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覺得那道影眼熟,定睛瞧過去,果然是闊別三年的掛名父親墨琴。她暗暗地想,墨琴到這裏準沒好事,但也說明早晚會有兇案。
這個念頭剛出現在腦海,緊接著她聽到一聲尖叫。
聲音傳自舞台後方,鈴蘭循聲望去
倒地的是一位盤著高聳靈蛇髻的夫人,衣著並不暴露,似乎隻是一名尋常婦道人家,但額頭留著血,似乎被人惡意用棍棒打昏。
大年根底下發生這等事,各處坊衛沒過一會兒便匆忙趕到,圍住他們的一群人。
戲樓裏所有的人被帶去縣衙門,不過隻消一個時辰,那位夫人甦醒過來。
元邈和鈴蘭自然無事,墨琴倒是被拘起來,但縣官盤問過後洗脫了他的嫌疑,便放了出來。
後來打聽到墨琴是元邈名義上的丈人,點頭哈腰地道歉。
鈴蘭無奈,要去接墨琴迴元家,卻被墨琴嘲諷:「他那個官位的宅子能有幾畝。」
「是是是。裝不下您這尊大佛。」鈴蘭道,轉而問他:「這次前來是要處理誰?」
墨琴冷著臉,「年底了該殺的都殺幹淨了,還需要懂什麽手。」
鈴蘭不信,「你到這裏還能有其他目的?」
這話她剛說完,墨琴沉默了,從懷裏掏出一個紅色信封,送給了鈴蘭,「送乖女兒壓歲錢。」
鈴蘭掂量手中的信封,還挺厚重,打開看到一打銀票,混雜著不少碎銀。
這可真是沉重的父愛。
墨琴見鈴蘭沉默太久,便說道:「「嫌少?不夠的話再添點。」
鈴蘭腦門突突地跳著,還有這等好事,她雙手合十,恭敬地攤在身前,虔誠地鞠禮:「謝謝爹。」
一聲咳嗽傳來,鈴蘭轉頭瞧見元邈,趕緊招唿他過來,「夫君,快來給爹拜年。」
元邈斜睨一眼夫人,見她眼裏放著光,以極為恭敬的姿勢對著墨琴,納悶道:「你爹在長安,他不隻是掛名的嗎?」
「鈔能力。」鈴蘭笑著說道,接著從墨琴手裏接過紅包,而墨琴又往元邈手裏塞了份薄一點的紅包。
元邈猶豫片刻,見鈴蘭使眼色叫他接納,他也隻好把紅包接下。
等他們心安理得地收下紅包,墨琴卻突然露出詭笑。
他看向元邈,說道:「方才鈴蘭擔憂我會否在年前殺人,我這次來越州還真不是為了殺人。」
「但你這麽提出來,也是別有用意。」元邈說道。
墨琴直言:「當然,是要讓一個叛徒受些懲罰。」
「那叛徒是誰?」
「周季澄。」墨琴冷然一笑,「今日出事的本該是周季澄,沒想到被他躲過去了。」
「這事何意?」鈴蘭問。
但墨琴似乎不想迴答,與元邈說一句:「這個叛徒在四時會裏沒什麽份量,那就交由賢婿自己探索吧。」
他說罷便打算轉身離開,臨走前又對鈴蘭耳語:「行妄將軍已經知道你的身份,但他打算給你將功贖過的機會。」
--------------------
第62章 信口雌黃
將功贖罪的機會....
墨琴離開元家後,鈴蘭在心中反覆思忖這句話,她隔日趁著元邈不在家時,親自去了一趟戲班子。
夏千尋完好無恙地坐在戲樓裏,瞧見鈴蘭時恭敬地一禮,卻略顯失望地問道:「元長史為何沒同你一起前來。」
鈴蘭後知後覺出來,這夏千尋似乎有點在意元邈,不過她壓著滿腹的想法,與夏千尋聊起案情。
當日受傷女子是鄒季澄的妾侍,夏千尋因出身樂籍,長期服用避子丹藥,根本生不出一兒半女,而這妾侍替周季澄生有子嗣。
照著這個說法,夏千尋的殺人動機最重。不過既然她光明正大地點破這點,便是不怕被懷疑的。
況且事情發生的時候,夏千尋剛從台上摔下去。
鄒季澄對此事也是表明妻子定不會是做出這等事的人,卻向鈴蘭、元邈提了一個名字:淮甸的劉采春。
據鄒季澄所說,元宵當日江南道要舉辦一場參軍戲大會,屆時劉采春與夏千尋兩人皆要在現場爭奇鬥豔。
這幾年夏千尋的聲名大有崛起,鄒季澄澄猜測,定是周季崇為了讓劉采春不輸掉賽事,便給他們戲班子使絆子。
鈴蘭一聽劉采春,心中慌神,這是元邈堂兄的緋聞情人,如果她和元邈就和劉采春打照麵,那元邈堂兄和劉采春不就該提前見麵了。
又或者元邈代替了歷史上他堂兄的位置,變成了劉采春的緋聞對象。
她在腦海中迴想起這段的相關歷史,劉采春為情所困,最終投河自盡。若她提前投河,那元稹還怎麽寫《贈劉采春》,寫不出「謾裹常州透額羅」,沒了透額羅,現代古裝劇得少一半。
鈴蘭在迴家的路上,她始終想著這句話,不過元邈最近重點關心寶物失竊案,對戲班子的事應該不打算分心。
鈴蘭想了想,問安寧司的臥底魚販買了一條魚,決定親自下廚燉魚討好元邈。
元邈進門時,看見鈴蘭拎著一條魚進了廚房,頓時眉頭皺起,笑得勉強。
妻子燉魚的手藝,他實在不敢恭維,她雖懂得照顧家,幫他們調理身子,但廚藝停滯不前。
或許有點進步,從百尺深淵爬到地下一層。
況且越州菜餚本就不是尋常人能做的,以她的廚藝,實在不敢讓人有太多信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個念頭剛出現在腦海,緊接著她聽到一聲尖叫。
聲音傳自舞台後方,鈴蘭循聲望去
倒地的是一位盤著高聳靈蛇髻的夫人,衣著並不暴露,似乎隻是一名尋常婦道人家,但額頭留著血,似乎被人惡意用棍棒打昏。
大年根底下發生這等事,各處坊衛沒過一會兒便匆忙趕到,圍住他們的一群人。
戲樓裏所有的人被帶去縣衙門,不過隻消一個時辰,那位夫人甦醒過來。
元邈和鈴蘭自然無事,墨琴倒是被拘起來,但縣官盤問過後洗脫了他的嫌疑,便放了出來。
後來打聽到墨琴是元邈名義上的丈人,點頭哈腰地道歉。
鈴蘭無奈,要去接墨琴迴元家,卻被墨琴嘲諷:「他那個官位的宅子能有幾畝。」
「是是是。裝不下您這尊大佛。」鈴蘭道,轉而問他:「這次前來是要處理誰?」
墨琴冷著臉,「年底了該殺的都殺幹淨了,還需要懂什麽手。」
鈴蘭不信,「你到這裏還能有其他目的?」
這話她剛說完,墨琴沉默了,從懷裏掏出一個紅色信封,送給了鈴蘭,「送乖女兒壓歲錢。」
鈴蘭掂量手中的信封,還挺厚重,打開看到一打銀票,混雜著不少碎銀。
這可真是沉重的父愛。
墨琴見鈴蘭沉默太久,便說道:「「嫌少?不夠的話再添點。」
鈴蘭腦門突突地跳著,還有這等好事,她雙手合十,恭敬地攤在身前,虔誠地鞠禮:「謝謝爹。」
一聲咳嗽傳來,鈴蘭轉頭瞧見元邈,趕緊招唿他過來,「夫君,快來給爹拜年。」
元邈斜睨一眼夫人,見她眼裏放著光,以極為恭敬的姿勢對著墨琴,納悶道:「你爹在長安,他不隻是掛名的嗎?」
「鈔能力。」鈴蘭笑著說道,接著從墨琴手裏接過紅包,而墨琴又往元邈手裏塞了份薄一點的紅包。
元邈猶豫片刻,見鈴蘭使眼色叫他接納,他也隻好把紅包接下。
等他們心安理得地收下紅包,墨琴卻突然露出詭笑。
他看向元邈,說道:「方才鈴蘭擔憂我會否在年前殺人,我這次來越州還真不是為了殺人。」
「但你這麽提出來,也是別有用意。」元邈說道。
墨琴直言:「當然,是要讓一個叛徒受些懲罰。」
「那叛徒是誰?」
「周季澄。」墨琴冷然一笑,「今日出事的本該是周季澄,沒想到被他躲過去了。」
「這事何意?」鈴蘭問。
但墨琴似乎不想迴答,與元邈說一句:「這個叛徒在四時會裏沒什麽份量,那就交由賢婿自己探索吧。」
他說罷便打算轉身離開,臨走前又對鈴蘭耳語:「行妄將軍已經知道你的身份,但他打算給你將功贖過的機會。」
--------------------
第62章 信口雌黃
將功贖罪的機會....
墨琴離開元家後,鈴蘭在心中反覆思忖這句話,她隔日趁著元邈不在家時,親自去了一趟戲班子。
夏千尋完好無恙地坐在戲樓裏,瞧見鈴蘭時恭敬地一禮,卻略顯失望地問道:「元長史為何沒同你一起前來。」
鈴蘭後知後覺出來,這夏千尋似乎有點在意元邈,不過她壓著滿腹的想法,與夏千尋聊起案情。
當日受傷女子是鄒季澄的妾侍,夏千尋因出身樂籍,長期服用避子丹藥,根本生不出一兒半女,而這妾侍替周季澄生有子嗣。
照著這個說法,夏千尋的殺人動機最重。不過既然她光明正大地點破這點,便是不怕被懷疑的。
況且事情發生的時候,夏千尋剛從台上摔下去。
鄒季澄對此事也是表明妻子定不會是做出這等事的人,卻向鈴蘭、元邈提了一個名字:淮甸的劉采春。
據鄒季澄所說,元宵當日江南道要舉辦一場參軍戲大會,屆時劉采春與夏千尋兩人皆要在現場爭奇鬥豔。
這幾年夏千尋的聲名大有崛起,鄒季澄澄猜測,定是周季崇為了讓劉采春不輸掉賽事,便給他們戲班子使絆子。
鈴蘭一聽劉采春,心中慌神,這是元邈堂兄的緋聞情人,如果她和元邈就和劉采春打照麵,那元邈堂兄和劉采春不就該提前見麵了。
又或者元邈代替了歷史上他堂兄的位置,變成了劉采春的緋聞對象。
她在腦海中迴想起這段的相關歷史,劉采春為情所困,最終投河自盡。若她提前投河,那元稹還怎麽寫《贈劉采春》,寫不出「謾裹常州透額羅」,沒了透額羅,現代古裝劇得少一半。
鈴蘭在迴家的路上,她始終想著這句話,不過元邈最近重點關心寶物失竊案,對戲班子的事應該不打算分心。
鈴蘭想了想,問安寧司的臥底魚販買了一條魚,決定親自下廚燉魚討好元邈。
元邈進門時,看見鈴蘭拎著一條魚進了廚房,頓時眉頭皺起,笑得勉強。
妻子燉魚的手藝,他實在不敢恭維,她雖懂得照顧家,幫他們調理身子,但廚藝停滯不前。
或許有點進步,從百尺深淵爬到地下一層。
況且越州菜餚本就不是尋常人能做的,以她的廚藝,實在不敢讓人有太多信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