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上的一間簡陋的石屋內,一張深褐色的圓形木桌圍坐了三人,每個人身後都有幾名精幹的手下站立,虎視眈眈的看著桌上的局勢。精致的黃銅水壺坐在炭火上保溫,沒有人注意桌上那套精致的紫砂茶具,曾經是北宋朝廷的貢品,價值足有上千貫錢,在唿來喝去討價還價中被摔得啪啪直響。
身穿灰黃色勁裝的光頭大漢,是元朝左丞相伯顏手下的軍需營副將烏日達,而坐在他對麵的竟然是錦袍的薑公子,而另外一個沏茶續水的中年虯髯大漢,是崇明島赫赫有名的朱清。
朱清與張瑄本來以販私鹽起家,後來逐步招兵買船,占據崇明島附近大部分海域,主要靠走私後來又當起了海盜。南宋朝廷曾多次派兵派船圍剿,怎麽打而不死治而不絕,後來朝廷使出招安的策略,封賞兩人做官。
元太祖忽必烈派左丞相伯顏率大軍二十萬,自元大都起兵南下侵宋,打過揚州江淮東路之後,這朱清與張瑄又悄悄背叛了宋朝,帶著手下大小船五百餘艘,成了元朝水軍大將軍。
“烏日達將軍,香料船可以直接從泉州轉運,不過這個利潤五五分賬的事情是改不了的。蒲大人親口叮囑過我,要和北邊人做生意沒有問題,我們隻認朱清和張瑄,隻要他們做保生意就可以做,但是利潤必須是五五分賬。”薑公子雖然神色疲憊,看來已經為此事爭論了許久,但是一絲讓步的態度。
烏日達身為軍需營的副將,掌管著進出元大都的一條通道,私下裏和元大都的商人也要做點生意,想著從南宋販運阿拉伯香料,這就必須要南宋泉州港的市舶司合作,而薑公子就是代表泉州的商人來崇明談判的。
本來薑公子計劃拿下孟家漁寨,就是為了繞過市舶司管轄,孟家漁寨稍經改造,就能停泊阿拉伯來的大船。如果每月能夠有十條大船在孟家漁寨卸貨,經陸路走福州銷售,就是除去必須給泉州蒲壽庚的上貢,也要比正常經市舶司管理要多賺一倍。
貨源當然也不愁,阿拉伯的商人同樣貪利,不願意被市舶司管控抽成,和薑公子這邊自然是一拍即合,這個計劃已經醞釀多時,就等按部就班奪占孟家漁寨碼頭了。可就是這時候,被蒲壽庚點名指派,代表泉州商人來崇明見朱清,和元大都的烏日達談判。
這裏邊真正並沒有做主的人,烏日達自然代表著左丞相伯顏的勢力,抱著占大頭心思來談判的,豈能看得上看似文弱的薑公子。
“哈哈哈,南人重利會做生意,果不出丞相所料,你們寧死也願少賺錢,哈哈哈,你真不怕死嗎?”烏日達從腰間皮帶上刷的抽出明晃晃的馬刀,橫在眼前伸出舌頭舔著雪亮的刀鋒,殘暴的眼神死死盯著薑公子。
薑公子長出一口氣,故意的搖搖頭道:“烏日達將軍,此言差矣,薑某隻是一個小小的商人,重利乃是我的本分,不賺錢的生意寧死都不會做的。
北上航線路途兇險,明礁暗礁無數,就是拿著航海圖海外商船隻北上成功隻有十之六七,哪個敢來?。最經風大浪大,聽說又有兩條大船在東海沉沒,死傷數百人貨物更是無數啊,我們冒這麽大風險,如果拿不到一半利潤,哪家商會肯投資合作呢?”
朱清見兩人談的陷入僵局,便哈哈大小道:“談了就都談出鳥了,兩位就此打住,咱們猜拳喝酒。我剛弄了幾個倭國小娘們,每一個都細皮嫩肉風騷的很,叫過來給兩位跳舞助興。”
薑公子北上談判,沒有來得及派人對趙天佑和孟文山下手,給了趙天佑在孟家漁寨發展的時間,提升孟家漁寨的防護能力的同時,趙天佑的聲望也如日中天的傳遍了三十裏水域。
請來的兩位能做火藥的工匠,一個姓周名遠另一個叫劉金利,他倆以前都在建康府軍器監屬下的火藥作坊做事。劉金利還是管轄三十餘人的小頭領,手裏掌握了製造火藥的一些配方。
被元兵破城之後兩人都逃到了泉州,開始做工為生,後來有了些本錢,置辦了一些工具材料,就開始做火藥做些煙花爆竹,在坊市售賣。開始生意還算不錯,但是煙花季節性太強,加上後來有些地痞收取盤頭保護費,生意就有些敗落。這次趙天佑高價請人做火藥,這兩人簡單收拾一下,就趕緊來了,生怕慢了這個吃飯的差事被別人搶走。
兩人的火藥工坊建築剛剛完工,按照兩個人的要求,還有趙天佑的一些意見建造的。這個火藥工坊基本上市半地下獨立的一個個房間,防火防爆措施做得非常好,讓這兩個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幫工和原材料都到位之後,用了幾天時間,兩人做出了第一鍋大約十斤的黑藥。按照配方這些黑藥的功效叫做豎藥,就是能夠類似做鑽天猴起花的,燃燒性能強大,但是沒有什麽爆炸力。
當第一鍋黑藥做好以後,劉金利用長竹竿掏空兩節,灌滿火藥之後封上,插入藥撚以後拿到趙天佑麵前,興高采烈道:“趙教頭,這就是軍械所原來做的火龍,點燃之後能噴出三丈開外,中者立即渾身起火。”
火藥作坊外圍了一圈人,孟文山和幾個長者都忐忑不安的觀望,不知道趙教頭花大價錢做這個大煙花何用。一身紫紅色勁裝打扮的孟水柔在趙天佑身旁,最近她已經不再出海勞作,專心當起了寨兵的副教頭,這也是趙天佑突然發現的好辦法。
趙天佑開始教授簡單的軍體拳的時候,發現孟水柔在旁邊偷學,並且學的飛快,幾乎一點就透,不用教第二遍。而到一招殺敵的格鬥術的時候,趙天佑的講解和技巧演示,就不如孟水柔學會以後,給寨兵講解來的輕鬆很多。
於是趙天佑難得輕鬆,先是私下裏教會孟水柔,而演武場上隻是簡單指點,具體細節就由孟水柔來主導,效率和效果反倒比趙天佑親自來強上許多。
“劉師傅,你說這火龍能噴出三丈開外?”趙天佑端著竹筒,心道還真有點火槍的意思。
身穿灰黃色勁裝的光頭大漢,是元朝左丞相伯顏手下的軍需營副將烏日達,而坐在他對麵的竟然是錦袍的薑公子,而另外一個沏茶續水的中年虯髯大漢,是崇明島赫赫有名的朱清。
朱清與張瑄本來以販私鹽起家,後來逐步招兵買船,占據崇明島附近大部分海域,主要靠走私後來又當起了海盜。南宋朝廷曾多次派兵派船圍剿,怎麽打而不死治而不絕,後來朝廷使出招安的策略,封賞兩人做官。
元太祖忽必烈派左丞相伯顏率大軍二十萬,自元大都起兵南下侵宋,打過揚州江淮東路之後,這朱清與張瑄又悄悄背叛了宋朝,帶著手下大小船五百餘艘,成了元朝水軍大將軍。
“烏日達將軍,香料船可以直接從泉州轉運,不過這個利潤五五分賬的事情是改不了的。蒲大人親口叮囑過我,要和北邊人做生意沒有問題,我們隻認朱清和張瑄,隻要他們做保生意就可以做,但是利潤必須是五五分賬。”薑公子雖然神色疲憊,看來已經為此事爭論了許久,但是一絲讓步的態度。
烏日達身為軍需營的副將,掌管著進出元大都的一條通道,私下裏和元大都的商人也要做點生意,想著從南宋販運阿拉伯香料,這就必須要南宋泉州港的市舶司合作,而薑公子就是代表泉州的商人來崇明談判的。
本來薑公子計劃拿下孟家漁寨,就是為了繞過市舶司管轄,孟家漁寨稍經改造,就能停泊阿拉伯來的大船。如果每月能夠有十條大船在孟家漁寨卸貨,經陸路走福州銷售,就是除去必須給泉州蒲壽庚的上貢,也要比正常經市舶司管理要多賺一倍。
貨源當然也不愁,阿拉伯的商人同樣貪利,不願意被市舶司管控抽成,和薑公子這邊自然是一拍即合,這個計劃已經醞釀多時,就等按部就班奪占孟家漁寨碼頭了。可就是這時候,被蒲壽庚點名指派,代表泉州商人來崇明見朱清,和元大都的烏日達談判。
這裏邊真正並沒有做主的人,烏日達自然代表著左丞相伯顏的勢力,抱著占大頭心思來談判的,豈能看得上看似文弱的薑公子。
“哈哈哈,南人重利會做生意,果不出丞相所料,你們寧死也願少賺錢,哈哈哈,你真不怕死嗎?”烏日達從腰間皮帶上刷的抽出明晃晃的馬刀,橫在眼前伸出舌頭舔著雪亮的刀鋒,殘暴的眼神死死盯著薑公子。
薑公子長出一口氣,故意的搖搖頭道:“烏日達將軍,此言差矣,薑某隻是一個小小的商人,重利乃是我的本分,不賺錢的生意寧死都不會做的。
北上航線路途兇險,明礁暗礁無數,就是拿著航海圖海外商船隻北上成功隻有十之六七,哪個敢來?。最經風大浪大,聽說又有兩條大船在東海沉沒,死傷數百人貨物更是無數啊,我們冒這麽大風險,如果拿不到一半利潤,哪家商會肯投資合作呢?”
朱清見兩人談的陷入僵局,便哈哈大小道:“談了就都談出鳥了,兩位就此打住,咱們猜拳喝酒。我剛弄了幾個倭國小娘們,每一個都細皮嫩肉風騷的很,叫過來給兩位跳舞助興。”
薑公子北上談判,沒有來得及派人對趙天佑和孟文山下手,給了趙天佑在孟家漁寨發展的時間,提升孟家漁寨的防護能力的同時,趙天佑的聲望也如日中天的傳遍了三十裏水域。
請來的兩位能做火藥的工匠,一個姓周名遠另一個叫劉金利,他倆以前都在建康府軍器監屬下的火藥作坊做事。劉金利還是管轄三十餘人的小頭領,手裏掌握了製造火藥的一些配方。
被元兵破城之後兩人都逃到了泉州,開始做工為生,後來有了些本錢,置辦了一些工具材料,就開始做火藥做些煙花爆竹,在坊市售賣。開始生意還算不錯,但是煙花季節性太強,加上後來有些地痞收取盤頭保護費,生意就有些敗落。這次趙天佑高價請人做火藥,這兩人簡單收拾一下,就趕緊來了,生怕慢了這個吃飯的差事被別人搶走。
兩人的火藥工坊建築剛剛完工,按照兩個人的要求,還有趙天佑的一些意見建造的。這個火藥工坊基本上市半地下獨立的一個個房間,防火防爆措施做得非常好,讓這兩個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幫工和原材料都到位之後,用了幾天時間,兩人做出了第一鍋大約十斤的黑藥。按照配方這些黑藥的功效叫做豎藥,就是能夠類似做鑽天猴起花的,燃燒性能強大,但是沒有什麽爆炸力。
當第一鍋黑藥做好以後,劉金利用長竹竿掏空兩節,灌滿火藥之後封上,插入藥撚以後拿到趙天佑麵前,興高采烈道:“趙教頭,這就是軍械所原來做的火龍,點燃之後能噴出三丈開外,中者立即渾身起火。”
火藥作坊外圍了一圈人,孟文山和幾個長者都忐忑不安的觀望,不知道趙教頭花大價錢做這個大煙花何用。一身紫紅色勁裝打扮的孟水柔在趙天佑身旁,最近她已經不再出海勞作,專心當起了寨兵的副教頭,這也是趙天佑突然發現的好辦法。
趙天佑開始教授簡單的軍體拳的時候,發現孟水柔在旁邊偷學,並且學的飛快,幾乎一點就透,不用教第二遍。而到一招殺敵的格鬥術的時候,趙天佑的講解和技巧演示,就不如孟水柔學會以後,給寨兵講解來的輕鬆很多。
於是趙天佑難得輕鬆,先是私下裏教會孟水柔,而演武場上隻是簡單指點,具體細節就由孟水柔來主導,效率和效果反倒比趙天佑親自來強上許多。
“劉師傅,你說這火龍能噴出三丈開外?”趙天佑端著竹筒,心道還真有點火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