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有一句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玉真翁主的婆家,自然就是擺事實,講道理。
這婆家給的迴覆,就是玉真翁主的夫君,包養小婦是為了子嗣。待得有兒子後,這長子抱到玉真翁主名下養,小婦自然是會打發掉的。
宗人府嘛,就是合稀泥的地方。
那些宗室的宿老們,在一口一個「子嗣」麵前,在玉真翁主婆家的重金賄賂麵前,含糊其辭了。
年青貌美的玉真翁主是發怒了,帶著她的嫁妝單子迴娘家。並且,在迴娘家的次日,於鄭王府的家廟中,自個兒用剪刀,剪去了三千青絲,作了比丘尼。
那玉真翁主的嫁妝,鄭王府自然不會客氣,全數要了迴來。從此,鄭王府和玉真翁主的婆家是成為化不開濃濃怨恨的仇家。
就是去年,這位雙十年華的耶律琳琅,嫌棄比丘尼的光頭不甚美觀。然後,改信了道教,如此,也就成為了現今的玉真妙元上人。
第22章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明珠點評八字後,提點了話,道:「玉真妙元上人這些年來,在方外世界結交的高人,還是頗多。特別是中間的關係脈胳,在大齊二京都中,簡直就是盤根錯結。」
耶律賢聽罷這等話,沉默了。
他突然間,對低調的鄭王府,好奇起來。
高祖七子,在建國初年,不幸夭折了兩位。
餘下來的五子,除了三子是太宗皇帝外。另外的四位,分別是初代冊封的鄭王、禮王、梁王、勤王,這四大王府。
這宗室裏,要說到爵位顯赫,就數鄭王、禮王、梁王、勤王,這四位近支宗室王府。
這四大王府,與其後皇家冊封的降等世襲爵位不同。高祖時,冊封四個兒子的王爵位,是以建國軍功來封賞的,所以,四大王府的王爵位,是世襲罔替不降等的。
宗人府,可以說就是這四王府的半壁江山。至於另外的宗人府半壁江山嘛,就在高祖皇帝隔房的叔伯們後裔手中。
在朝堂上,這鄭王、禮王、梁王、勤王四大王府,卻是非常低調。比起安王府來,更是不引人注意。
耶律賢曾聽大哥提起過,說這四王府的當家人,基本上就是帝王的應聲蟲。除了在朝堂上湊個數外,全然不發表什麽意見或者建議。
政治上不作為,不代表四王府其它方麵,也是庸庸碌碌。恰恰相反,四王府在摟錢財方麵,可謂是一把好手。
北京城也罷,南京城也罷,這大齊二京都,哪兒都少不得四王府的大片產業。
對於享樂的宗室們,皇帝是樂意見到的。反正又不用宮中掏腰包,而且,宗室不竊視權利,當著老實本份的吉祥物,好好養著,確實更能表現出皇家和宗室的一團合氣嘛。
「表姐,你突然提到玉真妙元上人,又告訴我這位族侄女不簡單……」
「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想尋問我?」耶律賢良久後,主動開問道。
「肅表哥的死,有什麽隱情?」明珠問道。
耶律賢沉默了,而且,他也似乎沒有直接解答的意思。
明珠見此,繼續說道:「是啊,我應該猜測到的。」
這時候,明珠很落寞,她聲音非常的低沉,有些微微的顫音,她道:「那拿著肅表哥信物的人,找上門來時,我還自己騙自己……」
「如今,事實擺在眼前。若不是有內情,你何必隱瞞我呢?」
「賢哥,對吧?」
明珠不傻,從耶律賢的沉默中,她得到了答案。
有時候,沉默,就是默認了。
「我能幫上什麽嗎?」
明珠想盡一份力,至少,她不想讓死去的人,帶著冤屈而去。
「我得到的隻是部份消息……」耶律賢見著目光堅定的明珠表姐,妥協的說道:「一切還需要查實。所以,表姐……」
「很抱歉,讓你跟著一起卷進了麻煩之中。」
耶律賢一直找不到,他堂兄耶律謙謀害了大哥的原由?
這是一根刺,若是不拔除,耶律賢會一直心中隱隱作痛。
因為,耶律賢非常怕,他怕,他若是急於復仇,會斬斷了動手謀害大哥的刀,卻又放過了執刀的黑手。
有時候,忍耐,是一種美德。
曾經,耶律賢覺得這是一句哲理。
如今,耶律賢覺得,這是一句狗屁。
忍字頭上一把刀,憋屈的忍著,讓今年四月將滿十三歲的耶律賢,忍得夜夜難安寢。
若不是為了復仇,為了不讓大哥死不瞑目,耶律賢早是忍不住了。可惜,實力不夠的耶律賢,還得依然忍著。
「我會查清楚大哥的死因,將來,無論什麽結果。表姐放心,我都不會瞞你。」
「大哥是我至親之人,我不會讓他蒙冤而去的。」
耶律賢的話,說得斬釘切鐵。特別是他的態度,表明了,他暫時不想把明珠牽扯進去的意願。
對此,明珠很無耐。
這一次的談話,對耶律賢的影響如何?
明珠不知道。
可明珠自己的改變,卻是巨大的。
至少,明珠明白了一個道理。她活著,她得為死去的人,求一個公道。
那麽,沒什麽權利,在男權社會還是一個弱女子的明珠,如何討迴她心目中的公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玉真翁主的婆家,自然就是擺事實,講道理。
這婆家給的迴覆,就是玉真翁主的夫君,包養小婦是為了子嗣。待得有兒子後,這長子抱到玉真翁主名下養,小婦自然是會打發掉的。
宗人府嘛,就是合稀泥的地方。
那些宗室的宿老們,在一口一個「子嗣」麵前,在玉真翁主婆家的重金賄賂麵前,含糊其辭了。
年青貌美的玉真翁主是發怒了,帶著她的嫁妝單子迴娘家。並且,在迴娘家的次日,於鄭王府的家廟中,自個兒用剪刀,剪去了三千青絲,作了比丘尼。
那玉真翁主的嫁妝,鄭王府自然不會客氣,全數要了迴來。從此,鄭王府和玉真翁主的婆家是成為化不開濃濃怨恨的仇家。
就是去年,這位雙十年華的耶律琳琅,嫌棄比丘尼的光頭不甚美觀。然後,改信了道教,如此,也就成為了現今的玉真妙元上人。
第22章
「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明珠點評八字後,提點了話,道:「玉真妙元上人這些年來,在方外世界結交的高人,還是頗多。特別是中間的關係脈胳,在大齊二京都中,簡直就是盤根錯結。」
耶律賢聽罷這等話,沉默了。
他突然間,對低調的鄭王府,好奇起來。
高祖七子,在建國初年,不幸夭折了兩位。
餘下來的五子,除了三子是太宗皇帝外。另外的四位,分別是初代冊封的鄭王、禮王、梁王、勤王,這四大王府。
這宗室裏,要說到爵位顯赫,就數鄭王、禮王、梁王、勤王,這四位近支宗室王府。
這四大王府,與其後皇家冊封的降等世襲爵位不同。高祖時,冊封四個兒子的王爵位,是以建國軍功來封賞的,所以,四大王府的王爵位,是世襲罔替不降等的。
宗人府,可以說就是這四王府的半壁江山。至於另外的宗人府半壁江山嘛,就在高祖皇帝隔房的叔伯們後裔手中。
在朝堂上,這鄭王、禮王、梁王、勤王四大王府,卻是非常低調。比起安王府來,更是不引人注意。
耶律賢曾聽大哥提起過,說這四王府的當家人,基本上就是帝王的應聲蟲。除了在朝堂上湊個數外,全然不發表什麽意見或者建議。
政治上不作為,不代表四王府其它方麵,也是庸庸碌碌。恰恰相反,四王府在摟錢財方麵,可謂是一把好手。
北京城也罷,南京城也罷,這大齊二京都,哪兒都少不得四王府的大片產業。
對於享樂的宗室們,皇帝是樂意見到的。反正又不用宮中掏腰包,而且,宗室不竊視權利,當著老實本份的吉祥物,好好養著,確實更能表現出皇家和宗室的一團合氣嘛。
「表姐,你突然提到玉真妙元上人,又告訴我這位族侄女不簡單……」
「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想尋問我?」耶律賢良久後,主動開問道。
「肅表哥的死,有什麽隱情?」明珠問道。
耶律賢沉默了,而且,他也似乎沒有直接解答的意思。
明珠見此,繼續說道:「是啊,我應該猜測到的。」
這時候,明珠很落寞,她聲音非常的低沉,有些微微的顫音,她道:「那拿著肅表哥信物的人,找上門來時,我還自己騙自己……」
「如今,事實擺在眼前。若不是有內情,你何必隱瞞我呢?」
「賢哥,對吧?」
明珠不傻,從耶律賢的沉默中,她得到了答案。
有時候,沉默,就是默認了。
「我能幫上什麽嗎?」
明珠想盡一份力,至少,她不想讓死去的人,帶著冤屈而去。
「我得到的隻是部份消息……」耶律賢見著目光堅定的明珠表姐,妥協的說道:「一切還需要查實。所以,表姐……」
「很抱歉,讓你跟著一起卷進了麻煩之中。」
耶律賢一直找不到,他堂兄耶律謙謀害了大哥的原由?
這是一根刺,若是不拔除,耶律賢會一直心中隱隱作痛。
因為,耶律賢非常怕,他怕,他若是急於復仇,會斬斷了動手謀害大哥的刀,卻又放過了執刀的黑手。
有時候,忍耐,是一種美德。
曾經,耶律賢覺得這是一句哲理。
如今,耶律賢覺得,這是一句狗屁。
忍字頭上一把刀,憋屈的忍著,讓今年四月將滿十三歲的耶律賢,忍得夜夜難安寢。
若不是為了復仇,為了不讓大哥死不瞑目,耶律賢早是忍不住了。可惜,實力不夠的耶律賢,還得依然忍著。
「我會查清楚大哥的死因,將來,無論什麽結果。表姐放心,我都不會瞞你。」
「大哥是我至親之人,我不會讓他蒙冤而去的。」
耶律賢的話,說得斬釘切鐵。特別是他的態度,表明了,他暫時不想把明珠牽扯進去的意願。
對此,明珠很無耐。
這一次的談話,對耶律賢的影響如何?
明珠不知道。
可明珠自己的改變,卻是巨大的。
至少,明珠明白了一個道理。她活著,她得為死去的人,求一個公道。
那麽,沒什麽權利,在男權社會還是一個弱女子的明珠,如何討迴她心目中的公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