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點頭:「是的,歸海師兄很寶貝那串佛珠,一直戴在身上。」
陸曜山聽了不由意外,這位歸海師兄的樣貌看起來十分年輕,似乎沒比自己小多少。
他問從意:「那他都教你們什麽?」
「什麽都教,他懂得特別多,我和從心現在跟著他學語文和數學,從玉師兄則是經文和外語,大師兄的話……」從意突然卡殼了幾秒,「大師兄好像沒怎麽學,他懂得很多。」
從意說起盛昔陶來似乎帶著一股又敬又怕。
陸曜山聽完沉默了一下,因為高中那會兒,他記得盛昔陶的成績,在學校裏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要不是出了那場意外,他十年前也應該和自己一同到國外念書。
想來不禁十分愧疚,可這純屬是過去式了。
陸曜山迴到正題:「你們歸海師兄以前是當過老師嗎?」
從意搖頭:「不是,師父說歸海師兄留過學,是名牌大學畢業的。」
「那歸海師兄為什麽跑來出家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師父沒說。」
打聽他人的隱私不是件好事,陸曜山點到為止,不再追問。
那廂從意朝看了眼月亮,轉了話題道:「陸施主,你是在等大師兄下班嗎?他今天估計要到淩晨了。」
自從那晚兩人爭執了一番後,就再也沒說過話,即便陸曜山天天在眼前晃,盛昔陶也當他是空氣。
此刻,陸大少看著月亮陷入了抑鬱,他問從意:「你大師兄經常在外麵工作嗎?」
從意點頭:「對的,大師兄很辛苦,師父和歸海師兄身體不好,廟裏隻有他和從玉師兄經常出去打工掙錢。」
陸曜山第一次踏進這間寺廟的時候,環顧周圍,隻見破舊的牆瓦和簡陋的佛殿,香客遊人也寥寥無幾,想必僧人們的日子十分清貧。
這也難怪盛昔陶說是出家,卻沒半分出家人的模樣,比較比起守戒,還是吃上飯來得重要。
這麽想著,他對從意問:「你和從心是什麽時候來這兒的?」
「我們一直在這兒。」
從意迴答:「我和師弟是師父和師兄們帶大的。」
他迴憶起悠遠的時光:「我們第一次見到師父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會兒院長剛走,我和從心沒地方去,正好師父來了,我們就跟著師父了。」
陸曜山沒懂:「你說你和從心一直在這兒?還有院長是?」
「就是福利院的院長。」從意發現自己沒解釋清楚,補充道,「其實這兒原來是一所福利院,但在五年前關門了,除了我和從心,院長老師和大家都走了。」
「然後鄉親們把福利院改造成了一座祠堂,哦對了,歸陶師兄和歸海師兄就是那會兒來的。」他托著下巴迴憶道,「從玉師兄比他們晚一些,又過了大半年以後,師父和師兄們就跟村裏的人商量說把祠堂擴建成了寺廟,取名為樂水寺,前麵供奉佛像,後麵供奉先祖,一直到了今天。」
從意把這座寺廟簡短的歷史敘述了個大概,陸曜山聽著不禁五味雜陳,除了生活條件簡陋,這廟裏的六個人和尚看上去也像歷經坎坷,似乎是上天將一群不幸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讓他們得以抱團取暖。
陸曜山想了想又問:「這麽說昔陶是五年前來到這兒的?」
從意說:「差不多,不過大師兄最初隻是路過,後來寺裏出了事他就留下來了。」
「什麽事?」
「大火。」
陸曜山吃了一驚,聽見從意解釋道:「寺廟剛準備建的時候,就起了一場大火,滅了一晚上才結束,把什麽都燒幹淨了。」
他臉上的表情難以忘懷,像是又目睹了那滔天的紅光。
「歸陶師兄為了救人,被燒壞了腺體。」
從意難過地說:「你大概也發現了吧,大師兄沒什麽信息素。」
聽到這裏,陸曜山有些沉默,他想說的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想了想問:「那他脖子後麵那朵蓮花……」
「是師父刺的,大師兄做完手術之後,覺得落了道疤不好看,師父說蓮有佛性,於是就給師兄刺了一朵蓮花,希望歸陶師兄能受到庇佑清淨無礙。」
從意認真解釋著,卻不知陸曜山聽了心中猶豫,那道疤分明是早就留下的,老和尚大概是為了替盛昔陶隱瞞他腺體的問題,才藉口說是火災造成的。
此刻,想起那朵描摹得靈動如生的紅蓮,恰似一團熾熱的火焰,映襯在盛昔陶白皙的皮膚上,陸曜山覺得腦中的那些念頭,不可遏製地離佛性漸行漸遠……
第12章 提前適應也好
上午十點,金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中年女人邊列印著報告邊給坐在椅子上的男人遞紙巾,目光還不住地往他後頸上的片刺青瞟。
「再看就不禮貌了啊。」
盛昔陶將後頸上的凝膠擦幹淨,攏了攏領子,把襯衫上的扣子扣好:「喜歡自己也去刺一個。」
「我也想啊,但醫院規定大夫不能刺青。」胡醫生望著那朵「火生蓮」露出遺憾的表情,她邊說邊坐迴自己的椅子,認真看起報告來。
知道她要一陣功夫,盛昔陶托起下巴,拿手指戳她擺在桌上的那盆多肉。
不知名的像葡萄一樣掛下來的青綠色小球體,茂盛得垂在盆外,萬物復甦的季節,多肉都瘋長。
陸曜山聽了不由意外,這位歸海師兄的樣貌看起來十分年輕,似乎沒比自己小多少。
他問從意:「那他都教你們什麽?」
「什麽都教,他懂得特別多,我和從心現在跟著他學語文和數學,從玉師兄則是經文和外語,大師兄的話……」從意突然卡殼了幾秒,「大師兄好像沒怎麽學,他懂得很多。」
從意說起盛昔陶來似乎帶著一股又敬又怕。
陸曜山聽完沉默了一下,因為高中那會兒,他記得盛昔陶的成績,在學校裏一直都是名列前茅,要不是出了那場意外,他十年前也應該和自己一同到國外念書。
想來不禁十分愧疚,可這純屬是過去式了。
陸曜山迴到正題:「你們歸海師兄以前是當過老師嗎?」
從意搖頭:「不是,師父說歸海師兄留過學,是名牌大學畢業的。」
「那歸海師兄為什麽跑來出家了?」
「這我就不知道了,師父沒說。」
打聽他人的隱私不是件好事,陸曜山點到為止,不再追問。
那廂從意朝看了眼月亮,轉了話題道:「陸施主,你是在等大師兄下班嗎?他今天估計要到淩晨了。」
自從那晚兩人爭執了一番後,就再也沒說過話,即便陸曜山天天在眼前晃,盛昔陶也當他是空氣。
此刻,陸大少看著月亮陷入了抑鬱,他問從意:「你大師兄經常在外麵工作嗎?」
從意點頭:「對的,大師兄很辛苦,師父和歸海師兄身體不好,廟裏隻有他和從玉師兄經常出去打工掙錢。」
陸曜山第一次踏進這間寺廟的時候,環顧周圍,隻見破舊的牆瓦和簡陋的佛殿,香客遊人也寥寥無幾,想必僧人們的日子十分清貧。
這也難怪盛昔陶說是出家,卻沒半分出家人的模樣,比較比起守戒,還是吃上飯來得重要。
這麽想著,他對從意問:「你和從心是什麽時候來這兒的?」
「我們一直在這兒。」
從意迴答:「我和師弟是師父和師兄們帶大的。」
他迴憶起悠遠的時光:「我們第一次見到師父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會兒院長剛走,我和從心沒地方去,正好師父來了,我們就跟著師父了。」
陸曜山沒懂:「你說你和從心一直在這兒?還有院長是?」
「就是福利院的院長。」從意發現自己沒解釋清楚,補充道,「其實這兒原來是一所福利院,但在五年前關門了,除了我和從心,院長老師和大家都走了。」
「然後鄉親們把福利院改造成了一座祠堂,哦對了,歸陶師兄和歸海師兄就是那會兒來的。」他托著下巴迴憶道,「從玉師兄比他們晚一些,又過了大半年以後,師父和師兄們就跟村裏的人商量說把祠堂擴建成了寺廟,取名為樂水寺,前麵供奉佛像,後麵供奉先祖,一直到了今天。」
從意把這座寺廟簡短的歷史敘述了個大概,陸曜山聽著不禁五味雜陳,除了生活條件簡陋,這廟裏的六個人和尚看上去也像歷經坎坷,似乎是上天將一群不幸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讓他們得以抱團取暖。
陸曜山想了想又問:「這麽說昔陶是五年前來到這兒的?」
從意說:「差不多,不過大師兄最初隻是路過,後來寺裏出了事他就留下來了。」
「什麽事?」
「大火。」
陸曜山吃了一驚,聽見從意解釋道:「寺廟剛準備建的時候,就起了一場大火,滅了一晚上才結束,把什麽都燒幹淨了。」
他臉上的表情難以忘懷,像是又目睹了那滔天的紅光。
「歸陶師兄為了救人,被燒壞了腺體。」
從意難過地說:「你大概也發現了吧,大師兄沒什麽信息素。」
聽到這裏,陸曜山有些沉默,他想說的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想了想問:「那他脖子後麵那朵蓮花……」
「是師父刺的,大師兄做完手術之後,覺得落了道疤不好看,師父說蓮有佛性,於是就給師兄刺了一朵蓮花,希望歸陶師兄能受到庇佑清淨無礙。」
從意認真解釋著,卻不知陸曜山聽了心中猶豫,那道疤分明是早就留下的,老和尚大概是為了替盛昔陶隱瞞他腺體的問題,才藉口說是火災造成的。
此刻,想起那朵描摹得靈動如生的紅蓮,恰似一團熾熱的火焰,映襯在盛昔陶白皙的皮膚上,陸曜山覺得腦中的那些念頭,不可遏製地離佛性漸行漸遠……
第12章 提前適應也好
上午十點,金水市第一人民醫院。
中年女人邊列印著報告邊給坐在椅子上的男人遞紙巾,目光還不住地往他後頸上的片刺青瞟。
「再看就不禮貌了啊。」
盛昔陶將後頸上的凝膠擦幹淨,攏了攏領子,把襯衫上的扣子扣好:「喜歡自己也去刺一個。」
「我也想啊,但醫院規定大夫不能刺青。」胡醫生望著那朵「火生蓮」露出遺憾的表情,她邊說邊坐迴自己的椅子,認真看起報告來。
知道她要一陣功夫,盛昔陶托起下巴,拿手指戳她擺在桌上的那盆多肉。
不知名的像葡萄一樣掛下來的青綠色小球體,茂盛得垂在盆外,萬物復甦的季節,多肉都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