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磨盤山,諸葛亮城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月30日,磨盤山腳下,壩灣勇衛營。
淩晨3點,後勤炊事班夥夫,顧不得昨日的疲倦,開始準備,全營的飲食,製作幹糧。
淩晨4點,準備完畢,中軍大帳擊鼓,全營各司集合完畢,舉著火把,大軍開拔,開始攀登磨盤山。
勇衛營,夥食裏,經常搭配動物內髒,就是為了預防夜盲症,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將士們視線無異常,一切照舊。
淩晨登山的這個想法,是朱雍槺提出的,獨自拍板,有些人抱有意見,軍師鄒簡臣和羅子明反而同意。
老油子的目的,有2個,第一,測試勇衛營的極限壓力,關鍵的時候,能不能扛得住。
曆史上的磨盤山戰役,就是從淩晨卯時,一直鏖戰,死戰到午時,也就是淩晨5點開始,幹到下午1點。
模擬戰爭場景,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時同刻,同一個地方,帶著軍隊,拉練一番。
到時候,敵人怎麽想的,怎麽做的,擔心什麽,都一清二楚。
反正,勇衛營,在楊家莊的時候,偶爾也會,在半夜被朱雍槺,拉起來,集訓。
第一次,勇衛營的將士,要死要活,次數多了,慢慢就習慣了。
效果很明顯,勇衛營各司,淩晨出兵,燈火通明,無人喧嘩,隊列整齊,各司各隊,依次出營。
磨盤山,地處高黎貢山南麓。
崇山峻嶺,山勢陡峭、道路崎嶇,地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是天然的防禦工事,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20年前,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
明末時期,鼎鼎大名的驢友,徐霞客,遊曆滇西,經過磨盤山。
4月10日,徐霞客從永昌城出發,經沙河(諸葛堰)、石花洞(臥獅)、窪底鋪、冷水箐、蒲縹、石子哨、落馬廠、大阪鋪、灣子橋、盤蛇穀、壩灣、磨盤石、蒲滿哨、分水關、新安哨,最後到達騰衝。
他撰寫的《徐霞客遊記》,裏麵詳細記載了,磨盤山的地勢,氣勢險峻,山勢逶迤曲折,穀深箐幽。
望西北穹峰峻極,西南駢崖東突,其南崖有居廬當峰而踞,即磨盤石也。
其上甚峻,曲折盤崖,八裏而上淩峰頭,則所謂磨盤石也。
百家倚峰頭而居,東臨絕壑,下嵌甚深,而其壑東南為大田,禾芃芃焉。其夜倚峰而棲,月色當空,此即高黎貢山之東峰。
憶諸葛武侯、王靖遠驥之前後開疆,方威遠政之獨戰身死,往事如看鏡,浮生獨倚岩,慨然者久之。
勇衛營,拉練磨盤山。
淩晨4點,從山腳下壩灣出發,中午12點到達山頂,分水關(太平鋪),路程約50裏,耗時8個多小時。
從壩灣到石梯寨,直線距離不到5裏,路程約25裏,高差竟然800多米,落差非常大,全程都是盤山路,山路崎嶇。
這一段路,登山的難度最大,灌木、山箐(竹子)、芒杆草、芒萁草,遍布山野,山路寬敞的地方,能通過3人左右,窄的地方,僅僅能通過一人一馬。
僅僅25裏山路,耗時近5個小時,普通人登山速度,大約每小時4裏,勇衛營訓練有素,體力變態,速度也差不多,可見登山的難度。
由此,可推斷,曆史上,吳三鬼的前鋒,淩晨5點接戰,差不多晚上12點,就開始登山。
可見,吳三鬼這些滿清韃子前鋒軍,追敵迫切之心,覆滅南明永曆朝廷,那是滅國之功啊。
這段山路,上山難,下山更難,要想快速下山,除非滾下去。
剩下的行軍路線,大坡頭、打羊寨、舊水井、蒲滿哨(核桃園、董家田)、下麻山、上麻山、大蛇腰,到達山頂分水關(太平鋪)。
這一段路,地勢高差不大,較為平緩,路程30裏不到,適合行軍,花了3個小時,到達分水關。
其中,大坡頭至蒲滿哨,山道沿著山脊線,灌木較少,一覽無餘。
蒲滿哨至大蛇腰,路線順著山脊而走,距離山脊,還有100多米高,灌木、竹林遍野。
大蛇腰至太平鋪、分水關,樹木鬱鬱蔥蔥,筆直通天,綠得發亮,陽光透不進去,是深山密林,林海茫茫。
壩灣到分水關,直線距離,不到20多裏,相當於潞江到壩灣,2個小時的直線路程,竟然爬了8個小時。
站在潞江司集鎮,就能清晰,看見山頂的分水關(太平鋪),妥妥的望山跑死馬。
勇衛營在分水關,也就是諸葛亮舊城,駐兵紮營。
到了以後,岷王朱雍槺,就帶著軍師鄒簡臣、楊長史、羅子明、其他眾將,勘察太平鋪,諸葛亮舊城。
站在磨盤山山頂,太平鋪,遠眺潞江,風光獨好,縱覽群山小。
連綿的山巒如詩畫,俯瞰著腳下,千溝萬壑,連綿起伏的山脈,如龍蛇般蜿蜒,山頂的風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仿佛將整個世界都踩在腳下。
“啊啊啊啊啊”
岷王朱雍槺,心中激動不已,大吼一聲。
聲響徹雲霄,驚起一片飛禽走獸,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傾瀉出來,周圍的人,驚詫不已、無不側目。
老油子,豪氣大發,這就是他的主戰場,崛起的風水寶地,滿清韃子的葬身地。
軍師鄒簡臣,非常興奮,一路上都在仔細觀察地勢,指指點點,不停的跟岷王交流。
這個地勢,他也非常滿意。
“分水關,又叫諸葛亮城”
“當年,諸葛武侯,就在此地,築城屯兵,防備南蠻入侵雲南,一直延續到唐代”
“後來,因為戰亂,朝代更替,此城時毀時建,才逐步廢棄”
“元朝時,永昌本地人,為紀念武侯功德,募資重建,稱古城寺,供商人和民夫歇息瞻仰”
軍師鄒簡臣,指著分水關,侃侃而談,眾人一邊聽,一邊紛紛點頭,知識淵博啊。
鄒簡臣,是四川人,文武雙全,熟讀兵書、史書,知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當然對雲貴川,3省的地理關隘,非常了解。
此時此刻,站在分水關上,古城寺,向南望去,太平鋪緩坡上,仍可以尋到諸葛亮城的一些遺跡。
平台上,方塊有序,呈明顯的人為痕跡,台上磊石成牆,高約3米,最高一級有露出頭的柱腳石。
大青石做成,滾圓的柱腳石,排列整齊成行,直徑半米左右,石塊精雕細琢,鏨刻精湛,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淩晨3點,後勤炊事班夥夫,顧不得昨日的疲倦,開始準備,全營的飲食,製作幹糧。
淩晨4點,準備完畢,中軍大帳擊鼓,全營各司集合完畢,舉著火把,大軍開拔,開始攀登磨盤山。
勇衛營,夥食裏,經常搭配動物內髒,就是為了預防夜盲症,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將士們視線無異常,一切照舊。
淩晨登山的這個想法,是朱雍槺提出的,獨自拍板,有些人抱有意見,軍師鄒簡臣和羅子明反而同意。
老油子的目的,有2個,第一,測試勇衛營的極限壓力,關鍵的時候,能不能扛得住。
曆史上的磨盤山戰役,就是從淩晨卯時,一直鏖戰,死戰到午時,也就是淩晨5點開始,幹到下午1點。
模擬戰爭場景,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時同刻,同一個地方,帶著軍隊,拉練一番。
到時候,敵人怎麽想的,怎麽做的,擔心什麽,都一清二楚。
反正,勇衛營,在楊家莊的時候,偶爾也會,在半夜被朱雍槺,拉起來,集訓。
第一次,勇衛營的將士,要死要活,次數多了,慢慢就習慣了。
效果很明顯,勇衛營各司,淩晨出兵,燈火通明,無人喧嘩,隊列整齊,各司各隊,依次出營。
磨盤山,地處高黎貢山南麓。
崇山峻嶺,山勢陡峭、道路崎嶇,地勢極其險要,易守難攻,是天然的防禦工事,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20年前,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
明末時期,鼎鼎大名的驢友,徐霞客,遊曆滇西,經過磨盤山。
4月10日,徐霞客從永昌城出發,經沙河(諸葛堰)、石花洞(臥獅)、窪底鋪、冷水箐、蒲縹、石子哨、落馬廠、大阪鋪、灣子橋、盤蛇穀、壩灣、磨盤石、蒲滿哨、分水關、新安哨,最後到達騰衝。
他撰寫的《徐霞客遊記》,裏麵詳細記載了,磨盤山的地勢,氣勢險峻,山勢逶迤曲折,穀深箐幽。
望西北穹峰峻極,西南駢崖東突,其南崖有居廬當峰而踞,即磨盤石也。
其上甚峻,曲折盤崖,八裏而上淩峰頭,則所謂磨盤石也。
百家倚峰頭而居,東臨絕壑,下嵌甚深,而其壑東南為大田,禾芃芃焉。其夜倚峰而棲,月色當空,此即高黎貢山之東峰。
憶諸葛武侯、王靖遠驥之前後開疆,方威遠政之獨戰身死,往事如看鏡,浮生獨倚岩,慨然者久之。
勇衛營,拉練磨盤山。
淩晨4點,從山腳下壩灣出發,中午12點到達山頂,分水關(太平鋪),路程約50裏,耗時8個多小時。
從壩灣到石梯寨,直線距離不到5裏,路程約25裏,高差竟然800多米,落差非常大,全程都是盤山路,山路崎嶇。
這一段路,登山的難度最大,灌木、山箐(竹子)、芒杆草、芒萁草,遍布山野,山路寬敞的地方,能通過3人左右,窄的地方,僅僅能通過一人一馬。
僅僅25裏山路,耗時近5個小時,普通人登山速度,大約每小時4裏,勇衛營訓練有素,體力變態,速度也差不多,可見登山的難度。
由此,可推斷,曆史上,吳三鬼的前鋒,淩晨5點接戰,差不多晚上12點,就開始登山。
可見,吳三鬼這些滿清韃子前鋒軍,追敵迫切之心,覆滅南明永曆朝廷,那是滅國之功啊。
這段山路,上山難,下山更難,要想快速下山,除非滾下去。
剩下的行軍路線,大坡頭、打羊寨、舊水井、蒲滿哨(核桃園、董家田)、下麻山、上麻山、大蛇腰,到達山頂分水關(太平鋪)。
這一段路,地勢高差不大,較為平緩,路程30裏不到,適合行軍,花了3個小時,到達分水關。
其中,大坡頭至蒲滿哨,山道沿著山脊線,灌木較少,一覽無餘。
蒲滿哨至大蛇腰,路線順著山脊而走,距離山脊,還有100多米高,灌木、竹林遍野。
大蛇腰至太平鋪、分水關,樹木鬱鬱蔥蔥,筆直通天,綠得發亮,陽光透不進去,是深山密林,林海茫茫。
壩灣到分水關,直線距離,不到20多裏,相當於潞江到壩灣,2個小時的直線路程,竟然爬了8個小時。
站在潞江司集鎮,就能清晰,看見山頂的分水關(太平鋪),妥妥的望山跑死馬。
勇衛營在分水關,也就是諸葛亮舊城,駐兵紮營。
到了以後,岷王朱雍槺,就帶著軍師鄒簡臣、楊長史、羅子明、其他眾將,勘察太平鋪,諸葛亮舊城。
站在磨盤山山頂,太平鋪,遠眺潞江,風光獨好,縱覽群山小。
連綿的山巒如詩畫,俯瞰著腳下,千溝萬壑,連綿起伏的山脈,如龍蛇般蜿蜒,山頂的風景,更是令人心曠神怡,仿佛將整個世界都踩在腳下。
“啊啊啊啊啊”
岷王朱雍槺,心中激動不已,大吼一聲。
聲響徹雲霄,驚起一片飛禽走獸,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傾瀉出來,周圍的人,驚詫不已、無不側目。
老油子,豪氣大發,這就是他的主戰場,崛起的風水寶地,滿清韃子的葬身地。
軍師鄒簡臣,非常興奮,一路上都在仔細觀察地勢,指指點點,不停的跟岷王交流。
這個地勢,他也非常滿意。
“分水關,又叫諸葛亮城”
“當年,諸葛武侯,就在此地,築城屯兵,防備南蠻入侵雲南,一直延續到唐代”
“後來,因為戰亂,朝代更替,此城時毀時建,才逐步廢棄”
“元朝時,永昌本地人,為紀念武侯功德,募資重建,稱古城寺,供商人和民夫歇息瞻仰”
軍師鄒簡臣,指著分水關,侃侃而談,眾人一邊聽,一邊紛紛點頭,知識淵博啊。
鄒簡臣,是四川人,文武雙全,熟讀兵書、史書,知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當然對雲貴川,3省的地理關隘,非常了解。
此時此刻,站在分水關上,古城寺,向南望去,太平鋪緩坡上,仍可以尋到諸葛亮城的一些遺跡。
平台上,方塊有序,呈明顯的人為痕跡,台上磊石成牆,高約3米,最高一級有露出頭的柱腳石。
大青石做成,滾圓的柱腳石,排列整齊成行,直徑半米左右,石塊精雕細琢,鏨刻精湛,訴說著曾經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