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前世還是現在,他記憶力向來很好,幾乎可以稱得上過目不忘。
原先他還以為這是人類正常的表現,直到有一次他沒設防地表現出來,看到軍方高層震驚的眼神才察覺到不對勁。
哦,原來聰明的是隻有他自己。
去大理寺的頭一天晚上,蕭洄領著香荷給自己收拾東西。
「把我大哥送我的那支紫狼毫毛筆給我帶上,還有我爹給的硯台,放庫房是不是快生灰了?正好拿出來用用。」他指間勾著那塊平安扣,靠在椅子上,道,「紙就不用帶了,那邊肯定有。坐墊給我帶兩個,大理寺這般窮,我坐一下午肯定腰疼。」
「毛毯也帶上吧,中午睡覺用得著,哦還有木刀木銼…就那一個工具包,都給帶上吧,摸魚的時候正好可以玩。」
香圓香荷按照他的吩咐將東西一樣樣拿出來放進包袱,靈彥蹲在門口看著包袱一點點變大,臉色越來越古怪。終於,當蕭洄讓人將那把簫也裝上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問出心中的疑問,「公子,您不是怪晏大人害您嗎,為何您看起來比去上學還開心?」
蕭洄頓住,皺起眉,「你哪隻眼睛看到的?」
還用問嗎?
去扶搖宮前一晚的蕭洄,那跟要上斷頭台一樣,整夜苦著一張臉,書袋裏就裝了一樣東西,還是吃的。
哪像現在,都快把家搬過去了。
有時候真的搞不懂他家公子腦子裏在想什麽,這就是聰明人麽?
靈彥無奈道,「公子啊,您去那裏隻是工作,沒必要帶這麽多東西的。」
少年沒立刻出聲。
他摩挲著平安扣,片刻後,突然笑了下。
很輕。
「你說得對。」
蕭洄道,「當個社畜而已,沒必要那麽認真。」
反正他早晚有辭職的一天。
他眼神深邃,神情淡淡的。
在這一刻,靈彥又感覺到了,他家少爺身上那種氣質。
沉重得有些不像是個十六歲的少年。
他像是透過歲月長河,不小心窺見了陌生的一角。
作者有話說:
上卷,完。
「少年少,何不為。若不為,枉年少。」摘錄於網際網路。
這章是24號的更新,提前發~(是的,我手滑點成發表了:))
下卷
第62章
翌日, 蕭洄空著手去大理寺報導。
正是因為他什麽都沒拿,帶路的衙役還愣了下,問:「蕭公子,您的憑書呢?」
今早蕭洄起床就走, 連飯都是在車上解決的, 怎麽可能還記得這件事。
他打著商量:「明天再給你可以不?」
衙役想了想,也行。
「那請您明天務必記得。」
沒帶憑書, 扶搖宮歷練的事兒就先暫且擱置。衙役帶著他去辦理入職手續, 然後領了一套綠色的官服。
從蓋完手印的那一刻起, 蕭洄就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官兒了。
雖然官職不高,但遠比這些打雜的衙役強。
「小的見過蕭大人。」那衙役向他行禮, 恭敬道:「大人,今日是上值第一天,您不用著急去評事院報導,晏大人命我帶您熟悉一下咱們衙門。」
「請跟我來。」
大理寺門口設有一對石獅子, 兩排長槍架中間有兩麵鼓。左邊那麵是登聞鼓, 右邊那麵是戰鼓。
進門後,是大堂, 平時審訊冤案錯案的地方。左右兩邊是捕快舍屋。後.庭是官員們平時上值辦公的地方, 後.庭東西兩邊本來是休息的屋舍,後來自從晏南機上任, 中午也放假,這裏就逐漸空著了。
後.庭的最裏頭是牢獄, 沒關著幾名犯人, 常年都空著。
以前蕭洄隻去過大堂和西廂房, 都是被人帶著進進出出, 這次倒是頭一次見到全貌。
他在牢房前停下, 問:「這裏頭真的沒幾個犯人?」
衙役道:「真的,裏邊比外邊的街道還幹淨。」
蕭洄點頭,開始思考自己摸魚違抗上司命令然後被丟進這裏長住的可能性。
大理寺評事一共有四位,但是沒招滿,算上蕭洄如今隻有兩名,其中一個還是副評事。他們辦公都在一個小院裏。
畢竟隻是個八品芝麻官辦公的地方,這個小院還比較偏僻,在後.庭的後方,快挨著偏門和圍牆,平時少有人來。
而且看起來環境似乎也不太好。
蕭洄負著手站在院門口,對那名衙役道:「你把官服給我,先迴去吧。」
衙役拱手道:「是。」
等人走後,蕭洄抬頭打量這座院門。它古樸,厚重,看起來存在已久,經年未經修繕,門上已然掉漆。它就像一個沉默的老者,在更迭的時代中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人來人往。
現在,輪到他了。
……
……
蕭洄到大理寺報導已經三天了,他每天上班的地方就是那個評事院。
這小院很小,幾乎什麽都沒有。兩棵樹,還禿了。進門是一個大圓台,左右兩邊各一間屋舍,正中央是辦公大堂,左右兩邊還挨著兩個側堂。
同這院子一樣怪的,還有院子的人。
這裏有一個不愛說話的刀客、一個話很多的劍客、還有一個眼睛學瞎了的書生。
三個怪人。
據說,刀客和劍客是晏南機之前和晏無心在外闖蕩江湖時認識的,後來退隱了,便來京都尋好友,最後被晏南機拜託來大理寺負責保衛安全。
原先他還以為這是人類正常的表現,直到有一次他沒設防地表現出來,看到軍方高層震驚的眼神才察覺到不對勁。
哦,原來聰明的是隻有他自己。
去大理寺的頭一天晚上,蕭洄領著香荷給自己收拾東西。
「把我大哥送我的那支紫狼毫毛筆給我帶上,還有我爹給的硯台,放庫房是不是快生灰了?正好拿出來用用。」他指間勾著那塊平安扣,靠在椅子上,道,「紙就不用帶了,那邊肯定有。坐墊給我帶兩個,大理寺這般窮,我坐一下午肯定腰疼。」
「毛毯也帶上吧,中午睡覺用得著,哦還有木刀木銼…就那一個工具包,都給帶上吧,摸魚的時候正好可以玩。」
香圓香荷按照他的吩咐將東西一樣樣拿出來放進包袱,靈彥蹲在門口看著包袱一點點變大,臉色越來越古怪。終於,當蕭洄讓人將那把簫也裝上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問出心中的疑問,「公子,您不是怪晏大人害您嗎,為何您看起來比去上學還開心?」
蕭洄頓住,皺起眉,「你哪隻眼睛看到的?」
還用問嗎?
去扶搖宮前一晚的蕭洄,那跟要上斷頭台一樣,整夜苦著一張臉,書袋裏就裝了一樣東西,還是吃的。
哪像現在,都快把家搬過去了。
有時候真的搞不懂他家公子腦子裏在想什麽,這就是聰明人麽?
靈彥無奈道,「公子啊,您去那裏隻是工作,沒必要帶這麽多東西的。」
少年沒立刻出聲。
他摩挲著平安扣,片刻後,突然笑了下。
很輕。
「你說得對。」
蕭洄道,「當個社畜而已,沒必要那麽認真。」
反正他早晚有辭職的一天。
他眼神深邃,神情淡淡的。
在這一刻,靈彥又感覺到了,他家少爺身上那種氣質。
沉重得有些不像是個十六歲的少年。
他像是透過歲月長河,不小心窺見了陌生的一角。
作者有話說:
上卷,完。
「少年少,何不為。若不為,枉年少。」摘錄於網際網路。
這章是24號的更新,提前發~(是的,我手滑點成發表了:))
下卷
第62章
翌日, 蕭洄空著手去大理寺報導。
正是因為他什麽都沒拿,帶路的衙役還愣了下,問:「蕭公子,您的憑書呢?」
今早蕭洄起床就走, 連飯都是在車上解決的, 怎麽可能還記得這件事。
他打著商量:「明天再給你可以不?」
衙役想了想,也行。
「那請您明天務必記得。」
沒帶憑書, 扶搖宮歷練的事兒就先暫且擱置。衙役帶著他去辦理入職手續, 然後領了一套綠色的官服。
從蓋完手印的那一刻起, 蕭洄就已經是正兒八經的官兒了。
雖然官職不高,但遠比這些打雜的衙役強。
「小的見過蕭大人。」那衙役向他行禮, 恭敬道:「大人,今日是上值第一天,您不用著急去評事院報導,晏大人命我帶您熟悉一下咱們衙門。」
「請跟我來。」
大理寺門口設有一對石獅子, 兩排長槍架中間有兩麵鼓。左邊那麵是登聞鼓, 右邊那麵是戰鼓。
進門後,是大堂, 平時審訊冤案錯案的地方。左右兩邊是捕快舍屋。後.庭是官員們平時上值辦公的地方, 後.庭東西兩邊本來是休息的屋舍,後來自從晏南機上任, 中午也放假,這裏就逐漸空著了。
後.庭的最裏頭是牢獄, 沒關著幾名犯人, 常年都空著。
以前蕭洄隻去過大堂和西廂房, 都是被人帶著進進出出, 這次倒是頭一次見到全貌。
他在牢房前停下, 問:「這裏頭真的沒幾個犯人?」
衙役道:「真的,裏邊比外邊的街道還幹淨。」
蕭洄點頭,開始思考自己摸魚違抗上司命令然後被丟進這裏長住的可能性。
大理寺評事一共有四位,但是沒招滿,算上蕭洄如今隻有兩名,其中一個還是副評事。他們辦公都在一個小院裏。
畢竟隻是個八品芝麻官辦公的地方,這個小院還比較偏僻,在後.庭的後方,快挨著偏門和圍牆,平時少有人來。
而且看起來環境似乎也不太好。
蕭洄負著手站在院門口,對那名衙役道:「你把官服給我,先迴去吧。」
衙役拱手道:「是。」
等人走後,蕭洄抬頭打量這座院門。它古樸,厚重,看起來存在已久,經年未經修繕,門上已然掉漆。它就像一個沉默的老者,在更迭的時代中一次又一次地見證人來人往。
現在,輪到他了。
……
……
蕭洄到大理寺報導已經三天了,他每天上班的地方就是那個評事院。
這小院很小,幾乎什麽都沒有。兩棵樹,還禿了。進門是一個大圓台,左右兩邊各一間屋舍,正中央是辦公大堂,左右兩邊還挨著兩個側堂。
同這院子一樣怪的,還有院子的人。
這裏有一個不愛說話的刀客、一個話很多的劍客、還有一個眼睛學瞎了的書生。
三個怪人。
據說,刀客和劍客是晏南機之前和晏無心在外闖蕩江湖時認識的,後來退隱了,便來京都尋好友,最後被晏南機拜託來大理寺負責保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