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為什麽,為什麽!」
他長嘯一聲,龍吟般的嘯聲直上天際。
可是在這空無一人的翠微山,滿山穀隻迴蕩著他的聲音,除了萬壑的鬆聲,再無迴應。
「為什麽,這到底是為什麽?!……直到現在,你都沒有告訴我為什麽……」
他的聲調由最開始的激動,逐漸變得冷卻,像是孤魂野鬼一般,在山巔之上的夜風嗚嗚幽咽。
她生前沒有告訴他答案,更何況她已是香消玉殞,已在九泉之下。
他永遠等不到她的答案。
……
不知不覺,天已熹微,山巔上金光四射,旭日初升。
顏巽離喝醉了,又吹了一夜的山風,饒是他素來精壯,卻因傷心,感染風寒,頭昏沉沉的。
「原來你在這裏。」
忽然之間,山巔上傳來一個聲音。
顏巽離迴首一看,卻見萬丈金光之中,有一個身影,無論麵容還是身段,都和那上官晴灩的玉像有七八分相似,他瞳孔驟縮,心跳似乎漏了一拍,待那人走進,仔細看來,卻是上官晴灩的嫡親姐姐,當今的太後娘娘,上官晴瀲。
顏巽離眼中的愁苦和癡情盡都散去,又恢復了那個冷靜自持的攝政王。
「宮中不見攝政王,直亂了一個晚上。哀家想著你前一日上山去,隻當早下來了,卻是一直在這裏。」上官太後說道,「來人,你們幾個,且扶攝政王下山歇息。」
顏巽離站了起來,身形略略不穩,卻酒意盡褪,冷冷道:「無需太後費心,本王還清醒著呢。」
他拂去了衣襟上的芍藥花瓣,大步流星,正欲下山去。
上官太後卻出聲說道:「嗬,聽說攝政王昨兒個已經向哀家的娘家上官氏下了聘禮,哀家今日才知曉,這裏向攝政王道喜了,隻是,哀家不知,攝政王卻向哀家的娘家下了聘禮,卻未說明到底要迎娶的是我哪一位侄女,哀家不知這是何意?」
顏巽離譏笑一聲,絲毫不在乎地說道:「太後娘娘共有三個嫡親侄女,四個旁係侄女,本王想娶哪個,就娶哪個。再者說,本王若是都娶了,又有何不可?」
此話,極盡嘲諷,簡直是不把京兆上官氏放在眼裏。
上官太後麵色一冷,卻也不能發作。
她自然是聽出了顏巽離話中嘲諷之意,可是她又能如何呢?
要怪,就隻能怪赫赫揚揚、綿延數百年的京兆上官氏一代不如一代了!
真是沒想到,簪纓世族的京兆上官氏,偌大的家族,男兒們隻知貪圖享樂,竟找不出一個肯踏實讀書、入朝做官之人!
如今的家主,便是她同父異母的弟弟上官環,他本就是個鼠目寸光,貪圖富貴之人,眼看著軒轅一脈氣數將盡,竟不顧她這當朝太後的顏麵,竟要和那狼子野心的顏巽離上趕著聯姻,真是無恥至極。
她雖貴為一朝太後,卻也是無能為力。
說到底,那京兆上官氏不是她當家,這前朝後宮,也不是她說了算。
自先帝駕崩後,她雖成了太後,卻沒有子嗣,隻得從軒轅氏旁係過繼了一個小子當兒子,扶上了皇帝寶座,便是當今的小皇帝軒轅章。
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不知何時,就成了別人的刀下之魂,眼下,她能做的,唯有自保而已。
「嗬,攝政王看上哀家的哪個侄女,自然是她的福氣。說起來,除了家中那幾個,哀家倒還有一個從未謀麵的侄女。」上官太後走到上官晴灩的玉像下,點了一炷香,悠悠說道。
這句話一說出口,攝政王顏巽離眉頭一蹙,怎麽,上官家還有女兒?他怎麽會不知道?
隻見上官太後雙掌合十,對著上官晴灩的玉像虔誠地念道:「好妹妹,你若有在天之靈,就保佑哀家早日找到你親生的那個孩子,哀家定當將她當做自己的孩兒一般疼愛。」
顏巽離的身形為之一顫,瞳孔遽縮,什麽?晴灩的女兒?!他極脫口而出:「怎麽可能!晴灩和我大哥並未留下子嗣,怎會有女兒?!」
上官太後並不迴身,冷笑道:「攝政王,就算你料事如神,又怎能知盡這天底下所有的事?哀家前些日子見了一個從金陵來的老嬤嬤,她原是金陵劉家村的人,十幾年前,她曾貼身服侍過晴灩。她說,晴灩在金陵便已有了身孕,當時雖未顯懷,但據她大半輩子為婦人接生的經驗,斷定晴灩懷的定是一個女兒。」
上官太後低下頭來,帶著不易察覺地哽咽道:「隻可惜,燕州城失守,我妹妹跟著沈承影那個小子跳了下來,無人再知道,我那個侄女,到底是生是死……」
上官太後十分罕見地說了「我」,而非「哀家」。
而顏巽離並未察覺到這一點,他已經完全陷入到了極度的震驚之中,喃喃自語,「晴灩的女兒……」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抬起頭,看到上官晴灩的玉像籠罩在在一片絢麗的朝霞之中,宛若重生,他感覺麵前有什麽極為珍貴的東西一閃而逝,他想要拚命抓住,可就在這時——
鴉九的身影出現了。
「主人,屬下有要緊事相報,是關於軒轅炎的。」鴉九的聲音頗為急促。
顏巽離隻得轉過身來,按下此事,到了僻靜之地,聽鴉九說道:「屬下已查明,軒轅炎應是跟著他姐姐軒轅瑛逃到了金陵一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長嘯一聲,龍吟般的嘯聲直上天際。
可是在這空無一人的翠微山,滿山穀隻迴蕩著他的聲音,除了萬壑的鬆聲,再無迴應。
「為什麽,這到底是為什麽?!……直到現在,你都沒有告訴我為什麽……」
他的聲調由最開始的激動,逐漸變得冷卻,像是孤魂野鬼一般,在山巔之上的夜風嗚嗚幽咽。
她生前沒有告訴他答案,更何況她已是香消玉殞,已在九泉之下。
他永遠等不到她的答案。
……
不知不覺,天已熹微,山巔上金光四射,旭日初升。
顏巽離喝醉了,又吹了一夜的山風,饒是他素來精壯,卻因傷心,感染風寒,頭昏沉沉的。
「原來你在這裏。」
忽然之間,山巔上傳來一個聲音。
顏巽離迴首一看,卻見萬丈金光之中,有一個身影,無論麵容還是身段,都和那上官晴灩的玉像有七八分相似,他瞳孔驟縮,心跳似乎漏了一拍,待那人走進,仔細看來,卻是上官晴灩的嫡親姐姐,當今的太後娘娘,上官晴瀲。
顏巽離眼中的愁苦和癡情盡都散去,又恢復了那個冷靜自持的攝政王。
「宮中不見攝政王,直亂了一個晚上。哀家想著你前一日上山去,隻當早下來了,卻是一直在這裏。」上官太後說道,「來人,你們幾個,且扶攝政王下山歇息。」
顏巽離站了起來,身形略略不穩,卻酒意盡褪,冷冷道:「無需太後費心,本王還清醒著呢。」
他拂去了衣襟上的芍藥花瓣,大步流星,正欲下山去。
上官太後卻出聲說道:「嗬,聽說攝政王昨兒個已經向哀家的娘家上官氏下了聘禮,哀家今日才知曉,這裏向攝政王道喜了,隻是,哀家不知,攝政王卻向哀家的娘家下了聘禮,卻未說明到底要迎娶的是我哪一位侄女,哀家不知這是何意?」
顏巽離譏笑一聲,絲毫不在乎地說道:「太後娘娘共有三個嫡親侄女,四個旁係侄女,本王想娶哪個,就娶哪個。再者說,本王若是都娶了,又有何不可?」
此話,極盡嘲諷,簡直是不把京兆上官氏放在眼裏。
上官太後麵色一冷,卻也不能發作。
她自然是聽出了顏巽離話中嘲諷之意,可是她又能如何呢?
要怪,就隻能怪赫赫揚揚、綿延數百年的京兆上官氏一代不如一代了!
真是沒想到,簪纓世族的京兆上官氏,偌大的家族,男兒們隻知貪圖享樂,竟找不出一個肯踏實讀書、入朝做官之人!
如今的家主,便是她同父異母的弟弟上官環,他本就是個鼠目寸光,貪圖富貴之人,眼看著軒轅一脈氣數將盡,竟不顧她這當朝太後的顏麵,竟要和那狼子野心的顏巽離上趕著聯姻,真是無恥至極。
她雖貴為一朝太後,卻也是無能為力。
說到底,那京兆上官氏不是她當家,這前朝後宮,也不是她說了算。
自先帝駕崩後,她雖成了太後,卻沒有子嗣,隻得從軒轅氏旁係過繼了一個小子當兒子,扶上了皇帝寶座,便是當今的小皇帝軒轅章。
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不知何時,就成了別人的刀下之魂,眼下,她能做的,唯有自保而已。
「嗬,攝政王看上哀家的哪個侄女,自然是她的福氣。說起來,除了家中那幾個,哀家倒還有一個從未謀麵的侄女。」上官太後走到上官晴灩的玉像下,點了一炷香,悠悠說道。
這句話一說出口,攝政王顏巽離眉頭一蹙,怎麽,上官家還有女兒?他怎麽會不知道?
隻見上官太後雙掌合十,對著上官晴灩的玉像虔誠地念道:「好妹妹,你若有在天之靈,就保佑哀家早日找到你親生的那個孩子,哀家定當將她當做自己的孩兒一般疼愛。」
顏巽離的身形為之一顫,瞳孔遽縮,什麽?晴灩的女兒?!他極脫口而出:「怎麽可能!晴灩和我大哥並未留下子嗣,怎會有女兒?!」
上官太後並不迴身,冷笑道:「攝政王,就算你料事如神,又怎能知盡這天底下所有的事?哀家前些日子見了一個從金陵來的老嬤嬤,她原是金陵劉家村的人,十幾年前,她曾貼身服侍過晴灩。她說,晴灩在金陵便已有了身孕,當時雖未顯懷,但據她大半輩子為婦人接生的經驗,斷定晴灩懷的定是一個女兒。」
上官太後低下頭來,帶著不易察覺地哽咽道:「隻可惜,燕州城失守,我妹妹跟著沈承影那個小子跳了下來,無人再知道,我那個侄女,到底是生是死……」
上官太後十分罕見地說了「我」,而非「哀家」。
而顏巽離並未察覺到這一點,他已經完全陷入到了極度的震驚之中,喃喃自語,「晴灩的女兒……」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迷茫,抬起頭,看到上官晴灩的玉像籠罩在在一片絢麗的朝霞之中,宛若重生,他感覺麵前有什麽極為珍貴的東西一閃而逝,他想要拚命抓住,可就在這時——
鴉九的身影出現了。
「主人,屬下有要緊事相報,是關於軒轅炎的。」鴉九的聲音頗為急促。
顏巽離隻得轉過身來,按下此事,到了僻靜之地,聽鴉九說道:「屬下已查明,軒轅炎應是跟著他姐姐軒轅瑛逃到了金陵一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