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我找到村長,主要詢問關於興隆寺老方丈的往事,夜裏我也沒怎麽睡,總琢磨老方丈有事瞞著我。


    村長說方丈已到耄耋之年,他父親那輩起方丈就在興隆寺,他為人謙和,懂佛法大道,幾乎沒怎麽出過興隆寺,不過寺裏有廂房,能給一些遊客提供住處,老方丈也結交了很多朋友,付老就算其一,老方丈有個要求,凡是住在寺裏的,都是他所說的有麵緣之人。


    我又追問,方丈本人會不會什麽奇門秘術,村長瞪起眼睛笑道:“這倒沒聽說過,不過出家人送佛經,就算最大的秘術,你放心,方丈就是個普通人,讓你說的神神秘秘。”


    我也沒多想,尋思等離開鏡泊湖之前,再去拜見老方丈,還有另外一件事,村長說那夥人已經離開老崗村,我知道是惠子她們。


    鏡泊湖附近有幾個村,相互距離很近,我猜惠子不會走遠,無非就是換個住處而已,她們可不會放棄進入古城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要去小孤島,尋找另一座藏在湖底的水道。


    這座島位於鏡泊湖西南方位,從名字不難看出,島上人跡罕至,與老鴣砬子島截然不同,沒有絲毫生氣,就連水鳥都不願靠近,島上怪石嶙峋,石峰聳立,一眼望去,仿佛無數紮進土裏的尖槍,這裏要是有座墳墓,絕對是大煞之地。


    小孤島四周都是灌樹從,四人走在其中,時不時會遇到身上帶黑色斑點的毒蛇,好在苗小苒有驅蛇的藥球,才能平安無事。


    滿月手裏握著羅盤,嘴中念念有詞:“子午卯酉太陽火,甲庚丙壬太陰火,辰戌醜未即是金,寅申巳亥皆是水……”


    宋金剛盯著羅盤看,上麵大圈套小圈,看的他直搖頭,滿月利用的是二十四山配五行,是宋代風水大師賴布衣所創,用來消砂納水。


    現在的小孤島與百年前大不相同,無論山水,都會隨著時間推移改變風水格局,而且山水相互照應,好比親兄弟,能形成合力,當年的天心十道,正是利用四座島形成的局勢,彼此互為犄角,將山水氣息會於古城,可如今,兩座島不見,剩下的兩座地貌又改變,隻能用羅盤暫時定位。


    好一陣,滿月擦了擦額頭汗,指向小孤島東南位,四人穿過樹林,停在湖邊。


    我望了眼這片水域,隱約能看見湖水二十米左右的位置,有兩座露出頭的山包,雖然麵積不是很大,但山上都是苔蘚與石峰中開出的野花,呈圓形。


    與小孤島景象不同,兩座圓形山包極有可能是水下山峰的餘脈,多了幾分生機,多了幾分綠意。


    “水道一定在下麵!”我點頭。


    “這麽確定?”宋金剛反問我。


    “對!風水格局講,這兩座山包形如湖中升起的圓潤珍珠,一左一右形成照應,名叫珍珠門,小孤島其他方位,可真沒有這麽好的格局了。”我將潛水裝備取出,苗小苒舉起右手,說道:“這次我也要下水!”


    滿月考慮片刻,也擔心惠子那夥人再來,說道:“好,水下都要聽我們的,你可別亂動亂跑。”苗小苒嘻嘻笑幾下。


    四人下水,兩兩一組,我和宋金剛在左麵水域,滿月與苗小苒在右側。


    我們主要尋找路線都集中在珍珠門附近,就是圍繞突出水麵的兩座山包,可湖底沒有一塊開闊地,水下景象與小孤山差不多,都是亂石。


    我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相比老鴣砬子島,起碼還有老鄉提供方位,再者有鬼子之前建造的水電站,這裏就是不毛之地,正如我判斷,水底石壁全部棲息著大大小小的水蛤,上哪去找水道。


    珍珠山這種風水格局,利於水下貝類生長,但這些水蛤看起來很奇怪。


    並不是灰色而是黑色,乍一看,仿佛石壁長出的犄角,用手指輕輕觸碰,有的水蛤會慢慢張開,從殼內吞出髒水,而有些個頭大的水蛤,像推土機一樣不斷亂咬,嚇得宋金剛直瞪眼,那意思水蛤難不成要吃肉。


    此刻,下潛不斷加深,滿月和苗小苒與我倆匯合,苗小苒左手拿著從石壁撬開的水蛤,用手指比比劃劃,珍珠門底端,似乎隻有水蛤,連一隻魚蝦都看不到,這點,讓我們匪夷所思。


    四人保持距離,繼續在湖底尋找山脈根基,深度已經接近三十米,水底溝壑交錯,形成幾米深的水下小型峽穀,石壁上生長像珊瑚狀的植被,滿月不讓我們碰,示意有毒。


    宋金剛在身後突然將我拉住,指向溝底淤泥,好家夥,電光內,一隻人腦袋大小的水蛤“撲通撲通”在泥裏吐水,苗小苒遊到滿月對麵,意思自己去看下,滿月點頭。


    苗小苒接過匕首,緩慢靠近水蛤,接著將匕首反轉,扔到水蛤身前,這隻水蛤猛然張開嘴,死死咬住匕首,苗小苒立刻下潛,雙手攥緊匕首。


    詭異一幕出現。


    水蛤內部仿佛長了牙齒,匕首畢竟是金屬,水蛤咬不動,張開要吐,我看到水蛤翹起的殼內,上下有兩排小刺,密麻交錯,中間猶如小針管,還流著黑色汁液。


    苗小苒拾起匕首向後遊,從石壁上刮掉植被,水頜似乎有嗅覺,竄到植被下端,張開嘴,將植被瞬間咬碎,頓時水域變黑,四人上潛,再看,從淤瞬間湧出四五十隻水蛤,個頭都那麽大,如饕餮現身,集體沿著石壁從下往上瘋咬,原來……是在進食。


    滿月示意大家立即出水,十分鍾後,四人迴到小孤島灘地。


    宋金剛躺地上急促唿吸,問道:“這是水蛤還是老虎夾子,鏡泊湖底還有這東西?”


    滿月給苗小苒擦下臉頰水,抖了抖自己辮子,說道:“這是好事,說明湖底有水道。”


    “就算有水道,憑咱們幾個能進去?還有啊,你們仔細想想,老鴣砬子那邊有紫河車水頭發,這麵到處都有基因突變的水蛤,難不成都是古渤海人養的?”說到這,宋金剛自己點頭。


    “沒錯,金剛哥哥說得對,這些水蛤確實是養的,剛才水底那些大個,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它們當中但凡長了牙齒的都是鬼蛤,不過大家放心,這種鬼蛤雖然是肉食,但它們密度重,根本不可能遊出湖麵,隻能潛伏珍珠山形成的水下峽穀,幾乎都藏在淤泥內,我們在二十米左右看到的小個水蛤,它們棲息在石壁,不會有牙齒,所以沒有危險。”苗小苒一口氣解釋完。


    “鬼……鬼蛤?”宋金剛重複句,慢慢皺起眼角,自語道:“小時候聽俺姥姥說過,說山中大湖或者深水坑內,都有大蛤,老一輩跑山人有技術,一口氣進入水內,用雙腳能把大蛤夾出來,蛤內有珍珠,能賣不少錢,姥姥還說,蛤中有蛤王,很多技術不精的跑山人下水再也沒上岸,應該都被所謂的鬼蛤……給吃了……”


    宋金剛歎口氣,又問:“這和水道有什麽關係?”


    “鬼蛤是古人養的,現在藏在湖底,隻有一種可能,鬼蛤從水道內遊出,或者說水道有出口。”


    聽我說完,宋金剛再問:“假如水道有出口,受到壓力,或者早就被湖水衝沒了,咱們還用再去嗎?”停頓幾秒,宋金剛自己直搖頭,“他娘的,估計不太可能,古人都能把各種墓建出來,早就能想到這點,算了算了,休息會,再下去吧。”


    滿月告訴我們,剛才看到的鬼蛤不過是一部分,鬼蛤中個頭最大的才是蛤王,最早在晉朝郭璞所著的《葬書》中就有關於鬼蛤的記錄。


    飼養鬼蛤類似於苗疆一代或者西域的蠱術,很多大型水葬墓群內,特別是在主墓室附近,會出現鬼蛤,尤其是鬼蛤王,不會輕易現身。


    養鬼蛤是一種術,但出現古渤海國確實讓人摸不到頭腦,滿月推測,藏有水羅盤的那座古城,一定是中原風水大師所建,至於是誰,或者真正進入城中,能發現線索,同時也說明水下那片古城的危險性。


    再者,小孤島下麵的水道是鬼蛤王棲息地,在保證我們安全基礎上,一方麵要將水道衝散,還要想方設法弄掉鬼蛤王,這種生物既然已經在湖底生存,會嚴重破壞這片水域生態平衡,鬼蛤王不在,其他的鬼蛤也會慢慢枯化,這也是一切鬼術帶來的弊端,換句話說,就是“擒賊先擒王”。


    術與術之間存在相互克製,相互輔助,滿月讓苗小苒現場調配吸引鬼蛤王的藥引子。


    材料很簡單,就是生活在小孤島內的癩蛤蟆,說實話,帶著手套我都嫌惡心,苗小苒在旁邊嗬嗬笑,讓我和宋金剛先後抓了二十多隻。


    接下來,在淺灘挖出沙坑,將癩蛤蟆倒入,用樹枝遮住,苗小苒從小燈籠內倒出黑色長條藥片,從縫隙塞進沙坑,隻聽見癩蛤蟆各種亂叫,一會兒功夫,樹枝葉子上全是癩蛤蟆從肚子吞出的淡黃色粘稠分泌物。


    苗小苒用樹枝將分泌物刮進藥瓶,聞起來比醋精還酸,轉身對我和宋金剛嘟嘴,說道:“天真哥哥,金剛哥哥,要不要喝點,很提神的!”


    “嘔!嘔!”


    我扶著宋金剛,兩人頭對頭,吐出酸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龍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本是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本是妖並收藏尋龍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