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我來。」
蕭洄帶著他走到了最邊上,指著某一塊地方,「你往那兒看。」
在那個區域,供著幾盞燈。
蕭家所有人的長生燈都在那裏。
「這是……」江知舟有些驚訝。
蕭洄沒迴答他,而是道:「你往上看 。」
原來蕭家長生燈還放著一個牌位,它靠著黑色的石柱,又隔得遠,很難發現。
「看到了嗎?」
江知舟目光往上,將那牌位上的字一聲聲讀了出來:「蕭長生之靈位。」
江知舟垂眸,輕輕將這個名字重複了一遍。
蕭、長、生。
「長生,是我為他取的字。」
少年的聲音從身後緩緩傳來,道:「我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獲得長生。」
不要再被人陷害了。
要長命百歲。
江知舟緩緩道:「他是誰?」
「以後七月十五,你便來這兒替你友人慶生吧。」
蕭洄輕聲道:「想聽我講個故事麽?」
***
黃昏,香客逐漸離去。小沙彌垂頭打掃衛生。
長生殿外,主持拿著一遝紙,對啞僧道:「這是今日的長生燈名簿,拿去謄寫一遍。」
殿門吱呀打開,蕭洄從裏麵出來。
「結束了?你朋友呢?」
蕭洄行了一個佛家禮:「他還想在裏麵再待會兒,麻煩住持了。」
住持合十迴禮,念了聲佛語,然後道:「你的另一位朋友在偏殿等您。」
「不用了。」
蕭洄抿唇看著來人,道:「他來了。住持,我那位朋友可能會忘記時間,關門的時候記得去跟他說一聲。」
說完,他跑過去。
「你都聽到了嗎?都聽到了吧?」少年眼裏藏著笑,「我說了,他記憶裏的人不是我。」
晏南機嗯了一聲,垂眸道:「很簡單的一個故事。」
「我還有另一個故事,你要不要聽啊?」
「聽。」
「等你生日,我再講給你聽。」
作者有話說:
我好奇怪,半夜更新t.t
之前衝浪,忘了是知乎還是網易雲上看到的一句話,我覺得非常適合傅二和蕭洄[不是原身]的關係:【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確實照到了我身上】
[1]摘自汪洙《神童詩》
行酒令是《將進酒》都知道吧?
第116章 無邊記 02
十月初三。科考已結束一月有餘, 京都城的熱鬧依舊沒有減少。
在此之上,城內又湧入不少文人,甚至是一些在文壇德高望重的學士。
朝廷派遣六部輪流負責京都治安。
再過十天便是舉國關注的大朝會。屆時,全國各地省級學府會派遣學子來京互相交流切磋。
大朝會隻允許當年未下場科考的文人參加, 這就意味著要有一位新的青雲榜才子誕生。
風雲際會, 青雲直上,全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這邊。
大朝會算是各地學子嶄露頭角的機會, 古今的名人幾乎都是從大朝會誕生。因此, 大朝會又被稱之為「入世名帖」。
他給才華橫溢但卻出生微寒之人提供了揚名的機會。大朝會不看家世, 不看背景,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少年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往年間脫穎而出的人也不在少數。
其中,最為傑出的便是蕭懷民。如果說世家以晏家為首,那麽蕭家便是所有平民的楷模。
晏家是數百年來無數個晏家人組成的晏家,而蕭家的蕭是屬於蕭懷民的蕭。作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寒門學士」, 蕭懷民已經成為天下學子爭相學習的榜樣。
天下學子多出生微寒, 最終出人頭地的不及萬一,蕭懷民這樣的終究是少數。
城南, 蕭府 。
每日前來遞拜帖的人不在少數, 即使得不到迴應也依舊趨之若鶩。門口堵著的人實在太多了,蕭洄現在迴家都不敢走正門。
之前有一次他被人認出來, 那群學子追著他跑了大半條街。若不是蕭珩正好路過,他很有可能會英年早逝。
蕭洄進了偏門。
今日來給他開門的不是溫書, 而是蕭珩。
對方顯然心情不佳, 繃著一張臉, 環著胸居高臨下地看他:「這兒我家還是你家?」
天天來?
「我就是路過。」蕭洄邊往裏走邊探頭, 「順道蹭口飯吃。」
剛邁進一隻腳, 被蕭珩一把扼住命運的後頸,「你院裏是窮的揭不開鍋了?」
蕭洄被他拎麻袋一樣拎了迴來,掙紮無果後企圖撒嬌:「莊師傅沒溫書做的好吃。」
少年伸出一根手指討好道,「讓我進去嘛,後門太遠了我不想去繞,求你了二哥。」
見男人似有鬆動,蕭洄再接再厲又接連喚了好幾聲。蕭珩又好氣又好笑,拿他一點辦法沒有。
雖然每次嘴上說著不歡迎蕭洄,但實際上他還是很期待少年能來這兒的。
多一個人也熱鬧些。
這時,前來尋二人的溫書突然出現,對他倆這樣的姿勢已然見怪不怪。
「二爺、三公子,開飯了。公子讓我來喊你們過去。」
實際上是溫時擔心這倆在門口對峙一晚上,派了溫書來「勸架」。這倆挨在一起就打鬧,跟倆小小孩似的,沒人來喊能在這說到天黑。
蕭洄帶著他走到了最邊上,指著某一塊地方,「你往那兒看。」
在那個區域,供著幾盞燈。
蕭家所有人的長生燈都在那裏。
「這是……」江知舟有些驚訝。
蕭洄沒迴答他,而是道:「你往上看 。」
原來蕭家長生燈還放著一個牌位,它靠著黑色的石柱,又隔得遠,很難發現。
「看到了嗎?」
江知舟目光往上,將那牌位上的字一聲聲讀了出來:「蕭長生之靈位。」
江知舟垂眸,輕輕將這個名字重複了一遍。
蕭、長、生。
「長生,是我為他取的字。」
少年的聲音從身後緩緩傳來,道:「我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獲得長生。」
不要再被人陷害了。
要長命百歲。
江知舟緩緩道:「他是誰?」
「以後七月十五,你便來這兒替你友人慶生吧。」
蕭洄輕聲道:「想聽我講個故事麽?」
***
黃昏,香客逐漸離去。小沙彌垂頭打掃衛生。
長生殿外,主持拿著一遝紙,對啞僧道:「這是今日的長生燈名簿,拿去謄寫一遍。」
殿門吱呀打開,蕭洄從裏麵出來。
「結束了?你朋友呢?」
蕭洄行了一個佛家禮:「他還想在裏麵再待會兒,麻煩住持了。」
住持合十迴禮,念了聲佛語,然後道:「你的另一位朋友在偏殿等您。」
「不用了。」
蕭洄抿唇看著來人,道:「他來了。住持,我那位朋友可能會忘記時間,關門的時候記得去跟他說一聲。」
說完,他跑過去。
「你都聽到了嗎?都聽到了吧?」少年眼裏藏著笑,「我說了,他記憶裏的人不是我。」
晏南機嗯了一聲,垂眸道:「很簡單的一個故事。」
「我還有另一個故事,你要不要聽啊?」
「聽。」
「等你生日,我再講給你聽。」
作者有話說:
我好奇怪,半夜更新t.t
之前衝浪,忘了是知乎還是網易雲上看到的一句話,我覺得非常適合傅二和蕭洄[不是原身]的關係:【我知道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確實照到了我身上】
[1]摘自汪洙《神童詩》
行酒令是《將進酒》都知道吧?
第116章 無邊記 02
十月初三。科考已結束一月有餘, 京都城的熱鬧依舊沒有減少。
在此之上,城內又湧入不少文人,甚至是一些在文壇德高望重的學士。
朝廷派遣六部輪流負責京都治安。
再過十天便是舉國關注的大朝會。屆時,全國各地省級學府會派遣學子來京互相交流切磋。
大朝會隻允許當年未下場科考的文人參加, 這就意味著要有一位新的青雲榜才子誕生。
風雲際會, 青雲直上,全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這邊。
大朝會算是各地學子嶄露頭角的機會, 古今的名人幾乎都是從大朝會誕生。因此, 大朝會又被稱之為「入世名帖」。
他給才華橫溢但卻出生微寒之人提供了揚名的機會。大朝會不看家世, 不看背景,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少年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往年間脫穎而出的人也不在少數。
其中,最為傑出的便是蕭懷民。如果說世家以晏家為首,那麽蕭家便是所有平民的楷模。
晏家是數百年來無數個晏家人組成的晏家,而蕭家的蕭是屬於蕭懷民的蕭。作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寒門學士」, 蕭懷民已經成為天下學子爭相學習的榜樣。
天下學子多出生微寒, 最終出人頭地的不及萬一,蕭懷民這樣的終究是少數。
城南, 蕭府 。
每日前來遞拜帖的人不在少數, 即使得不到迴應也依舊趨之若鶩。門口堵著的人實在太多了,蕭洄現在迴家都不敢走正門。
之前有一次他被人認出來, 那群學子追著他跑了大半條街。若不是蕭珩正好路過,他很有可能會英年早逝。
蕭洄進了偏門。
今日來給他開門的不是溫書, 而是蕭珩。
對方顯然心情不佳, 繃著一張臉, 環著胸居高臨下地看他:「這兒我家還是你家?」
天天來?
「我就是路過。」蕭洄邊往裏走邊探頭, 「順道蹭口飯吃。」
剛邁進一隻腳, 被蕭珩一把扼住命運的後頸,「你院裏是窮的揭不開鍋了?」
蕭洄被他拎麻袋一樣拎了迴來,掙紮無果後企圖撒嬌:「莊師傅沒溫書做的好吃。」
少年伸出一根手指討好道,「讓我進去嘛,後門太遠了我不想去繞,求你了二哥。」
見男人似有鬆動,蕭洄再接再厲又接連喚了好幾聲。蕭珩又好氣又好笑,拿他一點辦法沒有。
雖然每次嘴上說著不歡迎蕭洄,但實際上他還是很期待少年能來這兒的。
多一個人也熱鬧些。
這時,前來尋二人的溫書突然出現,對他倆這樣的姿勢已然見怪不怪。
「二爺、三公子,開飯了。公子讓我來喊你們過去。」
實際上是溫時擔心這倆在門口對峙一晚上,派了溫書來「勸架」。這倆挨在一起就打鬧,跟倆小小孩似的,沒人來喊能在這說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