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斤大的田鼠處理下來有一斤多點肉,三個人中兩個是老人,一個是女性,沒一個能吃的,就吃炒了一隻。
剩下的一隻放冰箱凍著,兩隻給兩位老爺子帶迴去,還有一隻用清水煮熟了給三個小功臣吃。
爆炒田鼠加上清煮小白菜,無論是老爺子還是隔壁三爺都讚不絕口。
甚至打發江瀾去村頭小超市打了二兩米酒,又買了一瓶雪碧,開始迴顧過往來。
酒不醉人人自醉,講著故事、深陷迴憶,兌了雪碧的米酒也足以讓兩位老爺子達到微醺的程度。
外邊還下著雨,江瀾可不敢讓他們自己迴去,萬一不小心滑倒了,這農村可沒有那麽多人剛好路過,特別是在晚上。
這次江瀾拔的是靠路邊的菜,所謂擇日不如撞日,她準備連夜把要種的蔬菜都種下去。
反正田已經犁好了,種子都是現成的,種下去就行,加上小石頭的催生,不存在長不起來的情況。
魚塘那邊工程隊已經幹得差不多,明天就能驗收工程。
這幾天她就不準備讓人到農場裏來了,要是被人發現番茄什麽的長太快,就跟他們說直接買的苗。
她現在有車了,而且過幾天還要去學校送一趟魚,把貨箱一蓋,誰也不知道裏邊拉的是什麽!
弄完菜園子,江瀾又去餵一道驢。
剛斷奶的小毛驢一天得餵個4-6次,雖然它已經不是普通的小毛驢了,但該給的吃的江瀾不會少了它的。
當然,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話語對它們更有震懾性,水果說不給就不給。
不管小毛驢是用頭蹭她,還是變成嚶嚶怪撒嬌,江瀾都沒心軟。
兩個老爺子離開後,江瀾就把石頭又埋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門口沒有出現新的石頭。
江瀾一開始以為是大個兒或者是農場裏的哪個沒忍住偷偷過來吃了,還好她查看了攝像頭,那裏就一直沒有新的石頭出現,差一點冤枉它們。
小白菜成熟了,她沒有全部收上來,而是一兩株為間隙,將中間的收走,剩下的都留在地裏等種子成熟。
有的作物留種十分麻煩,比如玉米。
玉米是異花授粉的作物,非常容易異交和雜交,而玉米的遺傳由10對染色體控製,沒對染色體又有成千上萬個表現形式。
如果產生異交和雜交,基因就會重組和分離,由此結出的玉米種子種出來的新玉米,就未必能像父體那般對各種情況都表現良好。
畢竟父體是由農學家千辛萬苦篩選出來的品種,能夠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所以想要給玉米留種,就得剛長花的時候就給它套袋,讓其自花授粉。
但小白菜不一樣,小白菜隻要避免它跟其他品種雜交就行。
種子雖然不易保存,但對江瀾這個農學生來說基本沒什麽問題。
那個清淤的公司是這方麵的好手,魚塘被他修整得很好,底下鋪滿了鵝卵石,而且水能夠看到明顯的流動。
按照對方的說法,隻要村裏的那條河一直不被汙染,魚塘裏的水質就能一直保持最優的狀態,其實也就跟人家人造的活水養魚差不多。
對方甚至建議江瀾在裏邊養鱖魚。
要知道,鱖魚對水質的要求是極高的,就算是養殖的,也得幾十塊錢一斤。
江瀾之前沒吃過,對此不太了解,但她心動了。
能養經濟高的魚那肯定選經濟高的魚啊,別人不養是因為他們不愛錢嗎?
是沒那個條件!
如果鱖魚養殖能夠降低難度而且被普及,誰會不想養呢?
不過如果養殖難度降低的話,價格也不會像現在這麽高了。
田裏的稻子漲勢不錯,這幾天雨小了下來,對它們的影響就更低了。
到時候水田也不能浪費,放些鯉魚苗進去。
稻花魚的價格不便宜,而且不需要專門餵食,它們會幫忙清理水中的雜草,還能把害蟲當成食物吃掉。
魚的遊動能夠翻動田土,拉出來的排泄物還能作為肥料。
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這雨也下了差不多大半個月,如果非要跟之前的幹旱對標,再過一個多星期也能停。
然而晚上江瀾就被打臉了。
第18章
電閃雷鳴,暴雨如注。
江瀾被巨大的震動吵醒,慌忙起身出去看。
雨被風拍在屋頂、窗子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外邊的世界更如群魔亂舞,植物在狂風暴雨的逼迫下跳起了模樣怪異的舞蹈。
田裏留種的小白菜和番茄等新長出來的小苗倒是還勉強□□著,不過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挺不住了。
剛種下種子就遇見這事兒,有點倒黴,不過還能接受。
她還留得有不少的種子,有石頭在,這些種子很快就能生根發芽,長出新的作物來。
主要是剛才的震動,她擔心是不是農村的木頭房子太過老舊,以至於承受不住這傾盆暴雨造成的垮塌。
披上蓑衣,江瀾打著手電在雞舍、馬廄、灶房到處轉了一圈,暫時沒發現出問題的地方。
農村不比城市,晚上還有霓虹燈光,夜深那就真的是連星星點點都沒有了,隻能看見近處雨打在物體上濺起一層白蒙蒙的屏障。
農場其他地方都是田地,隻要建築沒問題,那邊就算出什麽問題也不會有大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剩下的一隻放冰箱凍著,兩隻給兩位老爺子帶迴去,還有一隻用清水煮熟了給三個小功臣吃。
爆炒田鼠加上清煮小白菜,無論是老爺子還是隔壁三爺都讚不絕口。
甚至打發江瀾去村頭小超市打了二兩米酒,又買了一瓶雪碧,開始迴顧過往來。
酒不醉人人自醉,講著故事、深陷迴憶,兌了雪碧的米酒也足以讓兩位老爺子達到微醺的程度。
外邊還下著雨,江瀾可不敢讓他們自己迴去,萬一不小心滑倒了,這農村可沒有那麽多人剛好路過,特別是在晚上。
這次江瀾拔的是靠路邊的菜,所謂擇日不如撞日,她準備連夜把要種的蔬菜都種下去。
反正田已經犁好了,種子都是現成的,種下去就行,加上小石頭的催生,不存在長不起來的情況。
魚塘那邊工程隊已經幹得差不多,明天就能驗收工程。
這幾天她就不準備讓人到農場裏來了,要是被人發現番茄什麽的長太快,就跟他們說直接買的苗。
她現在有車了,而且過幾天還要去學校送一趟魚,把貨箱一蓋,誰也不知道裏邊拉的是什麽!
弄完菜園子,江瀾又去餵一道驢。
剛斷奶的小毛驢一天得餵個4-6次,雖然它已經不是普通的小毛驢了,但該給的吃的江瀾不會少了它的。
當然,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話語對它們更有震懾性,水果說不給就不給。
不管小毛驢是用頭蹭她,還是變成嚶嚶怪撒嬌,江瀾都沒心軟。
兩個老爺子離開後,江瀾就把石頭又埋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門口沒有出現新的石頭。
江瀾一開始以為是大個兒或者是農場裏的哪個沒忍住偷偷過來吃了,還好她查看了攝像頭,那裏就一直沒有新的石頭出現,差一點冤枉它們。
小白菜成熟了,她沒有全部收上來,而是一兩株為間隙,將中間的收走,剩下的都留在地裏等種子成熟。
有的作物留種十分麻煩,比如玉米。
玉米是異花授粉的作物,非常容易異交和雜交,而玉米的遺傳由10對染色體控製,沒對染色體又有成千上萬個表現形式。
如果產生異交和雜交,基因就會重組和分離,由此結出的玉米種子種出來的新玉米,就未必能像父體那般對各種情況都表現良好。
畢竟父體是由農學家千辛萬苦篩選出來的品種,能夠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所以想要給玉米留種,就得剛長花的時候就給它套袋,讓其自花授粉。
但小白菜不一樣,小白菜隻要避免它跟其他品種雜交就行。
種子雖然不易保存,但對江瀾這個農學生來說基本沒什麽問題。
那個清淤的公司是這方麵的好手,魚塘被他修整得很好,底下鋪滿了鵝卵石,而且水能夠看到明顯的流動。
按照對方的說法,隻要村裏的那條河一直不被汙染,魚塘裏的水質就能一直保持最優的狀態,其實也就跟人家人造的活水養魚差不多。
對方甚至建議江瀾在裏邊養鱖魚。
要知道,鱖魚對水質的要求是極高的,就算是養殖的,也得幾十塊錢一斤。
江瀾之前沒吃過,對此不太了解,但她心動了。
能養經濟高的魚那肯定選經濟高的魚啊,別人不養是因為他們不愛錢嗎?
是沒那個條件!
如果鱖魚養殖能夠降低難度而且被普及,誰會不想養呢?
不過如果養殖難度降低的話,價格也不會像現在這麽高了。
田裏的稻子漲勢不錯,這幾天雨小了下來,對它們的影響就更低了。
到時候水田也不能浪費,放些鯉魚苗進去。
稻花魚的價格不便宜,而且不需要專門餵食,它們會幫忙清理水中的雜草,還能把害蟲當成食物吃掉。
魚的遊動能夠翻動田土,拉出來的排泄物還能作為肥料。
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這雨也下了差不多大半個月,如果非要跟之前的幹旱對標,再過一個多星期也能停。
然而晚上江瀾就被打臉了。
第18章
電閃雷鳴,暴雨如注。
江瀾被巨大的震動吵醒,慌忙起身出去看。
雨被風拍在屋頂、窗子上,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外邊的世界更如群魔亂舞,植物在狂風暴雨的逼迫下跳起了模樣怪異的舞蹈。
田裏留種的小白菜和番茄等新長出來的小苗倒是還勉強□□著,不過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挺不住了。
剛種下種子就遇見這事兒,有點倒黴,不過還能接受。
她還留得有不少的種子,有石頭在,這些種子很快就能生根發芽,長出新的作物來。
主要是剛才的震動,她擔心是不是農村的木頭房子太過老舊,以至於承受不住這傾盆暴雨造成的垮塌。
披上蓑衣,江瀾打著手電在雞舍、馬廄、灶房到處轉了一圈,暫時沒發現出問題的地方。
農村不比城市,晚上還有霓虹燈光,夜深那就真的是連星星點點都沒有了,隻能看見近處雨打在物體上濺起一層白蒙蒙的屏障。
農場其他地方都是田地,隻要建築沒問題,那邊就算出什麽問題也不會有大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