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西遊] 與貓貓二鳳陛下的奇幻漂流 作者:三傻二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豐裕充沛,融貫中西文明的學術源泉,而今可是不好找了。
他慢慢道:「……不過,法師既然西行求經,所學必定淵深。在下有一個不解的典故,想要求教法師。」
法師雙掌合一:「施主請說。」
「我聽聞,龍樹菩薩曾於天竺拉古摩揭陀國王舍城講三品法嚴、甚深義諦,三界一切天、人、阿修羅,都來聽法。但在說法之前,菩薩卻入定許久,先是對舍利弗塔大笑三聲,而後又大哭三聲。在坐無不動容。請問大師,菩薩為何要有這樣的舉止?」
玄奘眉眼低垂:「王舍城舍利弗塔,正是後世修築那爛陀寺的地方。」
林貌點一點頭:「……原來如此,預見寺廟修成,佛學昌盛,當然要喜極而笑;那麽請問,菩薩又因何而大哭?」
玄奘默然片刻,輕輕出聲:
「諸行無常,如此而已。」
不錯,諸行無常。即使繁盛璀璨如那爛陀寺,也必定迎來它命中的滅亡。數百年後突厥古爾王朝南侵天竺,那爛陀寺首當其衝,一切高僧聖賢苦思冥想的精妙玄理、一切熔鑄中西方求學者心血的自然科學知識,整整數個世紀以來南亞文明難得輝煌的頂點,便從此湮滅無聞,隻餘斷壁殘垣了。
如此殘暴而血腥的蹂·躪,本是弱小天竺邦國的常態;但盤踞於西域絲路的突厥人是怎麽強盛到可以威脅中印度的……這件事要是細談下去,恐怕就要有辱趙宋的顏麵,所以亦隻能拋開不想。
林貌緩緩道:「諸行無常,自然不錯。盛衰興亡,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但法師既然心心念念,渴求此天竺聖地,難道就不為它的覆滅而痛心麽?」
玄奘法師又非土石木偶,即使超脫了悟,又怎能不為這樣慘烈的損失心痛呢?他思索少許:
「不知施主是什麽意思?」
「在下沒有什麽意思,隻是想提醒法師而已。」林貌道:「法師曾經稱述先賢,而在下也恰好記得東晉道安和尚的教誨,所謂』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如果不依從於強大而又壯盛、足以維護秩序的統治者,那麽學術與法理就很難長久存在。」
「這句話實在難聽,但似乎也頗有幾分道理。法師方才說』諸行無常『,可那爛陀寺之所以歸於無常,難道是因為自己的錯漏麽?歸根結底,還是天竺太過於弱小了吧?擁有那爛陀寺的脊多王朝、帕拉王朝,根本無法在強悍的軍事競爭中戰勝北方的野蠻人;他們之所以能在掠奪中倖存,維持著小小的學術繁榮,仰仗的並非是自己,而是外力。」
林貌停了一停,輕輕點出:「譬如現在,法師能安心到那爛陀寺求學,難道不正是因為中原的皇帝陛下,以軍力有效遏製了突厥人麽?」
如果中原抗擊突厥不力,無法消滅或者牽製漠北的野蠻部族,那麽等突厥人強盛壯大之後,他們會對絲路乃至天竺國家做些什麽?
數百年後,趙宋終於以它豐富的實踐經驗,完滿迴答了這個問題。當然,代價就是數千裏佛國的凋零滅亡,璀璨文明之火猝然熄滅,再也不能燃起。
等到漢人再次踏上西域,已經是八百年以後的光景了。
玄奘愈發沉默。他沉吟了很久,輕輕開口:「施主的指點,貧僧不太明白。」
「法師說笑了。在下從來直來直往,說話又有什麽難懂的?」林貌道:「我的意思明白不過——既然要依附於強大的秩序,才能保存這學術星星之火;那麽放眼此天下九州,最為強大、壯健、不可戰勝的秩序,又在哪裏?與其信賴夾縫中倖存的弱小國家,為何不將學說交託於更可靠的力量呢?」
「如果法師願意從中說和,讓那爛陀寺的法脈歸於中原皇帝庇護之下,那麽在下也願稍盡綿薄之力,牽線搭橋。如此則兩全其美,那爛陀寺的學說,便可仰仗聖天子的光輝,長久保存繁榮下去,豈不甚好?」
林貌徐徐交代他早已打好腹稿的台詞,並未過於掩飾,而隻是坦誠指出了歷史事實。雖然隻有寥寥數語,但靜臥在側的護法神獸狸花貓卻立時站起,當下抖了抖耳朵,直勾勾看著巧舌如簧的鏟屎官。
玄奘法師並未答話,神色間卻頗有異樣。他自小立誌求經,於天竺的軼事頗為熟稔,自然知道林貌所言非虛。天竺諸國,或許在辯論想像乃至交匯中西文化上別有所長,但武德卻實在難以恭維。要知道,天竺北部環形高山,因常常被北方部族用作侵略的跳板,竟得名為「興都庫什」——殺死天竺人的山脈。
這樣的力量,能否長久保存嬌貴而柔弱的學術之花,的確也是大大的疑問。
他輕聲道:「但中原皇帝,未必能將軍力投射到那爛陀寺所在之處。」
「這就不必法師操心了。」林貌微笑:「在下可以為此作保。隻要天竺諸國願意歸附,中華的天子就有絕對的力量,能完全保證他們的平安,不受任何威脅。」
玄奘法師微微動容。他曾親眼見這位林施主與太子同行,又曾聽聞朝中驟然而興的新貴「林長史」,隱隱已是至尊的幸臣;而今幸臣發話,他對這保證倒也並沒有什麽懷疑。
隻是,縱然有此保證,憂慮仍舊難以消除。
「施主說,要依附強盛的秩序,才能保存法理。貧僧並不敢對此有異議。」玄奘低聲道:「隻是,法理的保存,畢竟是數百上千年,久久為功的事情。又有什麽秩序,可以延續如此之久呢?」
他慢慢道:「……不過,法師既然西行求經,所學必定淵深。在下有一個不解的典故,想要求教法師。」
法師雙掌合一:「施主請說。」
「我聽聞,龍樹菩薩曾於天竺拉古摩揭陀國王舍城講三品法嚴、甚深義諦,三界一切天、人、阿修羅,都來聽法。但在說法之前,菩薩卻入定許久,先是對舍利弗塔大笑三聲,而後又大哭三聲。在坐無不動容。請問大師,菩薩為何要有這樣的舉止?」
玄奘眉眼低垂:「王舍城舍利弗塔,正是後世修築那爛陀寺的地方。」
林貌點一點頭:「……原來如此,預見寺廟修成,佛學昌盛,當然要喜極而笑;那麽請問,菩薩又因何而大哭?」
玄奘默然片刻,輕輕出聲:
「諸行無常,如此而已。」
不錯,諸行無常。即使繁盛璀璨如那爛陀寺,也必定迎來它命中的滅亡。數百年後突厥古爾王朝南侵天竺,那爛陀寺首當其衝,一切高僧聖賢苦思冥想的精妙玄理、一切熔鑄中西方求學者心血的自然科學知識,整整數個世紀以來南亞文明難得輝煌的頂點,便從此湮滅無聞,隻餘斷壁殘垣了。
如此殘暴而血腥的蹂·躪,本是弱小天竺邦國的常態;但盤踞於西域絲路的突厥人是怎麽強盛到可以威脅中印度的……這件事要是細談下去,恐怕就要有辱趙宋的顏麵,所以亦隻能拋開不想。
林貌緩緩道:「諸行無常,自然不錯。盛衰興亡,也是不能避免的事情。但法師既然心心念念,渴求此天竺聖地,難道就不為它的覆滅而痛心麽?」
玄奘法師又非土石木偶,即使超脫了悟,又怎能不為這樣慘烈的損失心痛呢?他思索少許:
「不知施主是什麽意思?」
「在下沒有什麽意思,隻是想提醒法師而已。」林貌道:「法師曾經稱述先賢,而在下也恰好記得東晉道安和尚的教誨,所謂』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如果不依從於強大而又壯盛、足以維護秩序的統治者,那麽學術與法理就很難長久存在。」
「這句話實在難聽,但似乎也頗有幾分道理。法師方才說』諸行無常『,可那爛陀寺之所以歸於無常,難道是因為自己的錯漏麽?歸根結底,還是天竺太過於弱小了吧?擁有那爛陀寺的脊多王朝、帕拉王朝,根本無法在強悍的軍事競爭中戰勝北方的野蠻人;他們之所以能在掠奪中倖存,維持著小小的學術繁榮,仰仗的並非是自己,而是外力。」
林貌停了一停,輕輕點出:「譬如現在,法師能安心到那爛陀寺求學,難道不正是因為中原的皇帝陛下,以軍力有效遏製了突厥人麽?」
如果中原抗擊突厥不力,無法消滅或者牽製漠北的野蠻部族,那麽等突厥人強盛壯大之後,他們會對絲路乃至天竺國家做些什麽?
數百年後,趙宋終於以它豐富的實踐經驗,完滿迴答了這個問題。當然,代價就是數千裏佛國的凋零滅亡,璀璨文明之火猝然熄滅,再也不能燃起。
等到漢人再次踏上西域,已經是八百年以後的光景了。
玄奘愈發沉默。他沉吟了很久,輕輕開口:「施主的指點,貧僧不太明白。」
「法師說笑了。在下從來直來直往,說話又有什麽難懂的?」林貌道:「我的意思明白不過——既然要依附於強大的秩序,才能保存這學術星星之火;那麽放眼此天下九州,最為強大、壯健、不可戰勝的秩序,又在哪裏?與其信賴夾縫中倖存的弱小國家,為何不將學說交託於更可靠的力量呢?」
「如果法師願意從中說和,讓那爛陀寺的法脈歸於中原皇帝庇護之下,那麽在下也願稍盡綿薄之力,牽線搭橋。如此則兩全其美,那爛陀寺的學說,便可仰仗聖天子的光輝,長久保存繁榮下去,豈不甚好?」
林貌徐徐交代他早已打好腹稿的台詞,並未過於掩飾,而隻是坦誠指出了歷史事實。雖然隻有寥寥數語,但靜臥在側的護法神獸狸花貓卻立時站起,當下抖了抖耳朵,直勾勾看著巧舌如簧的鏟屎官。
玄奘法師並未答話,神色間卻頗有異樣。他自小立誌求經,於天竺的軼事頗為熟稔,自然知道林貌所言非虛。天竺諸國,或許在辯論想像乃至交匯中西文化上別有所長,但武德卻實在難以恭維。要知道,天竺北部環形高山,因常常被北方部族用作侵略的跳板,竟得名為「興都庫什」——殺死天竺人的山脈。
這樣的力量,能否長久保存嬌貴而柔弱的學術之花,的確也是大大的疑問。
他輕聲道:「但中原皇帝,未必能將軍力投射到那爛陀寺所在之處。」
「這就不必法師操心了。」林貌微笑:「在下可以為此作保。隻要天竺諸國願意歸附,中華的天子就有絕對的力量,能完全保證他們的平安,不受任何威脅。」
玄奘法師微微動容。他曾親眼見這位林施主與太子同行,又曾聽聞朝中驟然而興的新貴「林長史」,隱隱已是至尊的幸臣;而今幸臣發話,他對這保證倒也並沒有什麽懷疑。
隻是,縱然有此保證,憂慮仍舊難以消除。
「施主說,要依附強盛的秩序,才能保存法理。貧僧並不敢對此有異議。」玄奘低聲道:「隻是,法理的保存,畢竟是數百上千年,久久為功的事情。又有什麽秩序,可以延續如此之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