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西遊] 與貓貓二鳳陛下的奇幻漂流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玄武門鼎革之後, 大唐朝廷的格局其實相當尷尬。名位已定, 皇權底定, 如房、杜、長孫等秦王心腹, 自然是雞犬升天,封侯拜相;但為了緩和新舊交替的衝突,降低宮變洗牌的難度,不少兩麵騎牆的老臣也被順勢保留;甚而言之,如蕭禹、陳叔達等,當初還曾在海池禦舟上力主秦王接班、平穩過渡呢。難道這個情分,你李二還能不認?
但朝廷的椅子隻有那麽幾把,舊朝老登占得太多,新人就實在沒法上位。你房、杜、長孫是飛黃騰達了,其餘天策府功臣可還等著進步呢。就算要顧全大局拉攏老臣,忍耐一兩年也就罷了,難道還真要等著老登們蹬腿不成?
以南朝梁、陳兩家皇室的壽數來看,這怕是實在有點難熬吶。
以皇帝原本的規劃,要解決這樣陳年舊事的遺留麻煩,那少說也得五六年水磨功夫,磨到老登們百無聊賴,自願滾蛋為止。但現在治水事大,卻無疑是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機會——朝廷的中心早晚要轉移到治水上去,在這樣的大事上擺爛溜病號,等於是親手放棄了參予機要的權力;用不了一年半載的功夫,諸位老登恐怕就連文件都看不懂啦。
當然,光明正大、風光霽月之皇帝陛下,是一定不會幹過河拆橋這樣沒品味的小人勾當。無論老臣們請假與否,待遇一律不受影響。公文照發,奏摺照批,開會也可以永遠保留位置。至於自己跟不上朝廷日新月異的步伐,敗壞掉僅剩的那點權力,那總不能怪陛下不講顏麵吧?
這樣光明正大的陽謀,實施起來總是讓人格外愉快。皇帝欣欣然批轉病退的奏摺,指示留守京城的淮安靖王李神通贈送補品慰問老臣,還特意請現代專家組送去幾台無線電,方便京城官吏隨時聯絡行在,請示諫言。
無論如何,麵子上總要過得去嘛!
·
雖然號稱要巡視河工,但至尊車駕入關抵達黃河之後,卻從不召見當地官吏,也不看河工上送來的報告,而是派遣心腹親信,四散奔赴一線,接觸在河道中挖土引水汗流浹背,忙得不亦樂乎的基層小吏、出苦力的民夫;下了死令要親信們一一踩點詢問,尋根究底,或者按皇帝讀到的文件所說,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這倒不是什麽照貓畫虎,而是深思熟慮的決策。李二陛下深知自己的斤兩,曉得自己就是再寒窗苦學個十幾年,也休想在專業領域挑戰教授們吃飯的本事;無論如何都動搖不了現代世界在學術上絕對的權威。但通天的大路不止一條,專家組或許對水利了如指掌、無往不利,但對一千五百年前的大唐日常,卻基本是一頭霧水,兩眼抓瞎,與當地官吏接觸以來,鬧出的笑話不知道多少。而這種種尷尬,甚至不是一點培訓和資料能夠解決的——再牛皮高明的歷史學家,也不可能對中古時代的生活細節了如指掌嘛。
不過,恰恰是這樣結構化的矛盾,才給了皇帝陛下發揮才能的空間。一千五百年的差距懸殊之至,除了能自由往返時空門的至尊之外,還有誰能左右逢緣,彌合兩代人的衝突吶?傳道授業、解惑排疑的尊師,那當然是莫大的威望;但能排憂解難、隨時平事說和的好大哥,不也是老大的影響力麽?
至於怎麽混社會、當大哥,使手段拉攏底層的遊俠輕薄兒,還能有誰比當年的太原公子更熟悉啊?
這條中心思想確立之後,李二陛下就幹得非常愉快。他派出親信四處接觸底層威望高手腕強的民夫頭子,從上交的報告中挑出典型,一個一個親自接見,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而林長史隨時侍奉在側,那才是親自見識到了千古一帝,頂級政治家辦事的風範——被召來見麵的民夫官吏都沒有見過什麽世麵,覲見至尊後往往是戰戰兢兢言語不能,僵木得活像假人;但無論對麵多麽的緊張恐懼,隻要與皇帝交談數句,都能相當迅速的平靜下來;而後問答數次,便迅速建立了信任,春風化雨之中,即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氣氛烘托到到情真意切處,甚至能說得對方涕泗橫流,連連下拜,誓為陛下效死雲雲。
說白了,龍傲天小說中虎軀一震,霸氣四射,小弟納頭便拜,大概也不過如此啦!
當然啦,僅僅上價值還不夠,皇帝在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之餘,手筆也是相當的大方。舉凡實心用事,查出確有功績者,缺地的賜土,缺衣的賜布,最後再大筆一揮,統統加兩倍的工錢。這樣一番連環拳打下來,別說當事人感激涕零不能自已,就連冷眼旁觀的林貌都不由心笙動盪,感動,幾乎要拜倒在那張黃袍子之下了。
——怎麽說呢?物質利益外加無敵嘴炮,另外還有毒辣眼光時時洞察底細,直抵人心,這大抵就是所謂千古一帝人格魅力的些微展現了。某種意義上,這些政治高手應該能算是另一種領域的頂級魅魔,並非以美色惑人,而單純以理念打動人心;個人的理念看似抽象而遙遠,但當此類人物娓娓道來之時,那種直擊魂魄的感染力,卻的確不是凡人可以抵擋的。
在辛苦接見之餘,皇帝陛下檢查談話紀要,訂正親信的報告,還頗為自得的詢問林貌:
「先生親眼所見,朕仿效得如何?」
林貌幼自沉浸在那種非凡魅力的震動之中,聞言不覺一愣:
「陛下仿效了什麽?」
「先生不也讀過那位姓李的扶貧幹部發過來的資料嘛。其中關於下基層做調查研究的部分,便很有意思。」皇帝眼眸閃動,興致盎然:「朕還記得,有一份八十幾年前在湖南做的農民調查,那便是字字珠璣,高屋建瓴,真正是望塵莫及……」
但朝廷的椅子隻有那麽幾把,舊朝老登占得太多,新人就實在沒法上位。你房、杜、長孫是飛黃騰達了,其餘天策府功臣可還等著進步呢。就算要顧全大局拉攏老臣,忍耐一兩年也就罷了,難道還真要等著老登們蹬腿不成?
以南朝梁、陳兩家皇室的壽數來看,這怕是實在有點難熬吶。
以皇帝原本的規劃,要解決這樣陳年舊事的遺留麻煩,那少說也得五六年水磨功夫,磨到老登們百無聊賴,自願滾蛋為止。但現在治水事大,卻無疑是提供了一個絕妙的機會——朝廷的中心早晚要轉移到治水上去,在這樣的大事上擺爛溜病號,等於是親手放棄了參予機要的權力;用不了一年半載的功夫,諸位老登恐怕就連文件都看不懂啦。
當然,光明正大、風光霽月之皇帝陛下,是一定不會幹過河拆橋這樣沒品味的小人勾當。無論老臣們請假與否,待遇一律不受影響。公文照發,奏摺照批,開會也可以永遠保留位置。至於自己跟不上朝廷日新月異的步伐,敗壞掉僅剩的那點權力,那總不能怪陛下不講顏麵吧?
這樣光明正大的陽謀,實施起來總是讓人格外愉快。皇帝欣欣然批轉病退的奏摺,指示留守京城的淮安靖王李神通贈送補品慰問老臣,還特意請現代專家組送去幾台無線電,方便京城官吏隨時聯絡行在,請示諫言。
無論如何,麵子上總要過得去嘛!
·
雖然號稱要巡視河工,但至尊車駕入關抵達黃河之後,卻從不召見當地官吏,也不看河工上送來的報告,而是派遣心腹親信,四散奔赴一線,接觸在河道中挖土引水汗流浹背,忙得不亦樂乎的基層小吏、出苦力的民夫;下了死令要親信們一一踩點詢問,尋根究底,或者按皇帝讀到的文件所說,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這倒不是什麽照貓畫虎,而是深思熟慮的決策。李二陛下深知自己的斤兩,曉得自己就是再寒窗苦學個十幾年,也休想在專業領域挑戰教授們吃飯的本事;無論如何都動搖不了現代世界在學術上絕對的權威。但通天的大路不止一條,專家組或許對水利了如指掌、無往不利,但對一千五百年前的大唐日常,卻基本是一頭霧水,兩眼抓瞎,與當地官吏接觸以來,鬧出的笑話不知道多少。而這種種尷尬,甚至不是一點培訓和資料能夠解決的——再牛皮高明的歷史學家,也不可能對中古時代的生活細節了如指掌嘛。
不過,恰恰是這樣結構化的矛盾,才給了皇帝陛下發揮才能的空間。一千五百年的差距懸殊之至,除了能自由往返時空門的至尊之外,還有誰能左右逢緣,彌合兩代人的衝突吶?傳道授業、解惑排疑的尊師,那當然是莫大的威望;但能排憂解難、隨時平事說和的好大哥,不也是老大的影響力麽?
至於怎麽混社會、當大哥,使手段拉攏底層的遊俠輕薄兒,還能有誰比當年的太原公子更熟悉啊?
這條中心思想確立之後,李二陛下就幹得非常愉快。他派出親信四處接觸底層威望高手腕強的民夫頭子,從上交的報告中挑出典型,一個一個親自接見,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而林長史隨時侍奉在側,那才是親自見識到了千古一帝,頂級政治家辦事的風範——被召來見麵的民夫官吏都沒有見過什麽世麵,覲見至尊後往往是戰戰兢兢言語不能,僵木得活像假人;但無論對麵多麽的緊張恐懼,隻要與皇帝交談數句,都能相當迅速的平靜下來;而後問答數次,便迅速建立了信任,春風化雨之中,即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氣氛烘托到到情真意切處,甚至能說得對方涕泗橫流,連連下拜,誓為陛下效死雲雲。
說白了,龍傲天小說中虎軀一震,霸氣四射,小弟納頭便拜,大概也不過如此啦!
當然啦,僅僅上價值還不夠,皇帝在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之餘,手筆也是相當的大方。舉凡實心用事,查出確有功績者,缺地的賜土,缺衣的賜布,最後再大筆一揮,統統加兩倍的工錢。這樣一番連環拳打下來,別說當事人感激涕零不能自已,就連冷眼旁觀的林貌都不由心笙動盪,感動,幾乎要拜倒在那張黃袍子之下了。
——怎麽說呢?物質利益外加無敵嘴炮,另外還有毒辣眼光時時洞察底細,直抵人心,這大抵就是所謂千古一帝人格魅力的些微展現了。某種意義上,這些政治高手應該能算是另一種領域的頂級魅魔,並非以美色惑人,而單純以理念打動人心;個人的理念看似抽象而遙遠,但當此類人物娓娓道來之時,那種直擊魂魄的感染力,卻的確不是凡人可以抵擋的。
在辛苦接見之餘,皇帝陛下檢查談話紀要,訂正親信的報告,還頗為自得的詢問林貌:
「先生親眼所見,朕仿效得如何?」
林貌幼自沉浸在那種非凡魅力的震動之中,聞言不覺一愣:
「陛下仿效了什麽?」
「先生不也讀過那位姓李的扶貧幹部發過來的資料嘛。其中關於下基層做調查研究的部分,便很有意思。」皇帝眼眸閃動,興致盎然:「朕還記得,有一份八十幾年前在湖南做的農民調查,那便是字字珠璣,高屋建瓴,真正是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