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將軍,李益明所部已經拿下衛城,全殲城內元軍兩萬人,向北的兩條路口已經被封鎖,絕不會走脫一個元兵。”


    “好!”


    趙天佑開始大軍進攻兩座屯有元軍的軍寨,簡陋的工事連一輪炮擊都扛不住,防守的元軍死傷了約有三成之後,忽必烈下旨打開了南門,把這兩萬多亂成一鍋粥的元軍放進了城內。


    至此宋軍的四麵合圍已經完成,每一條離開元大都的道路,都在宋軍的控製之下,元大都城內的上上下下將近三十萬人,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安然脫身離開。


    這時候趙天佑放棄了用重炮轟擊城牆的辦法,而是把所有的人馬集中到了元軍射程之外的三百多步之外,開成挖土築堤修壩,一點點的向前推進,最後在元大都四座城門之外修建起一座高大的土城,剛好高過元大都城牆一丈左右。


    這是從蒙古騎兵西征就開始用過的辦法,在城外修建高高的土城之後,再派弓箭手居高臨下,用箭矢消滅每一個能夠看到的守軍,這樣一來攻城就變得非常簡單快捷。


    用這個辦法元軍攻克過宋朝無數的軍事重鎮,幾乎靠近北部防線的城市,每一座都曾經被元軍用這種方法攻擊過,今天風水輪流轉,輪到元軍守城享受這種來自頭頂上的攻擊。


    可是忽必烈沒有辦法,隻能派兵硬撐著守城,一旦城門前方的兵力稀薄,宋軍就派人拉著土石去填城外的護城河,真是叫忽必烈咬著牙也要和土城上的宋軍對射。


    宋軍圍城初期嗎,城內的人雖然膽戰心驚,但並不是完全陷入絕望,畢竟西北、四川、雲貴這幾個地方,還有幾十萬的元軍精銳騎兵駐守,忽必烈發出的征調命令早就應該收到。


    這些外派的精銳部隊一旦返迴元大都,那麽宋軍腹背受敵之下肯定會退兵,倒時候挑選個合適的機會,出城向北一路疾馳迴到草原,那時候宋軍還敢追殺不成?


    可是時間在一天一天的渡過,每天死在弓箭對抗戰鬥中的元軍都有上千,而傷者更是不計其數。這樣的日子就像是小刀零割,雖不致命但是每天都流血,不是很疼但是沒有輕鬆的時刻,隨著傷者的增多,本來存儲物資相當充足,可是缺醫少藥成了常態。


    本來就是漢醫為主,各種看病的草藥和金瘡藥都是由他們配置,隨著病號增多消耗加劇,庫存的藥劑很快就要用完,但是因為每天都有新增的傷員,也騰不出足夠的人手來配置新的藥劑。


    緊挨著城門甬道的幾個大院子,被騰出來特意安置傷病號,裏邊的房間內滿滿當當已經住滿了人,可是每天都要新增的傷員進來,漸漸的過廳夥房都裝滿了人,如果在增加傷兵的話,恐怕就要住在走廊或者地上了。


    倒不是元大都內的建築不夠多,沒有地方住人睡覺,連續的十幾年不停的蓋房子,忽必烈修建的建築足夠五十萬人居住,而是醫生資源和藥劑都在這幾個院子裏,離開了這裏就得自己給自己治病了。


    “大汗,軍營藥草嚴重短缺,皇宮中有一些儲備,可是都拿出去也支撐不了幾天,傷兵實在是太多了,光是南城就已經有五千傷員,多到沒有地方安置。”


    主管物資調配的官員也很無奈,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現在是沒有進項都是出項,而新的傷病號每天都在增加,如果不能夠從城外補給,那麽元大都內的藥草很快就會斷頓。


    以前的大興府內,有幾個非常大的中藥材市場,河北道河南道的中藥商人,都會把最好材質的藥材,最先運到大興府來,期望和元大都建立藥材生意上的來往。


    可是現在大興府已經被宋軍占領,北方最大的藥材倉庫和商行,都在大興府內,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地點有多重要。現在忽必烈已經非常後悔,應該這些物資的交易集散地設在大都城內,同時還有漢人的其它生意和物資,目前都出現了短缺。


    隻有金銀和珠寶,對於戰爭的幫助很有限,不如糧食和藥品的作用更大,以往元大都的儲備和掠奪不無關係,忽必烈建造了眾多的宮殿和倉庫,用來存放和展示來自於宋朝的奇珍異寶。


    而糧食藥品牛羊等等生活物資儲備和交易,都是分散在周邊的幾個小城,從來沒有想到過,元大都會陷入四麵圍困的境地不過現在怎麽想都已經晚了。


    “趙將軍,咱們這麽攻城多慢啊,不如調集重炮一頓猛轟,把正門城樓全給他炸上天,還這麽一箭一箭的射來射去,多費力不討好啊!”


    這樣的話隻有一個人能說,也就是杜滸才敢這樣說話,換做別人借上三個膽子也不敢在趙天佑麵前說。


    “哈哈,這個事啊,你以後就知道了,元大都的城牆內外都有甕城,就是炸塌一一麵牆也攻不進去,勉強衝進去就會陷入四麵圍殺,不可取不可取的。”


    趙天佑對於目前的進度還算滿意,他不想損毀這道耗盡幾十萬人之力修建的城牆,更不想把城內的東西炸個稀巴爛,那用不了多久可都是自己的,炸壞了可是沒有人賠的。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士兵戰損極低,在土城上攻擊敵人的主要以神臂弓為主,射程遠殺傷力強,還居高臨下占據了地利,殺得元軍一點脾氣沒有。


    當然元大都內守軍神臂弓也有配置,但是就這一丈高的地勢差別,就形成了戰損將近八十比一的巨大落差,幾乎就是毫無抵抗能力的元軍,每天都要承受幾百上千人的傷亡。


    在四座城門上演著同樣的畫麵,就按照這樣的戰損速度,再用不了一個月,那些臨時被逼上城頭射箭的苦役,還有他統轄的正式守衛軍兵,全都要做了宋軍箭下的冤鬼。


    一君一臣一桌一案,桌上的酒菜還算豐盛,這次沒有珍貴的酒杯,兩個人麵前都是兩隻普通的白色瓷杯。


    “大汗,想過和宋軍議和嗎?”


    本書來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