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卿什麽也沒迴答,感慨這是天命,她不該泄露的,隨後便離開薛濤那邊,去道觀出家了。」
古晏廷說完這話,停下手裏的琴弦。
鈴蘭接在其後,信手在琴弦上飛揚,「天命?你是說四時會是天命?」
天命二字既出,過往關於四時會的信息在腦海中高速旋轉,涿郡,天命,行妄將軍。
她如夢初醒,便問:「姓趙?」
古晏廷點頭,「之前未曾與你透露,那是我遠房舅父一手操辦,他來自軍旅世家涿郡趙氏。」
鈴蘭恍然大悟,江山終究還是要改姓趙,的確是天命。
她擁有四時會和安寧司兩重身份,眼下不得不麵臨一個抉擇:究竟是幫著必敗的大唐,還是跟從天命投靠趙家?
鈴蘭陷入兩難,小心翼翼地問了同是雙重身份的古晏廷,「兩條路,你怎麽選?」
古晏廷聞言,猜到鈴蘭的言下之意,沒有一絲猶豫,「大唐的水土養育了我,我此生便是大唐的人,死後是大唐的魂。」
這話倒是點醒了鈴蘭,生為唐人,便該為大唐盡心盡力,大唐從未虧欠過她,她怎可為蠅頭微利而做出危害大唐的事。
或許見她沉默太久,古晏廷撥動琴弦,發問:「你怎麽選?」
鈴蘭的手指也撫上琴弦,在他旁邊續著古怪的調子,說了兩字:「大唐」。
穿越者若想如魚得水,必須順應天命而行,可她偏偏倔強地選擇一條不會有黎明的路。
有時候她懷疑自己看多了熱血電視,想為生養自己的山河拋頭顱灑熱血,做著餘則成的事,哪怕像他一樣......
犧牲所愛,和陌生人組建家庭。
想到這裏,她猶豫了片刻,看向古晏廷,「貴妃讓你過來,是想讓你.........」
「別想太多。」古晏廷再撥琴弦,敦促她,「任務都寫在魚腹裏。」
鈴蘭鬆了一口氣,古晏廷又告知她任務完成後匯合的地點,隨後停下手上的動作。
院內暮色四合,天空呈現一片淡黃,鈴蘭看了一眼天色,便說要送古晏廷離開。
古晏廷卻微微一凝,仿佛在門前看到了什麽。
鈴蘭將視線轉向門口,屋簷下站著元邈,手裏提著一個裹著牛皮紙的東西,鬢髮被風吹得有些散亂。
她有點心虛地打量古晏廷,他們兩人此時並排站在瑤琴前,方才你一下我一下的撥著琴弦,換作任何人都將誤會他們撫琴傳情。
真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嘍。
古晏廷並未加以解釋,上前拜別元邈,主動稱說天色已晚改日再行拜訪。
「不用再來了。」元邈直白地嘲諷:「打著看望我的藉口,卻選在我不在府中時造訪,倒像是來這裏偷竊的。」
古晏廷倒也沉得住氣,「清者自清。」
鈴蘭上前推開元邈,留出一道路,目光帶有歉意地看向古晏廷,「你先走,我同他慢慢解釋。」
元邈沒繼續阻攔,徑直走向瑤琴,把手裏的盒子掛到花圃的柵欄上,雲淡風輕地撥弄琴弦,細聽不成調子。
鈴蘭撿起地上的盒子,硬紙包裝被捏得變形,裏麵裝著東街梁婆子店鋪的桂花糕,每天隻有巳時和未時發售,要提前兩周預約排隊才能買到。
她捏起一塊桂花糕,仍可感受到尚留的餘溫。
平心而論,元邈作為她的夫君待她可圈可點,無論是按照唐代的標準還是現代的標準。
她隻是後悔成婚,但不後悔嫁給他。
鈴蘭重新包好桂花糕,「你可別誤會,我隻與他交流琴藝。」
「《井底引銀瓶》」元邈冷冷地看著琴弦,「你掛在墨家的名下,是以正妻之位進門,且我雙親去的早,家中是還有誰為難你?」
鈴蘭笑嘻嘻道:「沒有誰。我最近比較喜歡白樂天的詩。」
元邈沒有理睬,自顧自地生著悶氣,忽而彈唱起白居易的《長恨歌》,鈴蘭慌了一下神,差點誤會坐在這裏的是他堂兄,那個白居易的好基友。
直到瞧到他耳垂的痣,她敢肯定眼前的夫君沒被狸貓換太子。
鈴蘭憑心而論,元邈琴藝一般,但他音色特別,聲線清潤而空靈,音準極好,加上生得一副好皮囊,若在現代,不參加選秀都能c位出道。
有些人生來便是要做頂流的,她羨慕不得。
鈴蘭靜立在側,默默聽他彈唱,元邈平時性情溫和,估計彈罷這曲便能氣消。
料想不到的是,元邈奏完《長恨歌》後,看了眼鈴蘭,手未離弦,再彈一曲《琵琶行》。
鈴蘭見他大有彈到天荒地老的意思,不耐煩地把手按到弦上,阻道:「夠了。」
元邈抬眼望向她,問道:「還是鈴蘭想聽堂兄的曲子,《將進酒》如何?」
聽到這話,鈴蘭臉色更難看。
他口中的《將進酒》並非李白所作那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而是他堂兄近日所做的新題樂府詩。
這首詩是敘事詩,裏麵引述了《戰國策》的《蘇代謂燕昭王》裏的殺夫故事。
在鈴蘭看來,他搬出這首詩,實在有點陰陽怪氣。
「盼著我殺夫是嗎?」鈴蘭向來不好拿捏,將捧在手心的桂花糕丟給元邈,狠狠道:「你等著,我這就取砒霜過來。」
說罷,鈴蘭轉身邁著快步朝書房走去,元邈忙追在她身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古晏廷說完這話,停下手裏的琴弦。
鈴蘭接在其後,信手在琴弦上飛揚,「天命?你是說四時會是天命?」
天命二字既出,過往關於四時會的信息在腦海中高速旋轉,涿郡,天命,行妄將軍。
她如夢初醒,便問:「姓趙?」
古晏廷點頭,「之前未曾與你透露,那是我遠房舅父一手操辦,他來自軍旅世家涿郡趙氏。」
鈴蘭恍然大悟,江山終究還是要改姓趙,的確是天命。
她擁有四時會和安寧司兩重身份,眼下不得不麵臨一個抉擇:究竟是幫著必敗的大唐,還是跟從天命投靠趙家?
鈴蘭陷入兩難,小心翼翼地問了同是雙重身份的古晏廷,「兩條路,你怎麽選?」
古晏廷聞言,猜到鈴蘭的言下之意,沒有一絲猶豫,「大唐的水土養育了我,我此生便是大唐的人,死後是大唐的魂。」
這話倒是點醒了鈴蘭,生為唐人,便該為大唐盡心盡力,大唐從未虧欠過她,她怎可為蠅頭微利而做出危害大唐的事。
或許見她沉默太久,古晏廷撥動琴弦,發問:「你怎麽選?」
鈴蘭的手指也撫上琴弦,在他旁邊續著古怪的調子,說了兩字:「大唐」。
穿越者若想如魚得水,必須順應天命而行,可她偏偏倔強地選擇一條不會有黎明的路。
有時候她懷疑自己看多了熱血電視,想為生養自己的山河拋頭顱灑熱血,做著餘則成的事,哪怕像他一樣......
犧牲所愛,和陌生人組建家庭。
想到這裏,她猶豫了片刻,看向古晏廷,「貴妃讓你過來,是想讓你.........」
「別想太多。」古晏廷再撥琴弦,敦促她,「任務都寫在魚腹裏。」
鈴蘭鬆了一口氣,古晏廷又告知她任務完成後匯合的地點,隨後停下手上的動作。
院內暮色四合,天空呈現一片淡黃,鈴蘭看了一眼天色,便說要送古晏廷離開。
古晏廷卻微微一凝,仿佛在門前看到了什麽。
鈴蘭將視線轉向門口,屋簷下站著元邈,手裏提著一個裹著牛皮紙的東西,鬢髮被風吹得有些散亂。
她有點心虛地打量古晏廷,他們兩人此時並排站在瑤琴前,方才你一下我一下的撥著琴弦,換作任何人都將誤會他們撫琴傳情。
真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嘍。
古晏廷並未加以解釋,上前拜別元邈,主動稱說天色已晚改日再行拜訪。
「不用再來了。」元邈直白地嘲諷:「打著看望我的藉口,卻選在我不在府中時造訪,倒像是來這裏偷竊的。」
古晏廷倒也沉得住氣,「清者自清。」
鈴蘭上前推開元邈,留出一道路,目光帶有歉意地看向古晏廷,「你先走,我同他慢慢解釋。」
元邈沒繼續阻攔,徑直走向瑤琴,把手裏的盒子掛到花圃的柵欄上,雲淡風輕地撥弄琴弦,細聽不成調子。
鈴蘭撿起地上的盒子,硬紙包裝被捏得變形,裏麵裝著東街梁婆子店鋪的桂花糕,每天隻有巳時和未時發售,要提前兩周預約排隊才能買到。
她捏起一塊桂花糕,仍可感受到尚留的餘溫。
平心而論,元邈作為她的夫君待她可圈可點,無論是按照唐代的標準還是現代的標準。
她隻是後悔成婚,但不後悔嫁給他。
鈴蘭重新包好桂花糕,「你可別誤會,我隻與他交流琴藝。」
「《井底引銀瓶》」元邈冷冷地看著琴弦,「你掛在墨家的名下,是以正妻之位進門,且我雙親去的早,家中是還有誰為難你?」
鈴蘭笑嘻嘻道:「沒有誰。我最近比較喜歡白樂天的詩。」
元邈沒有理睬,自顧自地生著悶氣,忽而彈唱起白居易的《長恨歌》,鈴蘭慌了一下神,差點誤會坐在這裏的是他堂兄,那個白居易的好基友。
直到瞧到他耳垂的痣,她敢肯定眼前的夫君沒被狸貓換太子。
鈴蘭憑心而論,元邈琴藝一般,但他音色特別,聲線清潤而空靈,音準極好,加上生得一副好皮囊,若在現代,不參加選秀都能c位出道。
有些人生來便是要做頂流的,她羨慕不得。
鈴蘭靜立在側,默默聽他彈唱,元邈平時性情溫和,估計彈罷這曲便能氣消。
料想不到的是,元邈奏完《長恨歌》後,看了眼鈴蘭,手未離弦,再彈一曲《琵琶行》。
鈴蘭見他大有彈到天荒地老的意思,不耐煩地把手按到弦上,阻道:「夠了。」
元邈抬眼望向她,問道:「還是鈴蘭想聽堂兄的曲子,《將進酒》如何?」
聽到這話,鈴蘭臉色更難看。
他口中的《將進酒》並非李白所作那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而是他堂兄近日所做的新題樂府詩。
這首詩是敘事詩,裏麵引述了《戰國策》的《蘇代謂燕昭王》裏的殺夫故事。
在鈴蘭看來,他搬出這首詩,實在有點陰陽怪氣。
「盼著我殺夫是嗎?」鈴蘭向來不好拿捏,將捧在手心的桂花糕丟給元邈,狠狠道:「你等著,我這就取砒霜過來。」
說罷,鈴蘭轉身邁著快步朝書房走去,元邈忙追在她身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