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隱隱品出危機,但自恃武藝不錯,以為他們不過是尋常盜賊,仍慢條斯理地收拾攤位。
為首的那位賊人腰間配有一把刀,他的手漸漸摸向那刀鞘,慢慢把刀抽了出來。
刀麵反射著餘暉,白光在鈴蘭眼前晃著。
鈴蘭仍靜靜拾掇攤位,佯作不知,屏住唿吸,偷瞄一眼落在腳邊的鋤頭。
賊人把刀伸向她拴在竹竿上的小鹿,割開牽著小鹿的繩索,那條小鹿覺察到來者不善,匆忙躲在鈴蘭背後。
鈴蘭不抬眼皮,冷聲道:「五百文。」
賊人說道:「我們是出家人,講究的是化緣。上乞佛法以通慧命,下乞衣食以養色身。娘子施捨一點便是於我等結緣。」
「若我不想結這個緣呢。」鈴蘭抱著那鹿的脖子,安撫著小鹿,重新替她挽好繩圈。
她重新站直身子,挺著腰杆,麵向那賊人,「你刀鞘邊緣沾著血,看顏色新鮮,怕不是洛陽城中百姓的血?」
聽到鈴蘭的判斷,那賊人朗聲大笑,「正是。所以這位娘子是打定主意,要成為刀下另一道亡魂了?」
鈴蘭抄起腳邊的鋤頭,與賊人搏鬥起來。
但考慮對方有一群人,而她身後隻有林姝和二哈,便對他們使眼色,「你們快走,迴頭通知那位。」
林姝也判斷出鈴蘭恐難招架這群賊人,便對旁邊的二哈囑咐:「你先迴去。等脫離危險後再去趟城裏,記得把此事告知東都留守呂元膺。」
那位得了消息的二哈,腦子本就轉不開磨,且一時慌了神,沒聽清林姝和鈴蘭的話。
他稍微迴過神,開口卻問:「你說去城裏做什麽?」
可此刻林姝已轉身離開攤位,加入鈴蘭與賊人打鬥,無暇迴答他的話。
二哈聽著林姝的前半段話,牽著那匹瑟縮的小鹿迴到山上。
山棚人見二哈迴來了,手裏仍牽著那匹鹿,便道:「鹿今兒沒賣出去,我一猜就是。」
他們往二哈身後瞅了瞅,見他身後空澌澌的,便問:「仙姑她們呢?」
二哈喪著臉,急得語無倫次:「被山上的和尚抓走了。好多個和尚想要搶鹿,仙姑不讓。」
山棚人聽了覺得古怪,「和尚怎麽會吃葷腥,你莫不是誆我們?」
二哈急得大喘氣,不久後又道:「仙姑掐指一算,說那和尚是在城裏人剛殺過人的,所以不給。然後她跟那幾個和尚打起來了,叫我上山。」
山棚人亂作一團,長老們擠在一起,抄起傢夥下山去集市,打算和那幾個和尚。
二哈把鹿拴在柱子旁邊,摸著腦袋,好像自己還忘了什麽,過了一會兒,腦袋裏忽閃現到一束亮光。
「對了,林娘子說,等到安全了之後,得去洛陽城,去.....」
二哈聳拉著臉,想了半天沒想到後半句是什麽,但急匆匆要推開村落圍欄的門。
守門的老叟正打著盹,瞧見二哈跑過來,便問:「二哈要去哪裏?這麽晚的天,你是要做什麽?」
二哈道:「去洛陽城,仙姑她們說讓我去洛陽城。」
守門老叟尚不清楚先前發生了什麽,迷迷糊糊勸了一句:「這三更半夜的,洛陽城可不能去,那裏現在可是有去無迴。」
二哈聽了老叟的勸告,便悻悻歸去,想著轉日天亮時再去趟洛陽。誰料到隔日,他竟將此事徹底忘記了。
*
鈴蘭在山上苦等了三日,遲遲不見呂元膺上山來營救她。
她往緊閉的窗口望了一眼,這裏嵩山中嶽寺,先前在洛陽城中作亂的賊人,全都藏匿在此地。
這裏如今的主持方丈是圓靜和尚,那圓靜和尚如今有八十歲高齡,在古代實屬罕見,且老當益壯,大抵是練了什麽金剛不壞神功。
鈴蘭便是圓靜親自抓進中嶽寺的,如今鈴蘭和林姝兩人被鎖在寺廟後院的柴房裏。
圓靜不給鈴蘭和林姝吃食,她們已經餓了整整三天。鈴蘭不打算坐以待斃,便與林姝小聲嘀咕兩句。
關押她的柴房的門傳來「吱啦」響動,似乎門鎖落下。
她聞聲,警惕地抬起頭。
凝竹穿著一身夜行衣,推門進來。
鈴蘭仰著頭,瞟一眼門外,見門口看守的兩賊人倒地。
凝竹走進來便解開鈴蘭身上的繩子,又丟給兩人胡餅解餓,又道:「還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隨我下山。長安的那位和山裏那些村民都在等著你呢。」
鈴蘭愣愣地望著凝竹,詢問凝竹近來事態走向。
長安那麵裴度帶兵與王承宗正式開戰,目前已經離開了長安,而元邈在長安留守。
洛陽這邊呂元膺仍在城內剿匪,山棚人並未將她們的消息透露給呂元膺,倒是僱傭了凝竹和墨琴兩位去山上營救鈴蘭。
鈴蘭啃完胡餅,便把繩子重新拴好,「那個圓靜和尚雖有八十歲,但孔武有力,武元衡武藝精湛,仍是被當街斬斷頭顱,你估計打不過他。」
鈴蘭又道:「凝竹,趁著行蹤尚未暴露,你先下山通知呂元膺,讓他多帶些兵上山替我們解圍。。」
凝竹聽了鈴蘭的話,隨後獨自下了嵩山。
隔日她便去了洛陽城見了呂元膺。
但呂元膺並不相信凝竹,問道:「你說你是夫人派來送信的,有什麽證據,莫不是賊人使詐?」
凝竹從懷中掏出錦囊,正好是元邈給鈴蘭的那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為首的那位賊人腰間配有一把刀,他的手漸漸摸向那刀鞘,慢慢把刀抽了出來。
刀麵反射著餘暉,白光在鈴蘭眼前晃著。
鈴蘭仍靜靜拾掇攤位,佯作不知,屏住唿吸,偷瞄一眼落在腳邊的鋤頭。
賊人把刀伸向她拴在竹竿上的小鹿,割開牽著小鹿的繩索,那條小鹿覺察到來者不善,匆忙躲在鈴蘭背後。
鈴蘭不抬眼皮,冷聲道:「五百文。」
賊人說道:「我們是出家人,講究的是化緣。上乞佛法以通慧命,下乞衣食以養色身。娘子施捨一點便是於我等結緣。」
「若我不想結這個緣呢。」鈴蘭抱著那鹿的脖子,安撫著小鹿,重新替她挽好繩圈。
她重新站直身子,挺著腰杆,麵向那賊人,「你刀鞘邊緣沾著血,看顏色新鮮,怕不是洛陽城中百姓的血?」
聽到鈴蘭的判斷,那賊人朗聲大笑,「正是。所以這位娘子是打定主意,要成為刀下另一道亡魂了?」
鈴蘭抄起腳邊的鋤頭,與賊人搏鬥起來。
但考慮對方有一群人,而她身後隻有林姝和二哈,便對他們使眼色,「你們快走,迴頭通知那位。」
林姝也判斷出鈴蘭恐難招架這群賊人,便對旁邊的二哈囑咐:「你先迴去。等脫離危險後再去趟城裏,記得把此事告知東都留守呂元膺。」
那位得了消息的二哈,腦子本就轉不開磨,且一時慌了神,沒聽清林姝和鈴蘭的話。
他稍微迴過神,開口卻問:「你說去城裏做什麽?」
可此刻林姝已轉身離開攤位,加入鈴蘭與賊人打鬥,無暇迴答他的話。
二哈聽著林姝的前半段話,牽著那匹瑟縮的小鹿迴到山上。
山棚人見二哈迴來了,手裏仍牽著那匹鹿,便道:「鹿今兒沒賣出去,我一猜就是。」
他們往二哈身後瞅了瞅,見他身後空澌澌的,便問:「仙姑她們呢?」
二哈喪著臉,急得語無倫次:「被山上的和尚抓走了。好多個和尚想要搶鹿,仙姑不讓。」
山棚人聽了覺得古怪,「和尚怎麽會吃葷腥,你莫不是誆我們?」
二哈急得大喘氣,不久後又道:「仙姑掐指一算,說那和尚是在城裏人剛殺過人的,所以不給。然後她跟那幾個和尚打起來了,叫我上山。」
山棚人亂作一團,長老們擠在一起,抄起傢夥下山去集市,打算和那幾個和尚。
二哈把鹿拴在柱子旁邊,摸著腦袋,好像自己還忘了什麽,過了一會兒,腦袋裏忽閃現到一束亮光。
「對了,林娘子說,等到安全了之後,得去洛陽城,去.....」
二哈聳拉著臉,想了半天沒想到後半句是什麽,但急匆匆要推開村落圍欄的門。
守門的老叟正打著盹,瞧見二哈跑過來,便問:「二哈要去哪裏?這麽晚的天,你是要做什麽?」
二哈道:「去洛陽城,仙姑她們說讓我去洛陽城。」
守門老叟尚不清楚先前發生了什麽,迷迷糊糊勸了一句:「這三更半夜的,洛陽城可不能去,那裏現在可是有去無迴。」
二哈聽了老叟的勸告,便悻悻歸去,想著轉日天亮時再去趟洛陽。誰料到隔日,他竟將此事徹底忘記了。
*
鈴蘭在山上苦等了三日,遲遲不見呂元膺上山來營救她。
她往緊閉的窗口望了一眼,這裏嵩山中嶽寺,先前在洛陽城中作亂的賊人,全都藏匿在此地。
這裏如今的主持方丈是圓靜和尚,那圓靜和尚如今有八十歲高齡,在古代實屬罕見,且老當益壯,大抵是練了什麽金剛不壞神功。
鈴蘭便是圓靜親自抓進中嶽寺的,如今鈴蘭和林姝兩人被鎖在寺廟後院的柴房裏。
圓靜不給鈴蘭和林姝吃食,她們已經餓了整整三天。鈴蘭不打算坐以待斃,便與林姝小聲嘀咕兩句。
關押她的柴房的門傳來「吱啦」響動,似乎門鎖落下。
她聞聲,警惕地抬起頭。
凝竹穿著一身夜行衣,推門進來。
鈴蘭仰著頭,瞟一眼門外,見門口看守的兩賊人倒地。
凝竹走進來便解開鈴蘭身上的繩子,又丟給兩人胡餅解餓,又道:「還愣著做什麽,還不趕緊隨我下山。長安的那位和山裏那些村民都在等著你呢。」
鈴蘭愣愣地望著凝竹,詢問凝竹近來事態走向。
長安那麵裴度帶兵與王承宗正式開戰,目前已經離開了長安,而元邈在長安留守。
洛陽這邊呂元膺仍在城內剿匪,山棚人並未將她們的消息透露給呂元膺,倒是僱傭了凝竹和墨琴兩位去山上營救鈴蘭。
鈴蘭啃完胡餅,便把繩子重新拴好,「那個圓靜和尚雖有八十歲,但孔武有力,武元衡武藝精湛,仍是被當街斬斷頭顱,你估計打不過他。」
鈴蘭又道:「凝竹,趁著行蹤尚未暴露,你先下山通知呂元膺,讓他多帶些兵上山替我們解圍。。」
凝竹聽了鈴蘭的話,隨後獨自下了嵩山。
隔日她便去了洛陽城見了呂元膺。
但呂元膺並不相信凝竹,問道:「你說你是夫人派來送信的,有什麽證據,莫不是賊人使詐?」
凝竹從懷中掏出錦囊,正好是元邈給鈴蘭的那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