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挨打皮癢了是吧?
他一個眼風掃過來,靈彥立刻夾緊尾巴做人。
「公子,晏大人信上怎麽說?」
蕭洄神色凝重起來,「三州的局勢比我們料想的最壞情況還要差。」
越過山關,大軍先去的是豫州。處處被淹,無一倖免,晏南機留下一部分人,然後和二皇子分別帶人去了綿州和滄州。
「這幾天京都城外的流民也變多了。」靈彥憂心忡忡道,「一開始城門還讓進人,但實在是太多了。」
靈彥重複道:「實在是太多人了。」
他們都是無家可歸之人,憑著對皇城的信念千裏迢迢趕來這裏,卻被攔在門外。
君主救不了他們,傳出那樣的流言也不奇怪。
「有時候真想出手去幫他們,公子,但人實在是太多了。」想起近些天聽到的慘狀,靈彥有些崩潰,「幫得了一個但是幫不了一千,每天都有好多人死去。」
他有心,但終究隻是一個小小的書童,力量再大不過是捐些力所能及的給朝廷。
蕭洄沉默了一會兒,說:「把我櫃子裏的那個小匣子拿過來。」
靈彥照做。
他打開,裏麵裝著一條青色的手帕。
是上次說好洗幹淨再還給晏南機的那條,結果每次都忘。
左右後來他送的東西也不少,抵得上這一條帕子了。
蕭洄將信放進去,然後輕輕地合上蓋子。
恍然間,覺得這樣的動作的有些熟悉。身體已經有肌肉記憶了,仿佛這樣的事他在某個時間做過很多遍。
蕭洄頓時想起原主以前收起來的信。
這麽多年了,他也沒猜出這些信究竟是來自於誰,跟原身究竟是什麽關係,為什麽又突然斷了聯繫,死了還是活著。
……這些都無從知曉。
*
兩三天後,雨勢漸弱,這場來勢洶洶的災難終於給人一口喘氣的機會。
在工部的努力下,京都大部分街道已經修繕完畢,重新投入使用。街市重啟,酒樓茶館也開門接客。外界怎樣紛擾,京都還是京都,永遠是富貴迷人眼的皇城。
受災後的清晨,連日光都溫柔了許多。
蕭園門口,王芷煙招唿著眾人將米粥等食物裝車,細心吩咐不要遺漏。下人們忙忙碌碌,聽著指揮。
牆壁被雨水沖刷得有些發白,空氣中有新土的味道,街道上隻有零星幾個人。
「嫂嫂。」少年的聲音從街角處傳來。
王芷煙迴頭,見蕭洄披著深黑色大氅和季風站在那裏,忙招手:「快過來。」
她細細打量麵前的少年,「怎地大早上就出門了,病好些了沒?」
蕭洄搖頭,「已無大礙了,謝嫂嫂關心。」
他這身體有多差自己心裏也清楚,如果不好生調養,落下的後遺症會非常嚴重。在床上窩了好些天,今日一早便爬起來唿吸新鮮空氣。
南院的人這些天為了照顧他都精疲力盡了,蕭洄沒吵醒任何人,隻讓一直覺淺的季風跟著,打算出門走兩圈。
少年身上還帶著病氣,臉色蒼白眼尾通紅。
「嫂嫂這是去施粥?」
王芷煙點頭,神情難過:「是啊,難民們太多了,能幫就幫些吧。」
前段時間,京都收留了一萬多個難民,被安置在西街。天氣好的時候,京都裏的一些有錢人家的婦人和小姐就會去發些食物——王芷煙和秦氏有空也會去。
「……好,嫂嫂一定要多加小心。」
蕭洄看向墨瞳,「你記得多帶點些武功高強的侍衛,流民太多最是容易生亂,務必伴在娘和嫂嫂左右確保她們安全。」
墨瞳嚴肅道:「是,三公子!」
「你別擔心我們,我和娘已經去了好幾天了,有經驗。」而且她們是跟著好些人家一塊的,互相照應著,不會出什麽問題。
「倒是你。」王芷煙心疼地看他一眼,「你身子剛好就好好在家歇著,別到處亂跑。」
她揉揉少年腦袋。
「外麵有爹和你哥頂著,別怕啊。」
秦氏那邊已經準備完畢,派了寶釵過來詢問進度:「大少奶奶,夫人讓我來跟您說一聲,可以出發了。」
「咦,二少爺?」她看到了蕭洄:「您身體好啦?」
蕭洄點頭,仔細囑咐,「你們出去注意著些,記得寸步不離夫人身邊。」
「是,奴婢知道。」
「好了,外麵風大,快迴去吧。」王芷煙塞給他一個手爐,「把這個握著,暖和。」
她踏上馬車,然後從窗戶裏探出腦袋。
「嫂嫂走啦,別送了。墨瞳,啟程。」
人走了,蕭園門口冷清下來。風掃過來的時候,感覺又迴到了冬天。
季風偏頭看他:「公子?」
接下來去哪兒?
蕭洄抬腳往迴走,「去偏門看看。」
偏門直通蕭府西園,一般沒什麽人會去。蕭洄敲門,來開門的是溫書。見到是他,小童子又驚又喜:「三公子,快請進!」
蕭洄跟他走去,溫書給兩人倒了杯熱茶。
「阿時哥呢?」
「出城去啦。」溫書坐迴院子繼續搗他的草藥,嘴上道:「城外死的難民太多了,皇上命我家二爺帶著錦衣衛出城處理。公子也帶著壯丁出城去送食物了。」
他一個眼風掃過來,靈彥立刻夾緊尾巴做人。
「公子,晏大人信上怎麽說?」
蕭洄神色凝重起來,「三州的局勢比我們料想的最壞情況還要差。」
越過山關,大軍先去的是豫州。處處被淹,無一倖免,晏南機留下一部分人,然後和二皇子分別帶人去了綿州和滄州。
「這幾天京都城外的流民也變多了。」靈彥憂心忡忡道,「一開始城門還讓進人,但實在是太多了。」
靈彥重複道:「實在是太多人了。」
他們都是無家可歸之人,憑著對皇城的信念千裏迢迢趕來這裏,卻被攔在門外。
君主救不了他們,傳出那樣的流言也不奇怪。
「有時候真想出手去幫他們,公子,但人實在是太多了。」想起近些天聽到的慘狀,靈彥有些崩潰,「幫得了一個但是幫不了一千,每天都有好多人死去。」
他有心,但終究隻是一個小小的書童,力量再大不過是捐些力所能及的給朝廷。
蕭洄沉默了一會兒,說:「把我櫃子裏的那個小匣子拿過來。」
靈彥照做。
他打開,裏麵裝著一條青色的手帕。
是上次說好洗幹淨再還給晏南機的那條,結果每次都忘。
左右後來他送的東西也不少,抵得上這一條帕子了。
蕭洄將信放進去,然後輕輕地合上蓋子。
恍然間,覺得這樣的動作的有些熟悉。身體已經有肌肉記憶了,仿佛這樣的事他在某個時間做過很多遍。
蕭洄頓時想起原主以前收起來的信。
這麽多年了,他也沒猜出這些信究竟是來自於誰,跟原身究竟是什麽關係,為什麽又突然斷了聯繫,死了還是活著。
……這些都無從知曉。
*
兩三天後,雨勢漸弱,這場來勢洶洶的災難終於給人一口喘氣的機會。
在工部的努力下,京都大部分街道已經修繕完畢,重新投入使用。街市重啟,酒樓茶館也開門接客。外界怎樣紛擾,京都還是京都,永遠是富貴迷人眼的皇城。
受災後的清晨,連日光都溫柔了許多。
蕭園門口,王芷煙招唿著眾人將米粥等食物裝車,細心吩咐不要遺漏。下人們忙忙碌碌,聽著指揮。
牆壁被雨水沖刷得有些發白,空氣中有新土的味道,街道上隻有零星幾個人。
「嫂嫂。」少年的聲音從街角處傳來。
王芷煙迴頭,見蕭洄披著深黑色大氅和季風站在那裏,忙招手:「快過來。」
她細細打量麵前的少年,「怎地大早上就出門了,病好些了沒?」
蕭洄搖頭,「已無大礙了,謝嫂嫂關心。」
他這身體有多差自己心裏也清楚,如果不好生調養,落下的後遺症會非常嚴重。在床上窩了好些天,今日一早便爬起來唿吸新鮮空氣。
南院的人這些天為了照顧他都精疲力盡了,蕭洄沒吵醒任何人,隻讓一直覺淺的季風跟著,打算出門走兩圈。
少年身上還帶著病氣,臉色蒼白眼尾通紅。
「嫂嫂這是去施粥?」
王芷煙點頭,神情難過:「是啊,難民們太多了,能幫就幫些吧。」
前段時間,京都收留了一萬多個難民,被安置在西街。天氣好的時候,京都裏的一些有錢人家的婦人和小姐就會去發些食物——王芷煙和秦氏有空也會去。
「……好,嫂嫂一定要多加小心。」
蕭洄看向墨瞳,「你記得多帶點些武功高強的侍衛,流民太多最是容易生亂,務必伴在娘和嫂嫂左右確保她們安全。」
墨瞳嚴肅道:「是,三公子!」
「你別擔心我們,我和娘已經去了好幾天了,有經驗。」而且她們是跟著好些人家一塊的,互相照應著,不會出什麽問題。
「倒是你。」王芷煙心疼地看他一眼,「你身子剛好就好好在家歇著,別到處亂跑。」
她揉揉少年腦袋。
「外麵有爹和你哥頂著,別怕啊。」
秦氏那邊已經準備完畢,派了寶釵過來詢問進度:「大少奶奶,夫人讓我來跟您說一聲,可以出發了。」
「咦,二少爺?」她看到了蕭洄:「您身體好啦?」
蕭洄點頭,仔細囑咐,「你們出去注意著些,記得寸步不離夫人身邊。」
「是,奴婢知道。」
「好了,外麵風大,快迴去吧。」王芷煙塞給他一個手爐,「把這個握著,暖和。」
她踏上馬車,然後從窗戶裏探出腦袋。
「嫂嫂走啦,別送了。墨瞳,啟程。」
人走了,蕭園門口冷清下來。風掃過來的時候,感覺又迴到了冬天。
季風偏頭看他:「公子?」
接下來去哪兒?
蕭洄抬腳往迴走,「去偏門看看。」
偏門直通蕭府西園,一般沒什麽人會去。蕭洄敲門,來開門的是溫書。見到是他,小童子又驚又喜:「三公子,快請進!」
蕭洄跟他走去,溫書給兩人倒了杯熱茶。
「阿時哥呢?」
「出城去啦。」溫書坐迴院子繼續搗他的草藥,嘴上道:「城外死的難民太多了,皇上命我家二爺帶著錦衣衛出城處理。公子也帶著壯丁出城去送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