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


    “扶侍郎,說的好,朕在考慮”


    廣西梧州府,府衙後院的會客廳,主位上的朱皇帝,看著扶綱嗬嗬一笑,又是皮笑肉不笑,隨意的敷衍一句。


    心中很不爽啊,這個老頑固,正統出身的大明進士,都是什麽人啊。


    很簡單的,扶綱為啥提議出兵湖廣,且全軍出動,殺入湖廣,再順江而下,占領南京城。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想支援拿下湖廣,擔心大西軍吃大虧嘛。


    湖廣的明軍,最大的就是李晉王,還有鹹寧侯祁三升,平陽侯靳統武,總兵鄧望功,都是大西係的核心啊。


    兵力上,湖廣的明軍,沒有任何優勢,又是進攻的一方,就這麽繼續打下去,肯定要吃大虧了。


    可是,現實很殘酷,朱雍槺的大明朝廷,特別是主力明軍,不適合再打下去了。


    很簡單,再精銳的大明軍隊,也是肉體凡身,不是鐵打的。


    經過一年的征伐,兩廣和緬甸,來迴折騰好幾次,縱橫幾萬裏,早就將疲兵乏了。


    更何況,四川的忠貞營,憑什麽全軍出動,當明軍的衝鋒軍隊。


    臨國公李來亨,是年輕一點,但是袁宗第、劉體純、郝搖旗、賀珍等等,一個個全是老武夫軍閥。


    這幫軍頭,全都是李闖王時代的老戰友,一起造大明的反,殺大明的皇室和官員,狠辣無比。


    “嗯”


    沉思了一會後,朱雍槺點了點頭,不再理會扶綱了,還有腦海中的大西軍。


    這個世道,現實就是如此,即便是一言九鼎的大明皇帝,朱雍槺也改變不了很多事實。


    大明永曆王朝,之所以能堅持十幾年時間,靠的就是大西軍的老武夫,否則早就無了。


    這是事實,無可爭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朱雍槺的大明中華王朝,繼承了永曆王朝,肯定也是無法擺脫大西係的影響,裏裏外外,到處都是他們的人。


    這一點,年輕的朱雍槺,得好好活著,還有的是時間,可慢慢去改變。


    一蹴而就的話,隻會立刻翻船崩盤,畢竟大西係,武夫們的刀把子,也是砍人砍出來的。


    “說說滿清吧”


    “他們的援兵,5萬大軍”


    “領兵的主將,是韃子的宗室,宣威大將軍,安親王嶽樂”


    “副將是靖西將軍穆裏瑪,正白旗都統卓羅”


    “這個情報,是一個月以前的消息”


    “不出意外的話,這幫建奴孫子,應該到了江南”


    頓了一下,朱雍槺的目光,再次看向尚可喜,點頭肯定鼓勵了一下,繼續說道:


    “因道侯”


    “還是你先說吧”


    “在座的所有人,肯定沒你清楚”


    “沒事,敞開了說吧,對錯都無所謂,朕不怪罪”


    客廳裏麵的所有人,要說了解滿清,肯定沒人比得過尚可喜,這個曾經的平南王。


    同樣,這也是朱皇帝,收降尚可喜的另一個好處,有一個真正的滿清高層,經曆豐富的老殺胚。


    孫子兵法都說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滿清的精銳大軍,都要進入南京了,朱雍槺當然得小心防備,做好充分的了解和準備。


    今天晚上,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個滿清京城情報,他召集大家商議。


    誰知道,大家說著說著,就繞到四川和湖廣戰事了,一討論就是一個時辰,停都停不下來。


    確實是,如今的滿清雙方,真正大戰死戰的地方,也就剩下湖廣了。


    估計,過不了10天時間,江寧的滿清韃子,就能收到廣東徹底丟失的消息。


    再過半個月時間吧,滿清京城的康麻子,孝莊白虎,權臣鼇少保,老狐狸多尼,也該睡不著了。


    “迴稟陛下”


    “末將,先說一說滿蒙的兵力吧”


    再次聽到點名的尚可喜,眼皮一跳,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從容淡定的走出來,開始介紹滿清的兵力情況。


    很明顯,大明的內部朝廷,不是鐵板一塊,朱皇帝軍政一把抓,有自己的用人套路。


    聞到異樣氣息的老狐狸,肯定要順著杆子往上爬,在朝堂裏麵站穩腳跟,給尚氏家族,趟出一條康莊大道。


    “滿清真正的精銳兵馬,大概有20萬左右,其他的都是撫西漢人和包衣奴才”


    “關外駐兵5萬,基本上不動,西安、杭州和江寧的3個駐防營,兵馬在1.5萬左右”


    “所以說,韃子京城,京畿之地,也就是剩下13萬的滿蒙兵將”


    “去年和前年”


    “狗韃子的宗室,羅托和多尼,從滿清京城,帶走了近3萬人”


    “今年,狗韃子4個大將,穆裏瑪、愛星阿、明安達禮和達素,又帶走了4萬兵馬南下”


    “此次韃子南下江南,總兵力又是5萬人”


    “按照滿清的兵力分布,他們的京城,駐兵13萬滿蒙精銳,扣去12萬,僅僅留下1萬人,其他的都是綠營”


    “所以說,末將有點疑惑,這裏麵問題不小”


    滿清王朝的丁口和兵力,肯定是保密數字,一般人不可能知道。


    但是尚可喜不一樣,在關外就投了滿清,跟著皇太極南征北戰十幾年,還是三順王之一。


    女真初期的時候,努爾哈赤血腥殘暴,驍勇善戰,屢戰屢勝,更喜歡搞屠殺,動輒屠滅遼東的城鎮。


    皇太極,卻跟老奴不一樣,他喜歡重用漢人官員和漢將,寧完我、範文程、洪承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


    “以末將對滿清的了解”


    “去年,滿清南下的3萬兵馬,才是真正的滿蒙兵將,不摻水的精銳”


    “而今年,南下的9萬滿蒙大軍,摻水不少,裏麵有大量的撫西漢人,家奴家丁,包衣奴才”


    “就像該死的愛星阿,帶著一萬滿蒙將士,進入廣東省”


    “但實際上,裏麵的滿蒙精銳,真正的老女真,蒙古老卒子,絕對不會超過3千人”


    “所以說,末將認為,此次南下的清兵,真正的精銳,不會超過3萬,甚至更少”


    “其他的兵馬,應該有不少的年輕韃子,撫西漢人,家丁家奴,包衣奴才”


    “還有一點,滿蒙兵將的戰鬥力”


    “韃子入關已經16年,老一批的老女真兵將,戰死的戰死,病亡的病亡,應該差不多了”


    “可以說,滿蒙精銳已經是青黃不接,日薄西山了,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說到這裏的時候,老武夫尚可喜,目光坦誠,對著上麵的朱皇帝拱手行禮,鄭重的說道:


    “陛下威武,大明萬歲”


    “陛下在一年時間裏,先後斬殺了多尼、羅托、尚善、卓布泰、富喀禪、巴思哈,還有四五萬韃子”


    “滿清韃子,可謂是傷亡慘重,建州老女真的根基,已經是傷筋動骨,家家戴孝”


    “所以說,末將可以肯定,此番南下的滿蒙清軍,看上去兵多將廣,實則戰鬥力不怎麽樣,不足為懼了”


    這個老武夫,當然清楚滿清的實際情況了,否則也不會主動投降啊。


    曆史上的三藩之亂,三個老藩王,為啥敢反叛滿清王朝,歸根結底,還是他們太了解滿清了。


    別說尚可喜沒反清,那就是忽悠鬼的玩意,如果沒有他的授意,世子尚之信根本動不了軍隊。


    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繼茂,帶著自己的兵馬,投降滿清王朝,跟著滿清的腳步,入關四處征伐,累死累活,屁都不敢放一個。


    一句話,還是打不過啊,十幾年前的滿蒙精銳,南征北戰,所向披靡,這些漢將,隻剩下俯首稱臣。


    後來就不一樣了,到了康熙年間,入關的那一批王爺,十幾萬將士,墳頭樹都老高了。


    而他們的繼任者,騎馬射箭多累啊,還不如酒池肉林,一個個錦衣玉食,鍾鳴鼎食,遛鳥鬥毆玩女人。


    所以說,十幾年後,三藩敢起兵,認為他們的兵馬無敵了,滿洲沒有一合之將。


    如今,老狐狸尚可喜,曾經的三順王之一,更清楚滿清的弱點,傷亡太大,丁口太少,青黃不接。


    因此,在廣州城內,金光提議投降的時候,尚可喜就順水推舟,給自己的家族找一條出路活路。


    “嗯”


    聽到這裏的朱皇帝,看著一臉坦誠的尚可喜,滿意的點了點頭。


    其實,滿清的核心兵力,八旗滿蒙兵將,朱雍槺早就知道了不少。


    沒錯,就是邵爾岱的供述,再經過北京城錦衣衛的核實,最後得出一個八九不離十的兵力和丁口。


    這些數據,對於普通的漢將,肯定是機密玩意。


    但是邵爾岱不一樣,投降之前,出身大雜燴正藍旗,更是都統阿爾津的大將,對八旗兵力了解很多。


    “因道侯,不錯”


    “說的很詳細,用心了”


    大明朱皇帝,對眼前的老狐狸尚可喜,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審時度勢,奸詐、老辣、狠人一個啊。


    朱雍槺睡了他的美妾,甚至還打算長期占有,可是,頭頂一片綠的尚可喜,壓根不當迴事兒。


    所以說,這個尚可喜,確實是個大人物,能屈能伸,有足夠的城府和膽略,殺伐果決,眼光毒辣。


    當然了,也就是這麽一個陰險毒辣的人物,才能在群狼環伺,龍潭虎穴的遼東苦寒之地,生存下去。


    當然了,朱皇帝現在更清楚了,當年皇太極收降尚可喜的心情。


    肯定是驚喜交加,忌憚頗深,畢竟滿清幹掉了尚可喜的父兄,還逼死了幾百個族人。


    這種人,留在自己身邊,供自己驅使,當然也要日防夜防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不是玄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不是玄德並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