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忙不迭點頭,招唿小廝將東西細細包好。
等待的間隙,朱纓隨意掃視了一圈,無意間瞥見一旁博古架最高層擺放著的一個金絲鑲白玉的檀木盒,看上去十分精巧,不由讓人好奇裏麵放著什麽物件。
她出聲詢問,掌櫃笑著欸了一聲,將那木盒小心地拿下來,放在桌案上。
木盒打開,細柔的玄色錦緞間橫躺著一支藍水翠玉長簪,玉質瑩潤,沉澱著清澄的光,一看便知價值不菲。樣式也極為別致,溫潤的翡翠被雕刻成兩株玉蘭,花瓣捲曲舒展,其上甚至還有幾滴水珠將落未落,栩栩如生。
朱纓欣賞了一會兒,之後一笑,也沒問價錢,徑直對掌櫃說:「這個也要了。」
---
從珍玉坊離開時還早,朱纓吃膩了禦膳,本想就近尋一處酒樓用晚膳,可皎皎說外麵不安全,堅持把她勸迴了宮。
世間女子大多喜愛精緻華麗的飾物,朱纓也不能免俗。
今日難得無事,用過膳,二人便在寢宮裏拿著買下的新首飾搗鼓。
朱纓坐下喝茶,聽陳皎皎在身側「咦」了一聲。她不禁疑惑:「怎麽了?」
「原來陛下右手掌心有顆痣。」
陳皎皎盯著她手,奇道:「皎皎的兄長手心也有一個,就在左邊。從前原是沒有,竟是不知何時長出的,那次發現了想看,兄長還不讓。」
她笑了一下,眼含希冀,「我聽聞手心有痣之人會一生大富大貴,生活無憂。」
朱纓挑眉,下意識去看自己掌心的痣,無奈道:「確實是大富大貴。」
可這無憂卻是難。
陳皎皎聽懂了她的未盡之言,輕聲安慰道:「待到四海清平,無憂也不是難事。」
「但願如此吧。」說是這樣說,但真正想要實現又談何容易。
朱纓笑了笑,沒有將這個沉重的話題繼續下去,而是話鋒一轉,用方才陳皎皎的話祝福道:「那朕便祝願皎皎和你兄長餘生都能大富大貴,生活無憂。」
「陛下也要無憂才好。」
燭火下陳皎皎的神情滿是認真。朱纓心一暖,點點頭,將杯中熱茶一飲而盡。
「今夜的月色十分明亮。」
她側首望向窗外,道:「你瞧。」
陳皎皎循聲看去。
魏都繁華,人潮喧鬧,大多時候難以看到星星,而今晚月色澄澈,雲被陣陣風吹散,讓星星也冒出了頭,正掛在天邊閃爍。
她怔怔望著天空,之後卻又突然垂下頭。
朱纓發覺她的異常,問道:「不喜歡賞月?」
「沒有,隻是想起了家鄉。」
陳皎皎平復了心情,翹起唇角笑了一下,道:「記得在北地時,每晚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色,滿天都是星星。到了冬天更是好看,腳下是厚厚的雪,抬頭又能看見很大很圓的月亮,星星好似也離人很近,總覺得伸手就能摘到。」
「你這是想家了。」
朱纓眼中溫軟,她理解這種滋味,「身為質子不易,朕隻願你能將魏都也當成自己的家。」
這樣的話終究是蒼白,她抿唇。
「朕與你一樣,同是自小離了家鄉,身邊無親人照拂,隻能在靜夜無人時望著天發呆。江北景致宜人,星月明澈,不似魏都這邊山原溝壑,常有漫天的塵土。可那時朕偏生覺得,還是魏都的夜更好看些。」
「陛下在江北思鄉,想必宮中的先帝和長公主也是同樣的思念您。」
陳皎皎垂著眼,悶悶道:「皎皎思家,可父母與幼弟在一起,不知有幾分念著皎皎。」
「當初東北王送你們兄妹一同來魏都為質,一則是為其他藩王做了表率,二則應是放心不下,才存了讓你們二人相互照拂的念頭。這些年書信從未斷絕,怎能說是不念。」
朱纓頓了頓,道:「待到西北戰事結束,北地形勢穩當,朕便準許你迴家探親,如何?」
陳皎皎不可置信地抬起頭,眼睛微微瞪大,下意識問:「真的嗎?」
見麵前人點頭,她心中歡欣,想要從繡凳上起身謝恩,又被朱纓攔下來。
「以後無人時不必喚陛下,你若願意,大可稱我一聲姐姐。」
當初在江北時,若是也有人許她迴宮看看,想必她也會如此高興。
朱纓這樣想著,自己心情也愉悅了些,之後把手邊的錦盒推到她麵前,道:「這是送給你的。」
陳皎皎心如小鹿般亂跳,好奇地打開錦盒後有些意外,問道:「這不是方才陛下在珍玉坊買下的那支玉簪嗎?」
「當時見你喜歡,便買下了。」
朱纓頷首,理所當然道:「收著吧,你喜歡穿淡色衣裙,適合戴這些玉質的首飾。」
皎皎自己不知,但朱纓可看得清楚,掌櫃將錦盒打開時,她眼睛都亮了一瞬。
「謝陛下。」陳皎皎心中暖融融的,本想開口謝恩,話說到一半又似是想起什麽,重新改口道:「謝謝阿纓姐姐。」
看她眼中亮晶晶的,朱纓不禁失笑。
起初她對皎皎多加照拂,確實隻是覺得她生得美貌,便多了分惻隱之心。可如今清楚她別無異心,了解和相處也越來越多,想要控製住不交心就難上加難了。
朱纓決定順心而為。畢竟,誰能拒絕一個心思純善的小美人呢?
---
聽聞蜀地地動,朝廷沒有拖延,收到急報後便著手準備物資和人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等待的間隙,朱纓隨意掃視了一圈,無意間瞥見一旁博古架最高層擺放著的一個金絲鑲白玉的檀木盒,看上去十分精巧,不由讓人好奇裏麵放著什麽物件。
她出聲詢問,掌櫃笑著欸了一聲,將那木盒小心地拿下來,放在桌案上。
木盒打開,細柔的玄色錦緞間橫躺著一支藍水翠玉長簪,玉質瑩潤,沉澱著清澄的光,一看便知價值不菲。樣式也極為別致,溫潤的翡翠被雕刻成兩株玉蘭,花瓣捲曲舒展,其上甚至還有幾滴水珠將落未落,栩栩如生。
朱纓欣賞了一會兒,之後一笑,也沒問價錢,徑直對掌櫃說:「這個也要了。」
---
從珍玉坊離開時還早,朱纓吃膩了禦膳,本想就近尋一處酒樓用晚膳,可皎皎說外麵不安全,堅持把她勸迴了宮。
世間女子大多喜愛精緻華麗的飾物,朱纓也不能免俗。
今日難得無事,用過膳,二人便在寢宮裏拿著買下的新首飾搗鼓。
朱纓坐下喝茶,聽陳皎皎在身側「咦」了一聲。她不禁疑惑:「怎麽了?」
「原來陛下右手掌心有顆痣。」
陳皎皎盯著她手,奇道:「皎皎的兄長手心也有一個,就在左邊。從前原是沒有,竟是不知何時長出的,那次發現了想看,兄長還不讓。」
她笑了一下,眼含希冀,「我聽聞手心有痣之人會一生大富大貴,生活無憂。」
朱纓挑眉,下意識去看自己掌心的痣,無奈道:「確實是大富大貴。」
可這無憂卻是難。
陳皎皎聽懂了她的未盡之言,輕聲安慰道:「待到四海清平,無憂也不是難事。」
「但願如此吧。」說是這樣說,但真正想要實現又談何容易。
朱纓笑了笑,沒有將這個沉重的話題繼續下去,而是話鋒一轉,用方才陳皎皎的話祝福道:「那朕便祝願皎皎和你兄長餘生都能大富大貴,生活無憂。」
「陛下也要無憂才好。」
燭火下陳皎皎的神情滿是認真。朱纓心一暖,點點頭,將杯中熱茶一飲而盡。
「今夜的月色十分明亮。」
她側首望向窗外,道:「你瞧。」
陳皎皎循聲看去。
魏都繁華,人潮喧鬧,大多時候難以看到星星,而今晚月色澄澈,雲被陣陣風吹散,讓星星也冒出了頭,正掛在天邊閃爍。
她怔怔望著天空,之後卻又突然垂下頭。
朱纓發覺她的異常,問道:「不喜歡賞月?」
「沒有,隻是想起了家鄉。」
陳皎皎平復了心情,翹起唇角笑了一下,道:「記得在北地時,每晚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色,滿天都是星星。到了冬天更是好看,腳下是厚厚的雪,抬頭又能看見很大很圓的月亮,星星好似也離人很近,總覺得伸手就能摘到。」
「你這是想家了。」
朱纓眼中溫軟,她理解這種滋味,「身為質子不易,朕隻願你能將魏都也當成自己的家。」
這樣的話終究是蒼白,她抿唇。
「朕與你一樣,同是自小離了家鄉,身邊無親人照拂,隻能在靜夜無人時望著天發呆。江北景致宜人,星月明澈,不似魏都這邊山原溝壑,常有漫天的塵土。可那時朕偏生覺得,還是魏都的夜更好看些。」
「陛下在江北思鄉,想必宮中的先帝和長公主也是同樣的思念您。」
陳皎皎垂著眼,悶悶道:「皎皎思家,可父母與幼弟在一起,不知有幾分念著皎皎。」
「當初東北王送你們兄妹一同來魏都為質,一則是為其他藩王做了表率,二則應是放心不下,才存了讓你們二人相互照拂的念頭。這些年書信從未斷絕,怎能說是不念。」
朱纓頓了頓,道:「待到西北戰事結束,北地形勢穩當,朕便準許你迴家探親,如何?」
陳皎皎不可置信地抬起頭,眼睛微微瞪大,下意識問:「真的嗎?」
見麵前人點頭,她心中歡欣,想要從繡凳上起身謝恩,又被朱纓攔下來。
「以後無人時不必喚陛下,你若願意,大可稱我一聲姐姐。」
當初在江北時,若是也有人許她迴宮看看,想必她也會如此高興。
朱纓這樣想著,自己心情也愉悅了些,之後把手邊的錦盒推到她麵前,道:「這是送給你的。」
陳皎皎心如小鹿般亂跳,好奇地打開錦盒後有些意外,問道:「這不是方才陛下在珍玉坊買下的那支玉簪嗎?」
「當時見你喜歡,便買下了。」
朱纓頷首,理所當然道:「收著吧,你喜歡穿淡色衣裙,適合戴這些玉質的首飾。」
皎皎自己不知,但朱纓可看得清楚,掌櫃將錦盒打開時,她眼睛都亮了一瞬。
「謝陛下。」陳皎皎心中暖融融的,本想開口謝恩,話說到一半又似是想起什麽,重新改口道:「謝謝阿纓姐姐。」
看她眼中亮晶晶的,朱纓不禁失笑。
起初她對皎皎多加照拂,確實隻是覺得她生得美貌,便多了分惻隱之心。可如今清楚她別無異心,了解和相處也越來越多,想要控製住不交心就難上加難了。
朱纓決定順心而為。畢竟,誰能拒絕一個心思純善的小美人呢?
---
聽聞蜀地地動,朝廷沒有拖延,收到急報後便著手準備物資和人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