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兵發嶽陽


    戰爭的列車一旦開動,就不可能停下腳步,在沒有達到最終目的之前,趙天佑采取了放任的態度,不再直接參與對戰局的規劃和戰術的製定。()


    隻有當杜滸還有張龍複碰到解不開的難題,或者他們的戰術有明顯缺陷的時候,趙天佑才會發言表態,在長沙的戰局結束後,他最大的精力放在長沙周邊礦產的勘探。


    他對米家做出了承諾,必須要達到他想要的效果,如果有了幾項支撐米家發展的生意,相信他們會很快的恢複元氣。不過失去的人丁就要時間來彌補了,一個家族的興旺,除了事業上的支撐,接下來重要的就是人丁的興旺了。


    不止是米家,包括現在大宋境內的漢人,經過元軍肆無忌憚的殘殺,人口數量急劇降低。鼎盛時間兩宋朝代境界,在冊的人丁數量增達到過九千多萬,在元朝初期銳減到兩千多萬,除了因為兵荒馬亂而脫籍的人口之外,大都是在戰火中被元軍屠殺。


    除了把人口分為三六九等之外,元朝初期因為自身人口少,無法管轄這麽多漢族領地,也曾經有計劃的,一步步的消減領地內的漢人數量。


    好在趙天佑提前終止了元軍的種族屠殺計劃,也沒有給忽必烈一統河山的機會,在華夏土地上的漢人,還沒有損失到赤地千裏的程度,這樣趙天佑複興華夏的計劃也有了足夠的人口支撐。


    “趙將軍,趙將軍,兩位將軍在中軍大營開會議事,特意派我未來請您的。”


    趙天佑剛剛吃過午飯,正要準備騎大黑馬出城,於是問道:“有什麽要事?如果是日常的會議,那麽我就不參加了,你給那兩位將軍說,我要出城散散心。”


    “是漢陽來了軍情急報,趙將軍您還是去吧!”


    趙天佑一聽馬上翻身上馬,和傳令兵一起趕往中軍大帳。


    原來漢陽義軍有一支部隊冒進,在隨州南城五十裏處被元軍打了一記迎頭悶棍,五千人的隊伍之逃迴了數百人,其餘皆都戰死。元軍砍了這些義軍屍體的腦袋,傳承一串串的拖在馬後,一直帶迴隨州,在南城門外擺了一處人頭堆。


    “在野外分散和元軍作戰,如果沒有精密的謀劃,就處於極度不利的局麵,從機動靈活性、從騎射的功夫,還有部隊戰術配合的嚴密上,那些義軍還有很大的差距,依靠人數並不能彌補。


    各位將軍,你們想想,如果是你在林外紮營,被元軍偷襲,戰果會是如何?不過這次元軍做的太過分,把人頭穿成一串,擺在城門外示威,這是看不起咱們,眼下我軍士氣正盛,不可聽任元軍如此囂張。


    我提議立刻調整進攻方向,放棄益陽常德,集中全力北上嶽陽,拿下嶽陽之後馬不停蹄,直接殺到歲州城下,為慘死的漢陽義軍報仇雪恨!”


    趙天佑不做決定,隻是提了一建議,畢竟名義上領軍主將還是張龍複,決定權還是由他來執行比較好。


    張龍複也很配合道:“很好,趙將軍的提議非常好,馬上就要入冬,在北方上凍之前,咱們務必打掉隨州這支元軍。下一步就是進攻元軍重兵囤集的襄陽,把整個中路的元軍徹底清掃幹淨。”


    “好,張將軍,我願做先鋒官!”


    “將軍,我也願意!”


    “兵發嶽陽……”


    在長沙修整多日的宋軍早就準備的周全,原本是從常德方向動手,既然隨州那邊的元軍那麽囂張,索性就直接北上嶽陽隨州,再迴過頭來收拾常德益陽。


    宋軍說走就走,但是長沙的防務也沒有放鬆,原來組織鬆散的三萬義軍,被整合收編為長沙地方守衛部隊,並且派駐了十幾位講武堂的畢業生,就在開展軍事訓練,提高這些義軍的軍事素養。


    在長沙修繕完整的城頭上,火器營留下了兩百多人的小隊,十幾門城防炮一經架設完畢,不止是長沙駐軍覺得自己硬氣了三分,就連城內的老百姓腰杆也挺了一挺。


    益陽雖說還是元軍統轄,但是蒙古騎兵已經北上襄陽,留駐都是降元的漢人軍隊,現在還能夠號令成軍已經不錯了,哪還有膽子反擊長沙。


    此刻最為難受和彷徨的是嶽陽太守曾廣宣,想當初投降元兵,他可是下了狠心的,活生生的把自己家的老太爺給氣的吐血身亡,付出這麽大的代價,其實也是為了保住曾家在嶽陽龐大產業。


    曾廣宣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已經明媒正娶了八房夫人,可是他心裏既然覺得不夠,每天的精力有一半是消耗在女色上邊。他們曾家在嶽陽本來是小門小戶,家族中人丁並不興旺,他小時候因為家中人少還被鄰居家欺負,所以他有個心願就是壯大家業,多增添子孫開枝散葉。


    從小有這個誌向的曾廣宣,真的是發憤圖強苦心鑽營,終於功成名就在嶽陽當了官,可是沒有等他風光兩年,孩子都沒有生幾個的時候,元軍南下侵宋的戰爭開始了。


    他父親強烈阻止他降元,寧可全家都死在前線也絕不當元人的走狗,可是曾廣宣看著如花似玉的八房姨太太,想著這些年付出的心血,都要付之東流的時候,還是毅然決然的行動了。


    力主抵抗的文官武將一共四十六名,被他一夜之間屠戮幹淨,大開四城歡迎元軍進城接管嶽陽,那一夜他父親吐血身亡。而他繼續被任命為嶽陽的官員,配合元軍攻打長沙,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替元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好景不長,看似已經平定天下,鐵騎踏遍萬裏河山的時候,伯顏阿術在廣州吃了天大的敗仗。他聽聞之後幾夜輾轉反側,幾乎有半個月對美貌的九夫人提不起興趣,生怕元軍一敗塗地,再被趕迴草原去,他曾家可就沒了立足之地。


    “大人,長沙宋軍已經出城,大隊人馬足有十幾萬之多,方向正是我嶽陽,大人要早做定奪!”


    “啊,這麽快,終於來了!”


    曾廣宣一屁股坐到椅上,心中滿滿的都是絕望。


    本書來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