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水柔家中隻有姊妹兩人,收留趙天佑實在不便,於是就請本家叔叔族長孟青雲出麵,在村裏演武場騰了間幹爽的房間,安排趙天佑休息養病。


    演武場豁亮的庭院裏長滿了果木綠植,顯得一片鬱鬱蔥蔥,青石鋪就的場地平坦寬敞。靠左邊一側有一排武器架子,上邊擺放著刀槍劍戟各式兵刃,地上是大大小小的石鎖木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個崇尚武力的村鎮。


    坐北朝南有一排散間屋子,正中堂屋的桌子上擺著兩盤了新煮的魚蝦,剛出鍋的白米飯散發著誘人的清香,而趙天佑坐在桌前一點食欲都沒有。


    “趙大哥,趕緊吃吧,不吃飯你的病好不起來的。姐姐又去給你抓藥了,那個大夫在泉州大藥鋪裏坐過診呢,你放心吧,肯定會治好你的病。”孟玲兒看著一臉憔悴眼窩深陷的趙天佑,輕聲細語的安慰著。


    “謝謝玲兒妹妹,我的病過幾天自己就好了,讓姐姐別去花錢抓藥了,都是白白浪費。”趙天佑心裏清楚,雖然退燒了,但是感冒的症狀還在,治與不治過個兩三天自然會痊愈。


    讓他真正難以接受的是現實,發生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不是做夢不是幻覺更加不是惡作劇。往日的種種一切的一切都以消失,再也迴不到山東老家,再也見不到養育自己親人的傷感,和對於目前環境的不適應。


    而在不遠的江南西路,贛州知州文天祥,正在州衙內捧著接到的詔書,與十幾個部屬官員圍桌議事。


    “國難當頭不奮勇挺身而出,反倒謀求自保,不但不報效國家,竟然投降元兵賣城保命。這樣的官員有辱我炎黃幾千年的傳承,都應該淩遲處死誅殺九族。再此用人之際,文山肯請諸位追隨於我,招兵買馬北上臨安勤王!”


    卓前幾名部屬官員同時起身,對文天祥抱拳行禮,異口同聲的大聲喊道:“誓死追隨大人,起兵勤王!”


    “各位都已跟隨我多年,出生入死舟馬勞頓,文山卻不能給各位予高官厚祿的前程,慚愧慚愧啊!今天隻能以一碗酒水代表心意,各位請了!”文天祥也站起身來,端起桌前的酒杯,也微微的躬身還禮。


    一大口酒猛地咽了下去,文天祥看著蓋著玉璽皇印的詔書,想起相互推諉各地官員,按兵不動的軍府大將,不由得悲由心生落下幾滴淚來。


    “文大人莫要擔憂,雖然我們贛州兵少,可是西南路有不少草莽豪傑,還有溪峒一帶的蠻人,如果聚攏起來都是生力軍啊。大人傳令,繼周願意前往聯絡,定能聚攏無數英雄好漢,跟隨大人北上臨安勤王殺寇。”


    搭話的是陳繼周,贛州貢士出身,曾任過衡陽知府,因為權相不和,辭官之後一隻在贛州家中賦閑。因為詔書的事情,文天祥昨天就已經登門拜訪過陳繼周,兩人秉燭夜談商議許久,才定出了召集草莽英豪,聯絡溪峒蠻人戰士共同起兵勤王的計劃。


    但是此舉已經超出文天祥作為知州的權限,必須要靠屬下各職官員共同認可推行,否則私下收編占山為王的各路草莽英雄,這罪名就足夠砍他八迴腦袋了。


    文天祥立刻躬身長禮道:“多謝陳大人出馬,召集江南西路各地英豪,為我大宋再建新功,此事我一定上報朝廷,為陳大人請封犒賞!”


    陳繼周也連忙還禮,兩人對視一笑,十幾名州府的文武官員都認可此事,超出他們的預料,上下同心此事大有可為。文天祥開始與眾人籌劃事情細節,安排人手分工,為起兵勤王之事做準備。


    趙天佑捏著鼻子喝下了一晚濃濃的湯藥,雖然心中老大不願意,但是看著孟玲兒那期盼的眼神,還有孟水柔一臉疲憊的神色,哪裏還能拒絕這真實的善意和關心。


    “玲兒啊,你別看啦,我真的都喝完啦,你看舌頭下邊也沒有。”趙天佑喝完藥汁,張嘴吐了吐舌頭,讓一臉懷疑的孟玲兒放了心。


    “天佑哥哥,晚飯你想吃什麽,趕緊告訴我,我叫姐姐去準備!”孟玲兒說完看了一眼旁邊的姐姐,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頭,對姐姐做了個鬼臉。


    “小妹啊,你這才幾天啊,就把親姐姐給賣了,趙大哥給你吃啥迷魂湯啦!”孟水柔嘴角帶笑,腳邊還有捆著一隻山雞,這是抓藥的時候順便買迴來的,準備晚上燉了給趙天佑補一補身子。


    漁家兒女性格直爽善良,孟家漁寨更是民風淳樸,每每遇到海中落難的人,都是不遺餘力的出手相救,甚至寨子裏有十幾戶人家都是落難之人留下定居的後代。


    漁寨裏收留的落難之人,如果決定留下的,不管男丁女丁,都會在宗祠裏舉行儀式,改名換姓從新入族,以後和寨中居民同親人一樣,再也不分彼此的全都姓孟。


    說來也是奇怪,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孟家漁寨一直是女丁多男丁少,所以形成了招婿的傳統。雖說招婿入贅之事,有很多男方家族不同意或設置障礙,認為有辱家族門風,隻有家中落魄的男人,才會想到去入贅。


    但是在孟家漁寨這裏可不是那樣,想要入贅的男丁得排成幾隊,除卻這裏富饒之外,主要原因是入贅孟家漁寨不受歧視,並且孟家女孩個個如花似玉的漂亮。


    村中最雄偉的建築是孟家的宗祠,建在漁寨最後邊,靠著兩坐小山脊,呈二龍捧月之勢,穩坐龍眼的絕佳風水之地。孟家漁寨已有三百年的傳承,幾乎與大宋皇朝同齡,雖然中經曆了幾次災禍,整個漁寨幾乎被滅族。但是孟家人齊心抱團,曆經無數困難,逐漸的有繁榮昌盛起來。


    這一晃就過去了半月有餘,趙天佑的身體早就恢複如初,從心裏已經接受這不可逆轉的現實,並在嚐試著思考,與這個嶄新而又熟悉的時代如何相處。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多年所受的訓練和教育,第一個要堅守的信條就是要保衛神聖的祖國。保衛祖國?這個時代的大宋皇朝已經危在旦夕,不需三五年就會被蒙古鐵騎踏遍河山,崖山最終一戰徹底覆滅。


    可是這是誰的責任?有必要參與嗎?參加又能夠做什麽,難道去阻擋曆史的車輪?等等諸多的問題在趙天佑腦袋裏,扯不清理還亂,總是弄不出一個頭緒,趙天佑後來索性就不再去想了,每天對著幾個石鎖木人發泄精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尉並收藏大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