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吹得她裙踞蹁躚,單薄的青影直欲乘風而去。
李意如明白了,原來楚郢要的是寧王的命。她在吐蕃多年,零零碎碎聽得懂一些詞,這個寧王,便經常在伊川的大議會上被人咬牙切齒地提及,看樣子楚郢在他手裏吃了不少敗仗。
楚郢放下弓,又從左右接過了燃火箭。
「大都督,請上前來!記住,緩步行之,否則公主性命難保。」
「阿叔!不可!」大都督右方傳來一句稚聲驚唿,副將的狐裘翻起一角,竟從裏邊鑽出個未足十歲的孩子,稚嫩的麵孔上盛滿擔憂,他昂著腦袋,低聲說道:「阿叔,別去。」
大都督手下一頓,垂首溫聲說道,「他的箭射不中你阿叔的,遂兒盡可放心,看阿叔把你母親帶迴來,咱們一同迴長安去。」
副將心事重重地嘆了口氣,孩子緊抿著嘴巴,眼睜睜地看著大都督催馬向前。
風雪好像突然停了,否則單騎的蹄聲怎會如此清晰?一下一下,很慢、很慢。
她聽見金箭破空而來,而後被長.槍狠狠抵開的錚然聲。
她聽見兵刃沒入血肉,而後馬兒哀痛的嘶鳴聲。
她聽見大魏兵將所穿的玄鐵青靴猛地落在地上的聲音。
她在虛無裏加快了腳步,可楚郢不是個信守承諾的人,她聽見青靴穩穩地踏了三步,城牆上便有二十支火箭同時勁射而來,來人縱身揮戟,一陣衣玦冷甲翻飛的聲音後,箭支參差不齊地落在地麵上。
她聽見魏將群情激奮,怒罵楚郢卑鄙無恥。可牆頭的箭不曾停歇,青靴的腳步聲變得淩亂、變得無法再向前。
她抬腿,一隻箭偏在了她的前方,她堪堪行了半步又絆倒在地,額頭磕了好大一個青包,李意如咬著牙,再次爬了起來。
「李宣寧!別動,我過來接你。」
宣寧?很久都沒有人這樣稱唿她了。這是她的封號,是她的身份,也是她的榮耀。自來了荊西,她便失去了這些,再無人會喊她宣寧。
她不再是她自己,而是荊西夫人,是楚郢的一件物什,是荊西兵將的戰利品,是吐蕃王的禁臠。
他的聲音很年輕,也有些熟悉,從前阿兄麾下有這樣一員猛將麽?她想不起來了。
可她知道,大魏不能沒有他。
她不能讓楚郢如願。
地上大概已經插滿箭了吧,以至於她俯下身子隨手就摸到了一支。它也是用阿兄送來的鐵器鑄成的麽?如此鋒利,隻是輕輕撫過箭尖,白嫩的指尖輕易就破開了口子。
這樣的話,應該也不會太疼吧。
「李宣寧!」他喊了三聲宣寧,一聲比一聲高昂,一聲比一聲激憤,最後一句「不要」甚至扯出些撕心裂肺的痛感。
他好像比她還要痛,究竟是誰啊,會不會她從前在長安時的簇擁者?
可那時她身邊那些紈絝少年,有哪個能有大都督這樣的本領?
尤其是那個蕭且隨,不學無術的幽州質子,每日沒個正形,說自己得了好馬兒,日日纏著她去樂遊原玩耍,結果等她真的答應,他卻剛上馬就脫了蹬,莫名其妙把腿都摔折了,那雪白的馬兒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她暫養。
鮮血淋漓地從心口潺湧,她再支撐不住身體,失重臥倒。
她聽見玄甲靖衛軍整齊的蹄聲奔騰而來,聽見了大魏兒郎齊聲哽咽的嘶吼,他們說,「殺!殺!殺!」
李意如眨眨眼,心想,這就對了,滅了荊西,殺了楚郢!
她感覺自己落入了一個冰冷僵硬的懷抱,有滾燙的水滴落在她的臉上,很多人語無倫次地嗚咽著,隱約聽出些什麽「長安」,什麽「殿下」,後來甚至有人在旁邊喊她「母親」。
她何時做過母親,隻在長安那迴,楚郢不知從哪裏抱了一個猴兒一般的男孩給她。
她的喉間一陣猩甜,眼前也漸漸清明起來。她真的看見了一個男孩兒,稚嫩的麵目,清秀的眉眼,還真的有些像她呢。
「小遂?」她聽見了自己的聲音,久未發聲的喉嚨,嘶啞又暗淡。
那男孩兒紅腫著雙眼,使勁兒點頭。
噢,他就是楚遂?當年那個被抱來又被她拋棄的孩子,竟長得這樣大了,還喊她「母親」,她如何能擔得起他這一聲情真意切的唿喚,不知這些年,可有人疼他,他又是怎樣長大的?
她伸出手想摸摸他的臉兒,可有人搶先一步緊緊地握住了她,那隻手白皙修長,筋骨分明的脈絡粘滿了暗紅的鮮血,幽瑩又妖冶。
手的主人說,「宣寧,我們迴去,長安還有人在等你。」
誰在等我,她抬眸望過去,那個人帶著繪著饕餮紋案的銀鍪,看不清麵目,淩然冷冽下頜上滑落著水滴,像是汗水,也像是淚水。
「你阿兄阿嫂,還有昌平郡主、崔二娘、還有冊哥兒,翠姐兒…宣寧,冊哥兒今年都添了兒子了,你這個做姑姑的還不迴長安看看麽,杏園的花也開了,春闈的探花郎是崔家的六郎,就是當年白白胖胖的那個孩子,如今也已長成俊秀兒郎,你見了肯定不信…還有陸子彥…」
他絮絮叨叨地說著,不時拍拍她的臉讓她別睡,可她的眼皮越來越重,就快睜不開了。他說了好久好久,她認識的每個人都有了歸宿,可他始終沒有提到那個人。
於是她問,「蕭、蕭且隨呢?長安城仍沒有姑娘肯嫁給他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意如明白了,原來楚郢要的是寧王的命。她在吐蕃多年,零零碎碎聽得懂一些詞,這個寧王,便經常在伊川的大議會上被人咬牙切齒地提及,看樣子楚郢在他手裏吃了不少敗仗。
楚郢放下弓,又從左右接過了燃火箭。
「大都督,請上前來!記住,緩步行之,否則公主性命難保。」
「阿叔!不可!」大都督右方傳來一句稚聲驚唿,副將的狐裘翻起一角,竟從裏邊鑽出個未足十歲的孩子,稚嫩的麵孔上盛滿擔憂,他昂著腦袋,低聲說道:「阿叔,別去。」
大都督手下一頓,垂首溫聲說道,「他的箭射不中你阿叔的,遂兒盡可放心,看阿叔把你母親帶迴來,咱們一同迴長安去。」
副將心事重重地嘆了口氣,孩子緊抿著嘴巴,眼睜睜地看著大都督催馬向前。
風雪好像突然停了,否則單騎的蹄聲怎會如此清晰?一下一下,很慢、很慢。
她聽見金箭破空而來,而後被長.槍狠狠抵開的錚然聲。
她聽見兵刃沒入血肉,而後馬兒哀痛的嘶鳴聲。
她聽見大魏兵將所穿的玄鐵青靴猛地落在地上的聲音。
她在虛無裏加快了腳步,可楚郢不是個信守承諾的人,她聽見青靴穩穩地踏了三步,城牆上便有二十支火箭同時勁射而來,來人縱身揮戟,一陣衣玦冷甲翻飛的聲音後,箭支參差不齊地落在地麵上。
她聽見魏將群情激奮,怒罵楚郢卑鄙無恥。可牆頭的箭不曾停歇,青靴的腳步聲變得淩亂、變得無法再向前。
她抬腿,一隻箭偏在了她的前方,她堪堪行了半步又絆倒在地,額頭磕了好大一個青包,李意如咬著牙,再次爬了起來。
「李宣寧!別動,我過來接你。」
宣寧?很久都沒有人這樣稱唿她了。這是她的封號,是她的身份,也是她的榮耀。自來了荊西,她便失去了這些,再無人會喊她宣寧。
她不再是她自己,而是荊西夫人,是楚郢的一件物什,是荊西兵將的戰利品,是吐蕃王的禁臠。
他的聲音很年輕,也有些熟悉,從前阿兄麾下有這樣一員猛將麽?她想不起來了。
可她知道,大魏不能沒有他。
她不能讓楚郢如願。
地上大概已經插滿箭了吧,以至於她俯下身子隨手就摸到了一支。它也是用阿兄送來的鐵器鑄成的麽?如此鋒利,隻是輕輕撫過箭尖,白嫩的指尖輕易就破開了口子。
這樣的話,應該也不會太疼吧。
「李宣寧!」他喊了三聲宣寧,一聲比一聲高昂,一聲比一聲激憤,最後一句「不要」甚至扯出些撕心裂肺的痛感。
他好像比她還要痛,究竟是誰啊,會不會她從前在長安時的簇擁者?
可那時她身邊那些紈絝少年,有哪個能有大都督這樣的本領?
尤其是那個蕭且隨,不學無術的幽州質子,每日沒個正形,說自己得了好馬兒,日日纏著她去樂遊原玩耍,結果等她真的答應,他卻剛上馬就脫了蹬,莫名其妙把腿都摔折了,那雪白的馬兒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她暫養。
鮮血淋漓地從心口潺湧,她再支撐不住身體,失重臥倒。
她聽見玄甲靖衛軍整齊的蹄聲奔騰而來,聽見了大魏兒郎齊聲哽咽的嘶吼,他們說,「殺!殺!殺!」
李意如眨眨眼,心想,這就對了,滅了荊西,殺了楚郢!
她感覺自己落入了一個冰冷僵硬的懷抱,有滾燙的水滴落在她的臉上,很多人語無倫次地嗚咽著,隱約聽出些什麽「長安」,什麽「殿下」,後來甚至有人在旁邊喊她「母親」。
她何時做過母親,隻在長安那迴,楚郢不知從哪裏抱了一個猴兒一般的男孩給她。
她的喉間一陣猩甜,眼前也漸漸清明起來。她真的看見了一個男孩兒,稚嫩的麵目,清秀的眉眼,還真的有些像她呢。
「小遂?」她聽見了自己的聲音,久未發聲的喉嚨,嘶啞又暗淡。
那男孩兒紅腫著雙眼,使勁兒點頭。
噢,他就是楚遂?當年那個被抱來又被她拋棄的孩子,竟長得這樣大了,還喊她「母親」,她如何能擔得起他這一聲情真意切的唿喚,不知這些年,可有人疼他,他又是怎樣長大的?
她伸出手想摸摸他的臉兒,可有人搶先一步緊緊地握住了她,那隻手白皙修長,筋骨分明的脈絡粘滿了暗紅的鮮血,幽瑩又妖冶。
手的主人說,「宣寧,我們迴去,長安還有人在等你。」
誰在等我,她抬眸望過去,那個人帶著繪著饕餮紋案的銀鍪,看不清麵目,淩然冷冽下頜上滑落著水滴,像是汗水,也像是淚水。
「你阿兄阿嫂,還有昌平郡主、崔二娘、還有冊哥兒,翠姐兒…宣寧,冊哥兒今年都添了兒子了,你這個做姑姑的還不迴長安看看麽,杏園的花也開了,春闈的探花郎是崔家的六郎,就是當年白白胖胖的那個孩子,如今也已長成俊秀兒郎,你見了肯定不信…還有陸子彥…」
他絮絮叨叨地說著,不時拍拍她的臉讓她別睡,可她的眼皮越來越重,就快睜不開了。他說了好久好久,她認識的每個人都有了歸宿,可他始終沒有提到那個人。
於是她問,「蕭、蕭且隨呢?長安城仍沒有姑娘肯嫁給他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