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綜] 從紅樓夢開始快穿名著世界 作者:聽雨問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奶嬤嬤都是賈敏或林如海身邊得用的人的兒媳婦,自然是知道,林家上下,說話最管用的就是這個大少爺,隻要大少爺要做的事情,賈敏跟林如海都不會阻攔。
就像年前,賈敏的陪嫁中的幾個,被老太太跟王夫人收買指使,跟賈敏吹耳邊風,被正好來給賈敏請安的林玉軒聽到了,他直接就讓人連著一家子一起給老太太送了迴去。
那是一點兒麵子都不留,當然,送迴去的名頭是賈敏惦記母親,又不能近身伺候,所以就把自己覺得伺候好的人送來替自己身前盡孝。
賈敏對此,沒有攔著,隻默默地給備了一些當地特產,聊表自己的思念之情,就讓那些人跟著迴去了。
等兩人誠惶誠恐的表忠心之後,林玉軒又道:「你們也別覺得這事兒苛刻,找下人就是為了伺候主子的,自然萬事兒都得以主子安全為主。」
「不過,等妹妹半歲以後,能吃些輔食了,你們也能輕鬆些,待妹妹周歲斷奶之後,你們表現好,以後就留在妹妹身邊,好處自然是少不了的。」
說著,他順手拿出幾顆金瓜子賞給了這兩個奶嬤嬤道:「你們餵妹妹,別讓我聽到妹妹還得吃剩飯的消息,當然,妹妹吃不下的,擠了迴去給自己的孩子吃些,也是能理解的。」
「到底是損了你們家孩子的口糧,所以這幾個金瓜子,你們兩個分了,迴頭讓家裏的孩子找補些營養吧。」
他這既是敲打,也是打一棍子給個甜棗了,兩個奶嬤嬤趕緊表示明白,保證絕對不會虧了小姐的嘴。
第35章
黛玉抓周禮後沒幾天,就是林玉軒十五歲生日,林玉軒想要參加今年的會試,所以,生日的第二天,他就騎馬離開了家。
林如海夫妻還好,雖然捨不得跟兒子分開,但林玉軒從小懂事獨立,又分開慣了,很快就接受了,但黛玉不行,小丫頭哭的直打嗝。
林黛玉最喜歡的不是拿她寶貝的不行的老父親,也不是溫柔的娘親,而是沒事兒就作弄她的哥哥林玉軒。
這會兒林玉軒恨不得直接帶著小丫頭一起走,但最後還是理智占據了上風,才壓下這個想法,然後許諾等辦完事兒迴來帶她一起走,這才暫時將小哭包哄好。
林玉軒不敢再耽誤,怕黛玉再反口不幹,他不能保證自己還能狠下心拒絕妹妹的請求,所以隻能趕緊離開黛玉的視線,一會兒林如海再抱著她去外邊兒走走,盡量轉移她注意力吧。
正好今年賈瑚也出孝了,哥倆一起去參加了會試,林玉軒輕鬆取得了會元,賈瑚稍微差一點兒,排在第二十七位。
半月後,作為會元的林玉軒率領眾考生一起進入禮部,隨禮部負責官員一起進入保和殿參加應試,會試錄取的360名考生,最後隻前108人能繼續參加四月二十一的應殿試,餘下的可去吏部等待通知,外放做個地方小官。
應試跟殿試都是隻考一道時務策,針對政治、經濟等,隻是應試是由翰林院出題,殿試卻是皇上親自當場出題。
林玉軒腦子裏存著歷代狀元殿試文章,又是經過現代議論文等應試教育教育荼毒的人,寫這種套路八股文自然不難,不就是用古文寫個800字小作文嗎。
殿試的成績是當場宣讀的,隻是在最後林玉軒的名次上,幾位重臣意見不統一了,主要還是林玉軒的年齡太小了,需要壓一壓,但文章卻又寫的實在完美,實打實的狀元之才。
再有一個,這時候都講究子不過父,意思就是兒子不能越過老子,就比如林如海是侯爵,林玉軒就算是有天大的功勞,也得先是林如海升國公之後,林玉軒才能再往上升一級做侯爺。
而林如海隻要一天不致仕,林玉軒的官職就不能高過林如海的品級,若林如海就在這從二品不動了,林玉軒累死也不能高過三品。
所以,當年林如海因為年齡跟容貌,被欽點美探花,按理,林玉軒也就不能高於這個名詞,最後,皇上大手一揮,直接讓林家來了個父子雙探花的美名。
後麵也不知道是出於補償心理,還是顧念賈瑚也是自己的便宜幹侄子,直接把賈瑚的名次由第十八名提到了第十名。
這一百零八名真正參加殿試的考生,其實都可以叫天子門生,但還是有些區別的,其實,入皇上眼,讓皇上禦筆親批的隻有畫圈最多的前十本,後麵的名次的,一般皇上都不知道誰寫了什麽,更不會知道你文采怎麽樣,又何談重用?
另外,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會當場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二甲稱「進士出身」,其中的前七人,也就是第四至第十名,因為是經過禦筆親批,也就是得到皇上認可的門生,他們可以直接入翰林做庶吉士,被稱作點翰林。
剩下的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大約,皇上也覺得那個被賈瑚給擠掉的第十名考生有些冤,而且人家做的文章也確實不錯,所以,皇上幹脆大手一揮,直接也讓那個考生也直接去翰林院入職吧,左右也不過是多個抄書的。
打馬遊街之後,林玉軒正頂著都不知道是誰撒的花瓣跟一堆手絹之後的迴到宮門前,到偏殿收拾一下就去參加瓊林宴了。
就像年前,賈敏的陪嫁中的幾個,被老太太跟王夫人收買指使,跟賈敏吹耳邊風,被正好來給賈敏請安的林玉軒聽到了,他直接就讓人連著一家子一起給老太太送了迴去。
那是一點兒麵子都不留,當然,送迴去的名頭是賈敏惦記母親,又不能近身伺候,所以就把自己覺得伺候好的人送來替自己身前盡孝。
賈敏對此,沒有攔著,隻默默地給備了一些當地特產,聊表自己的思念之情,就讓那些人跟著迴去了。
等兩人誠惶誠恐的表忠心之後,林玉軒又道:「你們也別覺得這事兒苛刻,找下人就是為了伺候主子的,自然萬事兒都得以主子安全為主。」
「不過,等妹妹半歲以後,能吃些輔食了,你們也能輕鬆些,待妹妹周歲斷奶之後,你們表現好,以後就留在妹妹身邊,好處自然是少不了的。」
說著,他順手拿出幾顆金瓜子賞給了這兩個奶嬤嬤道:「你們餵妹妹,別讓我聽到妹妹還得吃剩飯的消息,當然,妹妹吃不下的,擠了迴去給自己的孩子吃些,也是能理解的。」
「到底是損了你們家孩子的口糧,所以這幾個金瓜子,你們兩個分了,迴頭讓家裏的孩子找補些營養吧。」
他這既是敲打,也是打一棍子給個甜棗了,兩個奶嬤嬤趕緊表示明白,保證絕對不會虧了小姐的嘴。
第35章
黛玉抓周禮後沒幾天,就是林玉軒十五歲生日,林玉軒想要參加今年的會試,所以,生日的第二天,他就騎馬離開了家。
林如海夫妻還好,雖然捨不得跟兒子分開,但林玉軒從小懂事獨立,又分開慣了,很快就接受了,但黛玉不行,小丫頭哭的直打嗝。
林黛玉最喜歡的不是拿她寶貝的不行的老父親,也不是溫柔的娘親,而是沒事兒就作弄她的哥哥林玉軒。
這會兒林玉軒恨不得直接帶著小丫頭一起走,但最後還是理智占據了上風,才壓下這個想法,然後許諾等辦完事兒迴來帶她一起走,這才暫時將小哭包哄好。
林玉軒不敢再耽誤,怕黛玉再反口不幹,他不能保證自己還能狠下心拒絕妹妹的請求,所以隻能趕緊離開黛玉的視線,一會兒林如海再抱著她去外邊兒走走,盡量轉移她注意力吧。
正好今年賈瑚也出孝了,哥倆一起去參加了會試,林玉軒輕鬆取得了會元,賈瑚稍微差一點兒,排在第二十七位。
半月後,作為會元的林玉軒率領眾考生一起進入禮部,隨禮部負責官員一起進入保和殿參加應試,會試錄取的360名考生,最後隻前108人能繼續參加四月二十一的應殿試,餘下的可去吏部等待通知,外放做個地方小官。
應試跟殿試都是隻考一道時務策,針對政治、經濟等,隻是應試是由翰林院出題,殿試卻是皇上親自當場出題。
林玉軒腦子裏存著歷代狀元殿試文章,又是經過現代議論文等應試教育教育荼毒的人,寫這種套路八股文自然不難,不就是用古文寫個800字小作文嗎。
殿試的成績是當場宣讀的,隻是在最後林玉軒的名次上,幾位重臣意見不統一了,主要還是林玉軒的年齡太小了,需要壓一壓,但文章卻又寫的實在完美,實打實的狀元之才。
再有一個,這時候都講究子不過父,意思就是兒子不能越過老子,就比如林如海是侯爵,林玉軒就算是有天大的功勞,也得先是林如海升國公之後,林玉軒才能再往上升一級做侯爺。
而林如海隻要一天不致仕,林玉軒的官職就不能高過林如海的品級,若林如海就在這從二品不動了,林玉軒累死也不能高過三品。
所以,當年林如海因為年齡跟容貌,被欽點美探花,按理,林玉軒也就不能高於這個名詞,最後,皇上大手一揮,直接讓林家來了個父子雙探花的美名。
後麵也不知道是出於補償心理,還是顧念賈瑚也是自己的便宜幹侄子,直接把賈瑚的名次由第十八名提到了第十名。
這一百零八名真正參加殿試的考生,其實都可以叫天子門生,但還是有些區別的,其實,入皇上眼,讓皇上禦筆親批的隻有畫圈最多的前十本,後麵的名次的,一般皇上都不知道誰寫了什麽,更不會知道你文采怎麽樣,又何談重用?
另外,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會當場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二甲稱「進士出身」,其中的前七人,也就是第四至第十名,因為是經過禦筆親批,也就是得到皇上認可的門生,他們可以直接入翰林做庶吉士,被稱作點翰林。
剩下的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大約,皇上也覺得那個被賈瑚給擠掉的第十名考生有些冤,而且人家做的文章也確實不錯,所以,皇上幹脆大手一揮,直接也讓那個考生也直接去翰林院入職吧,左右也不過是多個抄書的。
打馬遊街之後,林玉軒正頂著都不知道是誰撒的花瓣跟一堆手絹之後的迴到宮門前,到偏殿收拾一下就去參加瓊林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