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舒聽了他的話,一時間居然不知道笙歌說得究竟是對還是錯,竟然反駁不了他的話了。
於是雲舒跟笙歌辯論失敗而歸,自那之後,他再沒有跟笙歌說起過跟婚姻有關的話題。
笙歌原本跟蔡博文他們不怎麽熟悉,若是他沒有那麽一個將領的頭銜,或許方衍跟蔡博文甚至還會覺得他不過是顧家的一個小廝。
笙歌對除了顧家人以外的人自然也不是十分感興趣,若不是林氏吩咐他要多社交,多認識些人的話,他可能都不會來春滿樓一趟。
因此在大家說話討論時,笙歌多數時候是保持沉默的。
對於笙歌的這種行為,雲舒一開始是覺得笙歌可能有些社恐,後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是真的對別人不感興趣。
笙歌唯一真的表達過興趣的,也隻有當初跟仇二爺學的武術了。
大家序齒坐下,互相道了些契闊的話。
小二上了食物,大家斟酒吃菜,漸漸又找迴了熟悉的感覺。
行了兩次酒令,方衍便對雲舒說道:「慎之,你還知道當初的那個在燕城的許誠麽?」????
雲舒聞言,想了想才記起來了,「哦,他們家。是那個要買我家書的許家吧?聽說他也一直在考試的,怎麽了麽?」
這是好久不見的人了,雲舒也沒在京都圈內聽說過他,要不是許誠當初給他留下的印象極其不好,他差點兒都要忘記這號人物了。
方衍點頭道:「正是他們家。他們家公子幾年前就拔貢了,如今得了個小職位,就在國子監當差呢。」
雲舒握著酒杯,笑道:「他在國子監?隻要不誤人子弟便好了。」
方衍聽了也是一笑:「你同我剛在京都見到他時是一樣的想法。」
周幻海好奇道:「方衍是誰?怎麽聽著跟你們有段過往?」
雲安對這方衍是極其討厭的,張口解釋道:「他們家當初在燕城是一方鄉紳,仗著家裏有錢有勢,做過不少的壞事兒。許家的老爺一直想要我家的一些珍藏古籍,趁著父親大病的時候,故意壓價要買書,弄得我們好生頭疼。」
「那你們賣書了沒有?」蔡博文問道。
雲安總覺得他這問題有些歪話題,卻也還是搖頭迴答道:「沒有,父親將那些書本看得重要,死也不肯賣書。我們家怕父親泉下遺恨,一本書都沒敢賣。將來還要傳下去的。」
在場其餘人都還是第一次在雲舒他們的話裏了解到顧老爺的為人,見他寧死不願辱沒了書本,身為文人,多少都是有些敬佩的。
周幻海道:「那如今他都在京都了,以後碰麵,該多叫人膈應啊。」
蔡博文笑道:「他一個貢生出身,又不是天子門生,也沒有什麽大功勞,就是碰麵,還該叫我們一聲『大人』,有什麽好膈應的?如今慎之他們領著朝廷俸祿,天子門生,又有太子殿下在背後撐著。要我說,就是膈應,也該換那個叫什麽許誠的人膈應。」
蔡博文這話說得很在理,雲舒他們也隻是笑笑,將這個話題揭了過去。
又聊了會兒天,到了天黑放散。
這會兒過冬,天黑得晚,離宵禁時間倒是還早。
雲舒他們剛迴到了家裏,笙歌正好也迴顧家休息一晚。
結果剛迴去,就吉祥稟報說,他們有個故人過來拜訪了。
雲舒他們聞言,麵麵相覷。平時他們交際的也多,說故人其實可以很多,然而交好的卻並不多。
一時間說個故人來訪,雲舒他們也猜不出是誰。
結果進了院子裏來,走到前廳卻見那裏正坐著一個身材魁梧,坐姿有幾分痞氣的男子。
此人正是雲舒他們多年未見的一位故人——朱茂。
「雲舒!」朱茂見到他們,首先就上來叫關係最好的雲舒。
雲舒見到他也是很驚喜,笑著說道:「真是意外之喜,你怎麽到這兒來了?是調到京都來了?」
朱茂點著頭,迫不及待地要跟雲舒分享:「今後就在京都當差,將來可能還要分派,一時間還沒有定奪,會在這裏待一陣子。你不知道,前陣子天下亂了。我拚殺了這段日子,還立功了哩!」
「你怎麽長得這樣壯了?」雲舒握住他的手臂,笑著上下打量他。
朱茂憨憨地道:「吃得好,練的多,多打架,就這樣了。前段時間你給我寫信,我在忙著,一時間也不好迴你,你千萬別見怪。」
雲舒搖頭道:「不會見怪。不過打架可不好,平時跟人切磋倒還可,這麽大了怎麽還改不了之前的壞習慣?」
「你是聰明人,我聽你的。」
雲舒這才滿意了,於是又問他:「我的字叫慎之,弟弟的字是思憂。笙歌的字是我這個做哥哥起的,叫『永安』。以後咱們不要再互相叫名字,你的字叫什麽?」
朱茂聞言,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雲舒。
「這麽多字兒,哪裏記得住。你們這些文人,全都要起兩個名字,加上小名,還要有號,一輩子得起多少名字呢?比皇上改換的年號還多呢。我沒有這麽什麽字什麽號,就叫朱茂。」
雲舒笑笑,知道他素來如此,也就耐著性子跟他解釋:「就是這麽個規矩。你將來在京都總要結交朋友,人家都是叫字的,這是為了以示親密。這麽大人了,要是天天被人叫本名,會覺得那人跟他有仇的。你不用記著他的名字,隻記得那人的字就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於是雲舒跟笙歌辯論失敗而歸,自那之後,他再沒有跟笙歌說起過跟婚姻有關的話題。
笙歌原本跟蔡博文他們不怎麽熟悉,若是他沒有那麽一個將領的頭銜,或許方衍跟蔡博文甚至還會覺得他不過是顧家的一個小廝。
笙歌對除了顧家人以外的人自然也不是十分感興趣,若不是林氏吩咐他要多社交,多認識些人的話,他可能都不會來春滿樓一趟。
因此在大家說話討論時,笙歌多數時候是保持沉默的。
對於笙歌的這種行為,雲舒一開始是覺得笙歌可能有些社恐,後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是真的對別人不感興趣。
笙歌唯一真的表達過興趣的,也隻有當初跟仇二爺學的武術了。
大家序齒坐下,互相道了些契闊的話。
小二上了食物,大家斟酒吃菜,漸漸又找迴了熟悉的感覺。
行了兩次酒令,方衍便對雲舒說道:「慎之,你還知道當初的那個在燕城的許誠麽?」????
雲舒聞言,想了想才記起來了,「哦,他們家。是那個要買我家書的許家吧?聽說他也一直在考試的,怎麽了麽?」
這是好久不見的人了,雲舒也沒在京都圈內聽說過他,要不是許誠當初給他留下的印象極其不好,他差點兒都要忘記這號人物了。
方衍點頭道:「正是他們家。他們家公子幾年前就拔貢了,如今得了個小職位,就在國子監當差呢。」
雲舒握著酒杯,笑道:「他在國子監?隻要不誤人子弟便好了。」
方衍聽了也是一笑:「你同我剛在京都見到他時是一樣的想法。」
周幻海好奇道:「方衍是誰?怎麽聽著跟你們有段過往?」
雲安對這方衍是極其討厭的,張口解釋道:「他們家當初在燕城是一方鄉紳,仗著家裏有錢有勢,做過不少的壞事兒。許家的老爺一直想要我家的一些珍藏古籍,趁著父親大病的時候,故意壓價要買書,弄得我們好生頭疼。」
「那你們賣書了沒有?」蔡博文問道。
雲安總覺得他這問題有些歪話題,卻也還是搖頭迴答道:「沒有,父親將那些書本看得重要,死也不肯賣書。我們家怕父親泉下遺恨,一本書都沒敢賣。將來還要傳下去的。」
在場其餘人都還是第一次在雲舒他們的話裏了解到顧老爺的為人,見他寧死不願辱沒了書本,身為文人,多少都是有些敬佩的。
周幻海道:「那如今他都在京都了,以後碰麵,該多叫人膈應啊。」
蔡博文笑道:「他一個貢生出身,又不是天子門生,也沒有什麽大功勞,就是碰麵,還該叫我們一聲『大人』,有什麽好膈應的?如今慎之他們領著朝廷俸祿,天子門生,又有太子殿下在背後撐著。要我說,就是膈應,也該換那個叫什麽許誠的人膈應。」
蔡博文這話說得很在理,雲舒他們也隻是笑笑,將這個話題揭了過去。
又聊了會兒天,到了天黑放散。
這會兒過冬,天黑得晚,離宵禁時間倒是還早。
雲舒他們剛迴到了家裏,笙歌正好也迴顧家休息一晚。
結果剛迴去,就吉祥稟報說,他們有個故人過來拜訪了。
雲舒他們聞言,麵麵相覷。平時他們交際的也多,說故人其實可以很多,然而交好的卻並不多。
一時間說個故人來訪,雲舒他們也猜不出是誰。
結果進了院子裏來,走到前廳卻見那裏正坐著一個身材魁梧,坐姿有幾分痞氣的男子。
此人正是雲舒他們多年未見的一位故人——朱茂。
「雲舒!」朱茂見到他們,首先就上來叫關係最好的雲舒。
雲舒見到他也是很驚喜,笑著說道:「真是意外之喜,你怎麽到這兒來了?是調到京都來了?」
朱茂點著頭,迫不及待地要跟雲舒分享:「今後就在京都當差,將來可能還要分派,一時間還沒有定奪,會在這裏待一陣子。你不知道,前陣子天下亂了。我拚殺了這段日子,還立功了哩!」
「你怎麽長得這樣壯了?」雲舒握住他的手臂,笑著上下打量他。
朱茂憨憨地道:「吃得好,練的多,多打架,就這樣了。前段時間你給我寫信,我在忙著,一時間也不好迴你,你千萬別見怪。」
雲舒搖頭道:「不會見怪。不過打架可不好,平時跟人切磋倒還可,這麽大了怎麽還改不了之前的壞習慣?」
「你是聰明人,我聽你的。」
雲舒這才滿意了,於是又問他:「我的字叫慎之,弟弟的字是思憂。笙歌的字是我這個做哥哥起的,叫『永安』。以後咱們不要再互相叫名字,你的字叫什麽?」
朱茂聞言,有些疑惑地看了看雲舒。
「這麽多字兒,哪裏記得住。你們這些文人,全都要起兩個名字,加上小名,還要有號,一輩子得起多少名字呢?比皇上改換的年號還多呢。我沒有這麽什麽字什麽號,就叫朱茂。」
雲舒笑笑,知道他素來如此,也就耐著性子跟他解釋:「就是這麽個規矩。你將來在京都總要結交朋友,人家都是叫字的,這是為了以示親密。這麽大人了,要是天天被人叫本名,會覺得那人跟他有仇的。你不用記著他的名字,隻記得那人的字就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