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我自在城樓觀山景


    趙天佑搖了搖頭道:“暫時還看不出來,不過他們很害怕咱們的大炮,拍出來的人不多還藏在木排下邊,應該是來試探咱們大炮威力的炮灰吧!”


    文天祥久經守城戰役,對於元兵所有的攻城手法都佑所了解,但是今天的情景,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放他們進來?反正就這點不過千把人的隊伍,就是衝到了城下,也掀不起什麽波浪!”淩震對此倒不是很在意,反倒希望和元兵盡快的接觸開戰。


    趙天佑沒有表態,火器營的士兵們已經進入備戰狀態,隻要一聲令下,立刻就有二十門以上的大炮可以發射。如果瞄準過來的到四隻支元軍隊伍,馬上就能驗證開花彈的威力,把人藏在木排後邊,能不能阻擋住宋軍殺手鐧的轟擊。


    趙天有沒有下命令,城頭上的宋軍就看著元兵慢慢的接近,隨著時間的流逝,元兵的木排終於停了下來,這個時候距離城牆差不多有一裏的距離。


    “停下了,是不敢往前走了,還是要做什麽?”


    不管有多少的投石機、攻城樓車等等,守城的都有相對應的辦法,這也是宋軍幾十年來守城中琢磨出來的應對之策,但是看不透今天的元兵在做什麽,文天祥不禁皺起了眉頭。


    “我知道了,這是工程兵,不是來打仗的,他們想要那個距離建立固定的工事。”


    趙天佑凝神靜氣的盯著一會,看到了元兵躲在木排下邊瘋狂的在挖土,這麽遠的距離肯定不是挖地道,應該是想建立一個可以不懼大炮攻擊的固定工事。


    這個法子看似簡單還不討巧,但是和於董文炳打造移動木房子,有異曲同工的道理,都是為了建立一個防護大炮轟擊的安全點,讓元軍可以從容的靠近城牆。


    “不許開炮,讓他們把公事挖好,看看他們有沒有真本事,能夠挖地三尺鑽到城門外。”


    趙天佑心道,科學不是靠理解就能解決的問題,炮彈的爆炸並不簡單的是靠木頭、靠挖深坑就能夠預防的。當你把烏龜殼造好的時候,同樣把攻擊的機會讓了出去,喪失靈活機動的特性,在人員眾多聚集的時候,一顆炮彈的爆炸,更能造成巨大的戰果。


    不管用什麽方法到達城牆外,還是要麵對大炮的轟擊,這是個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但是避免了元軍在接近城牆的時候,本來需要付出的代價和戰損。


    不出趙天佑所料,這些元兵並沒有想挖一條直達城下的地道,而是在原地挖了一個坑,並把木排拆開豎起來,埋在大坑的前邊防護大炮的攻擊。這樣來一來等於在城外一裏的地方,元兵蓋了四座巨大的工事,並且他們還在繼續的挖通道,試圖將這四座工事連接起來。


    趙天佑看著慢慢施工的元軍,心中開始推演將來可能產生的變化,慢慢的盤算有沒有必要現在就開始阻止他們,還是默默的看著,等到他們投入更大兵力的時候再起攻擊。


    對於開花彈的威力,趙天佑很有信心,尤其城頭裝備的這種最大口徑的大炮,發射六斤裝藥量的開花彈,隨著工藝的慢慢提高,已經有了足夠的威力作保證。


    要說能夠對付現代裝備的裝甲車,那是有點吹牛了,但是僅憑把原木連接起來的工事,挨不住幾顆炮彈就會稀巴爛,根本就保護不了裏邊的士兵。


    在崖山戰役之中,比它小一號的船用大炮的轟擊,對上的是最新打造的大型戰船,甲板的厚木板足夠結實了吧,還不是一炮砸一個洞,躲在船艙中被炸死的元兵不計其數。


    四處建成之後連接到了一起,通道足有一人深可以並行三五人,可以讓元兵快速的在幾座工事之間自由轉移,有點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中廣泛應用的戰壕。


    不得不說元軍當中也有能人,這麽超前的法子都能夠想出來,要不是元軍一直在火藥武器應用上落後,趙天佑就要懷疑忽必烈身邊是否有和他一樣穿越而來的幫手。


    文天祥卻對這樣的工事沒有解決的辦法,眼看著逐漸成型有點沉不住氣,一旦大炮的威脅和殺傷力降低,廣州城可就危險了。


    “天佑,咱們不能放任他們繼續了挖坑了,照這樣下去很快就能夠挖到牆外,今天就派騎兵在夜間出城搗毀它們。”


    趙天佑笑道:“文大人,你就讓他慢慢挖吧,他們也是拿不準這個法子好不好用,咱們一動不動,現在拖一拖時間對咱們有好處。”不光沒有裝備上船的大炮挪到廣州城頭,趙天佑還下令拆了二十條炮艦的大炮,總共湊了兩百五十門,正在慢慢的運進廣州城內。


    這也是趙天佑感到了壓力,阿術手下沒有玩硬攻的戰術,就更要提起萬分的小心。經過仔細考慮之後,水上保持二十條炮艦的戰力,就足夠威懾整個珠江水域,所以才勞民傷財拆掉船上裝備好的大炮。


    廣州城頭的沉默,其實把阿術也搞暈了,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安排。


    對於宋軍可能用大炮轟擊,派出小隊騎兵突襲,或者是直接大軍出城強攻,阿術都做了充分的安排和應對,唯獨沒有考慮過宋軍就瞪著大眼幹看著。


    就好像攥緊的拳頭打到空氣中,沒有受力的目標反倒更加難受,一直想見識宋軍大炮真實威力的計劃,不得以還得繼續忍耐。這個挖掘工事的目的,阿術的目的並不簡單,派出去幹活的元兵,大都是由雜役和苦力組成,從第一天開始就是被拋棄的炮灰。


    在阿術看來,廣州城頭的大炮如果威力像別人說到的那麽強大,那麽在大炮連續的轟擊之下,元兵根本就沒有戰勝的機會。而宋軍沒有追擊戰敗的元兵,也沒有去進攻雲軍占領的城市,那麽一定是有其他的原因受製約,不管是大炮移動不便還是射程,都不如炮彈不足讓人信服。


    在城牆前邊挖建工事,是充分考慮廣州大炮的威力,減少士兵傷亡而想出來的法子,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少的傷亡,來檢驗大炮的殺傷力,同時消耗宋軍炮彈的數量。


    但是廣州無動於衷的態度,反倒把阿術弄的開始急躁起來。


    本書來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