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他就這麽一直癡傻下去了?」許一旬揪起草藥。


    「輕點,這藥名貴的很。」東方曼笑道,「這樣有什麽不好。有飯就吃,有覺就睡,明日不記今日怨,今朝有酒今朝醉。」


    「什麽便宜都讓他占了!」許一旬賭氣道,「要是放在從前,我早就揍得他滿地找牙了。」


    「放心,有的是機會教訓他。」


    許一旬豎起耳朵:「前輩是說,夏驚秋的病能好?」


    「那是自然,你也不瞧瞧我東方曼是什麽人。」


    「那阿簡呢,阿簡的舊疾可會好?」


    東方曼頓了頓,臉上的笑意蕩然無存:「你瞧見門口那串鈴鐺了嗎?」順著東方曼的視線看去,院門前掛著一串用紅線串起的銅鈴。


    「那不是防賊用的嗎?」


    「小郎君可聽過骨寒碎?」東方曼指節微曲。


    許一旬搖了搖頭:「請前輩賜教。」


    「小簡的病,並不是舊疾,而是赤羽宗逼供的刑罰。取三寸鐵釘釘於人的筋骨之上,每八根為一組,手足各一組。寸寸到肉,次次穿骨。」東方曼眼眶微紅,「赤羽宗那群畜生,在小簡全身筋骨處釘上了三十二顆鐵釘。這種刑罰就像掛在紅線上的銅鈴,隻要輕輕撥動其中一個,其他的銅鈴便會跟著晃動,如蝕骨之蛆,終身如影隨形。尋常人大半熬不過三根,即便是熬過了,也會被這種痛處逼瘋,或自盡或自殘。」


    東方曼想起與婁簡初見時的場景。


    大雪如蓋,婁簡如破爛一般蜷縮在巷子裏,血跡和贓汙結成塊粘在了身上。她趴在地上,用舌頭舔著融化的雪水。


    那時,婁簡體內七八種毒糾纏在一起,她五識盡喪,聽不見、看不見,也說不出,四肢不聽使喚,隻能靠著胸膛和頭顱在地上挪動。


    可即便如此,婁簡還是想活著。


    東方曼重重地嘆了口氣:「我行醫數十載,從未見過求生之誌如此強烈之人。」


    「阿簡身上的釘子……」許一旬臉色發白,蹙眉問。


    「十幾年了,鐵釘早就和血肉長在了一起,每每發作便叫人動彈不得,若是在冬日,更是四肢僵直無力。小簡平日總睡在棺材裏便是因為怕冷。」


    許一旬僵在了原地:「那阿簡的舊疾,當真是半點法子都沒了嗎?」


    東方曼搖了搖頭:「藥石無靈。眼下,無非是耗日子罷了。」


    院子裏,夏驚秋推著婁簡來迴轉悠,笑得沒心沒肺,婁簡則是陪著他瘋玩。許一旬問道:「阿簡可知道?」


    東方曼點頭:「她一直都知道。」


    暖風捲起樹葉,沙沙作響。許一旬握著手裏的草藥問:「阿簡還有多少時日?」


    「最多一年。」


    許一旬想起了多年前鶴拓的一場洪災,那年鶴拓下了半個月的大雨。山體跨塌,洪水和泥土糾纏在一起。


    一片,一片,吞噬了山下的村子和田地還有人命。許一旬那時的劍法已有小成,可他還是救不了那些人。甚至,在天災麵前他連自己都保護不了。


    看著滿目奔騰的洪水,他像是被抽幹了一樣,第一次,明白了無能為力的意思。


    許一旬鼻子酸脹:「為什麽,她明明是那麽好的人。」


    第五十六章 (京都舊案,最後一案)被捕


    「夫人,京都千目閣差人送來的信。」


    翹簷青瓦的亭子外娉婷走來一名穿著淡紫色襦裙的婢子,暖風揚起婢子鬢角的碎發,也吹得珠簾嘩啦啦作響。


    簾子後,漆了丹色的案幾旁,正坐著一名年約四十左右的婦人。一雙纖指微微泛紅,銅製牡丹爐裏升起一縷薄煙,朦朧了婦人的麵容。她執筆開口道:「說了什麽?」


    「秋哥兒前幾月命千目閣查的人,婁簡,有眉目了。白日鬼不敢直接稟報,說……先交由夫人定奪。」


    薑赤華從珠簾後走了出來,微微吊起的眉眼旁沒有絲毫時間的刻痕,她上前接過婢子手裏的信件和畫像:「鎮國公寧遠山的女兒?」薑赤華蹙眉,「寧願山的長女寧書晴,三年前因病死在京都教坊司了,次女寧亦安前年也被贖了籍,嫁於旁人做了婢妾。剩下的……隻有那個見不得人的孩子了,可她……不是被赤羽宗的人抓去了嘛,怎會還有命活到現在?難不成還有第四個女兒,咱們當年一直沒查到?」


    「千目閣的耳目遍布大烈,一個大活人,應該瞞不住,許是這位庶姐兒逃出來了?」


    「赤羽宗刑房八十一門『學問』從來沒失過手,能留全屍已經是運氣好了。」


    「您瞧瞧畫像。千目閣的人說,曾有人在江河縣、岑州、涼州,分別見到秋哥兒和這名女子同行,身旁還有一個鶴拓人。」


    薑赤華攤開畫像,那上頭畫了兩種樣貌,一種著女裝,一種扮男兒。薑赤華盯著男兒像瞧了許久,道:「像,的確很像寧遠山年輕的時候。」她在屋中踱了步,「若她真的逃過一劫,十年之間了無音訊,甚至連千目閣的都尋不到她的蹤跡。為何,又會突然出現在秋兒身邊?」


    一股不詳的預感在心中徘徊。


    「難不成,她是迴來報仇的……」薑赤華自言自語。


    她想做什麽?她想對夏驚秋做什麽?


    當年鎮國公寧遠山叛國的案子驚動朝野。


    巡夜的武侯在宵禁之時抓到了一名鬼鬼祟祟的細作,並從其身上搜出了寧遠山與西胡人買賣火藥的書信。那時,大烈和西胡戰事吃緊,西胡人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種雷火,打得大烈鐵騎節節敗退,朝廷派暗衛查訪過,隻知這種雷火來自大烈民間,可要再查便什麽也查不出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雪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大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大寶並收藏昭雪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