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過時的火藥技術


    阿術的大軍抵達襄陽之時,沿途幾百裏的大宋官道左右,糧食牛羊搶奪一空,人口村落不論男女老幼十去其八。不過後來沿途的宋人已經等到了傳聞,一聽阿術的元軍要在附近經過,那比閻王爺出巡還好使,不論貧窮富有全都恨爹娘少生兩條腿,不顧一切的望風而逃。


    在宋朝曾經作為都城之地繁華富裕的河南府,被阿術這一趟南征之行,就糟蹋的不成樣子,浮屍遍野良田荒廢。而始作俑者對此還是不太滿意,因為派人撒遍大地的草籽,出芽發育的並不是很好,很難形成可以放牧的大片草場。


    不過阿術還是能分清輕重緩急,眼下還重要的是把殘餘的宋軍剿殺幹淨,沿途留下負責清理場地籌建牧場的士兵,帶著收獲頗豐的十幾萬大軍陸續抵達了襄陽。


    阿裏海牙在襄陽集結了規模更大的部隊,其中八成是蒙古族戰士,跟隨的輔兵雜役都是掠來的外族人,專門負責驅趕馬匹牛羊,運載糧食補給。


    蒙元南下共計出動了約五十萬騎兵,從開始的四處分散處處開戰,但是隨著投降的漢軍越來越多,隊伍越來越壯大。部族戰士的比例越來越小,有的比如朱清的部下,蒙古族的戰士更為稀少。


    真正保持八成比例蒙古士兵的部隊,也就是阿裏海牙和阿術麾下的部屬,依舊保持著傳統的結構,基本上以同部落的戰士組成,是蒙元之中戰鬥力最強的尖刀力量。


    二十五萬騎兵,加上輔助的雜兵和苦役,將近有四十萬人,外加幾十萬匹馬,無數的牛羊牲口,鋪天蓋地的匯聚在襄陽。元兵的營帳和圈馬的圍欄,一拉溜就是幾十裏地長徹底連天,運糧的騾馬車排成了車河,兵力是上一次阿術和劉整圍攻襄陽的一倍,


    阿術和阿裏海牙並不是很和睦,兩人麾下的部族之間也有世仇,所以伯顏特意安排兩人各自領軍,但是相互之間並不統轄,免得互生嫌隙爆發矛盾。


    兩人都是忽必烈手下的親信嫡係大將,都明白這一次戰役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如果還拿私人恩怨說事,影響了戰局會吃不了兜著走的,所以阿裏海牙優先補充阿術的部隊糧食馬匹牛羊,首先做出了友好的姿態。


    阿術在河南道一路搶掠而來,手邊的物資也很充足,在襄陽停留三日休整議事,兩人仔細磋商出兵計劃之後,決定先由阿術出兵南下,阿裏海牙隨後支援配合。


    在臨安的伯顏也匆匆暫停了搬遷宋朝國庫的事宜,領軍前往福建泉州,一是代表元世祖忽必烈表彰蒲壽庚,並且邀請他北上元大都覲見元世祖。


    更重要的是董文炳的密信中提到的,找到了文天祥能固守漳州的秘密,並且已經開始在泉州建立火藥工坊,開始大批量的生產火藥和仿製宋軍的霹靂炮等火器。


    伯顏當然知道火藥的重要性,在西征的時候就曾經大規模的使用過,燒的歐洲騎士屁滾尿流。但是製造笨重的大炮,實在不好轉移和機動,不符合蒙古騎兵的機動靈活戰術,所以這麽多年並沒有集中精力去發展火器。


    在漳州出現的輕量化並具有強大殺傷力的武器,簡直是攻城士兵的克星,伯顏一到泉州什麽都顧不上,直接對來迎接他的索多和董文炳道:“先帶我去你們的工坊,我看看做的是什麽樣的火器。”


    董文炳滿臉笑容,急忙在前邊領路,漳州之戰開始他吃了一個啞巴虧,為了怕擔責任心一狠把活口都滅了,反倒得到了索多的信任。在後來的戰事之中董文炳奮勇作戰,多次麵臨生死之危為不退一步,又從新在部隊中建立起了威望,以副將之職漸漸壓過了主將索多。


    漳州城破捉到將近一萬的活口時,索多一心複仇,放縱手下屠城,用半天時間殺了八千多城內的軍民,董文炳冒著發生衝突的危險,保下了兩千多人的性命,其中就有趙天佑派來工匠之中的兩個。


    從這些人裏邊一點點的找線索,找到了製作火藥火器的這兩位工匠,還有曾經在工坊裏幹活的五十多人,威逼利誘之時活剮了十幾個忠堅之人,剩下的工匠們為了活命才屈服。


    董文炳心思這次用的特別縝密,他根本不放心這五十多人全都一心為他幹活,所以區別分成一個不同的小組,一點點的來驗證步驟和配方的真偽,最後還真讓他掌握了全部的技術。


    但是其中有一個關鍵之處,就是這四名弓匠帶來的火藥配方,還有霹靂炮製作的技術,都是來著在孟家漁寨裏研發的初期技術,和現在香港島目前的水平有天壤之別,但是給予伯顏的震撼也是相當的大。


    “宋人多能人巧匠,董文炳你這次立了大功一件,這個功勞我一定會上報大汗為你請封,這些收獲比攻下漳州城要重要的多。”伯顏轉頭又對著索多道:“以後要約束一下手下,這萬裏河山已經盡歸大汗所有,你把這些宋人都殺光了,誰來給我們耕種糧食?誰來為你織布做衣?他們雖然都是賤民,但是也有很大的用處。”


    索多趕緊低頭道:“屬下知道錯了,多謝丞相大人提點,索多以後一定會改正的,丞相您就放心吧。”


    “現在的天下已經變了,以前我們雖然打贏了,但是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守住,所以殺光搶光才是上策。現在已經都是咱們自己的天下,他們就是再卑賤,也是咱們自己的牲畜,不幹活的可以宰了,大部分都要留下來替我們生產勞作,這可是大漢親口說的!”


    伯顏親自到了泉州,蒲壽庚肯定是要好好的招待一番,為了給自己上個保險,他還特意把忽必烈的手書請出來,讓伯顏等元將鑒賞過目。


    天下的局勢基本已經定了,在他看來逃走的文天祥,還有廣州的張鎮孫都堅持不過幾天,他最在意的就是泉州的港口貿易,是不是忽必烈會執行諾言,一切都交給他來管理。


    可是就在他一心造船支援作戰的時候,敗退而歸的朱清率領船隊,來到了泉州,這一下擊碎了蒲壽庚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本書來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