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髮小,相處幾年的人, 雲舒不會完全猜不透朱茂, 況且他本來就是容易讓人看懂的人。
男人之間, 在工作上有辛苦會互相吐槽, 卻不會互相說什麽心疼對方的話。即便真的心疼, 也都是玩笑著過去了。
朱茂突然說他委屈, 又欲言又止的,意思已經有些明顯了。
雖然不敢細想, 但雲舒也大概猜到了朱茂想要對自己說什麽。
「謹行!」雲舒叫了一聲朱茂的字, 「先生給你起的字,你不要忘了先生希望你謹言慎行!大丈夫一生追求『齊家、治國、平天下』,世道不容易,百姓流離是很苦的。你要做亂世梟雄的話, 那我們今後要走的道路就不同了。」
雲舒這話一出,朱茂忽然就不言語了。
他看向雲舒,卻發現顧雲舒還是當年那個眉眼清明,氣勢隱隱收斂, 然而卻讓人不敢冒犯的那個顧雲舒。
朱茂眼神認真了兩分,對雲舒說道:「慎之, 這世道本來就不好了, 你在這兒也是無盡委屈。先帝能看出你的才能寵愛你, 可是現在的皇帝他看不到你。你非要待在他麵前,遲早要招來禍患。當初你的那位堂兄便是前車之鑑!既然如此,何不同我離開?咱們再創一段盛世?」
雲舒沉默地看著朱茂,問他:「你能創造出盛世麽?」
朱茂見雲舒這麽說,他也不生氣,隻是笑著說道:「有你,就能。」
雲舒淺淺地勾了勾嘴角,眼睛卻染上了幾分無奈。
朱茂向來是個不怕冒險的人。他也堅信富貴險中求,這是他從小到大的獨特性格,一時間想要掰扯,是掰扯不迴來的。
「趁我們還是朋友,我勸你一句,不要做這樣的事兒。否則將來遲早有你後悔的時候。」
說完,雲舒便拂袖離開,迴到了車上。
朱茂看著雲舒離開的背影,呆望了許久,才說道:「正因為盛世清官不好做,才要去做亂世梟雄啊。你如此勸我,難道就不知道勸勸自己麽?」
這日聚會之後,朱茂很快就要離開往南邊赴任。雲舒看在是同鄉,也不想因為一次聊天的內容就跟朱茂分道揚鑣,到最後還是去送了。
朱茂臨走前,同伴們在船邊同他說了好多話。
南方多亂呢,如今連朝廷都很危險,況且是南方。這會兒再見一次,估計下次也難見麵了。所以大家都挺不舍的。
尤其跟朱茂混得好的也有那麽幾個人,見朱茂要走了,眼眶都紅了。
雲舒雖然不喜朱茂許多作風,然而他對朋友兄弟確實是沒有話說的。所以他能有一群要好的兄弟,雲舒一點兒也不驚訝。
臨走,朱茂過來,上下看了看雲舒,對他說了一聲,「走了。」
雲舒朝他淺淺地點頭,說道:「一路平安。」
朱茂最後拍了拍他的手臂,然後就轉身上了船去。
這日之後,國家大變了模樣,北方戰事暫時消停,南方原本已經平息下來的叛亂卻又忽然起來了。
「朕就是搞不懂,為什麽北方戰事起,南方就能不消停呢?」議政殿內,秦韶瑜緊皺著眉頭,十分不解。
他原本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先帝還在的時候,他被那個看似病弱實則強大的父親護在身後,沒有見到過多麽複雜的戰況。
如今他真正掌權,卻發現原來朝政處理起來如此困難。這同他在父親批閱的時候所看到的更麻煩。
就在這會兒,周帝不得不承認,他自己是個沒有什麽政治天賦的皇帝。
雲舒上前解釋道:「原本北方藩鎮就名不正言不順,逼得皇帝逃難結果還被封了侯爵,有了土地跟金銀。禮製一亂,天下有野心的人,自然就像飛蛾撲火蜂擁而來了。南逃重新迴到京都的時候,南方那會兒也是亂過的。當初為了能夠攻打北方,先帝也下了很大的決心。要是那會兒他們不來挑釁,咱們估計還不會打到黃河北麵兒去。
將兩大聯合起來的藩鎮打迴去,中央自然也就給全國釋放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們的兵力足夠,他們打不過來。如此一來,南方勢力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之前皇上又要出兵攻打北方,贏了自然好說,南北上下一心歸附。可皇上,咱們北方的戰爭勝利了麽?」
秦韶瑜聞言一愣,隨即說道:「勝利雖然算不上勝利,可也成功將他們擋在黃河北麵了啊。這同父皇當時的情況一樣,也是撤迴了不是麽?」
雲舒說道:「皇上,戰爭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威懾全國。當初我們是勝仗,主動退兵迴來。而如今是被打迴來,隻能被動防守。情況跟當初完全不一樣。」
在場眾臣都知道雲舒說的這些,當初這也是雲舒的遠見。
隻是當初勸周帝不要打仗的人,隻有雲舒和在場少數幾個人。因此別人都不敢說話,雲舒的主張並非他們當時的主張。這說明他們的見解錯誤,而人是很不喜歡承認錯誤的。
這話也隻得由雲舒說出來,所以即便在場的人心裏清楚,也隻等著雲舒解釋。
周帝放眼看著站在自己桌前的一眾臣子,心裏第一次忽然有了一種想法,就是不知道該相信誰,該聽誰的話。
父親當初教他的東西,他已經用盡了。雲舒的話他究竟該不該聽,他覺得應該聽,然而有時候他不能明白雲舒做出的決斷。
每當他自己想要做出決定的時候,結果就會狠狠抽打他的臉,告訴他他根本什麽都不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男人之間, 在工作上有辛苦會互相吐槽, 卻不會互相說什麽心疼對方的話。即便真的心疼, 也都是玩笑著過去了。
朱茂突然說他委屈, 又欲言又止的,意思已經有些明顯了。
雖然不敢細想, 但雲舒也大概猜到了朱茂想要對自己說什麽。
「謹行!」雲舒叫了一聲朱茂的字, 「先生給你起的字,你不要忘了先生希望你謹言慎行!大丈夫一生追求『齊家、治國、平天下』,世道不容易,百姓流離是很苦的。你要做亂世梟雄的話, 那我們今後要走的道路就不同了。」
雲舒這話一出,朱茂忽然就不言語了。
他看向雲舒,卻發現顧雲舒還是當年那個眉眼清明,氣勢隱隱收斂, 然而卻讓人不敢冒犯的那個顧雲舒。
朱茂眼神認真了兩分,對雲舒說道:「慎之, 這世道本來就不好了, 你在這兒也是無盡委屈。先帝能看出你的才能寵愛你, 可是現在的皇帝他看不到你。你非要待在他麵前,遲早要招來禍患。當初你的那位堂兄便是前車之鑑!既然如此,何不同我離開?咱們再創一段盛世?」
雲舒沉默地看著朱茂,問他:「你能創造出盛世麽?」
朱茂見雲舒這麽說,他也不生氣,隻是笑著說道:「有你,就能。」
雲舒淺淺地勾了勾嘴角,眼睛卻染上了幾分無奈。
朱茂向來是個不怕冒險的人。他也堅信富貴險中求,這是他從小到大的獨特性格,一時間想要掰扯,是掰扯不迴來的。
「趁我們還是朋友,我勸你一句,不要做這樣的事兒。否則將來遲早有你後悔的時候。」
說完,雲舒便拂袖離開,迴到了車上。
朱茂看著雲舒離開的背影,呆望了許久,才說道:「正因為盛世清官不好做,才要去做亂世梟雄啊。你如此勸我,難道就不知道勸勸自己麽?」
這日聚會之後,朱茂很快就要離開往南邊赴任。雲舒看在是同鄉,也不想因為一次聊天的內容就跟朱茂分道揚鑣,到最後還是去送了。
朱茂臨走前,同伴們在船邊同他說了好多話。
南方多亂呢,如今連朝廷都很危險,況且是南方。這會兒再見一次,估計下次也難見麵了。所以大家都挺不舍的。
尤其跟朱茂混得好的也有那麽幾個人,見朱茂要走了,眼眶都紅了。
雲舒雖然不喜朱茂許多作風,然而他對朋友兄弟確實是沒有話說的。所以他能有一群要好的兄弟,雲舒一點兒也不驚訝。
臨走,朱茂過來,上下看了看雲舒,對他說了一聲,「走了。」
雲舒朝他淺淺地點頭,說道:「一路平安。」
朱茂最後拍了拍他的手臂,然後就轉身上了船去。
這日之後,國家大變了模樣,北方戰事暫時消停,南方原本已經平息下來的叛亂卻又忽然起來了。
「朕就是搞不懂,為什麽北方戰事起,南方就能不消停呢?」議政殿內,秦韶瑜緊皺著眉頭,十分不解。
他原本是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先帝還在的時候,他被那個看似病弱實則強大的父親護在身後,沒有見到過多麽複雜的戰況。
如今他真正掌權,卻發現原來朝政處理起來如此困難。這同他在父親批閱的時候所看到的更麻煩。
就在這會兒,周帝不得不承認,他自己是個沒有什麽政治天賦的皇帝。
雲舒上前解釋道:「原本北方藩鎮就名不正言不順,逼得皇帝逃難結果還被封了侯爵,有了土地跟金銀。禮製一亂,天下有野心的人,自然就像飛蛾撲火蜂擁而來了。南逃重新迴到京都的時候,南方那會兒也是亂過的。當初為了能夠攻打北方,先帝也下了很大的決心。要是那會兒他們不來挑釁,咱們估計還不會打到黃河北麵兒去。
將兩大聯合起來的藩鎮打迴去,中央自然也就給全國釋放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我們的兵力足夠,他們打不過來。如此一來,南方勢力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之前皇上又要出兵攻打北方,贏了自然好說,南北上下一心歸附。可皇上,咱們北方的戰爭勝利了麽?」
秦韶瑜聞言一愣,隨即說道:「勝利雖然算不上勝利,可也成功將他們擋在黃河北麵了啊。這同父皇當時的情況一樣,也是撤迴了不是麽?」
雲舒說道:「皇上,戰爭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威懾全國。當初我們是勝仗,主動退兵迴來。而如今是被打迴來,隻能被動防守。情況跟當初完全不一樣。」
在場眾臣都知道雲舒說的這些,當初這也是雲舒的遠見。
隻是當初勸周帝不要打仗的人,隻有雲舒和在場少數幾個人。因此別人都不敢說話,雲舒的主張並非他們當時的主張。這說明他們的見解錯誤,而人是很不喜歡承認錯誤的。
這話也隻得由雲舒說出來,所以即便在場的人心裏清楚,也隻等著雲舒解釋。
周帝放眼看著站在自己桌前的一眾臣子,心裏第一次忽然有了一種想法,就是不知道該相信誰,該聽誰的話。
父親當初教他的東西,他已經用盡了。雲舒的話他究竟該不該聽,他覺得應該聽,然而有時候他不能明白雲舒做出的決斷。
每當他自己想要做出決定的時候,結果就會狠狠抽打他的臉,告訴他他根本什麽都不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