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作為崇明島海盜的大當家,降宋之後又反叛歸降元朝,掌管整編之後的海上水軍幾萬人,元世祖忽必烈也高看一眼的將領。竟然無聲無息的獨身到了泉州,實名拜帖從門房遞到了案前,讓蒲壽庚哭笑不得很是為難。按照目前兩國交戰的狀況,朱清到了泉州如果被發現,蒲壽庚應該立刻拿下上報臨安,不用等待聖命就可斬立決砍了他的頭。


    “請這位朱清到書房喝茶!”


    蒲壽庚心中的天平還是搖晃了一下,沒有在中堂正式見客,而是以友來訪書房品茗的方式,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態度。兩個人各位懷心事,你來我往的試探了一番條件,蒲壽庚最後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雖然沒有達成什麽口頭上的約定,但是朱清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務,不求馬上策反蒲壽庚,隻需確定他是否有二心。很快丞相伯顏就要親率大軍南下臨安,朱清的水師也會策應行動,如果富碩天下的泉州全力支援臨安,那戰事就不可能快速結束,將陷於長久的膠著之中。


    忽必烈雖然已經有了侵宋戰爭久攻不絕的心理準備,但是已經有延綿二十年的戰爭,南宋的大片疆土已經占領,再加上陸續的帶兵降元的將領,忽必烈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這幾十年的與宋朝的戰爭,雖然一直站著上風,但是蒙元實力始終不足,戰勝容易占領困難,無法全盤掌控占領的土地,隻能搶掠一番便又放棄。經過這些年的籌備,以及無數次的撤軍,元世祖忽必烈認為必須重用歸降的宋朝降將,才能實現馬踏江南的願望。


    隨著重用郭侃、郝經加上後來降元的劉整,還有在襄陽投元的降將呂文煥,元朝的軍隊的綜合戰力在不斷的提高,而不斷加入的降將也能夠把占領的城池守住。


    此消彼長的戰爭過程中,宋朝屯有重兵的城池越來於少,戰線越來越靠近臨安都城,這時候忽必烈反倒更加著急。他急於完成先祖成吉思汗都沒有完成的大業,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橫掃天下,一直打到歐洲,金遼兩個強國都已經飛灰湮滅,唯獨沒有把宋朝拿下。


    蒙哥汗的意外身亡之事,忽必烈記得清清楚楚,隻有活著看到那一天才算,禦駕親征之事他絕不會再做。但是拿下臨安皇城,斬了那個小皇帝,鐵騎馬踏海南島,才算真正完成了統一大業。


    在他看來,隻要把宋皇室剿滅一空,其他地方的反抗勢力都不足慮,所以臨安才是重中之重,而能夠北上增援的臨安的泉州則是其中的關鍵。


    朱清滿意而歸,蒲壽庚給他的態度不太明確,有點敷衍推諉的意思,但是言語之間,也露出了對宋皇室未來的擔心。這裏邊最重要的是,蒲壽庚對他表現出了一個商人的特色,朱清潛意識裏認為,他在待價而沽,看看站在那一邊好處會多一些。


    隻要蒲壽庚心中有異,對臨安的命運不再當做唯一選項的時候,能夠心甘情願給出的增援成色就會降低,那麽攻打臨安的軍隊自然就會少費很多的力氣。


    孟家漁寨在趙天佑的指揮下,開啟了瘋狂的采購行為,各種原材料的收購囤積,優質精鐵和手巧的打鐵匠人也補充了不少,馮老頭冷冰冰的臉上,也開始有了些笑意。


    和木成林的交易很順利,趙天佑囑咐周遠特意做了一鍋以前性能的火藥,裝配了八隻竹筒轟天雷送給了木成林。這些成品的威力經過測試,隻有不到三分之一正品的殺傷力,紅光閃閃嚇人的威力足夠,但是炸死人就很難了。


    從新裝備了一次弓箭武器等物資,趙天佑兵發東山島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差和孟子嚴攤牌了,但是又擔心這個倔強的老頭死不同意。經過很年輕一代的頭領們商議,采取了曲線救國的策略,先出兵拿下東山島,根據實際情況再決定下一步的對策。


    這天早上萬裏無雲,十二條經過簡單改造的漁船,載著兩百餘名寨兵揚帆而起,向著東山島駛去。站在打頭的船頭。趙天佑一身戎裝,三石長弓背在後背,兩壺裝滿的箭矢掛在腰間。


    迎著東方升起的紅日,趙天佑身後站著英姿颯爽的孟水柔,以及十六名長弓手。經過上次兩人合乘一騎之後,不知道怎麽轉了性子,孟水柔剪去了一頭長發,換上了男裝打扮。


    “水柔,你知道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一路行駛,是什麽地方嗎?”


    孟水柔臉上被陽光照的紅彤彤的,抬手扶了一下眼前短短的發梢,眯起了眼睛道:“我不知道啊,不過天佑大哥你一聲令下,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衝上去,殺他個七進七出。”


    “水柔厲害!英氣十足,我要是當了元帥,一定封你為大將軍!”


    “一言為定!駟馬難追啊!”孟水柔側臉看著趙天佑,故意板著臉很認真的眼神望著他。


    “這個大將軍能管多少兵馬呢?”


    “這個……”趙天佑卡了殼,隨口一說而已,哪想到孟水柔竟然一本正經的追問,咱們這以後要當元帥的人哪能忽悠一個女孩子呢。


    “一萬以上的兵馬,你可管的來嗎?那麽多人跟在你身邊,會不會害怕呢?”


    孟水柔白了趙天佑一眼道:“我還以為多大的將軍,才給我一萬人馬,太小氣了吧!”


    “三萬三萬行吧,我不是怕你人多管不過來嗎!”趙天佑有說完有點心虛,咽了口吐沫。


    哪知道孟水柔一扭脖子道:“三萬也不夠,我要做能夠刀鋒所指,十萬鐵騎皆無聲的大將軍!”


    他們身後的十六名長弓手個個臉憋得通紅,好在是迎著日頭看不出來,強忍著笑意扭開頭,朝著大海張大嘴無聲狂笑。好家夥這兩位老大真敢說,一張嘴就是一萬兵馬三萬兵馬,好像吹氣似的就來了。更厲害的是他們的隊長大姐大,立誌要做統兵十萬的大將軍,真是講笑話。


    “前方有船迎麵而來,備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