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佑在這已經盤膝坐了一個多時辰,眼睛看鼻子聞伸手去摸,都已經試過了,知道這口井很不尋常,但是又沒有發現哪有古怪。那位孫婆婆的講述中,瑤珠是憑空出現在這口井邊的,按照他的理解,這口井莫非聯通著另一個世界?
自此之後趙天佑養成個習慣,隻要閑暇無事之餘,就會到這口井邊坐上一坐,有時還自言自語的對著井說會話,反正他高來高去的身法過人,在這個荒廢的小院裏也無人發現。
張鎮孫點了江茂通天燈的消息,傳到雷州已經整裝出發的船隊之時,張世傑大發雷霆,氣急之下摔壞了從臨安帶來的禦賜精美茶具。已經在太後和群臣麵前誇下了海口,尤其是狠狠的下了那群文官的麵子,告訴他們廣州才是最佳的定都之所,當然也把自己原來的臉也打了。
在他意識中,張鎮孫應該配合著聖旨的意思,把兵權轉交給江茂通,當然若不配合錢康也知道去怎麽辦。可沒想到的是,傳迴來的消息竟然是江茂通錢康私通元兵,派刺客行刺張鎮孫失敗之後被點了天燈。
“好你個張鎮孫,違抗皇命不說還處死了欽差大臣,這個狀元郎可沒白叫!眼裏早就沒了朝廷和皇上啦!”
身邊的水師將軍何勇飛是他的心腹,一看張世傑大怒,頓時覺得表現的時候到了,帶兵與元兵開戰他不敢嗎,要說是討伐張鎮孫,他可是巴不得當個先鋒官呢。
“大人,末將願意前往廣州,誅討逆賊張鎮孫,為朝廷定都廣州掃平道路。”
張世傑沉吟道:“不急不急,待我再斟酌一下,先讓陸秀夫擬個罪名,發一份指責的文書過去。還有與廣州文武官員有舊的官員,都暗中的去聯係一下,張鎮孫不可能在廣州一手遮天,肯定有心向朝廷不服他管製的官員。”
“那中軍旗艦準備開拔起航……”
“一切照舊準備,不會走慢一點嗎,等我們把事情處理好了再到達也不遲。”
“是,大人!”
兩千三百多條大小船隻,十幾萬軍民男女老幼,說是開始準備定好了日子起航,可是稍有紕漏就要耽誤幾天,不是糧食就是軍械總是出問題。
八歲的幼帝趙昺端坐在龍椅上,小心翼翼的看著眼前兩排的大人們,腦子記銘記著太後的囑咐,眼望前方隻聽不說話,任憑爭論的大臣們你來我往的叫嚷。
他坐上這龍椅已經有小半年了,可是從來就沒有覺得哪裏舒服,帝王之家的孩子都早熟,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九五之尊帝王之位的含義,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被母親所左右,心智明顯的要高於他的年齡。
文官和武將分成大致的兩個陣營,每次議事沒有不吵的,到後來就形成了你支持的我反對,根本都不考慮對錯和可行性了。這次針對的是廣州張鎮孫處死欽差大臣江茂通之事,其實很多人根本都不認識江茂通,更不知道他作為欽差大臣去廣州幹什麽,但是武將主張出兵討伐,文官這邊不能明著說反對,但是對於處罰的方式和方法持有異議。
“張鎮孫是先皇殿試狀元,嶺南文明的大才子,有本事有威望,處死江茂通必然事出有因,私通元兵是大事絕不是玩笑。在沒有查清江茂通是否通敵謀反之前,不可貿然發兵討伐,而是應該另派官員,前去了解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新任侍郎曹得興站出來提議,說的也是有理有據,言語之間絲毫沒有毛病,說完之後還掃視張世傑為首的武將一圈。
何勇飛馬上站出來反駁道:“殺死欽差大臣,就是有辱聖上的威嚴,蔑視朝廷豈能坐而視之?不管是什麽原因,張鎮孫都已經犯了滔天大罪,就應該拿下之後以叛逆論罪、株連九族以示嚴懲。”
整整一個時辰,兩邊的大臣們嘴巴都說的幹了,龍椅上的小趙昺眼神發散,眼看著已經有些困了,壓軸的張世傑和陸秀夫才站了出來。
“皇上,請準派人出使廣州,查明真相之後再做定奪。在此之前請下一道聖旨,張鎮孫職位暫停,廣州一切大小事務暫時由王道夫和淩震代管。”
趙昺得到了龍椅後傳來的暗號,細聲細氣的開口說道:“好的,就依照兩位大人的辦法去辦吧,退朝!”不等身邊伺候的太監伸手攙扶,身子向前一縱,穩穩的下了龍椅,邁開八字步走向後堂。
“太後,他們為什麽每次都要先吵一番,最後張大人陸大人才出來解圍,幹脆不要他們議事了,直接交給兩位大人去辦就好了,那樣豈不是更加省心省力!”
趙昺隻有迴到內堂和太後在一起的時候,才有那麽一點點的笑容,整日裏刻板的坐在那裏,傾聽一幫人說一些自己不懂的話,已經把這個孩子的快樂生活全部侵占了。
“皇兒啊,亂世危途,你我隻能依靠他們,大宋朝廷才能夠堅持下去。你還太小不懂得國事,他們爭吵也很平常,張大人和陸大人忠心侍奉皇兒,我們就知足吧,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們去做主好了。”
楊淑妃摟了摟懷中已經已經疲憊的趙昺,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嘴裏輕輕的哼起了歌謠,哄著這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安然入睡。自從年幼入宮以來,蒙先皇宋度宗寵幸,從初選入宮為美人,後封為淑妃生建國公趙昰,本來一路青雲直上的坦途,卻碰上了國破家亡的厄運。
南逃之後兒子建國公趙昰被推舉上位,宋端宗登基之後年號景炎,自己也尊為皇太後。可是命運波折,這一年多來四處奔逃,顛簸流離之下端宗體弱,遇台風被冷水一激之後駕崩。趙昺的生母餘修容在臨安失陷之時失散,一直跟在楊淑妃身邊長大,登基之後更是把皇天後楊淑妃當做比母親還要親近之人。
輕輕的把熟睡的趙昺放在軟塌之上,蓋上錦被之後楊淑妃也躺在了一邊。
“整個世界就此停頓該有多好,讓災禍遠離讓時間停留,讓我們一對可憐人不再遭受痛苦和磨難。”
喃喃自語的楊淑妃慢慢的睡去,隻有在夢中在能和自己的親愛的兒子相聚!
自此之後趙天佑養成個習慣,隻要閑暇無事之餘,就會到這口井邊坐上一坐,有時還自言自語的對著井說會話,反正他高來高去的身法過人,在這個荒廢的小院裏也無人發現。
張鎮孫點了江茂通天燈的消息,傳到雷州已經整裝出發的船隊之時,張世傑大發雷霆,氣急之下摔壞了從臨安帶來的禦賜精美茶具。已經在太後和群臣麵前誇下了海口,尤其是狠狠的下了那群文官的麵子,告訴他們廣州才是最佳的定都之所,當然也把自己原來的臉也打了。
在他意識中,張鎮孫應該配合著聖旨的意思,把兵權轉交給江茂通,當然若不配合錢康也知道去怎麽辦。可沒想到的是,傳迴來的消息竟然是江茂通錢康私通元兵,派刺客行刺張鎮孫失敗之後被點了天燈。
“好你個張鎮孫,違抗皇命不說還處死了欽差大臣,這個狀元郎可沒白叫!眼裏早就沒了朝廷和皇上啦!”
身邊的水師將軍何勇飛是他的心腹,一看張世傑大怒,頓時覺得表現的時候到了,帶兵與元兵開戰他不敢嗎,要說是討伐張鎮孫,他可是巴不得當個先鋒官呢。
“大人,末將願意前往廣州,誅討逆賊張鎮孫,為朝廷定都廣州掃平道路。”
張世傑沉吟道:“不急不急,待我再斟酌一下,先讓陸秀夫擬個罪名,發一份指責的文書過去。還有與廣州文武官員有舊的官員,都暗中的去聯係一下,張鎮孫不可能在廣州一手遮天,肯定有心向朝廷不服他管製的官員。”
“那中軍旗艦準備開拔起航……”
“一切照舊準備,不會走慢一點嗎,等我們把事情處理好了再到達也不遲。”
“是,大人!”
兩千三百多條大小船隻,十幾萬軍民男女老幼,說是開始準備定好了日子起航,可是稍有紕漏就要耽誤幾天,不是糧食就是軍械總是出問題。
八歲的幼帝趙昺端坐在龍椅上,小心翼翼的看著眼前兩排的大人們,腦子記銘記著太後的囑咐,眼望前方隻聽不說話,任憑爭論的大臣們你來我往的叫嚷。
他坐上這龍椅已經有小半年了,可是從來就沒有覺得哪裏舒服,帝王之家的孩子都早熟,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九五之尊帝王之位的含義,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也被母親所左右,心智明顯的要高於他的年齡。
文官和武將分成大致的兩個陣營,每次議事沒有不吵的,到後來就形成了你支持的我反對,根本都不考慮對錯和可行性了。這次針對的是廣州張鎮孫處死欽差大臣江茂通之事,其實很多人根本都不認識江茂通,更不知道他作為欽差大臣去廣州幹什麽,但是武將主張出兵討伐,文官這邊不能明著說反對,但是對於處罰的方式和方法持有異議。
“張鎮孫是先皇殿試狀元,嶺南文明的大才子,有本事有威望,處死江茂通必然事出有因,私通元兵是大事絕不是玩笑。在沒有查清江茂通是否通敵謀反之前,不可貿然發兵討伐,而是應該另派官員,前去了解清楚之後再做定奪。”
新任侍郎曹得興站出來提議,說的也是有理有據,言語之間絲毫沒有毛病,說完之後還掃視張世傑為首的武將一圈。
何勇飛馬上站出來反駁道:“殺死欽差大臣,就是有辱聖上的威嚴,蔑視朝廷豈能坐而視之?不管是什麽原因,張鎮孫都已經犯了滔天大罪,就應該拿下之後以叛逆論罪、株連九族以示嚴懲。”
整整一個時辰,兩邊的大臣們嘴巴都說的幹了,龍椅上的小趙昺眼神發散,眼看著已經有些困了,壓軸的張世傑和陸秀夫才站了出來。
“皇上,請準派人出使廣州,查明真相之後再做定奪。在此之前請下一道聖旨,張鎮孫職位暫停,廣州一切大小事務暫時由王道夫和淩震代管。”
趙昺得到了龍椅後傳來的暗號,細聲細氣的開口說道:“好的,就依照兩位大人的辦法去辦吧,退朝!”不等身邊伺候的太監伸手攙扶,身子向前一縱,穩穩的下了龍椅,邁開八字步走向後堂。
“太後,他們為什麽每次都要先吵一番,最後張大人陸大人才出來解圍,幹脆不要他們議事了,直接交給兩位大人去辦就好了,那樣豈不是更加省心省力!”
趙昺隻有迴到內堂和太後在一起的時候,才有那麽一點點的笑容,整日裏刻板的坐在那裏,傾聽一幫人說一些自己不懂的話,已經把這個孩子的快樂生活全部侵占了。
“皇兒啊,亂世危途,你我隻能依靠他們,大宋朝廷才能夠堅持下去。你還太小不懂得國事,他們爭吵也很平常,張大人和陸大人忠心侍奉皇兒,我們就知足吧,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們去做主好了。”
楊淑妃摟了摟懷中已經已經疲憊的趙昺,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嘴裏輕輕的哼起了歌謠,哄著這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兒子安然入睡。自從年幼入宮以來,蒙先皇宋度宗寵幸,從初選入宮為美人,後封為淑妃生建國公趙昰,本來一路青雲直上的坦途,卻碰上了國破家亡的厄運。
南逃之後兒子建國公趙昰被推舉上位,宋端宗登基之後年號景炎,自己也尊為皇太後。可是命運波折,這一年多來四處奔逃,顛簸流離之下端宗體弱,遇台風被冷水一激之後駕崩。趙昺的生母餘修容在臨安失陷之時失散,一直跟在楊淑妃身邊長大,登基之後更是把皇天後楊淑妃當做比母親還要親近之人。
輕輕的把熟睡的趙昺放在軟塌之上,蓋上錦被之後楊淑妃也躺在了一邊。
“整個世界就此停頓該有多好,讓災禍遠離讓時間停留,讓我們一對可憐人不再遭受痛苦和磨難。”
喃喃自語的楊淑妃慢慢的睡去,隻有在夢中在能和自己的親愛的兒子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