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以便隨時閱讀《大宋崛起》最新章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形勢一片大好


    宋軍騎兵初戰告捷,生擒索多等元兵一共四百餘人,殺死殺傷更是無數,重新樹立了宋朝騎兵的威名。要說這宋朝騎兵雖然編製少,馬匹少騎手也少,可是在以前對抗金遼兩國的時候,並不是沒打過硬仗,北宋有楊家將南宋有嶽家軍,在當時都有一隻作戰勇猛的騎兵隊伍。


    同時這支騎兵隊伍的建立,也將意味著宋軍不時時被動挨打,從此有了主動出擊大規模作戰的能力,不過眼下數量和裝備還有待提高,並不是趙天佑眼中起主導作戰的兵種。


    元軍大敗而歸如同喪家之犬,阿裏海牙被亂軍馬踏如泥,阿術又被鐵彈砸成肉醬,整個元軍的三大巨頭一下死了兩,伯顏還落個重病不起無法指揮殘餘的軍隊。


    在清遠大營隻是做了短暫逗留,心裏一直懼怕宋軍出城追擊,所以把能夠帶走統統裝車,不能帶走的就丟棄在了清遠。陸陸續續南下的四十多萬大軍,除了三次會戰死傷的將近二十萬人之外,還留在伯顏身邊的兵力不過三萬多人,加上無處可去的兩萬多域外苦役勞工,趕著無數的馬匹牛羊倉皇而去。


    清理戰場宋軍前後用了將近半月的時間,這次的收獲頗豐,尤其清遠元兵遺留的大批給養,裏邊最有價值的是來不及帶走的大批戰馬,數量居然有兩萬多匹。


    這還不算完,在這幾次作戰中蒙元受驚逃走的戰馬更多,大多流落到周邊的鄉裏,被附近百姓捉住後送到集市上販賣。淩震知道消息後開出了價錢,隻要是蒙元的戰馬,隻要送到廣州城內就可以得一百兩銀子的獎勵。


    這一下可是下了大血本,因為這十幾萬馬匹散落在四處,要想都抓迴來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廣州附近鄉裏還成立了專門的獵馬隊。


    不過這個也需要大筆的銀子安撫百姓,兩千萬兩銀子的預算對於廣州城是筆天文數字,可是有趙天佑這個大金主做後盾,張鎮孫和淩震的腰杆都粗的不行,花錢的口氣也比往日大了很多。


    趙天佑也有心支持這支騎兵的發展壯大,將來必然是要集中力量北伐的,訓練多少的騎兵都不夠用,同時火炮需要機動靈活的運輸,大批的新式炮車更是需要大批的騎兵來保護。


    形勢一旦反轉,各地抗元的力量紛紛湧現,有的是原來宋朝的官員組織幹掉駐守的元兵,也有的是周邊鄉裏成立的義軍,一股腦的把元軍和宋軍降將全都殺掉。


    有個一讓趙天佑啼笑皆非的問題,開始的時候沒有在意,可是發展到現在已經無法在迴避,就是扯旗的各處抗元力量,打起趙天佑旗號的要占八成,隻有那些宋朝舊將主事的地方,不好意思不扯大宋的旗幟。


    東南沿海自溫州向南,福州、泉州、漳州、潮州、一直過了廣州,全部的港口城市已經各自仿製香港島的旗號,軍隊也自稱已經歸於南海艦隊麾下,無形中給趙天佑扣了一個天大的帽子。


    緊跟著內陸靠近廣州的城市,湖南的永州江西道的吉州率先起事,尤其是吉州為贛軍的主要發源地,也是文天祥長期生活的地方,抗元之心更是濃烈。


    也許是廣州宋軍的大勝,給了各地抗元力量無窮的勇氣和力量,特別是在吉州的抗元作戰中,五千駐守的蒙元騎兵,竟然敗給了主要由鄉間農民組成一萬多義軍。


    特別需要注明的是,這一萬多義軍並沒有得廣州的任何幫助,雖然他們也打著文天祥的旗號,但是在廣州戰事剛剛平息的時候,除了沿海的港口城市之外,廣州支援不了任何內陸城市。


    他們在白鷺洲書院一名書院教書先生領導下,以德高望重的習武世家羅家為主要武力,號召附近鄉裏的徒子徒孫一起舉事,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突襲元軍駐地火燒營房。


    大火阻止了元軍上馬作戰的機會,在慌亂之中被殺得亂花流水,當真的一刀一槍打起來的時候,義軍得到了周邊漢軍的支援,經過一夜的血戰之後全殲的元兵,一個都沒有放走。


    香港島和廣州一起飛速的發展,清遠的山裏發現了大批的煤礦,另外有品位不低的鐵礦和銅礦,可是把一直困擾趙天佑的能源問題解決了。


    抓住的元軍戰俘派都上了用場,那幫朱清的手下也沒有逃過當苦役的命運,都被投入到了清遠礦場的建設開發。同時在清遠城外北江設立了大型的料場碼頭,源源不斷的把煤礦鐵礦石,裝船沿北江出海運往香港島。


    廣州城的四周基本都以安定,沒有可以威脅的力量,隨著軍力的爆發式增長,張鎮孫開始委任一些州縣的官員,並派駐一定數量的軍隊駐防。


    這時候在廣西的元軍力量,成了距離最近的威脅,本來李恆率軍支援伯顏進攻廣州,但是碰到了西江漲水衝斷了石橋,他們缺少船隻延誤了渡河時間。


    等李恆率軍快要接近廣州的時候,先碰到的竟然是從廣州城外逃走的逃兵,被他捉住幾個之後拷問,才知道大勢已去,自己到的太晚了,於是乎轉身就走返迴了梧州。


    因為在宋朝興盛的時期,對於廣西和雲南的統治就不是很牢固,大多時候都是委任當地的少數名族頭領土司,給一個官帽然以他的名義來治理。


    而忽必烈采取的手段更是如此,直接任命當地勢力大的家族為高官,主抓一地的大小事務,然後象征性的派駐一些元軍駐守。所以來說廣西抗元的民間氣氛最低,甚至一些部族根本不在意,是誰來當皇帝他們都是一樣的過活。


    方圓幾百裏內的物資交換貿易需求旺盛,而隻有一個能夠提供安全交易的地方,那就是來廣州,沒準還有機會和香港島做成生意,那可就意味著一條海一樣寬廣的財路。


    這時候趙天佑又惦記起了李恆,他已經是距離廣州最近的元朝軍事重鎮,目前廣州經濟和軍事發展的勢頭正旺,趙天佑可不希望有人來打攪。


    於是廣州由張鎮孫發起了一份奏折,送到了幼帝駐紮新縣縣城,內容是準備在合適的時間嗎,起兵征討梧州係望皇上批準。


    對於突然來的這一份比較正式的公文,張世傑和陸秀夫都傻了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