕖微微一笑,對著小橘說道。
她的聲音雖然還有些沙啞,卻透著說不出的俏皮,將屋裏的丫鬟都逗笑了。
楊嬤嬤也笑了,她望著坐在菱花鏡前的沈紅蕖,皺紋縱橫的眼角有些濕潤。
她原是上官太後生母吳夫人的陪嫁丫鬟,後來吳夫人死的早,隻留下兩個孤女,她便和柳姑姑一人照看一個。當年,太後娘娘剛進宮後,她也跟著去了。柳姑姑跟著上官三娘子去了燕州。
出宮前,太後娘娘特別囑咐她,要好好照顧沈紅蕖,不僅要把她當成主子照看,更是要把她當成外甥女照看。
當時,她不解其意,待她見到坐在菱花鏡前梳妝的沈紅蕖,一切都明白了。
沈姑娘的模樣,不僅像極了當初那個天真爛漫的上官三小姐,側臉也有幾分像吳夫人。
無人之際,她偷偷摸了一下眼淚,暗自感嘆,夫人,你瞧,你的外孫女,生得這般好。你在天有靈,也盡可放心了。
……
梳洗畢,小橘便服侍她更衣了,眼下雖已陽春三月,天氣迴暖,卻因沈紅蕖大病初癒,怕又受了風寒,因而穿得多些,捂得嚴嚴實實的。
隻是她病了這幾天,消瘦了許多,巴掌大的臉變得更小了,下巴尖尖的,兩靨緋紅,一雙水汪汪的秀目雖透著一抹倦意,卻多了幾分西子捧心之美,更惹憐惜。
身上也瘦了許多,如今再套上原先的衣裳,隻覺空落落,好像一陣風就能把她吹走似的。
沈紅蕖站在穿衣鏡前,打量著鏡中的美人,卻有幾分陌生,不過幾日,她變得不像自己了,一時之間,她的眼神有些黯淡。
小橘歪著頭打量道:「姑娘瘦了些,不過隻要每日多吃幾碗飯,很快就能養迴來了。」
她微微一笑:「既如此,你快些將你私藏的零嘴都來孝敬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