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中朝中一片反對聲中,仲秋節如期而至。


    百姓是不知內情的,聽聞新帝與青陽郡主大婚,市井民間老早就已經在殷殷地盼著,連個闔家團圓的仲秋節都要排到後麵去了。


    不用等朝廷安排,民間家家戶戶都盡己所能紮了許多燈籠,門前、廊下、樹上,到處紅豔豔一片,極是熱鬧。


    沒了當家人、已經不能再稱之為“相府”的阮家本來應該已經沒落了,如今卻因為這樁喜事而加倍榮耀起來,府邸裏裏外外都重新翻修過一遍,請了上京最好的匠人紮的燈籠,連擺了十幾天大戲都是請的名角兒,真真是要多體麵有多體麵、要多排場有多排場。


    等到那頂精致華美得像樓閣一般的轎子出了府、後麵儀仗蜿蜒從阮家直排到宮門的時候,滿城頓時沸騰。


    皇家給足了顏麵、相府也用足了心思,這場大婚的熱鬧實實亙古未有,果然不愧是青陽郡主!


    眼看著轎子進了宮門,上京各處大街上焰火竄上天空、歡笑匯成一片,震耳欲聾。


    無數百姓眼巴巴地看著宮門口手持長戟麵無表情的將士們,溫柔或嚴厲地教導自己的兒女:好好讀書學本事,將來一舉成名、或者加嫁入富貴人家,能進得那道宮門,才能看到真正的天家富貴、真正的天上有地下無的繁華熱鬧。


    然而事實上,一道宮門隔開的兩個世界,外麵是熱鬧,裏麵卻不是“更加熱鬧”,而是“一片死寂”。


    那頂裝飾精美的花轎並沒有被抬到殿前,而是很刻意地停在了不起眼的角落裏。風吹起轎簾一角,可以看見裏麵空空如也,竟是沒有新娘的。


    接親的儀仗倒是一直按照正式儀典的規矩在走著,什麽羅傘、翟扇、燈籠……件件都不曾含糊,看著是天家氣派,卻惹得在場的宗親和朝臣們百感交集,唏噓不已。


    縱然傾盡了天下的熱鬧又如何?都是哄人的罷了。


    正主還在養居殿裏躺著,隻比死人多一口氣,看著也撐不了多久了。


    “也挺好的。哪怕今日就咽氣呢,那也是以皇後身份死的。——這樣的好事,多少人求都求不來呢!”一個婦人搖著紈扇,細聲細氣地說道。


    旁邊添茶的小宮女臉色一變,轉身快步奔了出去。


    片刻之後,一個身穿蟒袍的官員黑著臉闖進了女賓宴飲的福寧殿,一言不發劈裏啪啦往那婦人的臉上扇了十幾下巴掌,然後不由分說將人拽起來,拖著走了。


    殿中的夫人小姐們各自低頭看著桌上的酒菜點心,誰也沒敢多說一個字。


    聰明人都知道,為了自家父親丈夫兒子的性命和前程,不該說的話還是少說兩句為好。宮裏的菜肴點心都是別處難尋的,留著嘴用來吃飯不好嗎?


    至於先前失言的那位夫人,當然是被自家丈夫拖著到午門請罪去了。隻是今日皇帝實在太忙,那夫妻兩人要跪到什麽時候就無人知道了。


    此時皇帝在養居殿,正親手幫青陽郡主整理那身繁瑣的鳳凰牡丹曳地婚服。


    數月來臥床不起飲食艱難,致使阮青枝瘦得隻剩皮包骨頭,膚色蒼白得近乎透明。雖然嬤嬤們體貼地為她塗上了厚厚的脂粉,卻仍掩不住鬢角那一層令人揪心的淡淡青色。


    年紀漸老的嬤嬤們是見過世麵的,一句“時日無多”梗在喉頭始終不敢出口,隻能低眉順眼服侍著,等避開旁人之後才敢唏噓抹淚。


    夜寒對旁人一概視而不見,看著阮青枝的妝麵弄好了,便推開了在旁邊礙事的嬤嬤,彎腰把人抱了起來,出門。


    攜雲伴月忙在後麵跟上,低頭看著前麵大紅的身影,一邊笑一邊哭。


    帝王大婚自是不用像尋常百姓那樣跪拜父母長輩的。二人隻需要攜手登殿祭天,皇後跪接鳳印寶冊,三唿萬歲,就算禮成。


    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卻也不難。


    通往祭天壇的那道漫長的、據說累哭過好幾代皇後的台階,阮青枝不能走,夜寒便抱著她走。


    她不能與他並肩而立,那也無妨。他抱著她,一樣是同心同德的好意頭。


    天若有靈,當知人力已盡;天若無情,祭它又有何用!


    這場大婚儀典,禮部安排得很是妥當,祭天儀式的時長剛好卡在夜寒已經很抓狂但還能勉強忍住不發飆的範圍之內。等那篇冗長的禱詞結束,夜寒就將阮青枝放下來,安置在了早已備好的椅子上。


    授冊寶這個環節,阮青枝不能跪,那就不讓她跪。


    用夜寒的話說,跪這一跪隻是為了象征皇後對皇帝的臣服,但既然是夫妻一體,又何必一定要臣服。


    他站著,她坐著,他的皇後依然是他的皇後。


    “青陽郡主阮氏青枝,聰慧敏達,賢德無雙。朕仰奉皇考遺命,冊立為後。聿願同心和睦,世代綿長。”


    這道詔書,夜寒一字一字親口誦出,聽得旁邊的太監和禮部官員們莫名地落了淚。


    同心和睦,世代綿長。這自然是極美好的祈願。


    要想實現這個願望,首先,要活著。


    如今隻求活著就已是奢望了,還談什麽同心和睦、談什麽世代綿長!


    夜寒將詔書合上放到旁邊小太監手捧的盒子裏,然後從禮部官員手中接過鳳印寶冊,捧在手中,良久未動。


    百官不知道、天下人都不知道,這一枚看似華麗而無用的鳳印,已經引著一位仙人踏入凡間經受了九世的風雨。


    第九世了,她所求的即將圓滿,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


    夜寒曾經猶豫了很久,怕這鳳印便是她結束這一世的契機。他甚至想過為了讓她在這一世多留些年頭,他寧可藏著這鳳印,讓她求而不得。


    可是終究不忍。與其看著她似這般不言不動活死人般地躺著,不如……給她一個完滿,也給他自己一個痛快。


    他已經反複躊躇了幾個月,不能再猶豫了。


    夜寒深吸一口氣,彎腰伸手,將鳳印冊寶一同放到了阮青枝的腿上。


    然後屏住唿吸等著。


    時間無聲流過。鳳頭釵的影子在阮青枝的臉上搖搖晃晃。一隻鴿子落在旁邊的欄杆上,須臾又似乎受了驚嚇,撲棱一聲飛走了。


    旁邊小太監看著日晷上的影子,偷偷向身後的禮部官員比了一個手指。


    一刻鍾過去了,皇帝站著沒動,旁人當然也就不敢動。


    誰都不知道皇帝在等什麽,而坐在椅子上的新皇後仍舊雙目緊閉,安靜得像一尊雕塑。


    或者,一個死人。


    遠處禦道旁等著儀典結束想再看一遍皇帝儀仗的百姓們等得不耐煩,漸漸地躁動起來。


    夜寒仿佛被什麽東西驚醒了,忽然神色一凜,撲向阮青枝。


    旁邊眾侍衛嚇了一跳,以為有刺客來襲,忙亮出了兵刃四下亂看,搜尋刺客的身影。


    卻並沒有發現刺客,隻看見皇帝撲到皇後麵前,慌裏慌張地隔著衣袍抓住了她的手腕,之後又摸額頭、貼臉……亂七八糟。


    祭壇之上,這也太不莊重了。群臣暗暗腹誹。


    卻見做完這一係列動作的皇帝像是受了重傷一般頹然地跌坐在地上,滿臉汗濕,神色茫然。


    “陛下?”讚禮官顧不上規矩,忙上前來試探著問聲。


    夜寒扶著身旁的桌角,仰頭露出一絲苦笑:“無事。儀典結束,迴程吧。”


    讚禮官如釋重負,忙挺胸抬頭高唱一聲:“禮成——”


    聲音遠遠地傳了出去,先前提心吊膽搞不清狀況的眾人終於稍稍放心,又忙著迴想自己的差事,隨同眾人竭力營造出恢弘大氣的皇家氣象來。


    夜寒也終於在小太監的攙扶下重新站了起來,衣袍當風,依然是一派威嚴高貴。


    隻是臉上神情難掩黯淡,看得身旁眾人暗暗揪心。


    攜雲伴月細心地幫阮青枝整理好儀容,之後便安靜地退到一旁,等著夜寒把人抱起來,照舊如來時一般沿著那長長的台階走下去。


    誰知就在夜寒彎腰的那一瞬間,天地間忽然起了一些變化。


    祭天壇上,霞光萬丈。


    誰也看不清光芒是從何處而來,隻知目力所及之處盡是那般非紅非紫絢爛的顏色,映得天地之間一切事物都耀眼奪目。


    朝中百官帶頭,之後近處的宮人內侍、遠處的宗親和百姓,像被風吹過的高粱一樣,一片一片地俯伏了下去。


    神跡,神跡啊!


    青陽郡主是天定鳳命,生來便是要做皇後的,因此她封後的大典之上當然可以出現神仙瑞氣。


    這樣的天象不單證實了阮青枝的真鳳身份,同樣也平息了一些居心叵測的謠言、為力挽狂瀾登上帝座的夜寒正了名:


    他並不是僥幸好運才走到這一步。他一直是真鳳選中的人,他一直是仙家認定的真龍天子!


    此時此刻,不止在場的百姓狂熱歡唿,就連素來沉穩的朝中老臣們也俱各覺得胸中心髒一下一下撞得厲害,滿腔的血爭著往頭上湧。


    這片霞光似乎天然有些威壓,好些人想大著膽子抬頭看一眼,最後卻都未敢放肆,隻能豎起耳朵屏息凝神,細聽上方的動靜。


    隻有夜寒對一切無見無聞,目光自始至終定在阮青枝的身上。


    因此也就隻有夜寒看到了:昏睡數月的阮青枝,在霞光照到臉上的那一瞬間忽然睜開了眼。


    夜寒嚇得一顫,竟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兩步。


    他看到,那雙靈動清澈常帶幾分嫵媚的眼睛裏,寒意迫人。


    那不是他的青枝。他在心中想道。


    幸而這種壓迫感隻持續了一瞬間。夜寒很快迴過神來,大喜過望撲上前去:“青枝,你……你醒了!”


    阮青枝卻沒有給他任何迴應。即使被他擁住、緊緊地抱在懷裏,她也隻是微微皺了皺眉,並無半分死裏逃生的歡喜。


    死是死於故人之手,唯一的一線生機卻是一個相識不足一年的凡人給的,這實在並不值得歡喜。


    阮青枝……或者也可以說是驪珠仙子,她的心裏很亂。


    幾萬年的記憶強行塞進一個凡人的腦袋,這真不是人幹的事。別的不說,這身子先就承受不住。她雖已老老實實躺了幾個月,這會兒睜眼卻仍覺得頭疼得厲害,像被一柄尖刀從左到右刺了個對穿似的。


    好歹也算是都想起來了。


    隻是,阮青枝自嘲地笑了笑:從前記不起來的時候,她頗有些遺憾自己記性太差,渾渾噩噩連自己的來曆都不知道;如今什麽都記起來了,她卻又覺得心裏像梗了一根刺般難受,恨不得找把刀來把那些記憶刮個幹幹淨淨。


    若刮不幹淨,就殺了從前那個愚蠢的自己吧。


    阮青枝這樣想著,咬牙切齒,猛推開夜寒,向後退到祭台邊緣欄杆處,冷冷地看著他。


    她的眼中重新現出冷意,卻不是因為看到了夜寒,而是因為那些舊日的記憶仍舊盤踞在心頭,壓得她幾乎喘不上氣來。


    司霖,她的夫君。


    結縭數萬載,雖然談不上多恩愛,但也可稱得上是相敬如賓,她一直以為自己的日子過得挺好的。


    神仙日子嘛,平平淡淡,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喝酒下棋種花養魚看美人,雖然有些厭倦,但實在並沒有什麽可矯情的。


    至少不用像凡人那樣每天舂米磨麵煮飯洗衣喂豬帶娃,生個孩子疼掉大半條命。


    她是瑤台有名好脾氣的驪珠仙子,知足常樂。


    夫君司霖雖然性子冷了點,但勝在生得一副好相貌,所以她也挺滿意,幾萬年了都沒想過要換一個。


    瑤台曆來都是女多男少,好幾位女仙共事一位夫君是常有的事,司霖當然也不止她一個仙侶。幸而她資曆深、品階高,那些後來的小姑娘們心裏再怎麽不甘,麵上也要恭恭敬敬喚她一聲“姐姐”,朝夕侍奉殷勤周到。


    那幾萬年的時光,仿佛一直都是這麽過來的。


    驪珠一直以為瑤台仙人皆是修道有成才得飛升的,一切早已看開,於恩怨生死都不會有半分執念。


    直到那一日,司霖的一個妾侍誤闖禁地,遭到了遠古神獸的襲擊。


    那時,幾萬年都不曾變過表情的司霖發瘋一般地衝上前去,代那妾侍受了傷,並用盡了自己所有的手段將那神獸徹底斬殺,甚至連元神都驅散了。


    那神獸卻是上神用來鎮壓邪祟的。司霖此舉給瑤台惹來了不小的麻煩,上神震怒降下天雷,原本就已身受重傷的司霖一縷魂魄幾乎被擊碎,眼看著幾萬年的修為是要付諸東流了。


    幾個妾侍圍在一旁哭哭啼啼,犯錯的那一個更是磕頭磕得血肉模糊,一個勁地說願意替司霖去死,拜托驪珠去向上神求情。


    驪珠並不願意去見那位上神。


    她心裏煩得厲害,不知怎的就糊裏糊塗答應了那幾位“妹妹”的請求,用了另外一種方式來保住司霖的元神。


    那是一種禁術,叫“神後訣”。


    抽取自己的魂魄為引,來修補別人遭受雷劫受損嚴重的元神。


    那是剔骨削肉般的痛苦,整個瑤台仙境隻有她無聊的時候學過,旁人都不會。


    她自然責無旁貸,她的夫君非救不可,這“神後訣”也是非用不可。


    但司霖並不是上神,她當然也不是神後。


    所以動用禁術的後果加倍嚴重。司霖的元神雖保住了,仙骨卻受損嚴重,怎麽著也要躺上幾百年才能痊愈。


    而她,更要為她的膽大妄付出代價。


    她不是神後,但做凡間的皇後也勉強可以。所以她需要在凡間做滿九世皇後,以消弭妄稱神後的僭越之罪。


    這個贖罪方式可謂是異想天開,幸有司命神君從中斡旋,幫她改過命數,以九世鳳命入凡間曆此劫,所有的難處頓時迎刃而解,一場曆劫幾乎變得像遊玩一樣容易。


    直到後來,司命神君發現當初那個闖禍的妾侍也跟著一同入了凡塵。


    前麵的每一世她都在,但驪珠完全不記得她,她也通常並不記得驪珠,所以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相安無事。


    直到上一世她因故生出了許多怨恨,以致最後用了些手段闖入輪迴台……


    這就是阮碧筠的故事了。


    那個小姑娘倒也執著,為了取代驪珠仙子在瑤台的地位,多次以身犯險,以一己之力攪得瑤台烏煙瘴氣。


    可惜最後還是功虧一簣,不止沒能得償所願,反落了個罰下凡間重墮輪迴的下場,如今又不知投胎到什麽地方去了。


    驪珠並不恨那個小姑娘。


    從前和現在,對她造成困擾的一直是她的夫君司霖。


    司霖痊愈之後得知了那個妾侍的下場,之後倒也沒有什麽明顯的反應,隻是忽然避人耳目來到了凡間,見她。


    百般糾纏,甜言蜜語,深情款款。


    那時驪珠不記得他,已覺得既厭煩又恐懼,常常嚇得嚇得夜不能寐,最後甚至為了躲他,急急慌慌地同夜寒做了那件事情。


    如今記起了、懂得了,再迴想從前的事,她更是不由得毛骨悚然。


    完全不敢想象,她當時若是不加提防、完全相信了司霖的話,如今將要麵對的又是怎樣一個局麵。


    司霖,她的夫君。


    好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世鳳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中說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中說夢並收藏九世鳳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