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紅樓同人] 紅樓男主開掛了 作者:雪燭錦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賈瑄,不管是林琛還是甄英蓮,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
賈瑄是黛玉的。
黛玉未通男女之情,聽了賈瑄的話,也隻當賈瑄和林琛是自家人,不能娶甄英蓮,沒想太多。
她嘆了口氣,「希望這迴甄姐姐能得償所願吧。」
這樣過了幾日,就當賈瑄以為這事兒又沒成的時候,張家派官媒上門提親了。
是張三太太請來的官媒,為他兒子求娶林家的義女,甄英蓮。
在林府門外看熱鬧的百姓很多。
賈敏將官媒迎進門,笑嗬嗬的應下了婚事,交換了庚帖。
交換完庚帖,就代表這門婚事定下了。
賈敏前些天上門,提起甄英蓮,張家三太太其實是猶豫的。
當日長房嫡長孫張庭沐成親,甄英蓮隨賈敏一起來過張家,她是見過甄英蓮的,品貌確實出眾。
京中那麽多人拒娶甄英蓮,就是因為她曾被人拐賣過。
張三太太猶豫過後,詢問了兒子。
卻不想兒子在張庭沐成親當日見過甄英蓮,聽了母親的擔憂,他卻道,「每個人都有過去,咱家何嚐不是遭過難?也曾被人避如蛇蠍。甄小姐雖被拐賣過,但又不曾失貞。相反,她也是個可憐人。她能重新振作起來,長成現在的模樣,可見是個堅強的姑娘,我倒很欣賞她。」
第54章 賈瑄
張三太太被兒子的話說服了,想起了張家出事,周遭親戚們避如蛇蠍的眼神,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都在短短幾個月內嚐盡了。
丈夫去世後,更是隻能與長房和二房抱團取暖,盼望著孩子們平安長大,重振門楣。
甄英蓮雖被拐賣過,但隻要沒有失貞,品行又端正,人也溫柔恬靜,倒與她兒子很是相配。
相信就算丈夫活過來,也不會嫌棄這樣的兒媳。
於是,張三太太也沒有端著,跟二嫂商量了一陣,選了個名聲好的官媒,又挑了合適的禮物,備上庚帖,去了林家提親。
既然決定結親,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何況,拋開甄英蓮被拐賣過這一點,甄英蓮哪裏不如京中那些貴女?
甄英蓮的義父可是戶部侍郎林如海,正三品要員。義母賈敏還是福昌侯的姑母,很受福昌侯的敬愛。她獲救後在林家長大,沒指望她能與福昌侯的關係多親厚,但福昌侯那麽看重姑媽一家,對甄英蓮想必也會愛屋及烏,會多維護幾分。
如此種種,除了被拐賣過這一點,甄英蓮的條件甚至還要勝過許多上京的貴女們。
因著張子翡的年紀已經不小,張三太太也盼著兒子早些成親,生個孫子給她抱。
甄英蓮也已經及笄,兩家你來我往,很快就敲定了臘月初的婚期。
賈敏早已經給甄英蓮籌備嫁妝,雖然不如黛玉,但也很豐厚,絕對不寒磣。
到了甄英蓮出嫁那日,黛玉、林琛還有賈瑄都給了添妝。
背甄英蓮出門的是林琛,雖然他才十一歲,但身量卻不矮,背甄英蓮出門的力氣還是有的。
賈瑄屬於女方這邊的親戚,張家那邊就隻送了一份禮過去。
待甄英蓮三朝迴門,賈瑄因是外男,與林如海、林琛都在前院見張子翡。
上迴張庭沐成親,賈瑄雖然去了張家祝賀,也與張子翡打過照麵,但並沒有說上話,今日才算是正式認識。
林如海問了張子翡的誌向,毫無疑問,他是想入朝為官的。
這是張家每個人的目標。
考校了一番,林如海對這個女婿還是挺滿意的。
「我這兒還有事處理,你們年輕人自己去玩兒吧,晚上的時候一起用飯。」
「是,嶽父。」
張子翡與賈瑄和林琛去了東院。
張子翡和林琛更有共同語言,他們都是那種傳統的學子,而賈瑄雖然學問不差,但他對武功看得更重一些。
這輩子因著身上的福運,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既如此,何必還費工夫去考科舉?
他一出生,就站在了這些人奮鬥的終點。
用過晚飯後,張子翡就帶著甄英蓮迴去了。
賈瑄和黛玉兄妹一起離開了正院。
甄英蓮的出嫁,對黛玉的影響是最大的。
平時她還能有個伴兒一起,甄英蓮一出嫁,她多半時間隻能獨來獨往。
尤其是跟賈敏學習管家看帳,隻剩她一個人了。
她難免覺得孤單了些。
賈瑄想著,黛玉現在年歲漸長,已經不再是拐子的目標,何況有他和暗衛們保護,更不必用擔心會出事。
於是,年底迴侯府之前,賈瑄悄悄的許諾黛玉,等過完年,帶她去賞燈。
每年元宵燈會,都是極熱鬧的盛會。
尤其明年是春闈大比,許多外地的學子趕來京城應考,住得遠的都是趕在年前到京城候考,在元宵燈會的時候,也是這些學子們一展所學的機會。
黛玉早就嚮往元宵燈會的熱鬧了,隻是從前爹娘都不許她在這種節日出門,在救下甄英蓮後,管得就更嚴了,他們不想甄英蓮身上發生的事,發生在黛玉身上。
就連賈瑄也聽從林如海和賈敏的吩咐,不帶黛玉出門。
現在賈瑄願意帶她出去,爹娘那邊,賈瑄就會去幫她說服。
因此,即便賈瑄迴了侯府,黛玉仍是很開心,每天都盼著元宵燈會快快到來。
賈瑄是黛玉的。
黛玉未通男女之情,聽了賈瑄的話,也隻當賈瑄和林琛是自家人,不能娶甄英蓮,沒想太多。
她嘆了口氣,「希望這迴甄姐姐能得償所願吧。」
這樣過了幾日,就當賈瑄以為這事兒又沒成的時候,張家派官媒上門提親了。
是張三太太請來的官媒,為他兒子求娶林家的義女,甄英蓮。
在林府門外看熱鬧的百姓很多。
賈敏將官媒迎進門,笑嗬嗬的應下了婚事,交換了庚帖。
交換完庚帖,就代表這門婚事定下了。
賈敏前些天上門,提起甄英蓮,張家三太太其實是猶豫的。
當日長房嫡長孫張庭沐成親,甄英蓮隨賈敏一起來過張家,她是見過甄英蓮的,品貌確實出眾。
京中那麽多人拒娶甄英蓮,就是因為她曾被人拐賣過。
張三太太猶豫過後,詢問了兒子。
卻不想兒子在張庭沐成親當日見過甄英蓮,聽了母親的擔憂,他卻道,「每個人都有過去,咱家何嚐不是遭過難?也曾被人避如蛇蠍。甄小姐雖被拐賣過,但又不曾失貞。相反,她也是個可憐人。她能重新振作起來,長成現在的模樣,可見是個堅強的姑娘,我倒很欣賞她。」
第54章 賈瑄
張三太太被兒子的話說服了,想起了張家出事,周遭親戚們避如蛇蠍的眼神,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都在短短幾個月內嚐盡了。
丈夫去世後,更是隻能與長房和二房抱團取暖,盼望著孩子們平安長大,重振門楣。
甄英蓮雖被拐賣過,但隻要沒有失貞,品行又端正,人也溫柔恬靜,倒與她兒子很是相配。
相信就算丈夫活過來,也不會嫌棄這樣的兒媳。
於是,張三太太也沒有端著,跟二嫂商量了一陣,選了個名聲好的官媒,又挑了合適的禮物,備上庚帖,去了林家提親。
既然決定結親,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何況,拋開甄英蓮被拐賣過這一點,甄英蓮哪裏不如京中那些貴女?
甄英蓮的義父可是戶部侍郎林如海,正三品要員。義母賈敏還是福昌侯的姑母,很受福昌侯的敬愛。她獲救後在林家長大,沒指望她能與福昌侯的關係多親厚,但福昌侯那麽看重姑媽一家,對甄英蓮想必也會愛屋及烏,會多維護幾分。
如此種種,除了被拐賣過這一點,甄英蓮的條件甚至還要勝過許多上京的貴女們。
因著張子翡的年紀已經不小,張三太太也盼著兒子早些成親,生個孫子給她抱。
甄英蓮也已經及笄,兩家你來我往,很快就敲定了臘月初的婚期。
賈敏早已經給甄英蓮籌備嫁妝,雖然不如黛玉,但也很豐厚,絕對不寒磣。
到了甄英蓮出嫁那日,黛玉、林琛還有賈瑄都給了添妝。
背甄英蓮出門的是林琛,雖然他才十一歲,但身量卻不矮,背甄英蓮出門的力氣還是有的。
賈瑄屬於女方這邊的親戚,張家那邊就隻送了一份禮過去。
待甄英蓮三朝迴門,賈瑄因是外男,與林如海、林琛都在前院見張子翡。
上迴張庭沐成親,賈瑄雖然去了張家祝賀,也與張子翡打過照麵,但並沒有說上話,今日才算是正式認識。
林如海問了張子翡的誌向,毫無疑問,他是想入朝為官的。
這是張家每個人的目標。
考校了一番,林如海對這個女婿還是挺滿意的。
「我這兒還有事處理,你們年輕人自己去玩兒吧,晚上的時候一起用飯。」
「是,嶽父。」
張子翡與賈瑄和林琛去了東院。
張子翡和林琛更有共同語言,他們都是那種傳統的學子,而賈瑄雖然學問不差,但他對武功看得更重一些。
這輩子因著身上的福運,他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既如此,何必還費工夫去考科舉?
他一出生,就站在了這些人奮鬥的終點。
用過晚飯後,張子翡就帶著甄英蓮迴去了。
賈瑄和黛玉兄妹一起離開了正院。
甄英蓮的出嫁,對黛玉的影響是最大的。
平時她還能有個伴兒一起,甄英蓮一出嫁,她多半時間隻能獨來獨往。
尤其是跟賈敏學習管家看帳,隻剩她一個人了。
她難免覺得孤單了些。
賈瑄想著,黛玉現在年歲漸長,已經不再是拐子的目標,何況有他和暗衛們保護,更不必用擔心會出事。
於是,年底迴侯府之前,賈瑄悄悄的許諾黛玉,等過完年,帶她去賞燈。
每年元宵燈會,都是極熱鬧的盛會。
尤其明年是春闈大比,許多外地的學子趕來京城應考,住得遠的都是趕在年前到京城候考,在元宵燈會的時候,也是這些學子們一展所學的機會。
黛玉早就嚮往元宵燈會的熱鬧了,隻是從前爹娘都不許她在這種節日出門,在救下甄英蓮後,管得就更嚴了,他們不想甄英蓮身上發生的事,發生在黛玉身上。
就連賈瑄也聽從林如海和賈敏的吩咐,不帶黛玉出門。
現在賈瑄願意帶她出去,爹娘那邊,賈瑄就會去幫她說服。
因此,即便賈瑄迴了侯府,黛玉仍是很開心,每天都盼著元宵燈會快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