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關寧騎將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嗬嗬”
“逆賊孫可望”
“還他媽的,還義王呢”
“等著吧,不會有好下場的,怕是活不了幾年”
“嗬嗬”
“靖南王,耿繼茂”
“朕倒是希望,他能跑的快一點,千萬別被朕逮著了”
“下一次,就沒那麽好的運氣了”
景陽宮,東暖閣裏,坐在龍座上的朱皇帝,喃喃自語,在一個個數落滿清的異姓王。
沒錯,這些滿清異姓王,都是朱皇帝的重點打擊對象。
道理很簡單,朱皇帝年紀很小,有的是時間,即便是打不贏,也能耗下去。
但是,滿清韃子,卻是不行的,女真部族的衰落,已成了定局,特別是進入康熙朝以後。
所以說,隻要收拾了這些異姓藩王,滿清軍隊的戰鬥力,必然是大打折扣,猜忌不斷。
且,越到後麵,這些異姓王,即便是投降了,也是越不值錢的。
同理,越是到後麵,隨著女真的衰弱,滿清對異姓王的猜忌打壓,隻會日益加重。
所以說,朱皇帝寧願吃粑粑屎,也要收下尚可喜,還有吳氏族人。
滿清猜忌,朱皇帝就反其道而行之,大張旗鼓的,拆分再重用,加快滿清的內部分裂。
當然了,如今的吳氏,肯定不怎麽值錢了,想封爵位是萬萬不可能的,除非有潑天的戰功。
“嘿嘿”
“定番,滿清格格,孔四貞”
“她倒是很聰明啊,沒有入宮做貴妃,否則就得守活寡了”
“朕倒是聽說了,這個孔格格,還挺潑辣的,弓馬嫻熟,功夫好的很呐”
說到最後的定番,城府頗深的朱皇帝,倒是兩眼放光,嘿嘿直笑。
沒錯,這個孔四貞,在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的。
當初,她逃出廣西,迴到了滿清的京城,就跟孝莊和順治,產生了不少關聯。
三藩之亂的時候,這個女人,又跟孔有德的舊部,有了一定的牽連,成為各方籠絡的對象。
之所以如此,還是跟她的出身有關,是定王孔有德,唯一存活下來的女兒。
歸根結底,還是異姓藩王化,這些王爺,對麾下的軍隊舊部,影響力太大了。
因此,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對這個孔四貞,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道理很簡單,孔有德的舊部,線國安,馬雄,全節和溫如珍,都已經是大明戰將了。
“嘶嘶嘶、、”
龍座下麵,站在兩邊的吳三風,吳應麒和夏國相,一個個低頭聳著腦袋,內心驚詫不已。
上麵的朱皇帝,確實是野心勃勃啊,對滿清的異姓王,怨念很深啊。
特別是老狐狸吳三風,非常慶幸,他和繼子吳應麒,選擇投靠大明了。
如此帝王,雄心壯誌,年紀輕輕,又老辣無比,軍政一把抓,權勢滔天。
可以想象,滿清裏麵的皇帝,王爺和權臣,很難找到相對應的人物了。
當然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考慮吳應熊了。
畢竟分家了,天各一方,各為其主,吳應熊又備受滿清猜忌,更是難有作為了。
再有一點,在大明中華王朝,吳氏的處境,其實比尚可喜,好很多的。
後妃吳阿珂的地位,非常穩固,吳三桂的舊將,也在外領兵,如今又來了一批人。
可以說,要人有人,要關係有關係,假以時日,必然是一大豪橫勢力。
“咳咳”
意淫了一會,朱皇帝撇下腦海中的少婦孔四貞,重重的咳了兩聲。
沒錯,戰略布局再好,也是需要自己的軍隊,一刀一槍的砍下來啊。
“吳老將軍,吳應麒”
“說說你們的想法”
“想在朕的朝廷裏,想做什麽官,或是做點什麽事?”
沒錯,外寬內忌的朱皇帝,再一次做了終極試探。
他要看看,這兩個吳氏族人,到底是什麽想法,想在新朝得到什麽官職。
一句話,還是釣魚執法,看他們懂不懂規矩。
如果是不懂事,隨便亂開口,那就不好意思了,一腳踩死算球。
“啊”
沉默了半個時辰,一直在聽的吳應麒,終於等到了朱皇帝的肯定,猛的抬起頭,驚唿一聲,滿目驚喜啊。
這個20多歲的武將,想不到朱皇帝如此大方,讓自己挑官位的節奏啊。
“咚咚咚”
“吾皇萬歲,聖明”
“吳氏上下,幾百個家丁舊將,唯皇命是從”
“陛下說怎麽做,吳氏就怎麽做”
“陛下但有所命,末將和應麒,赴湯蹈火,絕無二話”
“隻是”
“末將年逾五旬,征戰幾十年了”
“如今是,兩鬢斑白,身殘體弱,恐難擔大任,辜負了陛下的恩典”
正當吳應麒,要開口發聲的時候,老辣的吳三風,已經跪下去了,磕頭如搗蒜,大聲宣誓效忠。
這個老狐狸,擔心繼子吳應麒,太天真了,入套說錯話啊。
沒辦法,年紀輕輕的繼子,在朱皇帝麵前,跟一個小白兔似的,提鞋都不配的。
這種時候,城府頗深的朱皇帝,怎麽可能沒安排,很明顯,就是故意說出來,引吳氏上鉤啊。
不過,這個老狐狸,還是拐彎抹角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說他吳三風老了,征戰沙場幾十年,年老多病,不中用了。
他的意思,就是希望朱皇帝,重用繼子吳應麒,那才是吳氏的未來啊。
“嗬嗬”
“老滑頭,老狐狸一個”
聽到這話的朱皇帝,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心中大罵老滑頭。
沒辦法啊,想釣魚執法這幫老狐狸,太難了啊,一不小心就脫鉤了。
“好”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客氣了”
“剛才的,那些戰將,好像有10個吧”
“多是多了點,不過,沒關係,朕都能安排過來的”
半晌後,龍座上的朱皇帝,瞥了一眼手上的名單,了然於心,準備開始點將任用了。
遼東吳氏,既然是拖家帶口,真心實意的投過來,身為大明王朝的當家人,肯定也要給麵子任用。
“譚洪、佟師聖、胡亮、何起鳳”
“這四個戰將,入職騎兵營,充任四個騎兵營的副將”
“譚洪,歸騎兵一營,大將劉金豹調遣”
“佟師聖,歸騎兵二營,孟養公馬自德調遣”
“胡亮,歸騎兵三營,大將祁磊調遣”
“何起風,歸騎兵四營,廣昌侯高文貴調遣”
“怎麽樣?兩位吳將軍,有沒有什麽意見?”
說完後,朱皇帝嘴角上翹,好似漫不經心的樣子,隨意問了一句。
沒錯,繼續釣魚唄,萬一有人腦抽,上鉤了呢。
到時候,老辣的朱皇帝,肯定會讓他知道,什麽叫後悔,什麽叫馬王三隻眼。
“咚咚咚”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陛下英明”
可惜事與願違,吳應麒聽完安排後,立馬跪下去,磕頭蹦蹦響,高唿聖明英明。
這一次,得到吳三風提醒的他,已經明白過來了,剛才中了朱皇帝的套呢。
“嗬嗬”
“小滑頭,小狐狸,反應倒是挺快的”
朱皇帝眼皮上翻,內心嗬嗬直笑,暗罵一句小滑頭。
不愧是世家子弟啊,吳三風一個響頭,就理解了其中的陷阱。
“巴克永、傅文元、方成功、潘永昌”
“這四個戰將,入職大明皇帝親軍”
“巴克永,歸羽林衛左衛,大將李嗣興調遣”
“傅文元,歸金吾衛左衛,大將白繪調遣”
“方成功,歸虎賁衛左衛,大將靳泰調遣”
“潘永昌,歸龍驤衛左衛,大將秦尚勇調遣”
“這裏的左衛,全是騎兵編製,希望上麵的幾個將軍,不要讓朕失望”
說完後,朱皇帝又看了看下麵的兩個吳氏族人,敦敦告誡幾句。
沒錯,無論是吳阿珂,還是陳圓圓的床笫之歡,吳氏關寧舊將投過來,朱皇帝必然也會打散的。
沒看到嘛,滿清的三藩之亂,就是軍閥集團的危害,遺禍幾十年,差點幹翻了韃子王朝。
剛好,朱皇帝擴編了騎兵營,還有大明皇帝親軍。
這些都是騎兵團的核心,關寧舊將騎將,也算是人盡其才了,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
“吳應麒將軍”
“你就帶著剩餘的兩個,白含真和郭雲龍”
“入職朕的武曲室,隨侍左右,也能見見世麵,多認識一些文臣武將”
“畢竟,你們也是剛剛投過來,需要慢慢適應一下”
“吳老家將軍”
“你呢,征戰沙場幾十年,經曆豐富”
“如果,這時候賦閑在家,朕也是於心不忍啊”
“這樣吧”
“你就入職五軍都督府的中都府,任職右都督,正二品”
“怎麽樣,兩位吳將軍,可否滿意?”
說到最後的時候,朱皇帝已經不再征求意見,嘴角上翹,眼眸寒光閃閃,盯著下麵的兩個吳氏將軍。
沒錯,所有的吳氏族人和家將,他都會打散以後,再任職重用。
吳氏嫡子吳應麒,僅有的兩個家將,也是跟在侍從室的武曲室,隨侍左右,等同於人質了。
沒錯,兩世為人的朱皇帝,來到這個王朝末世,誰都不相信的。
上個月,打贏了廣東會戰,為啥迴師昆明,就是想整頓朝綱,防止軍隊軍閥化,禍害自己的子孫後代。
所以說,眼前的吳氏族人,還有外麵的家將,要麽打散任用,要麽滾蛋吧,甚至是砍頭剁首。
“咚咚咚”
“陛下聖明,大明萬歲”
“吾皇萬歲,末將謹遵聖旨”
咚咚咚,吳三風和吳應麒,不敢有半點猶豫,繼續磕頭高唿。
沒辦法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吳氏要想站穩腳跟,隻能任由朱皇帝切割。
太厲害啊,軍政一把抓,權勢滔天,又外寬內忌,不留半點縫隙和機會。
“逆賊孫可望”
“還他媽的,還義王呢”
“等著吧,不會有好下場的,怕是活不了幾年”
“嗬嗬”
“靖南王,耿繼茂”
“朕倒是希望,他能跑的快一點,千萬別被朕逮著了”
“下一次,就沒那麽好的運氣了”
景陽宮,東暖閣裏,坐在龍座上的朱皇帝,喃喃自語,在一個個數落滿清的異姓王。
沒錯,這些滿清異姓王,都是朱皇帝的重點打擊對象。
道理很簡單,朱皇帝年紀很小,有的是時間,即便是打不贏,也能耗下去。
但是,滿清韃子,卻是不行的,女真部族的衰落,已成了定局,特別是進入康熙朝以後。
所以說,隻要收拾了這些異姓藩王,滿清軍隊的戰鬥力,必然是大打折扣,猜忌不斷。
且,越到後麵,這些異姓王,即便是投降了,也是越不值錢的。
同理,越是到後麵,隨著女真的衰弱,滿清對異姓王的猜忌打壓,隻會日益加重。
所以說,朱皇帝寧願吃粑粑屎,也要收下尚可喜,還有吳氏族人。
滿清猜忌,朱皇帝就反其道而行之,大張旗鼓的,拆分再重用,加快滿清的內部分裂。
當然了,如今的吳氏,肯定不怎麽值錢了,想封爵位是萬萬不可能的,除非有潑天的戰功。
“嘿嘿”
“定番,滿清格格,孔四貞”
“她倒是很聰明啊,沒有入宮做貴妃,否則就得守活寡了”
“朕倒是聽說了,這個孔格格,還挺潑辣的,弓馬嫻熟,功夫好的很呐”
說到最後的定番,城府頗深的朱皇帝,倒是兩眼放光,嘿嘿直笑。
沒錯,這個孔四貞,在曆史上,也是鼎鼎大名的。
當初,她逃出廣西,迴到了滿清的京城,就跟孝莊和順治,產生了不少關聯。
三藩之亂的時候,這個女人,又跟孔有德的舊部,有了一定的牽連,成為各方籠絡的對象。
之所以如此,還是跟她的出身有關,是定王孔有德,唯一存活下來的女兒。
歸根結底,還是異姓藩王化,這些王爺,對麾下的軍隊舊部,影響力太大了。
因此,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對這個孔四貞,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道理很簡單,孔有德的舊部,線國安,馬雄,全節和溫如珍,都已經是大明戰將了。
“嘶嘶嘶、、”
龍座下麵,站在兩邊的吳三風,吳應麒和夏國相,一個個低頭聳著腦袋,內心驚詫不已。
上麵的朱皇帝,確實是野心勃勃啊,對滿清的異姓王,怨念很深啊。
特別是老狐狸吳三風,非常慶幸,他和繼子吳應麒,選擇投靠大明了。
如此帝王,雄心壯誌,年紀輕輕,又老辣無比,軍政一把抓,權勢滔天。
可以想象,滿清裏麵的皇帝,王爺和權臣,很難找到相對應的人物了。
當然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考慮吳應熊了。
畢竟分家了,天各一方,各為其主,吳應熊又備受滿清猜忌,更是難有作為了。
再有一點,在大明中華王朝,吳氏的處境,其實比尚可喜,好很多的。
後妃吳阿珂的地位,非常穩固,吳三桂的舊將,也在外領兵,如今又來了一批人。
可以說,要人有人,要關係有關係,假以時日,必然是一大豪橫勢力。
“咳咳”
意淫了一會,朱皇帝撇下腦海中的少婦孔四貞,重重的咳了兩聲。
沒錯,戰略布局再好,也是需要自己的軍隊,一刀一槍的砍下來啊。
“吳老將軍,吳應麒”
“說說你們的想法”
“想在朕的朝廷裏,想做什麽官,或是做點什麽事?”
沒錯,外寬內忌的朱皇帝,再一次做了終極試探。
他要看看,這兩個吳氏族人,到底是什麽想法,想在新朝得到什麽官職。
一句話,還是釣魚執法,看他們懂不懂規矩。
如果是不懂事,隨便亂開口,那就不好意思了,一腳踩死算球。
“啊”
沉默了半個時辰,一直在聽的吳應麒,終於等到了朱皇帝的肯定,猛的抬起頭,驚唿一聲,滿目驚喜啊。
這個20多歲的武將,想不到朱皇帝如此大方,讓自己挑官位的節奏啊。
“咚咚咚”
“吾皇萬歲,聖明”
“吳氏上下,幾百個家丁舊將,唯皇命是從”
“陛下說怎麽做,吳氏就怎麽做”
“陛下但有所命,末將和應麒,赴湯蹈火,絕無二話”
“隻是”
“末將年逾五旬,征戰幾十年了”
“如今是,兩鬢斑白,身殘體弱,恐難擔大任,辜負了陛下的恩典”
正當吳應麒,要開口發聲的時候,老辣的吳三風,已經跪下去了,磕頭如搗蒜,大聲宣誓效忠。
這個老狐狸,擔心繼子吳應麒,太天真了,入套說錯話啊。
沒辦法,年紀輕輕的繼子,在朱皇帝麵前,跟一個小白兔似的,提鞋都不配的。
這種時候,城府頗深的朱皇帝,怎麽可能沒安排,很明顯,就是故意說出來,引吳氏上鉤啊。
不過,這個老狐狸,還是拐彎抹角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說他吳三風老了,征戰沙場幾十年,年老多病,不中用了。
他的意思,就是希望朱皇帝,重用繼子吳應麒,那才是吳氏的未來啊。
“嗬嗬”
“老滑頭,老狐狸一個”
聽到這話的朱皇帝,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心中大罵老滑頭。
沒辦法啊,想釣魚執法這幫老狐狸,太難了啊,一不小心就脫鉤了。
“好”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客氣了”
“剛才的,那些戰將,好像有10個吧”
“多是多了點,不過,沒關係,朕都能安排過來的”
半晌後,龍座上的朱皇帝,瞥了一眼手上的名單,了然於心,準備開始點將任用了。
遼東吳氏,既然是拖家帶口,真心實意的投過來,身為大明王朝的當家人,肯定也要給麵子任用。
“譚洪、佟師聖、胡亮、何起鳳”
“這四個戰將,入職騎兵營,充任四個騎兵營的副將”
“譚洪,歸騎兵一營,大將劉金豹調遣”
“佟師聖,歸騎兵二營,孟養公馬自德調遣”
“胡亮,歸騎兵三營,大將祁磊調遣”
“何起風,歸騎兵四營,廣昌侯高文貴調遣”
“怎麽樣?兩位吳將軍,有沒有什麽意見?”
說完後,朱皇帝嘴角上翹,好似漫不經心的樣子,隨意問了一句。
沒錯,繼續釣魚唄,萬一有人腦抽,上鉤了呢。
到時候,老辣的朱皇帝,肯定會讓他知道,什麽叫後悔,什麽叫馬王三隻眼。
“咚咚咚”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陛下英明”
可惜事與願違,吳應麒聽完安排後,立馬跪下去,磕頭蹦蹦響,高唿聖明英明。
這一次,得到吳三風提醒的他,已經明白過來了,剛才中了朱皇帝的套呢。
“嗬嗬”
“小滑頭,小狐狸,反應倒是挺快的”
朱皇帝眼皮上翻,內心嗬嗬直笑,暗罵一句小滑頭。
不愧是世家子弟啊,吳三風一個響頭,就理解了其中的陷阱。
“巴克永、傅文元、方成功、潘永昌”
“這四個戰將,入職大明皇帝親軍”
“巴克永,歸羽林衛左衛,大將李嗣興調遣”
“傅文元,歸金吾衛左衛,大將白繪調遣”
“方成功,歸虎賁衛左衛,大將靳泰調遣”
“潘永昌,歸龍驤衛左衛,大將秦尚勇調遣”
“這裏的左衛,全是騎兵編製,希望上麵的幾個將軍,不要讓朕失望”
說完後,朱皇帝又看了看下麵的兩個吳氏族人,敦敦告誡幾句。
沒錯,無論是吳阿珂,還是陳圓圓的床笫之歡,吳氏關寧舊將投過來,朱皇帝必然也會打散的。
沒看到嘛,滿清的三藩之亂,就是軍閥集團的危害,遺禍幾十年,差點幹翻了韃子王朝。
剛好,朱皇帝擴編了騎兵營,還有大明皇帝親軍。
這些都是騎兵團的核心,關寧舊將騎將,也算是人盡其才了,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
“吳應麒將軍”
“你就帶著剩餘的兩個,白含真和郭雲龍”
“入職朕的武曲室,隨侍左右,也能見見世麵,多認識一些文臣武將”
“畢竟,你們也是剛剛投過來,需要慢慢適應一下”
“吳老家將軍”
“你呢,征戰沙場幾十年,經曆豐富”
“如果,這時候賦閑在家,朕也是於心不忍啊”
“這樣吧”
“你就入職五軍都督府的中都府,任職右都督,正二品”
“怎麽樣,兩位吳將軍,可否滿意?”
說到最後的時候,朱皇帝已經不再征求意見,嘴角上翹,眼眸寒光閃閃,盯著下麵的兩個吳氏將軍。
沒錯,所有的吳氏族人和家將,他都會打散以後,再任職重用。
吳氏嫡子吳應麒,僅有的兩個家將,也是跟在侍從室的武曲室,隨侍左右,等同於人質了。
沒錯,兩世為人的朱皇帝,來到這個王朝末世,誰都不相信的。
上個月,打贏了廣東會戰,為啥迴師昆明,就是想整頓朝綱,防止軍隊軍閥化,禍害自己的子孫後代。
所以說,眼前的吳氏族人,還有外麵的家將,要麽打散任用,要麽滾蛋吧,甚至是砍頭剁首。
“咚咚咚”
“陛下聖明,大明萬歲”
“吾皇萬歲,末將謹遵聖旨”
咚咚咚,吳三風和吳應麒,不敢有半點猶豫,繼續磕頭高唿。
沒辦法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吳氏要想站穩腳跟,隻能任由朱皇帝切割。
太厲害啊,軍政一把抓,權勢滔天,又外寬內忌,不留半點縫隙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