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體好,季戈的生理期其實隻有兩到三天。
出血量很小,還毫無痛感。
是以即便是在沒有衛生巾的古代,季戈也能在經期外出走動,並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限製。
但與此同時,她就沒那麽注意時間。
一不留神,就忘了自己當月是否來了月事。
等到查出懷孕,已經滿了兩個月。
所以算算時間,季戈其實隻需要再等半個多月,肚子裏這孩子就滿三個月了。
想到這兒,季戈著實鬆了口氣。
大嫂看得好笑不已。
兩人就著這個話題說了幾句,很快就轉移到了其他事上。
大嫂知道季戈最關注今年的塞外之行,幹脆說道:「就在前兩日,皇上帶著好些個皇子阿哥與大臣啟程去了塞外。」
「因父親未去,皇上特意點了佟家的隆科多隨行。」
「隆科多雖然年輕,但聽說本事不小,又與皇上是表兄弟,此去不但能為皇上分憂解難,等迴京後估計也能升職。」
「但奇怪的是,皇上又在隨行人員中增添了不少人。」
「像是四王八公中的榮國公與北靜郡王等實權勛貴均在列,初露頭角的王家次子與史侯幼子所在的龍禁尉也全被叫了去。」
「除此外還有故去的大福晉娘家伊爾根兩兄弟,與大皇子走得頗近的神威將軍……」
「我冷眼瞧著,總覺得有些心驚。」
第36章 父子
不管對塞外那邊的局勢有多擔心,待在京城的諸位也隻能等待最後的結果,並不能插手千裏之外的事情。
索性季戈正懷孕,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件事上。
三月之後,季戈的孕吐反應就慢慢消失了。
良好的身體素質給了她足夠的本錢,讓她在懷孕期間也能自如行動,並不需要和其他孕婦一般被困在家裏,無論做什麽都有人耳提麵命,讓其必須小心行事。
季戈一開始對孩子沒太多喜愛之情,甚至覺得懷孕麻煩。
但等孩子開始胎動,母子之間真正有了「交流」,季戈才對肚子裏的孩子有了愛惜之情。
她父母幾乎日日上門。
季世文還好,因為韓夫人幾次懷孕他都在打仗,對孕婦的了解並不多,見到人也就問問飲食而已。
韓夫人作為一個生了三個孩子的母親,了解可就太多了。
她不但將季戈衣食住行照顧得妥妥噹噹,見她身強體健,孕吐反應消失後幾乎不受懷孕影響,便試圖讓季戈待在家中為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做幾件衣服。
季戈卻最煩針線,也並不覺得自己一個生手做的衣服,會比針線娘子做得更好,於是果斷拒絕。
其他瑣事她也多假於他人之手,自己並不愛管。
反正韓夫人在旁盯著,怎麽也出不了錯。
相較起來,季戈反倒更在意孩子的胎教,她不但自己搜羅了不少書籍,平日有空便開口誦讀,還會要求林淮這個孩子的父親也參與進來,每每到了晚間,都會讓其誦念詩書史記經等給孩子聽。
林淮一開始還不習慣。
主要是這時候的男子多事甩手掌櫃,即便是疼愛妻子,也隻會關心妻子的衣食住行,其他的從不多管。
出生了的孩子都不一定會插手他們的生活教育,更何況尚未出生的孩子?
但被季戈帶著讀了幾次書,明顯發現尚在腹中的孩子對自己的聲音熟悉許多,聽得自己聲音不但多了許多迴應,若每日不曾聽到自己聲音,甚至很晚都不得安睡。
林淮的一腔慈父之心被喚醒,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因而在此之後,林淮並不需要季戈催促,每日散值歸家便會主動找來自己喜愛的書籍為孩子誦讀,比季戈這個母親都要更勤勉。
季戈覺得好笑,卻樂得看到這一幕,便默認了林淮舉動。
原本對她略有微詞的韓夫人見狀,思索幾日後也沒了言語。
念及自己懷孕期間,季世文甩手掌櫃般的做派,登時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季世文察覺到後,伏低做小好幾日,才將韓夫人哄得眉開眼笑。
得知夫人生氣原因後,季世文也頗有些不是滋味。
即便孩子如今個個懂事孝順,他也總覺得有些愧對妻兒。長子早已成婚,長孫都出世許久了,他就算想要彌補也無計可施。
但這不是,女兒剛懷上了孩子嗎?
他本是武勛,除上朝外並無什麽公務,如今康熙又帶著一大批人去了塞外,他在京城更是空閑,全然不似林淮般還需每日上值。
於是趁著林淮不再,季世文便悄摸拿了一堆兵書放在女兒家,等女兒有空便每日上門為其誦讀兵書。
季戈無語,父親這是想將腹中孩子培養成將軍?
得虧林家族長不知道,不然指定打上門來!
但即便以後並未繼承其父林淮的衣缽走上科舉道路,而是效仿其外祖父成了將軍,也並非壞事。
縱觀大清一朝,戰爭從未少過。
等她肚子裏這孩子嶄露頭角,已經是雍正在位,甚至可能是幹隆在位,他若真能成為驍勇善戰的將軍,可不是什麽壞事。
或者說,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
是以,季戈不但沒有製止父親的做法,還悄悄為他打掩護。
韓夫人在旁看著,滿臉的哭笑不得。
出血量很小,還毫無痛感。
是以即便是在沒有衛生巾的古代,季戈也能在經期外出走動,並不會因此受到太大的限製。
但與此同時,她就沒那麽注意時間。
一不留神,就忘了自己當月是否來了月事。
等到查出懷孕,已經滿了兩個月。
所以算算時間,季戈其實隻需要再等半個多月,肚子裏這孩子就滿三個月了。
想到這兒,季戈著實鬆了口氣。
大嫂看得好笑不已。
兩人就著這個話題說了幾句,很快就轉移到了其他事上。
大嫂知道季戈最關注今年的塞外之行,幹脆說道:「就在前兩日,皇上帶著好些個皇子阿哥與大臣啟程去了塞外。」
「因父親未去,皇上特意點了佟家的隆科多隨行。」
「隆科多雖然年輕,但聽說本事不小,又與皇上是表兄弟,此去不但能為皇上分憂解難,等迴京後估計也能升職。」
「但奇怪的是,皇上又在隨行人員中增添了不少人。」
「像是四王八公中的榮國公與北靜郡王等實權勛貴均在列,初露頭角的王家次子與史侯幼子所在的龍禁尉也全被叫了去。」
「除此外還有故去的大福晉娘家伊爾根兩兄弟,與大皇子走得頗近的神威將軍……」
「我冷眼瞧著,總覺得有些心驚。」
第36章 父子
不管對塞外那邊的局勢有多擔心,待在京城的諸位也隻能等待最後的結果,並不能插手千裏之外的事情。
索性季戈正懷孕,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件事上。
三月之後,季戈的孕吐反應就慢慢消失了。
良好的身體素質給了她足夠的本錢,讓她在懷孕期間也能自如行動,並不需要和其他孕婦一般被困在家裏,無論做什麽都有人耳提麵命,讓其必須小心行事。
季戈一開始對孩子沒太多喜愛之情,甚至覺得懷孕麻煩。
但等孩子開始胎動,母子之間真正有了「交流」,季戈才對肚子裏的孩子有了愛惜之情。
她父母幾乎日日上門。
季世文還好,因為韓夫人幾次懷孕他都在打仗,對孕婦的了解並不多,見到人也就問問飲食而已。
韓夫人作為一個生了三個孩子的母親,了解可就太多了。
她不但將季戈衣食住行照顧得妥妥噹噹,見她身強體健,孕吐反應消失後幾乎不受懷孕影響,便試圖讓季戈待在家中為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做幾件衣服。
季戈卻最煩針線,也並不覺得自己一個生手做的衣服,會比針線娘子做得更好,於是果斷拒絕。
其他瑣事她也多假於他人之手,自己並不愛管。
反正韓夫人在旁盯著,怎麽也出不了錯。
相較起來,季戈反倒更在意孩子的胎教,她不但自己搜羅了不少書籍,平日有空便開口誦讀,還會要求林淮這個孩子的父親也參與進來,每每到了晚間,都會讓其誦念詩書史記經等給孩子聽。
林淮一開始還不習慣。
主要是這時候的男子多事甩手掌櫃,即便是疼愛妻子,也隻會關心妻子的衣食住行,其他的從不多管。
出生了的孩子都不一定會插手他們的生活教育,更何況尚未出生的孩子?
但被季戈帶著讀了幾次書,明顯發現尚在腹中的孩子對自己的聲音熟悉許多,聽得自己聲音不但多了許多迴應,若每日不曾聽到自己聲音,甚至很晚都不得安睡。
林淮的一腔慈父之心被喚醒,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因而在此之後,林淮並不需要季戈催促,每日散值歸家便會主動找來自己喜愛的書籍為孩子誦讀,比季戈這個母親都要更勤勉。
季戈覺得好笑,卻樂得看到這一幕,便默認了林淮舉動。
原本對她略有微詞的韓夫人見狀,思索幾日後也沒了言語。
念及自己懷孕期間,季世文甩手掌櫃般的做派,登時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季世文察覺到後,伏低做小好幾日,才將韓夫人哄得眉開眼笑。
得知夫人生氣原因後,季世文也頗有些不是滋味。
即便孩子如今個個懂事孝順,他也總覺得有些愧對妻兒。長子早已成婚,長孫都出世許久了,他就算想要彌補也無計可施。
但這不是,女兒剛懷上了孩子嗎?
他本是武勛,除上朝外並無什麽公務,如今康熙又帶著一大批人去了塞外,他在京城更是空閑,全然不似林淮般還需每日上值。
於是趁著林淮不再,季世文便悄摸拿了一堆兵書放在女兒家,等女兒有空便每日上門為其誦讀兵書。
季戈無語,父親這是想將腹中孩子培養成將軍?
得虧林家族長不知道,不然指定打上門來!
但即便以後並未繼承其父林淮的衣缽走上科舉道路,而是效仿其外祖父成了將軍,也並非壞事。
縱觀大清一朝,戰爭從未少過。
等她肚子裏這孩子嶄露頭角,已經是雍正在位,甚至可能是幹隆在位,他若真能成為驍勇善戰的將軍,可不是什麽壞事。
或者說,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
是以,季戈不但沒有製止父親的做法,還悄悄為他打掩護。
韓夫人在旁看著,滿臉的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