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以便隨時閱讀《大宋崛起》最新章節...


    第二百六十三章複興騎兵


    伯顏接過信件並沒有當場打開,讓阿裏海牙心懷的好奇之心落個空,他官職上雖說也是丞相之位,但是自要伯顏不死,阿裏海牙永遠都要自認是他的下屬。


    “嗯,以前不是計劃要的五百車嗎,這一百五十車怎麽能夠用?難道你留在襄陽的手下做事馬虎,還是他們拿你的命令不當迴事?你得派人查一查了。”


    伯顏把信封收了起來,不冷不熱的敲打了一下阿裏海牙。


    阿裏海牙親自送信就有點邀功的心思,另一個目的就是想知道大汗來信的內容,卻不想被伯顏敲了一棍,急忙低頭認錯。


    “多謝丞相大人提醒,我這就派人迴去,抓緊安排收購生鐵材料,保證鑄炮的事情不會耽擱在原料這個環節。”


    阿裏海牙走後伯顏迴到內室,才把忽必烈的信件打開,非常謹慎的逐字細讀,雖然四下無人,卻是一點都沒有怠慢的心思。他自青年起就受到重用,立下無數的汗馬功勞,卻從有未居功自傲的一天,對於忽必烈的尊重也是由衷發自肺腑的,絕沒有一點虛假之意。


    忽必烈對伯顏賞識有加,又來沒有失望過一次,就是在眾多臣子部屬之前,從沒有對伯顏大聲唿喝過一句。可是今天的信中,措辭就有點不同往日,語氣上稍加嚴厲,雖然沒有責罵的意思,但是對於在廣州戰局的進展已經非常不滿意。


    伯顏小心翼翼的收起信件,裝進一個牛皮袋子裏,雙手握拳於胸前,緊閉雙目開始在心中默默的禱告。他並沒有和大多數蒙古人一樣,信奉薩滿教敬畏長生天,而是信奉從歐洲傳入的基督教,當然這也是在忽必烈對於宗教信仰方麵的寬容和支持,其他教派才能夠得以傳播發展。


    伯顏從心中感受到了來自元大都的怒火,廣州戰局如果在沒有明顯的起色,恐怕自己的丞相位置不保,並且有極大的可能,忽必烈要禦駕親征。


    二十多年來的征戰生涯,伯顏一路走來打敗了無數個敵人,甚至在元朝上下大小官員口中流傳,隻要伯顏出馬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要不然伐宋總指揮的頭銜也落不到他頭上。


    可是在廣州竟然敗的如此徹底,從李恆圍城開始,來廣州的元兵就未嚐一勝,前前後後的幾場戰役加起來,損失的兵力已經超高過三十萬,已經是蒙古族幾十年瘋狂擴張之路上,攻城戰鬥中戰損最大的城市。


    不止是麵對過往巨大的損失,眼下伯顏已經快要失去忽必烈的信任,沿海港口城市的不斷反水,原因他心知肚明缺一直刻意去迴避。心中隻抱著一個念頭,就是拿下廣州之後,所有的困難都將不是問題,那些有勇氣反叛的城市,必須要遭到無情的殺戮血洗才能重塑威嚴。


    廣州城內的氣氛緊張有序,民眾和士兵都在為下一次的戰鬥做準備,香港島物資供應得到了強力的保障,軍火供應絡繹不絕,幾乎每天都有貨船從島上開往廣州城內。


    而在城內最緊張的兩部分人馬,除了精力放在講武堂的趙天佑,就是身負複興騎兵重任的淩震了,將近五萬多匹馬供他驅使,在練不出三萬人的騎兵,那樣他真的該弄根麵條上吊算了。


    “殺、殺、殺!”


    一排十餘騎戰馬從隊列中飛奔而出,幾十步外的士兵手中舉著人型的靶子,馬背上手持馬刀的騎兵,正在訓練劈砍的力度和技巧。同樣的幾十塊校場之上,數十個不同的訓練科目訓練同時在進行,出於對廣州城防的自信,整體的騎兵訓練和營房,都挪到了城南數裏的場地上。


    不隻是寬敞的新建訓練場地,香港島目前有一個工坊,正在生產專門定製馬刀來供應廣州騎兵,從材質的牢固性鋒利的銳利上都壓過元兵所配彎刀。


    弓箭上的訓練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趕上,所以趙天佑給淩震出的主意,加強士兵馬上肉搏的戰鬥能力,遠程射殺的手段,不如用加強防護手段來拉近騎射技巧上的差距。


    元兵都是牛皮甲,金屬鏈甲屬於高檔貨,一般的小頭領都輪不到佩戴,可是香港島修改一下工藝,金屬鏈甲的生產就變得快捷高效。經過一段時間的加班生產,宋軍騎兵基本上都能夠人人裝備輕質的金屬鏈甲,保護容易受到箭傷的要害位置,重量要比傳統的輕上許多,防護效果還有所提高。


    裝備上的更迭激發了宋軍騎兵的訓練熱情,操場上的士兵揮汗如雨,都在為達到最基本的技術和體能的指標而努力訓練。講武堂第一批學員派到了騎兵來實習,把量化指標管理這個最重要的技術管理方式,第一次帶到了宋軍騎兵隊伍。


    每一個合格的騎兵,必須要達到幾項最基本達的要求,然後根據完成的成績評分,決定你在這個隊伍中的位置。這種指標模式管理下,任何數據都是靠你的努力才能提高,宋軍中偷懶和走後門托關係的行為,在騎兵隊伍中一下消失不見。


    淩震對於這幾百講武堂的實習學生愛不釋手,屢次找到趙天佑和文天祥,希望就此把這幾百人留在騎兵,讓他們直接畢業在騎兵任職多好。


    這個要求當然會被拒絕,這幾百學員可以說是文天祥眼中大宋的希望,同樣也是趙天佑眼中,把新型現代化的軍事管理模式,帶入這個時代的先驅者,豈能輕易就這麽放手都歸騎兵。


    不過最後實在受不了淩震的軟磨硬泡,張鎮孫又在中間說好話,和文天祥商議之後,終於給淩震預定了八十名講武堂學員,畢業之後直接在騎兵隊伍中任職。


    “天佑,本來你最希望加強力量的就是騎兵,要不然也不會分那麽多資源為騎兵服務,可是淩震要人怎麽又舍不得了?才給他留下八十人?”


    文天祥很是不理解趙天佑的做法。


    “文大人,騎兵需要加強實力,這是迫在眉急的事情,可是養成一隻強力騎兵,需要的時間見太久了,並且需要不斷地廝殺磨煉,才能夠打造出一支鐵軍。可我得控製一下淩震的欲望,隻是要人就給那還得了?以後他都不當寶貝使了。”


    趙天佑看著元軍大營方向冒起的炊煙,心裏突然生出一陣不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