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方想起這位德妃也是小門小戶出身,比不得皇後高門貴女的傲氣。不過是後來有了三皇子,方才母憑子貴,逐漸熬到了妃的位分。哪怕如此,在後宮中也素來不挑事,反倒聽說她幫襯過一些不受寵的妃嬪。
「皇後娘娘掌櫃鳳印,威懾六宮,臣妾不過身為妃子,自然隻能在這些事情上幫襯,」她將藥碗擱迴小太監手中端的托盤上,道,「陛下突然龍體不適,太子殿下想必也是憂心的吧?」
「自然,」宋吟辰頷首,道,「兒臣沒什麽誌向,隻盼著父皇身體康健,好讓兒臣多偷些日子的閑頭罷了。」
德妃微微一愣,她轉而笑了一笑,輕聲道:「殿下能有這般少年人心性,臣妾甚是欣喜。今日與殿下偶然一見,臣妾想著,殿下也當多去皇後宮中走動。後宮本就在僻靜處,現下皇帝事務繁忙,又龍體不安,久不踏足後宮。即便是皇後娘娘,想必也會掛念著殿下吧。」
宋吟辰看她對自己的迴避,想必是知道三皇子與他在前朝的針鋒相對。她似乎確實不欲為著這些事與他起爭執,沒說幾句便有告退之意。
在後宮中熬得久了,又沒有外麵的親族幫襯,想必都會多少有些與世無爭的淡然氣度吧。
「殿下好生陪一陪皇上吧,」德妃起身,身上的不多的珠環安安靜靜,就像她本人一樣,「臣妾先告退了。」
宋吟辰隨口差宮女送她一程,目送她出了房間,目光轉而迴道皇帝身上。
昔日高高在上的人此刻睡得很不安穩,卻仍舊皺著眉,似乎在夢中也被前朝諸多爭端紛擾,不得安寧。
太心急了,宋吟辰想。
皇帝雖然就有體虛之相,但太醫開的都是溫和進補的方子。皇帝沒有早先落下的病根,又正值春秋鼎盛之年,照著太醫的方子吃,怎會反而越發體虛起來?
既是有人下毒,而下的又是慢毒。他想不出此時會有誰願意置身事中,三皇子與宋吟宣是兩個不成事的,根本不足為懼,又何況他們也沒有接觸皇帝日常起居的路子。剩下的便隻有他手下的人——但他此時方將太子的位置坐穩,還未太牢固,此時對皇帝下手,也不是什麽值得讚譽的法子。
無論是誰下的毒,在這個節骨眼上,都隻能將這潭水攪得更渾。
宋吟辰瞥見皇帝鬢角的白髮,與嘴角殘留的,方才德妃餵藥留下的沒擦淨的藥渣。
父皇,他心道。
記憶中閃過皇帝一次又一次在朝堂上,做出堪稱殘酷冷硬決定的神色。
他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也未曾見過群臣的神色。又或許,他將範圍擴大,前朝連著後宮,也連著天下蒼生,無數百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又是你的哪一方仇家呢。
懸崖之上。
西洋首領真正發現不對勁之時,一切都為時已晚。他被逼到無路可退,對宋吟秋怒目而視,嘴裏快速說了什麽。
「他罵什麽?」宋吟秋散漫地對靳雲驍問道。
「罵你……罷了,」靳雲驍聽了一會兒,他的西洋話畢竟也沒有好到能夠一字不漏翻譯的程度,「他問你怎麽能夠背信棄義,出爾反爾。」
「我有嗎?」宋吟秋輕笑道,「你們的協議是與韓暮簽的,自始至終我都沒插手。不好意思,忘了告訴你——我不是韓暮手下臣。」
那西洋人罵罵咧咧地又說了幾句,靳雲驍實在忍不了,他道:「你要留著他?我看不如扔下去。」
他一麵說著,一麵探頭往懸崖下看了看:「這個高度,就算會輕功也非死不可。」
「不了,留著吧,」宋吟秋不假思索地道,「茶州那邊我沒讓留人,蜀中……情況應該也差不多。總要留著人迴去報信,再說……他們若都血濺大夏,我嫌髒。」
靳雲驍捕捉到她話中的一絲不對勁:「大夏?」
「……至少目前還是,」宋吟秋無所謂地笑了笑,「我說過我對皇位不感興趣……你別用那種眼神看我,不過順口一說。以後的事誰又能知曉。」
「我並不排斥與異族相交……前提是你們得將我們當作於他們地位同等的國家,而非試圖侵占我國,恃強淩弱,」宋吟秋冷冷地道,「更何況……我要如何信背信棄義之人?」
靳雲驍照樣翻譯了。
「他問你如何知曉他是背信棄義之人,」靳雲驍聽那西洋人罵了好些話,補充道,「他說,你才是。」
「是麽?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宋吟秋嗤笑一聲,「想必貴國使者貴人多忘事,當日在北疆之事,可是忘得一幹二淨。」
「還要多謝你們將蕎麥帶來,以及許多其它的作物,」她轉過身,道,「我大夏地廣物博,定能將貴國的饋贈,好好利用。」
靳雲驍疑惑地一歪頭,方才宋吟秋說的那物什,他可從沒有聽說過,也不知該如何翻譯。他甚至不知曉宋吟秋為何突然提起北疆,西洋人又給了什麽「饋贈」。
但他低頭看時,那西洋人似乎隻是聽到幾個關鍵的詞彙,便瞬間領會了宋吟秋的意思。
「你……狡詐的女人!……」
靳雲驍也懶得管這西洋人了,他交代手下嚴加看管,然後朝著宋吟秋走的方向追了過去。
「扮豬吃虎,皇女殿下這手棋,走得可真是不錯啊。」他道。
換做往日,宋吟秋定當與他有好一番爭吵。但此時,宋吟秋卻隻是輕聲道:「是啊,虧得這一步好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皇後娘娘掌櫃鳳印,威懾六宮,臣妾不過身為妃子,自然隻能在這些事情上幫襯,」她將藥碗擱迴小太監手中端的托盤上,道,「陛下突然龍體不適,太子殿下想必也是憂心的吧?」
「自然,」宋吟辰頷首,道,「兒臣沒什麽誌向,隻盼著父皇身體康健,好讓兒臣多偷些日子的閑頭罷了。」
德妃微微一愣,她轉而笑了一笑,輕聲道:「殿下能有這般少年人心性,臣妾甚是欣喜。今日與殿下偶然一見,臣妾想著,殿下也當多去皇後宮中走動。後宮本就在僻靜處,現下皇帝事務繁忙,又龍體不安,久不踏足後宮。即便是皇後娘娘,想必也會掛念著殿下吧。」
宋吟辰看她對自己的迴避,想必是知道三皇子與他在前朝的針鋒相對。她似乎確實不欲為著這些事與他起爭執,沒說幾句便有告退之意。
在後宮中熬得久了,又沒有外麵的親族幫襯,想必都會多少有些與世無爭的淡然氣度吧。
「殿下好生陪一陪皇上吧,」德妃起身,身上的不多的珠環安安靜靜,就像她本人一樣,「臣妾先告退了。」
宋吟辰隨口差宮女送她一程,目送她出了房間,目光轉而迴道皇帝身上。
昔日高高在上的人此刻睡得很不安穩,卻仍舊皺著眉,似乎在夢中也被前朝諸多爭端紛擾,不得安寧。
太心急了,宋吟辰想。
皇帝雖然就有體虛之相,但太醫開的都是溫和進補的方子。皇帝沒有早先落下的病根,又正值春秋鼎盛之年,照著太醫的方子吃,怎會反而越發體虛起來?
既是有人下毒,而下的又是慢毒。他想不出此時會有誰願意置身事中,三皇子與宋吟宣是兩個不成事的,根本不足為懼,又何況他們也沒有接觸皇帝日常起居的路子。剩下的便隻有他手下的人——但他此時方將太子的位置坐穩,還未太牢固,此時對皇帝下手,也不是什麽值得讚譽的法子。
無論是誰下的毒,在這個節骨眼上,都隻能將這潭水攪得更渾。
宋吟辰瞥見皇帝鬢角的白髮,與嘴角殘留的,方才德妃餵藥留下的沒擦淨的藥渣。
父皇,他心道。
記憶中閃過皇帝一次又一次在朝堂上,做出堪稱殘酷冷硬決定的神色。
他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也未曾見過群臣的神色。又或許,他將範圍擴大,前朝連著後宮,也連著天下蒼生,無數百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又是你的哪一方仇家呢。
懸崖之上。
西洋首領真正發現不對勁之時,一切都為時已晚。他被逼到無路可退,對宋吟秋怒目而視,嘴裏快速說了什麽。
「他罵什麽?」宋吟秋散漫地對靳雲驍問道。
「罵你……罷了,」靳雲驍聽了一會兒,他的西洋話畢竟也沒有好到能夠一字不漏翻譯的程度,「他問你怎麽能夠背信棄義,出爾反爾。」
「我有嗎?」宋吟秋輕笑道,「你們的協議是與韓暮簽的,自始至終我都沒插手。不好意思,忘了告訴你——我不是韓暮手下臣。」
那西洋人罵罵咧咧地又說了幾句,靳雲驍實在忍不了,他道:「你要留著他?我看不如扔下去。」
他一麵說著,一麵探頭往懸崖下看了看:「這個高度,就算會輕功也非死不可。」
「不了,留著吧,」宋吟秋不假思索地道,「茶州那邊我沒讓留人,蜀中……情況應該也差不多。總要留著人迴去報信,再說……他們若都血濺大夏,我嫌髒。」
靳雲驍捕捉到她話中的一絲不對勁:「大夏?」
「……至少目前還是,」宋吟秋無所謂地笑了笑,「我說過我對皇位不感興趣……你別用那種眼神看我,不過順口一說。以後的事誰又能知曉。」
「我並不排斥與異族相交……前提是你們得將我們當作於他們地位同等的國家,而非試圖侵占我國,恃強淩弱,」宋吟秋冷冷地道,「更何況……我要如何信背信棄義之人?」
靳雲驍照樣翻譯了。
「他問你如何知曉他是背信棄義之人,」靳雲驍聽那西洋人罵了好些話,補充道,「他說,你才是。」
「是麽?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宋吟秋嗤笑一聲,「想必貴國使者貴人多忘事,當日在北疆之事,可是忘得一幹二淨。」
「還要多謝你們將蕎麥帶來,以及許多其它的作物,」她轉過身,道,「我大夏地廣物博,定能將貴國的饋贈,好好利用。」
靳雲驍疑惑地一歪頭,方才宋吟秋說的那物什,他可從沒有聽說過,也不知該如何翻譯。他甚至不知曉宋吟秋為何突然提起北疆,西洋人又給了什麽「饋贈」。
但他低頭看時,那西洋人似乎隻是聽到幾個關鍵的詞彙,便瞬間領會了宋吟秋的意思。
「你……狡詐的女人!……」
靳雲驍也懶得管這西洋人了,他交代手下嚴加看管,然後朝著宋吟秋走的方向追了過去。
「扮豬吃虎,皇女殿下這手棋,走得可真是不錯啊。」他道。
換做往日,宋吟秋定當與他有好一番爭吵。但此時,宋吟秋卻隻是輕聲道:「是啊,虧得這一步好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