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戰前籌備


    其實伯顏懷著好幾種心思,從東南路跟來的軍力精銳都給了董文炳,目前跟隨著他的不過五萬多人,還有很多是運載糧食輜重的苦役,說實話戰力並不充足。()


    真正負責攻打廣州的主力是從襄陽南下的阿術,還有負責支援他的阿裏海牙,他率軍趕來不過是堵住一個方向,如果廣州宋軍敗退最好向東南方向撤離,順路把在新會的張世傑一並收拾掉。


    領軍南下的阿術走的也不快,他一直在堅持著把所經之處都變成牧場的想法,不過他的手下們在想在附近找到普通百姓也很難了。殺人魔王的綽號,從河南道就給阿術戴上了,兇名一出百裏之內人煙稀少,原本繁華的大地上一片荒蕪。


    沿途的過多的山地丘陵也讓騎馬元兵很不習慣,就是沒有宋朝軍隊抵抗騷擾,他們的行軍速度也是不快,當他們翻過大山到達清附近的時候,阿術終於收迴了殺光十裏之內人口的命令。


    清遠縣城也是空城一座,上次被燒毀大部分建築之後,城內就沒有宋人百姓駐留,隻有一些無人照看的貓狗舍不得離家,再附近流浪成了野貓野狗。


    阿術把中軍大帳設在了清遠,隨後開始搜刮周邊的木材,準備打造攻城的雲梯戰車,一邊等著身後陸續跟來的大批軍隊。這點他選擇的比較正確,如果靠近廣州城無十裏之內,就會發現比胳膊粗的樹木都被砍伐一空,根本找不到適合使用的木料。


    呂師夔和李恆已經打過兩次廣州了,尤其李恆的那一次年前攻城,幾十裏之內的木料和山石,都被他搜刮一空,不過還在敗在了廣州城外。


    這些經過已經有人詳細匯報給了阿術,尤其廣州城頭有威力巨大的火炮,能夠擊中三裏地之外的目標,這都李恆圍城失敗之後,總結出來的重點所在。


    可是阿術從來不信那些理由,他也看不起李恆這所謂的漢軍元帥,在他眼裏沒有蒙古人攻不下來的城池,之所以失敗,都是那些降兵降將不肯賣命出力。


    不過蒙古人滅滅遼三次征西,兩次大舉南下侵宋,是世界軍事曆史上攻破城池最多的軍隊之一,同樣也是殺人最多的軍隊。根據後世的記載,光是宋朝的漢人,在戰爭中死去的人口就有六千萬,而金遼兩國更慘,整個王族被連根滅掉一個不剩。


    阿術耐心的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而廣州城內也已經開始製作城頭遮雨的活動雨棚,馬上就要進入多雨的季節,必須要避免因為下雨影響大炮的使用。


    兩邊的斥候巡邏隊經常爆發小衝突,在清遠和廣州之間的地帶隨時都會開打,但是規模很小,雙方派出都是十幾二十人的小隊,雙方各有勝負。


    伯顏所部也趕到了五疊嶺和在此等候的的董文炳會和,傲氣盡失的董文炳赤裸脊背,跪在伯顏的中軍大帳之外,。


    “敗軍之將董文炳,請丞相大人降罪。”


    董文炳跪了一個時辰的時間,伯顏才從大帳之內出來,睡眼朦朧的好像好起床,看到已經發抖的董文炳,急忙上前雙手攙扶。


    “起來起來啦,宋軍向來狡詐,吃一次敗仗豈能雄心進去,大汗還指望董將軍為他攻城掠地呢,快起來!”


    董文炳感激的痛哭流涕,抱著伯顏的小腿放聲痛哭,感謝丞相的不殺之恩,希望能夠再次領兵殺敵立功。


    先不表伯顏老道的禦人手段,廣州城內的宋軍,這時候戰意十足,有幾位將領開始請命,想要出城迎戰來攻的元軍。騎兵的裝備現在非常充足,趙天佑雖然沒有理會薑寒塵,但是不妨礙他又從泉州弄來一萬多匹戰馬,也不知道他們薑家,對蒲壽庚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才能滿足蒲壽庚的貪心。


    加上兩次勝仗俘獲的戰馬,現在廣州城內已經有了三萬騎兵,地方和營房都已經很擁擠,需拆除了好多民宅,才滿足了日益增長的需求。


    張鎮孫第一次防守廣州的時候,居民百姓毫無信心,拖家帶口的忙不迭逃離,就怕一旦失陷全家都要丟了性命。反觀今日在廣州城內的百姓,沒有人在討論逃走的問題,都在替騎兵部隊操心,如果繼繳獲元兵的馬匹,應該把城內哪一快位置,改建成養馬的場地。


    珠江的航道一直保持著通暢,但是煤炭的緊張程度一直沒有改變,甚至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不單單是因為大戰將至的原因,而是元兵從源頭徹底掐死了運輸的路徑,就是花高價也難以保障供應。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料,從東瀛販運來的硫磺出了點問題,一直和倭人做交換易貨生意的一家商行,在海上運輸的時候出了點意外,有三艘船隻在海上沉沒。


    一時之間造成了港口硫磺的貨源緊張,而有貨的倭人借機抬價勒索,一船硫磺的價格翻了三倍不止,那家商行當時氣不不過,就空船返迴了泉州。


    作為火藥作重要的原材料,高品質的硫磺是提升火藥威力最重要的因素,在香港島沒有獲得更好的硫磺之前,從泉州轉運來的日本硫磺,是保證火藥威力的唯一選擇。


    接二連三受到的資源限製,讓趙天佑心中十分無奈,這還沒有進化到能源戰爭的時代,就提前嚐到了資源受限的苦楚。要不說世界上所有的爭鬥,到最後一定是圍繞著資源的所有權展開,而巧立名目的借口,隻是一塊擺在頭上的遮羞布而已。


    “我們的火藥儲備如何,能夠支撐下這場戰爭嗎?”


    趙天佑返迴了香港島,召集周遠劉金利,以及老馮頭和後期湧現出來的一些優秀人才,開了一場每個工序環節都有人代表的大會。從煉焦開始一步步的匯報,物資的缺口,現有的庫存及半成品,尤其需要重點了解的,就是爆炸火藥的供應,能否保證開花彈的產能。


    經過一整天緊張的核算和落實,所有的資源數據情況匯集到了一起,趙天佑一看頓時眼前一亮。


    本書來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