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最簡單的埋伏創造最大的戰果
雙乎日的兩隻眼睛通紅,憤怒的火焰幾乎就要噴射出來,一開場就如此的被動,這可不是他心中期待的場麵,腦中正在和僅餘的一絲理智爭鬥。
兩翼的輕騎兵已經陷入困局,隻要他一聲令下,身後的騎兵大部隊中就會衝出支援部隊,支援那兩支苦苦支撐的輕騎兵。不過他腦子裏有個想法,中間的火炮剛才已經讓他見識到了厲害,心裏突突的顫了幾下,有了一些遲疑,甚至有了迴頭的想法。
來支援的樊城襄陽已經落入宋軍的手中,他帶領這支援部隊走錯了方向,延誤戰機的帽子肯定是戴上了,若是一仗不打就跑迴去,數罪並罰之下就是大汗的親戚也難逃其責。
樊城這場仗隻要稍有戰績,他迴去就能夠交代一番,對麵中軍的炮兵陣地就像一塊飄著香味的紅燒肉,不停地誘惑著他,如果能夠搶奪幾門火炮迴去,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可那轟隆隆的炮聲,已經展示了它們的威力,那依舊流淌著血液的路途之上,還有那麽多沒有冷卻的屍體,怎麽搶過來?在他身後還有幾萬鐵血大軍,戰力依舊十足,隨時都可以衝殺上去,可是最後能不能成功,可是一個未知數。
雙乎日猶豫的時候,宋軍的炮兵可是沒有耽擱一刻,從新整理的火炮已經進入發射狀態,令旗一揮之下第一波火炮咚咚的開炮,調整之後的彈著點直接進了元軍騎兵大隊。
隊伍當中爆炸開始的同時,雙乎日也下了決心,一聲令下全軍出擊,隻有一個目的一個目標,就是搶幾上幾門宋軍的火炮,如果能夠帶上幾門火炮返迴元大都,無論這次他犯過多大的錯都可以一筆勾銷。
“殺!衝!”
雙乎日抽出自己的佩刀,高高的舉向天空,然後指向在中路巍然不動的宋軍炮兵陣地。
五六萬騎兵一起高唿呐喊,催動了胯下的馬匹,如天雷滾滾的般的馬蹄聲響起,無數的騎兵伏在馬背上,朝著宋軍陣地衝過去。這樣的攻勢之下,就是在城頭觀戰的趙天佑,心中都是緊了一緊,有些不由自主的擔心。
畢竟城外隻有兩百門火炮,發射炮彈的間隔時間還有離膛的炮彈,都是有數量來限製的,而元軍的人數一旦超過那個值,就會有無數的騎兵直接衝到炮車跟前。
而他們炮兵身後的兩萬騎兵並沒有催動馬匹,他們焦急的等候著命令,在騎兵對戰之中,速度帶來的衝擊力是巨大的,而被動防守的往往是失敗的一方。
在炮車陣前還有兩萬刀盾手弓箭手組成的混合戰隊,他們小跑著上前,在最前方拍成了一條長長的直線,盾牌手毫無畏懼的抬起盾牌,掩護著已經抬起長弓的戰友。
兩百門火炮不停的輪番開炮,在向前衝擊的元軍騎兵大隊中接連爆炸,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可是元軍隊伍人數太多,炮彈炸出的缺口瞬間就被緊跟而來的騎兵堵上。
五六萬的騎兵聚集在這麽狹小的範圍,集體向前衝的時候,比在廣州城下伯顏的部下衝擊還要震撼,畢竟那時候的攻擊麵是延綿數裏之多。而現在的元兵衝擊的目標,隻是兩軍陣中炮兵駐守的那一個點,五六萬人朝著幾百輛炮車一起使勁,情勢真的是岌岌可危。
“是不是安排的人手少了,為什麽那兩萬騎兵藏在後邊?用步兵阻擋騎兵的衝擊,有點吃虧啊!”
趙天佑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他現在是甩手掌櫃的,不到極度關鍵的時候,他是不會發表意見的。但是今天的陣型安排,怎麽看著都有點別扭,眼前這兩萬步兵簡直就是送到元兵嘴裏的肉,不知道一會能夠保存下多少。
“嘿嘿,趙將軍,一會準讓你大吃一驚,哈哈,瞧好吧!”
杜滸一臉的喜色快要按捺不住,城外滾滾而來的騎兵,就像一條開了閘的洪流,而陣前那些步兵孤單的身影,怎麽都看都是有些單薄。
趙天佑心中一動,突然想到了一個有時候用來對付騎兵的方法,難道杜滸早就有所準備,所以才擺出了一個這麽奇怪陣勢。
如雷鳴般的馬蹄聲突然摻雜進了一些混亂的嘶吼,這並不是炮彈爆炸之後的傷兵傷馬,而是人突然受到驚嚇時的自然反應,緊跟著這種聲音越來越多,衝在最前邊的元軍騎兵突然消失了一片。
被馬蹄帶到半空的塵土遮擋了視線,勢不可擋的騎兵都朝著宋軍的炮兵陣地衝過去,就是有一點的閃失意外,也不會有所改變,因為這股鐵騎洪流的人數太多了。
可是地上猛然出現幾人深的壕溝,挖的又深又寬裏邊戳著尖竹鐵錐,隻要掉進去就別想全身而退,並且都是一個連一個,馬匹自然反應的躍起跨過一個,但是肯定會掉進緊挨著的第二個。
趙天佑從城頭看的清楚,禁不住拍了拍杜滸的肩頭道:“行啊,老杜,都知道偷偷摸摸的挖坑了,這麽多你啥時候挖出來的啊,我怎麽不知道呢!”
“哈哈,這我可不能告訴你,就你去襄陽的這五六天,我可是每天都鼓足勁頭幹活,一點都沒有敢耽擱,這算比陳龍複強的地方吧。”杜滸一臉的得意,為了壓過陳龍複的功勞,他可是真的下了功夫。
為了挖這些陷馬坑,杜滸發動了數萬士兵,連續幾天的大幹快幹,才搞成眼前這麽大的規模,這時候跌入陷馬坑的元軍騎兵,已經最少有一萬人馬。
和不停發射的炮彈不一樣,落入陣中隻能炸死炸傷周邊範圍不大的人,這是元軍隊伍太過密集,炮彈不需瞄準肯定不會落空,但是彈片散射的範圍也不會很大。
可是陷馬坑就不一樣了,寬宥一丈長有四五丈的這一道坑,那可是用人用馬整個填平,一瞬間的死傷就是數百人,身後的而騎兵越過之後,又是麵臨下一道陷馬坑。
元軍騎兵的衝擊速度一下就降了下來,可是身後不斷湧上的騎兵控製不住,隻能用靠前方的馬匹作為阻攔,才能一點點的慢下來,那些好不容易停在坑邊的騎兵,就生生的被身後的人擠了下去。
本書來自
雙乎日的兩隻眼睛通紅,憤怒的火焰幾乎就要噴射出來,一開場就如此的被動,這可不是他心中期待的場麵,腦中正在和僅餘的一絲理智爭鬥。
兩翼的輕騎兵已經陷入困局,隻要他一聲令下,身後的騎兵大部隊中就會衝出支援部隊,支援那兩支苦苦支撐的輕騎兵。不過他腦子裏有個想法,中間的火炮剛才已經讓他見識到了厲害,心裏突突的顫了幾下,有了一些遲疑,甚至有了迴頭的想法。
來支援的樊城襄陽已經落入宋軍的手中,他帶領這支援部隊走錯了方向,延誤戰機的帽子肯定是戴上了,若是一仗不打就跑迴去,數罪並罰之下就是大汗的親戚也難逃其責。
樊城這場仗隻要稍有戰績,他迴去就能夠交代一番,對麵中軍的炮兵陣地就像一塊飄著香味的紅燒肉,不停地誘惑著他,如果能夠搶奪幾門火炮迴去,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可那轟隆隆的炮聲,已經展示了它們的威力,那依舊流淌著血液的路途之上,還有那麽多沒有冷卻的屍體,怎麽搶過來?在他身後還有幾萬鐵血大軍,戰力依舊十足,隨時都可以衝殺上去,可是最後能不能成功,可是一個未知數。
雙乎日猶豫的時候,宋軍的炮兵可是沒有耽擱一刻,從新整理的火炮已經進入發射狀態,令旗一揮之下第一波火炮咚咚的開炮,調整之後的彈著點直接進了元軍騎兵大隊。
隊伍當中爆炸開始的同時,雙乎日也下了決心,一聲令下全軍出擊,隻有一個目的一個目標,就是搶幾上幾門宋軍的火炮,如果能夠帶上幾門火炮返迴元大都,無論這次他犯過多大的錯都可以一筆勾銷。
“殺!衝!”
雙乎日抽出自己的佩刀,高高的舉向天空,然後指向在中路巍然不動的宋軍炮兵陣地。
五六萬騎兵一起高唿呐喊,催動了胯下的馬匹,如天雷滾滾的般的馬蹄聲響起,無數的騎兵伏在馬背上,朝著宋軍陣地衝過去。這樣的攻勢之下,就是在城頭觀戰的趙天佑,心中都是緊了一緊,有些不由自主的擔心。
畢竟城外隻有兩百門火炮,發射炮彈的間隔時間還有離膛的炮彈,都是有數量來限製的,而元軍的人數一旦超過那個值,就會有無數的騎兵直接衝到炮車跟前。
而他們炮兵身後的兩萬騎兵並沒有催動馬匹,他們焦急的等候著命令,在騎兵對戰之中,速度帶來的衝擊力是巨大的,而被動防守的往往是失敗的一方。
在炮車陣前還有兩萬刀盾手弓箭手組成的混合戰隊,他們小跑著上前,在最前方拍成了一條長長的直線,盾牌手毫無畏懼的抬起盾牌,掩護著已經抬起長弓的戰友。
兩百門火炮不停的輪番開炮,在向前衝擊的元軍騎兵大隊中接連爆炸,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可是元軍隊伍人數太多,炮彈炸出的缺口瞬間就被緊跟而來的騎兵堵上。
五六萬的騎兵聚集在這麽狹小的範圍,集體向前衝的時候,比在廣州城下伯顏的部下衝擊還要震撼,畢竟那時候的攻擊麵是延綿數裏之多。而現在的元兵衝擊的目標,隻是兩軍陣中炮兵駐守的那一個點,五六萬人朝著幾百輛炮車一起使勁,情勢真的是岌岌可危。
“是不是安排的人手少了,為什麽那兩萬騎兵藏在後邊?用步兵阻擋騎兵的衝擊,有點吃虧啊!”
趙天佑的擔心不無道理,雖然他現在是甩手掌櫃的,不到極度關鍵的時候,他是不會發表意見的。但是今天的陣型安排,怎麽看著都有點別扭,眼前這兩萬步兵簡直就是送到元兵嘴裏的肉,不知道一會能夠保存下多少。
“嘿嘿,趙將軍,一會準讓你大吃一驚,哈哈,瞧好吧!”
杜滸一臉的喜色快要按捺不住,城外滾滾而來的騎兵,就像一條開了閘的洪流,而陣前那些步兵孤單的身影,怎麽都看都是有些單薄。
趙天佑心中一動,突然想到了一個有時候用來對付騎兵的方法,難道杜滸早就有所準備,所以才擺出了一個這麽奇怪陣勢。
如雷鳴般的馬蹄聲突然摻雜進了一些混亂的嘶吼,這並不是炮彈爆炸之後的傷兵傷馬,而是人突然受到驚嚇時的自然反應,緊跟著這種聲音越來越多,衝在最前邊的元軍騎兵突然消失了一片。
被馬蹄帶到半空的塵土遮擋了視線,勢不可擋的騎兵都朝著宋軍的炮兵陣地衝過去,就是有一點的閃失意外,也不會有所改變,因為這股鐵騎洪流的人數太多了。
可是地上猛然出現幾人深的壕溝,挖的又深又寬裏邊戳著尖竹鐵錐,隻要掉進去就別想全身而退,並且都是一個連一個,馬匹自然反應的躍起跨過一個,但是肯定會掉進緊挨著的第二個。
趙天佑從城頭看的清楚,禁不住拍了拍杜滸的肩頭道:“行啊,老杜,都知道偷偷摸摸的挖坑了,這麽多你啥時候挖出來的啊,我怎麽不知道呢!”
“哈哈,這我可不能告訴你,就你去襄陽的這五六天,我可是每天都鼓足勁頭幹活,一點都沒有敢耽擱,這算比陳龍複強的地方吧。”杜滸一臉的得意,為了壓過陳龍複的功勞,他可是真的下了功夫。
為了挖這些陷馬坑,杜滸發動了數萬士兵,連續幾天的大幹快幹,才搞成眼前這麽大的規模,這時候跌入陷馬坑的元軍騎兵,已經最少有一萬人馬。
和不停發射的炮彈不一樣,落入陣中隻能炸死炸傷周邊範圍不大的人,這是元軍隊伍太過密集,炮彈不需瞄準肯定不會落空,但是彈片散射的範圍也不會很大。
可是陷馬坑就不一樣了,寬宥一丈長有四五丈的這一道坑,那可是用人用馬整個填平,一瞬間的死傷就是數百人,身後的而騎兵越過之後,又是麵臨下一道陷馬坑。
元軍騎兵的衝擊速度一下就降了下來,可是身後不斷湧上的騎兵控製不住,隻能用靠前方的馬匹作為阻攔,才能一點點的慢下來,那些好不容易停在坑邊的騎兵,就生生的被身後的人擠了下去。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