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枝當然知道“記在心裏、引以為戒”是什麽意思,但她不在乎。
不就是記仇嘛!她雖然記性不好,但是記仇也挺擅長。
皇帝和太後也知道楚太醫的意思,但誰也沒有說破,不約而同地決定了維持表麵的祥和,遣退了太醫們,隻留下阮青枝說話。
太後還好,隻是泛泛地關懷了幾句,又問了有沒有厲王的消息,之後就勸阮青枝凡事量力而行,不要太熬神了。
皇帝卻沒什麽好臉色,盯著阮青枝審視了一陣,冷聲問:“你去太醫院也這麽多天了,藥方有眉目了沒有?”
“有啊!”阮青枝笑容燦爛,“用的藥我原本就是記得的,如今斟酌了幾天,用法用量大致也都想起來了。”
“果真?!”皇帝的神情立刻溫和了許多,“如此說來,複原藥方指日可待了?”
阮青枝臉上笑容一僵,遲疑道:“我也想說指日可待了,然而事實是……我隻差一點點沒有想起來,但這一點關竅,至關重要。”
皇帝的臉上重新堆起了陰雲。
太後忙問道:“怎麽會想不起來?還差什麽?”
阮青枝為難地道:“具體我也說不清楚,就好像有什麽東西遮住了我的記憶、故意不讓我想起來一樣。我隱約能察覺到是兩味藥相克的問題,但當時是怎麽解決的,我偏偏就不記得了。隻記得當時夜寒給我找來了許多醫書古籍,我從中找到靈感克服了這個難關……但後來又忙得忘記了。”
這麽大的事都能記不清,那本古籍是什麽當然也可以忘得幹幹淨淨。
皇帝明知道阮青枝多半是在耍花招,卻偏不能跟她來硬的,隻能耐著性子哄著她。
畢竟這個“天定鳳命”的身份嚇人。再者如今青陽郡主在民間風頭正盛,他若逼得太緊,鬧起來隻怕於聖名有損。
皇帝想至此處心中加倍煩惱,不由得開始懷念從前那隻“鳳凰”阮碧筠對他俯首帖耳的日子。
但如今時移世易,再懷念也是枉然了。
皇帝費了好一番工夫才勉強調整了心情,裝作慈和地勸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你不能總靠自己一個人悶頭想,有想不通的地方也要向太醫們請教。他們都是見多識廣的,別的不說,讀的書總比你多些。”
阮青枝低頭稱是恭謹受教,又道:“這些天確實一直在向杜太醫請教,受益良多。隻是太醫院中的那些古籍,楚太醫他們總攔著不許我看,我也不敢跟他們吵架。”
“豈有此理!”太後怒道,“楚慎在太醫院也沒領什麽要緊差事,一向仗著祖上的功勞倚老賣老,哀家隻懶怠過問,誰知他如今如今愈發欺負到咱們頭上來了!皇帝,這一次楚家在太醫院的差事可要徹底抹了才行,你若隔兩天再把他召迴來,哀家可不依!”
“母後放心,”皇帝皺眉,“那般不知尊卑、以下犯上之徒,自然不能再留用。”
阮青枝聞言終於又露出笑容,緊追著問:“那,太醫院的書,我可以看了嗎?”
皇帝正待皺眉,太後已笑道:“自然可以。書寫出來不就是為了讓人看的?何況你要做的是天大的事,我看誰還敢攔著!”
阮青枝得了這句話,立刻滿麵歡容地道了謝,順勢道聲“告退”跑了出來。
她知道皇帝會生氣,但那又如何呢?反正這會兒他又不能徹底撕破臉,還得好聲好氣哄著她。
她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拿著雞毛當令箭,在太醫院耀武揚威一陣子。
出了宮門才知道杜太醫還沒走,正在路邊焦急地等著她。
阮青枝有點兒感動,裝著無所謂的樣子擺了擺手:“你們等我做什麽?有太後娘娘在呢,皇帝又不能罰我!”
“不是為陛下罰你,”杜太醫擔憂地道,“郡主,你不知道楚太醫的性子,他是睚眥必報的那一種!咱們今兒得罪了他,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臣隻是怕……他接下來可能會給你使絆子。”
阮青枝略一思忖,笑了:“也是。那老東西小肚雞腸我是知道的。隻怕他不但會給我使絆子,連為我做證的你們也難保不被他惦記上。”
杜太醫聞言頓時臉紅,須臾又忙解釋道:“我們其實沒什麽的。這些年他惦記太醫院掌院的位置,一直明裏暗裏跟我和幾個徒弟過不去,卻也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郡主您就不一樣了,您是個年幼的女孩子家,背後又沒什麽人……”
阮青枝聽到此處不禁皺眉。
她背後怎麽沒人了?欒家不是人?厲王不是人?還有相府……
想起楚太醫對相府的不屑,阮青枝又隱隱有些擔憂。
太醫院一向不缺乏秘密。楚太醫那麽不把相府放在眼裏,會不會是因為他知道些什麽?
若是這樣,那還真是挺麻煩的。
杜太醫見阮青枝出神,忙又改口道:“雖然麻煩,郡主倒也不必過慮。楚慎如今已經不在太醫院任職,過了今天,想來您也就不必再見他了。”
“怎麽,今天還得見?”阮青枝皺眉。
杜太醫道:“畢竟還是給宮裏貴人們診過脈的,有些事需要交接一下。適才他已先迴去了,郡主若不想見他,稍稍遲一些再來就是了。”
“那可不行!”阮青枝立刻急了,“陛下才剛剛答應我可以隨意翻看太醫院的典籍,這會兒那個老壞蛋搶先迴去,萬一他把重要的醫案典籍都毀掉了、故意要害我寫不出藥方來怎麽辦?不行,我要迴去看著他!”
聽到此處,杜太醫也很緊張,顯然也有著他自己的擔憂。於是眾人再顧不上閑談,又匆匆趕迴太醫院。
迴去以後幾個藥童都說楚太醫爺孫二人在後院書樓,沒讓旁人跟著。杜太醫聞言臉色立刻難看起來,忙帶了自己的徒弟和小廝也趕到藏書樓去。
阮青枝看熱鬧從來不肯落後,當然是寸步不離地跟上了。
一進門就看見好些典籍亂七八糟地堆在地上,楚太醫懷中抱著一個盒子笑得很陰冷,見人進來立刻蓋上蓋子,警惕地將之藏到了身後,喝問眾人:“你們幹什麽?來找本官興師問罪嗎?!”
杜太醫看著他,怒道:“楚慎,你說要迴來整理你的東西,本官念在同僚多年才準你進門,可沒說任由你在這裏胡作非為!如今你已不是太醫院的人,翻動這些典籍做什麽?那隻盒子裏又是什麽東西?”
楚太醫冷冷道:“老夫掌管藏書樓多年,自然難免會放一些私人的東西在這裏。今日老夫辭官,把自己的東西帶走有何不可?”
“楚慎!”杜太醫咬牙,“自始至終,從未有人授權你掌管太醫院藏書樓!這些年你的手已經伸得夠長了,整個太醫院被你搞得烏煙瘴氣!如今你已被罷官逐出太醫院,此處一草一紙都不能讓你帶走!”
掌院大人發話,身後自有一幫同僚和學徒們附和。但與此同時,也有好些人試圖為楚太醫說話,顯然這些年裏,太醫院內部拉幫結派的現象確實是挺嚴重的。
眼看兩撥人就快要打起來了,阮青枝忙跑到一旁躲起來,以免殃及池魚。
但眾太醫都是斯文人,最終並沒有動手,隻是吵得厲害。楚太醫抱著那個盒子說什麽也不放手,地上好些典籍醫案被他踩在腳下,踐踏得不成樣子。
吵架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打架才是。
更何況此刻雙方整體上勢均力敵,這樣下去隻怕到天黑也吵不出個結果來。
阮青枝等得不耐煩,招手叫來一個小童,故意大聲說道:“你替我去宮裏求見太後娘娘,就說前太醫楚慎在太醫院的藏書樓裏翻了半天,執意要帶走一個很重要的盒子。如今本郡主疑心那盒子裏要麽裝著足以摧毀城池的劇毒、要麽裝著宮裏陛下和娘娘們的私隱,想請問太後娘娘,是否容許楚太醫把盒子帶出去?”
小童一臉懵懂地答應著,果然抬腳就要走。
楚太醫見狀立刻變了臉色,厲聲喝道:“你在說些什麽亂七八糟的!這盒子裏隻是本官曆年嘔心瀝血整理的一些醫案而已!”
“你說是就是嗎?”阮青枝冷哼,“就算是,太醫院的東西也不能任由你一個平民隨意處置,何況如今事情真相不明!——諸位大人,你們當真要任由這位楚太醫把太醫院的機密送出去,給你們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嗎?”
太醫院的秘密,關係到許多皇家秘辛,事關皇帝和娘娘們的私事,甚至事關鳳子龍孫們的性命,泄露出去確實是殺身之禍。楚慎離開太醫院之後就可以置身事外了,他們其餘的人卻未必能撇幹淨。
經阮青枝點醒之後,好些人立刻改了立場,臉色變白腳下連連後退,再不敢幫楚太醫說話了。
杜太醫也終於覺得硬氣了起來,昂首闊步走上前去,正氣凜然:“楚慎!你以為如今還是你可以耀武揚威的時候嗎!望你看清楚,此刻你不是‘辭官’,而是犯了大錯被陛下革職逐出太醫院!你若執意這般撒潑胡鬧,本官隻好奏請上官,將你徹底逐出上京!”
有他帶頭,那些素日裏曾被楚慎欺壓過的太醫也添了一些勇氣,齊齊走上前來,七嘴八舌嗬斥楚慎,責令他放下盒子即刻滾出太醫院去。
從前曾經唯楚家馬首是瞻的太醫們想到楚家如今已經勢敗,想叛變的立刻叛變、轉不過彎的也沒了底氣,頓時萎靡許多。
楚太醫原還想幹脆憑蠻力衝出去,卻發現外麵的人越聚越多,最後竟然整個太醫院所有的人都上前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適才還脊背挺直底氣十足的楚太醫,此刻處境頓時艱難。
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抱著盒子咬牙恨恨良久,終於抬頭看向阮青枝,冷笑:“青陽郡主好大的本事!年少氣盛,難免猖狂,不過本官還是奉勸你一句,做人留一線,免得日後——不好想見呐!”
“不勞你老人家多慮,”阮青枝坐在桌上笑眯眯道,“別說留一線了,我即便給天下人留一條大路,也沒有您老人家落腳的地方。楚先生,太醫院已經不是你可以耀武揚威的地方了。放下東西,滾吧。”
“哈,哈哈!”楚太醫忽然笑了。
然後,他竟然果真轉身把那隻盒子放迴書架上,然後拍拍身上的官袍,攤開了手:“這樣,如何?”
阮青枝沒有說話。
楚太醫上前兩步,嘲諷地看著她:“念你乳臭未幹,老夫今日不與你計較。等你從郡主的位子上跌下來、走投無路的那一天再來求我吧!”
說罷,他狠狠地甩了甩袖子,轉身便走。
阮青枝忽然站起來,冷聲喝道:“慢著!把他的官袍扒了!”
扒衣裳,這就很羞辱人了。
但是太醫院中幾個學徒沒有遲疑,齊喝一聲衝上前去,二話不說就扯掉了楚慎的官袍。
然後,就看見好些紙張從他的官袍裏麵紛紛揚揚雪片似的散落出來,鋪得滿地都是。
眾人嘩然。
這一次沒等阮青枝吩咐,自有盡職盡責的太醫上前將楚慎身上裏裏外外搜了個遍,連同他侄孫楚士文的身上也沒有放過。
這一搜,竟真叫他們又尋出了好幾十張藥方,還有兩本極珍貴的典籍。
這下子太醫院眾人算是被嚇到了,再也顧不上拉幫結派分什麽彼此,忙忙地就派人進宮去稟報這件事,同時又叫人扭送楚太醫去審問,亂哄哄十分熱鬧。
這些事就不是阮青枝要關心的了。
看著眾人扭送楚家爺孫出去,阮青枝就自己撿了剛才楚慎身上掉下來的一本書,在桌旁坐下來大喇喇吩咐藥童道:“你們把這裏整理一下,動作輕一點,不要打擾我。”
如今眾人都知道青陽郡主來這裏是皇帝特許的了,當然沒有人敢違拗她的命令。
於是阮青枝又把這藏書樓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喝茶吃點心看書尋藥方怡然自得。
到傍晚時分,藥童已將地上亂七八糟的書稿歸置完畢。杜太醫也特地遣人來說了楚太醫之事已報知宮裏,皇帝大怒,特地傳了口諭命其迴家待罪。
阮青枝聽到這個判決結果皺了皺眉,覺得有些意外。
她不懂太醫院的事,但這個楚太醫之囂張實在有些超出了她的想象。
在這樣的局勢下,皇帝居然不直接問罪,而是說什麽“迴家待罪”,這簡直就是明晃晃的包庇了。
此刻阮青枝不免有些擔憂,暗暗疑心自己或許是招惹了什麽惹不起的人。
她注意到好些人提到楚太醫時說的不是“楚慎”而是“楚家”。莫非太醫院楚家,竟是什麽世家大族不成?
這個問題阮青枝眼下還想不明白,而天色已經漸漸地暗了下來。
兩個藥童在樓內點了燈就退了出去,阮青枝卻不願就走。片刻之後,她放下手裏看完的書,又去書架上翻看那些剛剛被重新歸置起來的藥案。
她有些疑心,覺得楚太醫先前做的那些事都隻是幌子。
執意要抱走盒子後來被證實是為了掩護身上藏著的那些藥方,那麽——身上藏著那些藥方,有沒有可能也是為了掩蓋一些別的東西?
阮青枝查看過那個盒子,裏麵裝的是一本古籍和兩味名貴藥材,值錢是值錢,卻也算不得什麽大事;
那些藥方也是一樣,說起來都是好方子,對一個大夫而言也確實是一筆極大的財富,但阮青枝並不認為它們就值得一個曾經的太醫拚上一輩子的名聲去偷。
這件事,怎麽想都覺得仿佛太刻意了一點。
所以阮青枝極有耐心地把那些藥方細細地翻看了兩遍,始終沒有看出門道來。
她不死心,又順著小童們整理藥案的方向一本一本查看過去,細心留意著書架上的花紋圖案顏色深淺,試圖從中找出什麽秘密來。
暗格、機關,她聽說過,也見過,自認還是可以了解一二的。
阮青枝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相信直覺,做出這麽可笑的事來。但最後的事實證明,她的直覺還是挺準的。
真讓她給找到了。
在書架背後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有一處跟花紋融為一體的凹陷,恰巧跟楚慎試圖帶走的那隻盒子無比吻合。
阮青枝半點兒也沒遲疑,立刻轉身折迴外麵拿到那隻盒子,整個兒放到那處凹陷裏,然後像擰鑰匙一樣輕輕一轉。
這個機關竟然一點兒也不巧。就隻是盒子和鑰匙的大小顛倒了一下而已。
也許造這個機關的人認為,沒有人會想到一隻如此笨重的盒子會是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要打開的那處空間——
阮青枝沒有看清。
一股濃煙直撲麵門,瞬間遮住了阮青枝的視線,並在阮青枝反應過來之前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充斥了整個房間。
蠟燭熄滅,房間裏陷入了絕對的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那種。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更大的問題是,阮青枝清清楚楚地知道,這煙霧,是劇毒。
未必致命,卻可以封閉一個人所有的感官,讓人不能說話不能動、變成泥塑木雕一般活死人的劇毒。
她甚至都不敢確定,自己此刻所看到的這片黑暗,到底是因為蠟燭滅掉了,還是因為她的眼睛壞了。
阮青枝能感覺到自己的心髒在跳動、血液在流動,但即便是心跳的聲音,也無法再傳到她的耳朵裏來。
肢體漸漸僵硬。
阮青枝沒有怕。她努力地移動手指,在徹底失去知覺之前,艱難地抓住了自己腰間係著的荷包,用力捏下。
荷包中異香散出,一點一點極緩慢地衝破了煙霧的阻礙。
阮青枝覺得自己的手能動了。緊接著耳朵裏漸漸聽到了一些雜音,眼睛裏的那片濃黑也漸漸淡了,變成了一種令人惱恨的灰白。
毒解了。
阮青枝笑笑,再次攥了攥手中的荷包。
那裏麵裝的原是一顆極小的蠟丸,此時已經被她捏得扁了。
那當然是解毒的藥丸,真正的仙方。她搜刮了阮家、金栗園和太醫院的許多名貴藥材才做出來的,隻在身上帶了兩天,沒想到就真的派上了用場。
阮青枝心中暗暗惱恨。
原本,她做這個東西,可不是為了給自己這樣浪費掉的。
那個楚慎,其心可誅!
阮青枝可不會反思這禍患是不是自己招來的。反正在她看來,自己總是對的。
眼前濃煙漸漸散去,但光線依舊昏暗。阮青枝終於確信那蠟燭確實已經熄掉了。
門外傳來杜太醫的聲音,充滿擔憂的:“青陽郡主?裏麵出什麽事了?燈怎麽熄了?”
“無事,”阮青枝開口道,“風太大,吹滅了。我已經在點,你們不必進來。”
她一邊說著,快步走到桌旁找到火石,三下兩下果然重新點了燈。
外麵杜太醫和藥童看見燈光重新亮起來,果然就沒再多問,腳步聲漸漸遠去了。
阮青枝拖著仍有些僵硬的雙腿,慢慢地挪迴了原先的書架前麵,卻意外地發現那隻木盒竟端端正正地擺在書架上,而書架上原先被她打開的地方依舊平平整整,根本看不出任何被人動過的痕跡。
這當然不是什麽神鬼異事,也不是有人躲在暗處惡作劇。
而是這個機關專為殺人而設,殺完人之後居然還可以自動複原。
這般機巧,才算是對得起楚太醫先前的那一番做作。
阮青枝更添了幾分興致,心中暗罵自己魯莽,雙手卻又再次將那隻盒子捧了起來。
魯莽是會害死人的,可她這不是還沒死嘛!
盒子再次被放進了那個凹槽裏,阮青枝再次重複先前的動作,輕輕一擰。
這一次,隻有細細幾縷煙霧散出來,之後就沒了,顯然是先前殘留的。
阮青枝沒有理會,徑直伸手進去,在那處隱蔽的暗格裏麵摸索。
暗格很小,隻有三寸長一指厚,兩寸多深。
所以阮青枝立刻就從中摸出了一張紙,另外還有一隻燒黑了的瓷瓶,顯然先前的煙霧就是從那裏麵散發出來的。
阮青枝沒有理會瓷瓶。她兩手捏住那張紙,再三確認內外都沒有什麽機關之後,費了一番工夫才下定了決心,緩緩展開。
不就是記仇嘛!她雖然記性不好,但是記仇也挺擅長。
皇帝和太後也知道楚太醫的意思,但誰也沒有說破,不約而同地決定了維持表麵的祥和,遣退了太醫們,隻留下阮青枝說話。
太後還好,隻是泛泛地關懷了幾句,又問了有沒有厲王的消息,之後就勸阮青枝凡事量力而行,不要太熬神了。
皇帝卻沒什麽好臉色,盯著阮青枝審視了一陣,冷聲問:“你去太醫院也這麽多天了,藥方有眉目了沒有?”
“有啊!”阮青枝笑容燦爛,“用的藥我原本就是記得的,如今斟酌了幾天,用法用量大致也都想起來了。”
“果真?!”皇帝的神情立刻溫和了許多,“如此說來,複原藥方指日可待了?”
阮青枝臉上笑容一僵,遲疑道:“我也想說指日可待了,然而事實是……我隻差一點點沒有想起來,但這一點關竅,至關重要。”
皇帝的臉上重新堆起了陰雲。
太後忙問道:“怎麽會想不起來?還差什麽?”
阮青枝為難地道:“具體我也說不清楚,就好像有什麽東西遮住了我的記憶、故意不讓我想起來一樣。我隱約能察覺到是兩味藥相克的問題,但當時是怎麽解決的,我偏偏就不記得了。隻記得當時夜寒給我找來了許多醫書古籍,我從中找到靈感克服了這個難關……但後來又忙得忘記了。”
這麽大的事都能記不清,那本古籍是什麽當然也可以忘得幹幹淨淨。
皇帝明知道阮青枝多半是在耍花招,卻偏不能跟她來硬的,隻能耐著性子哄著她。
畢竟這個“天定鳳命”的身份嚇人。再者如今青陽郡主在民間風頭正盛,他若逼得太緊,鬧起來隻怕於聖名有損。
皇帝想至此處心中加倍煩惱,不由得開始懷念從前那隻“鳳凰”阮碧筠對他俯首帖耳的日子。
但如今時移世易,再懷念也是枉然了。
皇帝費了好一番工夫才勉強調整了心情,裝作慈和地勸道:“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你不能總靠自己一個人悶頭想,有想不通的地方也要向太醫們請教。他們都是見多識廣的,別的不說,讀的書總比你多些。”
阮青枝低頭稱是恭謹受教,又道:“這些天確實一直在向杜太醫請教,受益良多。隻是太醫院中的那些古籍,楚太醫他們總攔著不許我看,我也不敢跟他們吵架。”
“豈有此理!”太後怒道,“楚慎在太醫院也沒領什麽要緊差事,一向仗著祖上的功勞倚老賣老,哀家隻懶怠過問,誰知他如今如今愈發欺負到咱們頭上來了!皇帝,這一次楚家在太醫院的差事可要徹底抹了才行,你若隔兩天再把他召迴來,哀家可不依!”
“母後放心,”皇帝皺眉,“那般不知尊卑、以下犯上之徒,自然不能再留用。”
阮青枝聞言終於又露出笑容,緊追著問:“那,太醫院的書,我可以看了嗎?”
皇帝正待皺眉,太後已笑道:“自然可以。書寫出來不就是為了讓人看的?何況你要做的是天大的事,我看誰還敢攔著!”
阮青枝得了這句話,立刻滿麵歡容地道了謝,順勢道聲“告退”跑了出來。
她知道皇帝會生氣,但那又如何呢?反正這會兒他又不能徹底撕破臉,還得好聲好氣哄著她。
她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拿著雞毛當令箭,在太醫院耀武揚威一陣子。
出了宮門才知道杜太醫還沒走,正在路邊焦急地等著她。
阮青枝有點兒感動,裝著無所謂的樣子擺了擺手:“你們等我做什麽?有太後娘娘在呢,皇帝又不能罰我!”
“不是為陛下罰你,”杜太醫擔憂地道,“郡主,你不知道楚太醫的性子,他是睚眥必報的那一種!咱們今兒得罪了他,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臣隻是怕……他接下來可能會給你使絆子。”
阮青枝略一思忖,笑了:“也是。那老東西小肚雞腸我是知道的。隻怕他不但會給我使絆子,連為我做證的你們也難保不被他惦記上。”
杜太醫聞言頓時臉紅,須臾又忙解釋道:“我們其實沒什麽的。這些年他惦記太醫院掌院的位置,一直明裏暗裏跟我和幾個徒弟過不去,卻也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郡主您就不一樣了,您是個年幼的女孩子家,背後又沒什麽人……”
阮青枝聽到此處不禁皺眉。
她背後怎麽沒人了?欒家不是人?厲王不是人?還有相府……
想起楚太醫對相府的不屑,阮青枝又隱隱有些擔憂。
太醫院一向不缺乏秘密。楚太醫那麽不把相府放在眼裏,會不會是因為他知道些什麽?
若是這樣,那還真是挺麻煩的。
杜太醫見阮青枝出神,忙又改口道:“雖然麻煩,郡主倒也不必過慮。楚慎如今已經不在太醫院任職,過了今天,想來您也就不必再見他了。”
“怎麽,今天還得見?”阮青枝皺眉。
杜太醫道:“畢竟還是給宮裏貴人們診過脈的,有些事需要交接一下。適才他已先迴去了,郡主若不想見他,稍稍遲一些再來就是了。”
“那可不行!”阮青枝立刻急了,“陛下才剛剛答應我可以隨意翻看太醫院的典籍,這會兒那個老壞蛋搶先迴去,萬一他把重要的醫案典籍都毀掉了、故意要害我寫不出藥方來怎麽辦?不行,我要迴去看著他!”
聽到此處,杜太醫也很緊張,顯然也有著他自己的擔憂。於是眾人再顧不上閑談,又匆匆趕迴太醫院。
迴去以後幾個藥童都說楚太醫爺孫二人在後院書樓,沒讓旁人跟著。杜太醫聞言臉色立刻難看起來,忙帶了自己的徒弟和小廝也趕到藏書樓去。
阮青枝看熱鬧從來不肯落後,當然是寸步不離地跟上了。
一進門就看見好些典籍亂七八糟地堆在地上,楚太醫懷中抱著一個盒子笑得很陰冷,見人進來立刻蓋上蓋子,警惕地將之藏到了身後,喝問眾人:“你們幹什麽?來找本官興師問罪嗎?!”
杜太醫看著他,怒道:“楚慎,你說要迴來整理你的東西,本官念在同僚多年才準你進門,可沒說任由你在這裏胡作非為!如今你已不是太醫院的人,翻動這些典籍做什麽?那隻盒子裏又是什麽東西?”
楚太醫冷冷道:“老夫掌管藏書樓多年,自然難免會放一些私人的東西在這裏。今日老夫辭官,把自己的東西帶走有何不可?”
“楚慎!”杜太醫咬牙,“自始至終,從未有人授權你掌管太醫院藏書樓!這些年你的手已經伸得夠長了,整個太醫院被你搞得烏煙瘴氣!如今你已被罷官逐出太醫院,此處一草一紙都不能讓你帶走!”
掌院大人發話,身後自有一幫同僚和學徒們附和。但與此同時,也有好些人試圖為楚太醫說話,顯然這些年裏,太醫院內部拉幫結派的現象確實是挺嚴重的。
眼看兩撥人就快要打起來了,阮青枝忙跑到一旁躲起來,以免殃及池魚。
但眾太醫都是斯文人,最終並沒有動手,隻是吵得厲害。楚太醫抱著那個盒子說什麽也不放手,地上好些典籍醫案被他踩在腳下,踐踏得不成樣子。
吵架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打架才是。
更何況此刻雙方整體上勢均力敵,這樣下去隻怕到天黑也吵不出個結果來。
阮青枝等得不耐煩,招手叫來一個小童,故意大聲說道:“你替我去宮裏求見太後娘娘,就說前太醫楚慎在太醫院的藏書樓裏翻了半天,執意要帶走一個很重要的盒子。如今本郡主疑心那盒子裏要麽裝著足以摧毀城池的劇毒、要麽裝著宮裏陛下和娘娘們的私隱,想請問太後娘娘,是否容許楚太醫把盒子帶出去?”
小童一臉懵懂地答應著,果然抬腳就要走。
楚太醫見狀立刻變了臉色,厲聲喝道:“你在說些什麽亂七八糟的!這盒子裏隻是本官曆年嘔心瀝血整理的一些醫案而已!”
“你說是就是嗎?”阮青枝冷哼,“就算是,太醫院的東西也不能任由你一個平民隨意處置,何況如今事情真相不明!——諸位大人,你們當真要任由這位楚太醫把太醫院的機密送出去,給你們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嗎?”
太醫院的秘密,關係到許多皇家秘辛,事關皇帝和娘娘們的私事,甚至事關鳳子龍孫們的性命,泄露出去確實是殺身之禍。楚慎離開太醫院之後就可以置身事外了,他們其餘的人卻未必能撇幹淨。
經阮青枝點醒之後,好些人立刻改了立場,臉色變白腳下連連後退,再不敢幫楚太醫說話了。
杜太醫也終於覺得硬氣了起來,昂首闊步走上前去,正氣凜然:“楚慎!你以為如今還是你可以耀武揚威的時候嗎!望你看清楚,此刻你不是‘辭官’,而是犯了大錯被陛下革職逐出太醫院!你若執意這般撒潑胡鬧,本官隻好奏請上官,將你徹底逐出上京!”
有他帶頭,那些素日裏曾被楚慎欺壓過的太醫也添了一些勇氣,齊齊走上前來,七嘴八舌嗬斥楚慎,責令他放下盒子即刻滾出太醫院去。
從前曾經唯楚家馬首是瞻的太醫們想到楚家如今已經勢敗,想叛變的立刻叛變、轉不過彎的也沒了底氣,頓時萎靡許多。
楚太醫原還想幹脆憑蠻力衝出去,卻發現外麵的人越聚越多,最後竟然整個太醫院所有的人都上前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適才還脊背挺直底氣十足的楚太醫,此刻處境頓時艱難。
他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抱著盒子咬牙恨恨良久,終於抬頭看向阮青枝,冷笑:“青陽郡主好大的本事!年少氣盛,難免猖狂,不過本官還是奉勸你一句,做人留一線,免得日後——不好想見呐!”
“不勞你老人家多慮,”阮青枝坐在桌上笑眯眯道,“別說留一線了,我即便給天下人留一條大路,也沒有您老人家落腳的地方。楚先生,太醫院已經不是你可以耀武揚威的地方了。放下東西,滾吧。”
“哈,哈哈!”楚太醫忽然笑了。
然後,他竟然果真轉身把那隻盒子放迴書架上,然後拍拍身上的官袍,攤開了手:“這樣,如何?”
阮青枝沒有說話。
楚太醫上前兩步,嘲諷地看著她:“念你乳臭未幹,老夫今日不與你計較。等你從郡主的位子上跌下來、走投無路的那一天再來求我吧!”
說罷,他狠狠地甩了甩袖子,轉身便走。
阮青枝忽然站起來,冷聲喝道:“慢著!把他的官袍扒了!”
扒衣裳,這就很羞辱人了。
但是太醫院中幾個學徒沒有遲疑,齊喝一聲衝上前去,二話不說就扯掉了楚慎的官袍。
然後,就看見好些紙張從他的官袍裏麵紛紛揚揚雪片似的散落出來,鋪得滿地都是。
眾人嘩然。
這一次沒等阮青枝吩咐,自有盡職盡責的太醫上前將楚慎身上裏裏外外搜了個遍,連同他侄孫楚士文的身上也沒有放過。
這一搜,竟真叫他們又尋出了好幾十張藥方,還有兩本極珍貴的典籍。
這下子太醫院眾人算是被嚇到了,再也顧不上拉幫結派分什麽彼此,忙忙地就派人進宮去稟報這件事,同時又叫人扭送楚太醫去審問,亂哄哄十分熱鬧。
這些事就不是阮青枝要關心的了。
看著眾人扭送楚家爺孫出去,阮青枝就自己撿了剛才楚慎身上掉下來的一本書,在桌旁坐下來大喇喇吩咐藥童道:“你們把這裏整理一下,動作輕一點,不要打擾我。”
如今眾人都知道青陽郡主來這裏是皇帝特許的了,當然沒有人敢違拗她的命令。
於是阮青枝又把這藏書樓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喝茶吃點心看書尋藥方怡然自得。
到傍晚時分,藥童已將地上亂七八糟的書稿歸置完畢。杜太醫也特地遣人來說了楚太醫之事已報知宮裏,皇帝大怒,特地傳了口諭命其迴家待罪。
阮青枝聽到這個判決結果皺了皺眉,覺得有些意外。
她不懂太醫院的事,但這個楚太醫之囂張實在有些超出了她的想象。
在這樣的局勢下,皇帝居然不直接問罪,而是說什麽“迴家待罪”,這簡直就是明晃晃的包庇了。
此刻阮青枝不免有些擔憂,暗暗疑心自己或許是招惹了什麽惹不起的人。
她注意到好些人提到楚太醫時說的不是“楚慎”而是“楚家”。莫非太醫院楚家,竟是什麽世家大族不成?
這個問題阮青枝眼下還想不明白,而天色已經漸漸地暗了下來。
兩個藥童在樓內點了燈就退了出去,阮青枝卻不願就走。片刻之後,她放下手裏看完的書,又去書架上翻看那些剛剛被重新歸置起來的藥案。
她有些疑心,覺得楚太醫先前做的那些事都隻是幌子。
執意要抱走盒子後來被證實是為了掩護身上藏著的那些藥方,那麽——身上藏著那些藥方,有沒有可能也是為了掩蓋一些別的東西?
阮青枝查看過那個盒子,裏麵裝的是一本古籍和兩味名貴藥材,值錢是值錢,卻也算不得什麽大事;
那些藥方也是一樣,說起來都是好方子,對一個大夫而言也確實是一筆極大的財富,但阮青枝並不認為它們就值得一個曾經的太醫拚上一輩子的名聲去偷。
這件事,怎麽想都覺得仿佛太刻意了一點。
所以阮青枝極有耐心地把那些藥方細細地翻看了兩遍,始終沒有看出門道來。
她不死心,又順著小童們整理藥案的方向一本一本查看過去,細心留意著書架上的花紋圖案顏色深淺,試圖從中找出什麽秘密來。
暗格、機關,她聽說過,也見過,自認還是可以了解一二的。
阮青枝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相信直覺,做出這麽可笑的事來。但最後的事實證明,她的直覺還是挺準的。
真讓她給找到了。
在書架背後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有一處跟花紋融為一體的凹陷,恰巧跟楚慎試圖帶走的那隻盒子無比吻合。
阮青枝半點兒也沒遲疑,立刻轉身折迴外麵拿到那隻盒子,整個兒放到那處凹陷裏,然後像擰鑰匙一樣輕輕一轉。
這個機關竟然一點兒也不巧。就隻是盒子和鑰匙的大小顛倒了一下而已。
也許造這個機關的人認為,沒有人會想到一隻如此笨重的盒子會是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要打開的那處空間——
阮青枝沒有看清。
一股濃煙直撲麵門,瞬間遮住了阮青枝的視線,並在阮青枝反應過來之前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充斥了整個房間。
蠟燭熄滅,房間裏陷入了絕對的黑暗,伸手不見五指的那種。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更大的問題是,阮青枝清清楚楚地知道,這煙霧,是劇毒。
未必致命,卻可以封閉一個人所有的感官,讓人不能說話不能動、變成泥塑木雕一般活死人的劇毒。
她甚至都不敢確定,自己此刻所看到的這片黑暗,到底是因為蠟燭滅掉了,還是因為她的眼睛壞了。
阮青枝能感覺到自己的心髒在跳動、血液在流動,但即便是心跳的聲音,也無法再傳到她的耳朵裏來。
肢體漸漸僵硬。
阮青枝沒有怕。她努力地移動手指,在徹底失去知覺之前,艱難地抓住了自己腰間係著的荷包,用力捏下。
荷包中異香散出,一點一點極緩慢地衝破了煙霧的阻礙。
阮青枝覺得自己的手能動了。緊接著耳朵裏漸漸聽到了一些雜音,眼睛裏的那片濃黑也漸漸淡了,變成了一種令人惱恨的灰白。
毒解了。
阮青枝笑笑,再次攥了攥手中的荷包。
那裏麵裝的原是一顆極小的蠟丸,此時已經被她捏得扁了。
那當然是解毒的藥丸,真正的仙方。她搜刮了阮家、金栗園和太醫院的許多名貴藥材才做出來的,隻在身上帶了兩天,沒想到就真的派上了用場。
阮青枝心中暗暗惱恨。
原本,她做這個東西,可不是為了給自己這樣浪費掉的。
那個楚慎,其心可誅!
阮青枝可不會反思這禍患是不是自己招來的。反正在她看來,自己總是對的。
眼前濃煙漸漸散去,但光線依舊昏暗。阮青枝終於確信那蠟燭確實已經熄掉了。
門外傳來杜太醫的聲音,充滿擔憂的:“青陽郡主?裏麵出什麽事了?燈怎麽熄了?”
“無事,”阮青枝開口道,“風太大,吹滅了。我已經在點,你們不必進來。”
她一邊說著,快步走到桌旁找到火石,三下兩下果然重新點了燈。
外麵杜太醫和藥童看見燈光重新亮起來,果然就沒再多問,腳步聲漸漸遠去了。
阮青枝拖著仍有些僵硬的雙腿,慢慢地挪迴了原先的書架前麵,卻意外地發現那隻木盒竟端端正正地擺在書架上,而書架上原先被她打開的地方依舊平平整整,根本看不出任何被人動過的痕跡。
這當然不是什麽神鬼異事,也不是有人躲在暗處惡作劇。
而是這個機關專為殺人而設,殺完人之後居然還可以自動複原。
這般機巧,才算是對得起楚太醫先前的那一番做作。
阮青枝更添了幾分興致,心中暗罵自己魯莽,雙手卻又再次將那隻盒子捧了起來。
魯莽是會害死人的,可她這不是還沒死嘛!
盒子再次被放進了那個凹槽裏,阮青枝再次重複先前的動作,輕輕一擰。
這一次,隻有細細幾縷煙霧散出來,之後就沒了,顯然是先前殘留的。
阮青枝沒有理會,徑直伸手進去,在那處隱蔽的暗格裏麵摸索。
暗格很小,隻有三寸長一指厚,兩寸多深。
所以阮青枝立刻就從中摸出了一張紙,另外還有一隻燒黑了的瓷瓶,顯然先前的煙霧就是從那裏麵散發出來的。
阮青枝沒有理會瓷瓶。她兩手捏住那張紙,再三確認內外都沒有什麽機關之後,費了一番工夫才下定了決心,緩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